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含有荷花的詩句

含有荷花的詩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含有荷花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含有荷花的詩句

含有荷花的詩句范文第1篇

夏到我身邊

我非常喜歡夏天,因為夏天的陽光能使樹木長得枝繁葉茂,能使人們成長。

在夏天里要數花兒最美,你看在池塘盛開幾十朵散發著清香的荷花。真不愧是“水中君子”。就像是一個女孩在跳舞。當然描寫荷花的詩句那是數不勝數,下面就是寫荷花的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在夏天里花兒凋謝結出的夏果可是非常好吃的。比如夏天里的水果代表西瓜。西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糖和水份,是夏天里解渴的必備良藥。雖然西瓜好吃,但是西瓜里面有許多的黑籽,不能吃進肚子里,所以吐起西瓜籽非常的麻煩,因為這一點人類選出了無籽西瓜。雖然,這種西瓜沒有籽,但是沒有有籽西瓜甜,所以我們大家還是多買有籽西瓜,少買一些無籽的西瓜。

在夏天話最多的當然是夏雨了。夏雨最大的特點來的快去的更快。比如說在上午的時候下起了傾盆大雨,可是,不過一個小時,又變成了烈日炎炎的晴天了,所以說夏天的雨是捉摸不透的。當然夏雨有時好有時壞,因為夏天的雨和太陽最能使大樹生長。可是一些弱不禁風的花兒是絕對擋不住暴風雨的,所以有一些花兒就會活活的被淹死或者被雨滴打死。

在夏天的夜晚是非常美麗的。在自己家的樓頂上看布滿整個天空的星星和閃閃發亮的月亮,聽蟬和其他昆蟲的交響曲,當然夏夜也是非常難熬了,因為晚上總是二到五只蚊子來吵你,所以夏天的夜很難入眠。

啊!我最喜歡夏天。

含有荷花的詩句范文第2篇

金風送爽,玉露生津的秋季,正是一個極好的保養時節,何不試試用鮮花熬成花粥,慢慢煲來,細細品用,既養顏又滌蕩身心,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玫瑰花粥

長期食用玫瑰花,不僅可使人擁有清馨體香,還可活血、理氣平肝,促進血液循環,使膚色紅潤、美麗。而熬花粥,最好采用經過脫水處理的尚未開放的小小玫瑰花蕾,所有營養物質都含苞在尚未開放的花蕾之中。

用新鮮粳米熬制成粥,煮熟后加入適量的小玫瑰花蕾,待粥熬成粉紅時,即可食用。常食玫瑰花粥,可悅人容顏,使皮膚更加細膩有致,還可治療肝氣郁結引起的胃痛,對情緒方面還有鎮靜、安撫、抗憂郁的功效。

茉莉花粥

茉莉花含有多種有機物和維生素,以及糖和淀粉等有益于人體的營養元素,是十分理想的美容佳品。每年7~8月,將尚未完全開放的茉莉花采集后經脫水處理制成干茉莉花,既可泡茶,又可熬粥。

用新鮮粳米100克煮粥,待粥快好時,放入干茉莉花3~5克,再煮5~10分鐘即成。茉莉花粥味甜清香,十分爽口,茉莉花的香氣可上透頭頂,下至下腹,解除胸中一切陳腐之氣,不但令人神清氣爽,還可調理干燥皮膚,具有養肌艷容,健身提神,防老抗衰的功效。

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如今,又到了食的季節。中含有香精油、素、腺嘌呤、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物質,可抑制皮膚黑色素形成及活化表皮細胞以及有很好的美容護膚作用,也稱其為延年益壽之花。

將新鮮粳米100克熬粥,待粥將熟時放入5~10克,再用文火煮5分鐘左右即可。粥色鮮亮微黃,氣味清香。還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等功效,經常服用還可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病,對高血壓患者還有一定的降壓效果。

桃花粥

古人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說法,現代研究證明,桃花含有山奈酚、香豆精、維生素A、B、C等,這些物質能擴張血管,疏通脈絡,潤澤肌膚,加快排泄促使人體衰老的脂褐素,可預防和消除雀斑、黃褐斑及老年斑。

