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滕王閣序賞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中教材 《滕王閣序》 注釋 商榷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必修,2009年版)第四冊第22課《滕王閣序》又名《滕王閣詩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大約在26歲那年前往交趾探望父親時,路過南昌,赴都督閻某于滕王閣的宴會應邀即席之作。從此,滕王閣因《滕王閣序》而名揚四海,《滕王閣序》因滕王閣而流芳百世,此序內容之博大、辭采之富贍足可見其出色的文才之一斑!但筆者認為,課文給出的注釋并不那么令人滿意,似乎可以商榷商榷,本文擬就此擇選幾例,作一些簡單賞析以就教于方家。
1.物華天寶。
[教材注釋]物的精華就是天的珍寶。
[筆者觀點]這個解釋有點別扭。文章第一段是說滕王閣所在之處地杰入靈。“物華天寶”是“地杰”的總結,可譯為“(這里)物產精美,(好比)天上的珍寶。”
2.人杰地靈。
[教材注釋]人有俊杰是因為地有靈秀(之氣)。
[筆者觀點]課文注釋說“地靈”是“人杰”的原因;而《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解釋為“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過的地方成為名勝之區”,似乎是說“人杰”是“地靈”的原因。但課文這一段是二者并舉,也就是說“人杰”與“地靈”應為“并列關系”,而非“因果關系”。改譯為“人有俊杰,地有靈氣。”
3,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教材注釋]意思是說,文壇上眾望所歸的孟學士,文章的辭采有如蛟龍騰空,鳳凰飛起(那樣燦爛奪目)。孟學士,名字不詳。學士,掌管文學撰述的官。詞宗,文詞的宗主。
[筆者觀點]這個注釋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語序的變化未作說明:“騰蛟起鳳”,應為“蛟騰鳳起”。二是“之”的用法未作說明:“之”在這似為“音節助詞”。三是隨意倒裝翻譯,使得意譯成份加重。筆者認為應盡量直譯。全句可譯為:“(文章的辭采如)蛟龍騰空,鳳凰起飛。孟學士(不愧為)詞宗。”
4.紫電清稻,王將軍之武庫。
[教材注釋]意思是說,王將軍的兵器庫里葳有鋒利的寶劍。這樣講意在顯示王將軍的勇武和韜略。紫電。寶劍名。清霜,也是指劍。
[筆者觀點]這個注釋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之”的用法未作說明:“之”為結構助詞“的”。二是隨意倒裝翻譯,不妥。全旬可譯為:“紫電、清霜(這樣的寶劍),(出自)王將軍的兵器庫。”
5.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
[教材注釋]意思是說到滕王閣來觀賞。帝子、天人,都指滕王。長洲,指滕王閣前的沙洲。舊館,指滕王閣。
[筆者觀點]這兩句可不意譯,似可譯為:“光臨滕王(建閣)的長洲,登上他(當年修建)的樓閣。”
6.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教材注釋]意思是說,放眼遠望,遼闊的山嶺、平原充滿人們的視野,紆回的河流,湖澤使人看了吃驚。曠,遠。盈視,極目遙望,滿眼都是。紆,紆回曲折。駭矚,對所見的景物感到驚異。
[筆者觀點]這個注釋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語序的變化未作說明:“山原曠”即“曠山原”,“川澤紆”即“紓川澤”。二是“其”的用法未作說明:“其”在這兒是“句中助詞,無義”,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屈原《離騷》)。
7.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教材注釋]這是借詩人曹植、謝靈運來比擬參加宴會的文人。鄴(今河北臨漳),是曹魏興起的地方。曹檀曾在這里作過《公宴詩》,詩中有“朱華冒綠池”的句子。朱華,荷花。光照,發出光輝。臨川之筆,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他曾任臨川(今屬江西)內史。
[筆者觀點]這個注釋連意譯都稱不上。意思是說,在座諸公寫出了像曹植在鄴水時詠荷花的名作,作品像謝靈運的文筆一樣發出光輝。
8.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
[教材注釋]漢文帝本想任賈誼為公卿,但因朝中權貴反對,就疏遠了賈誼,任他為長沙王太傅。
[筆者觀點]這個注釋既非直譯,也非意譯。屈,使……負屈。全句可譯為:“使賈誼負屈于長沙,不是沒有圣明的君主。”
9.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教材注釋]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禮法,在無路可走時便慟哭而還呢。意思是說,雖然懷才不遇,但也不放任自流。阮籍,晉朝詩人。他有時獨自駕車出行,到無路處便慟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滿于現實的苦悶心情。猖狂。狂放、不拘禮法。
[筆者觀點]這個注釋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對語序的變化未作說明:全句即為“豈效阮籍猖狂,窮途之哭。”二是“之”的用法未作說明:“之”在這兒是音節助詞。三是隨意添加:全句可譯為,“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禮法,在無路可走時哭泣”。注釋中的“而還”為教材編者添加的內容,沒有必要。
10.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王勃《九日》原文九日重陽節,開門有。
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王勃《九日》賞析前兩句,只說重陽節有,為下兩句引出喜歡喝酒喜歡的陶淵明作一個鋪墊。東晉詩人陶淵明,曾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因喜歡,住宅前遍植,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他嗜酒,飲必醉,“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歸隱,為古代文人所欣賞。“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猶如般品格的贊嘆。
關鍵詞: 旅游專業 教學創新 專業特色 語文能力
高職院校語文課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肩負著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人文素養的重要使命。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語文大綱》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設置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本文結合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漢語言文