取新鮮粳米100克熬粥,待粥將熟時放入桃花,看著美麗的花朵在雪白的米粥中翻滾,真有一種“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經常服用此粥,還可治療女性因肝氣不疏,血氣不暢所導致的面色晦暗,皮膚干燥等現象。也可將桃花鮮品搗爛敷面,久而久之可令顏面潤澤光潔,富有彈性,潔白如玉。

杏花粥

杏花具有補中益氣,祛風通絡,美容養顏的作用。將杏花熬粥服用,可以借米谷助其藥力,讓腸胃充分吸收其內含抑制皮膚細胞酪氨酸酶活性的有效成分,以預防粉刺和黑斑的產生。

荷花粥

荷花含有槲皮素和樨草素等成分,清香化痰,具有清暑寧神的作用,不失為鎮心益氣和養顏的美容佳品。

用粳米100克煮到將熟時,放入已清洗干凈的荷葉和荷花,再煮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粥色碧綠微亮,令人食欲大開。常服荷花粥,能改善人的面部油脂分泌,減輕痤瘡,使面色紅潤,容光煥發。另外,荷葉泡水當茶飲,還具有減肥、降血脂、瘦身的效果。

秀色鮮花餐

萬紫千紅的鮮花色拉

材料:白玉蘭花瓣、玫瑰花花瓣、小黃花、紫藤花各適量。

做法:將上述鮮花清洗干凈,放到開水中稍煮一下,再用涼水過一下后撈出,裝在盤子里擺好形狀,拌入色拉醬即可。

特點:玉蘭花的白色和玫瑰花的紅色,加上小黃花的黃色和紫藤花的紫色,一個萬紫千紅的鮮花大餐即展現在你的面前,視覺上的愉悅保證令你食欲大開。

冰清玉潔的曇花肉片湯

材料:曇花2朵,肉片2兩

做法:將曇花洗凈后用手撕成一條條的,放入已熬好的骨頭湯里煮5分鐘左右,再放入肉片,煮到肉片熟后就可裝盆,再撒入一點蔥花,即可食用。

特點:湯色乳白鮮亮,湯味清香撲鼻,再加上幾點碧綠的蔥花點綴其中,真的令人有不忍下箸的感覺。

營養豐富的蟹肉西蘭花

材料:熟新鮮蟹肉250克,西蘭花500克,蛋白2只。

做法:西蘭花洗凈,切成小花狀,用鹽水浸片刻,放到鍋里煮熟后撈出待用;將蟹肉加入鹽等調料拌勻,放鍋內蒸5分鐘后取出,再加入蛋白拌勻;將西蘭花排放碟上,淋上蟹肉及蛋白即可食用。

特點:蟹肉鮮嫩,西蘭花清香爽口,整道菜不僅視覺舒服,營養也豐富。

治療氣喘的木棉花雞蛋湯

材料:木棉花5朵,雞蛋2個。

做法:將木棉花清洗干凈后,撕成小塊;鍋里放油,待油七八成熟時倒入雞蛋炒熟備用;再在鍋里倒入骨頭湯,將木棉花放入湯中煮3~5分鐘,再倒入雞蛋即可。

特點:湯味滑爽,木棉花還有治氣喘的功效。

滿口生香的桂花湯圓

材料:桂花糖、糯米粉各適量

含有荷花的詩句范文第3篇

一、“漢字開花”的精彩回放

師:知道老師叫什么名字嗎?(學生猜或說出來)

出示:何花。

師:有這樣的花兒嗎?

根據現場情況出示:何花 荷花(學生讀)并區分它。

老師是孩子面前活生生的人,孩子們在看到老師的一剎那最想知道的是我們如何稱呼面前的老師,因此用這樣的形式介紹自己的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生活中處處皆學問。

師:你還知道有哪些花嗎?

(學生先自由說說花名)

師:(突然話題一轉)我們來一個“漢字開花”的游戲好不好?

學生一聽“漢字開花”,樂不可支,齊聲喊“好”。

師:我們用木來組含有花的詞,好好準備一下,讓我們來一個比賽。

學生圍繞“木本花”說出了木槿花、櫻花、桃花、杏花、梨花、桂花、梅花、木棉花等。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同時給每個詞都畫了一道美麗的弧線,最后形成了一朵有許多花瓣的花朵。學生一看高興極了,認得不亦樂乎。

這么一激發,學生又找了自己認為可以的字做開花游戲。此時老師讓出一點時間,給孩子自由發揮。

有的唱出了寫花的歌曲:《八月桂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甚至還有小朋友唱出了《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有的吟出了寫花的詩:《梅花》《大林寺桃花》《》《江畔獨步尋花》……

有的講了瓊花的故事:隋煬帝看瓊花。(相傳隋朝時,揚州開了一種十分綺麗的花――瓊花。隋煬帝聽說了它的美麗后,就決定去賞花。于是他動用大量人力,開通了著名的大運河,并乘豪華龍舟前往。可是瓊花討厭這個暴虐的君主,他來時就自行敗落,不讓隋煬帝看。)

還有花謝國敗的故事等。

有人對瓊花作了簡要的介紹:瓊花是我國的千古名花,它以淡雅的風姿和獨特的風韻,博得了世人的厚愛,被稱為“中國獨特的仙花”。揚州人對瓊花情有獨鐘,精心培育呵護。如今,沿湖岸邊潔白如玉的錦簇花團,便是“四海無同類”的揚州市市花――瓊花。

根據這一情境,孩子們又補充了很多有關瓊花的詩句。如《后土寺瓊花詩》等。

也有的小組對自己感興趣的字進行了聯想。

有一合作小組是這樣的:

生1:看到“老”字,我想到兩個詞語:“老公公”“老百姓”。

生2:(緊接著)我想到一個成語:“老生常談”。

生3:我給“老虎”的“老”字找到了兩個好朋友:“老”加女字旁,“姥姥”的“姥”;加單人旁,“鄉巴佬”的“佬”字。

生4:我看“虎”想到一個成語、一個句子:“虎頭虎腦”,“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生5:我給“巴”字“開花”──加草字頭,變成“芭蕉”的“芭”……

大家七嘴八舌地補充,最后老師有意空著一個花瓣逗大家。

師:給我一個機會好不好?

眾:(情緒非常活躍)好!

師:(板書“齒巴”,緊接著又把“皮球”甩給大家)咦,這個字認識嗎?(指著字形的“齒”啟發)想想,它和我們人體什么有關?

眾:(紛紛搶著說)牙齒、牙齒。

師:(結合字形解釋字意后)你們真會動腦子,一個“巴”開出了這么多“花”!讓我們來讀一讀……(老師著重指出聲調的變化)你們說漢字難認嗎?(學生齊聲說“不”)

……

“漢字開花”只作為一個“小插曲”,老師見好就收,“識字活動課”按計劃往下進行……

二、“漢字開花”的具體解說

所謂“漢字開花”,就是在“識字活動”課中,老師為了充分發揮漢字的聯想功能、提高課堂識字效率、開發學生的潛能,根據漢字的特點精心設計和組織的一個小小的游戲活動。這種小小的游戲活動,只作為整個“識字活動課”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小小的“插曲”。

所謂“漢字開花”,就是引導學生以自己認識的某一個漢字為“中心球”展開聯想,發散思維。如“馬”字,他們可聯想到帶有“馬”這個部件的字;可以用“馬”字連詞;連成語、諺語、歇后語,連名言警句;可以說“馬”這個部件的謎語(字謎、物語);甚至跟“馬”有關的名人、名曲都可以說。一句話,只要和“馬”有關的事物都可以說。當然,在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突出識字這個重點。

我國科學家張光鑒曾在一次參加科學認讀的活動過程中這樣說過:“按照漢字創造的特點――聲音、圖像、語義、符號整合為一體的相似性規律,引導兒童科學識字,聯想與思維,很符合兒童大腦神經發育與認知建構的規律。這是兒童大腦發育敏感期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含有荷花的詩句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體驗 感悟 審美能力

幾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讓我感覺到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而且還有對美的體驗和感悟。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角色的轉換,不僅僅意味著教師要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不應無序,不能盲從,不走形式,不為做秀。鑒于學生知識儲量、學習能力、生活閱歷的局限,還是需要教師的扶持引領、參與調度的。

那么如何在語文課中指導學生審美呢?作為語文老師,必須在教學意識上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審美的內容,冀教版語文教材中,課文題材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審美對象,如小說和童話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詩歌和散文展現了優美而深遠的意境……因此,在備課中,在教學中,教師就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語言乃至美的結構,從內容到形式進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學生審美規律的問題。學生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的。這種認識的規律反映在審美活動中,是從理解到想象,從體驗到評判,因而教學時就必須遵循這個規律。基于以上兩點,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方法的嘗試。

一、引導學生尋美,讓學生發現美

畫家羅丹曾經說過:“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語文教學要從詞句入手,在品詞味句中發現美。

如教《望廬山瀑布》時,抓住“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導學生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記憶中提調出瀑布從極高處傾泄而下的表象,腦子中出現了“真”有從天而降的圖像。接著,讓學生再想一想,這可能嗎?這樣就會理解詩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銀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體會到詩人把情景說的恍恍惚惚的,這種似假還真的寫法反而給讀者留下無盡的遐想。假如我們再來一個追問:詩人為什么不說“像”而說“疑”呢?讓學生更進一層地想象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驚嘆這條瀑布的奇特。因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樣,懷疑它是從九天之上落下來的銀河呢?只有反復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當,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導入境,讓學生感受美

學生感性經驗不足,知識水平又有限,往往難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導學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圖畫入境法。《火燒云》描寫的是夏天傍晚的美麗自然景象。“火燒云”之所以值得描寫,就在于它美而多變的色彩和形狀,發人遐思,令人神往,給人美的享受。可惜從出現到變幻、消失,時間極短,不易看到。如何再現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對文作畫,評畫學文”的方法,讓學生入其境、會其情。如何作畫,老師給作畫提示如下:1)畫面要分天空,地面兩個層次。2)課文提到的地面人物、動物的位置及其身上的顏色,還有天空中的“馬、狗、獅”的朝向、姿勢、神態、背景都要與文字相吻合。3)課文前半部分描寫的是一幅農村夕照圖,要發揮想象與聯想,給畫面添上一些背景物才能表現農村風情。學生作畫后,開展評畫學文活動。事先選擇幾幅學生的代表作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鑒賞,然后邊讀文邊評畫。

把畫圖引入語文課,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通過作畫,把自然美展現出來,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聯系起來,還可以培養學生想象、聯想及創造能力,起著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過評畫,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詩的材料》一文后半部分寫荷花的動態美。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組織學生表演“荷花舞”。讓部分女生飾荷花(戴上頭飾),其中一個當作者;選兩個男生,分別扮演蜻蜓、小魚。(戴上頭飾)學生朗讀課文數遍后,進入角色,按課文情節表演。演出完畢再回到課文,學習文中省略號。你們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還有哪些小動物也被荷花吸引過去?它們又可能說些什么話?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那些情節與對話,讓表演更上一層樓。學生在表演中進一步受到美的熏陶。

3.對比入境法。比較是認識美的差異的基本手段。教學《鳥是樹的花朵》這類內容中含有比較因素的課文,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對文中冬天景色的描寫與一群群鳥在樹枝上叫喊的熱鬧情景進行比較分析。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感受到正是鳥的活潑給樹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才使冬天里的樹顯得如此的美。此外,對褒此貶彼的詞語的比較分析,也能培養學生鑒別美丑能力。

三、引導想象,讓學生拓展美

含有荷花的詩句范文第5篇

關鍵詞:夏商周時期;植物;文化

植物與文化,自夏商周以來,不斷發展,不斷演變,古老的植物一次又一次承載積淀著一份又一份或深沉或輕快的情感與文化,走過歷史的過去、現在和遠方。時至今日,它對社會和生活的影響依舊長遠而深刻。

文化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是泛指一般知識,包括語文知識和科學知識;二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財富。這其中又分廣義和狹義。狹義專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1。本文中的文化主要是第二種情況中的狹義文化。

一、夏商周時期文化范疇的植物

夏商周時期關于植物的資料主要分考古資料與傳世文獻兩大部分。考古資料分實物遺存與文字與圖案紋飾兩大類。考古發掘曾發現大量夏商周時期植物遺存,如駐馬店楊莊遺址發現二里頭時期水稻植硅體和碳化稻粒『1,山西夏縣東夏馮遺址發現有碳化粟粒[2]。但從狹義的文化概念來看,這些食物遺存不包含在文化的范疇內。而與文化有關的夏商周時期植物主要存在于各種器物的紋飾,圖案和文學作品中。

1981年在二里頭遺址采的二里頭二期陶尊腹部上面有一穗水稻的圖案。1990年,在二里頭遺址出土一件二里頭文化三期的陶尊,其腹部刻劃有一個類似麥穗的圖案[3]。

1923年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蓮鶴方壺一對,方壺冠蓋上飾有兩層樓空蓮瓣,這樣以植物形象為主要裝飾的器物在夏商周時期較為罕見【4】。

夏商周時期的青銅紋飾以動物題材為主,植物題材很罕見。如殷墟青銅器上的紋飾類似植物的有蕉葉紋、等,蕉葉紋為三角形,常飾于青銅器的頸腹部,且上面常飾蟬紋,似蟬伏于樹葉上。

春秋時期開始出現刻紋銅器,即器壁上刻有圖像的青銅器。這些刻紋銅器上的畫像“用寫實的手法在器壁上刻出人物、禽獸、臺榭樓閣、苑囿、樹木、車馬等等,生動活潑地把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生活再現于器壁上。”【5】這其中就有許多植物圖像。如河南輝縣出土的刻紋銅器殘片上有樹的的圖案【6】,洛陽征集的一件戰國時期銅F上有兩名手持樹枝的人物圖像,二人旁邊各有一棵樹【7】。此外,東周時期有許多銅器上有采桑場景的圖像,如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銅壺、故宮藏宴樂紋壺、現存于美國的高柄銅鈁和錯紋舟皆有這樣的圖像【8】,除了青銅器,陶器上也有采桑的圖像,如山西侯馬出土的一塊陶范上【9】。

夏商周時期的青銅紋飾以動物題材為主,植物題材很罕見。如殷墟青銅器上的紋飾類似植物的有蕉葉紋、等,蕉葉紋為三角形,常飾于青銅器的頸腹部,且上面常飾蟬紋,似蟬伏于樹葉上。

夏商周時期的文學作品多為傳世文獻,這其中能體現植物文化的以《詩經》、《楚辭》為最。《詩經》中涉及植物眾多,僅《七月》一首就有桑、蘩、萑、葦、郁、、葵、菽、棗、稻、瓜、壺、苴、荼、樗、黍、稷、重、c、禾、麻、麥、茅、韭等24種植物。《楚辭》中涉及的植物達50余種【10】。

二、夏商周時期植物的文化解讀

由于資料的缺乏,二里頭文化二、三期陶器上的水稻與麥穗很難確定其確切的文化內涵。但這一時期陶器上的裝飾多以各種紋飾為主,具體植物的圖像較為罕見。所以這兩幅圖像因該是包含有較為吉祥的含義的。

夏商周時期器物上的紋飾,尤其是青銅器上的紋飾以動物題材為主,獸面、鳳鳥和龍形紋飾又是青銅動物紋飾中的主流。這些動物紋飾顯示顯示了這一時期人們對天命的敬畏與尊崇。而這一時期的疑似植物紋飾大多數情況下是其襯托作用的,如蕉葉紋與蟬紋的結合,其主題是蟬紋所表達出來的。

春秋時期,世俗生活開始在青銅器上體現出來。刻紋銅器的出現就是一個證明。刻紋銅器上的圖像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生活原貌,題材以人物、樓閣、苑囿、樹木、禽獸等為主,展示當時的禮樂、輿服、建筑以及民間生活等內容。這其中大部分的植物圖案是服務于主題氛圍的營造,而處于陪襯地位。但以采桑為主題的圖畫中,桑樹的形象應該是處于主要地位的。如現存美國的錯紋舟上下層圖案,桑樹林充滿整個畫面,林中散落十多個人物圖像,有學者考證這個畫面可能描述的是魯大夫秋胡戲妻和晉大夫解居父于路途調戲采桑女之類的故事【11】。現存于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的一件錯紋銅鈁下層有一對兒男女跪坐在桑樹兩側,在這個圖像中,桑樹成了青年男女情愛的象征。

刻紋銅器目前出土的不多,但圖像上的內容在傳世文獻中記述頗多。如《詩經?七月》一詩中就有“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的詩句。夏商周時期,農業經濟雖然獲得了大的發展,但植物采集在社會生活中的分量也很重。夏商周三代的傳世文獻中有不少這樣的記述,有的文學作品就以這些作為大的背景,如上述魯大夫秋胡戲妻等。這其中的桑林有了另外的含義――青年男女的婚戀場所,《詩經?{風?桑中》的“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就是記述桑林婚戀最典型的詩句。

“賦、比、興”是《詩經》中三種主要的表現手法,最早見于《周禮?春官》:“曰賦,曰比,曰興。“這三種表現手法中運用了大量的植物,前文所說,《詩經?七月》中涉及的二十多種植物,這些植物是以“賦”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如果說“賦“中的植物只是直敘鋪陳,“興”手法中的植物就進了一步,不僅僅是對植物的簡單記錄與描述,而是托物起興,通常是先說一種植物,再由此引出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事物,植物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之間已經有了隱隱約約的聯系,如《詩經?鄭風?東門之》:“東門之,茹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其中的“茹”即“茜草”『12,古時用來染色。這首詩里先描述“茹”,然后引出自己的情感,使整首詩鮮活而不死版。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如《詩經?淇奧》中的“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在這些詩句中如果將關于植物的描述去掉,全詩則顯的過硬,韻味不足,對于植物的描述是這些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比的手法則使植物在文化中權重的進一步增加,如《詩經?有女同車》中的“有女同車,顏如舜華”直接用木槿花來形容女子的容顏(舜華即木槿花,舜通,是木槿花的古稱『13。),《詩經?碩人》中的“手如柔荑”用白茅草的嫩芽比喻女子之手的柔嫩(荑,今名白茅、茅草『14),這些詩句取植物中的某個特點來進行比喻,在這些詩句中,植物與人已經直接聯系在了一起。

《楚辭》中的植物與人的關系比《詩經》中更近了一步,比如《離騷》中的“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用荷花與芙蓉來隱喻自己高潔的品德。《橘頌》中的“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表達作者屈原的志向堅定,“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表達了自己不隨波逐流、追求真理與獨立自由的人生抱負。屈原的《橘頌》是中國最早的詠物詩,全詩通過對橘樹堅貞不移品格的描述,表達了作者拳拳愛國之心。在這首詩里,橘成了屈原所追求的人格化身。

植物文化是夏商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載體數量眾多,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在夏商周時期,植物在社會中的地位由農作物發展到祭祀用品,進而進入文學藝術領域。在文學藝術領域里從普通的被描述對象發展到了精神、人格等方面的化身,確立了自己在文化領域的不可動搖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張國碩.鄭州商都文化[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9),28頁。

[1]北京大學考古學系,駐馬店市文物保護管理所.駐馬店楊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204頁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山西考古研究所.夏縣東夏馮[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00、106――107.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夏商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07頁。

[4]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河南文物精華?藏品卷[M].鄭州:文心出版社,1999,44頁。

[5]葉小燕.東周刻紋銅器[J].考古,1983(2),159頁。

[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青銅文明 中原瑰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120頁。

[7]王戎. 洛陽戰國刻紋銅F圖像淺議[J].中原文物,2008(4),79頁。

[8][9][11]李夏廷. 關于圖像紋銅器的幾點認識[J].文物季刊,1992(4),46,47頁。

[10]常榮. 《楚辭》植物文化試析[J].華夏文化,2009(4),43頁.

[12]孫啟明.中藥茹與茹考辨[J].中醫雜志,1985(10)

[13]楊月英.草木雜說――從“顏如舜華”說起[J].古典文學知識,2013(6)

[14]賈文迪.《詩經》花卉意象解讀[D].吉林:長春,20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 日韩 国产在线 | 中文字幕免费 | 麻豆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黄色毛片 | 91麻豆精品国产 | 日本亚洲精品成人欧美一区 | aaa综合国产 | 黄色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97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男女www | 不卡网|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成人毛片网站 |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原创 | 日韩一区欧美一区 | 尤物网站在线 | 国产精品视频一二区 | 色婷婷5月天 | 国产精品三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 欧美极品少妇xxxxⅹ喷水 | 精品午夜久久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99久久影视 | 性史性高校dvd毛片 亚洲综合色网 | 欧美成人精品 | 黄网站入口 |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农村 |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久 | 久久免费看 | 久久久久久网址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99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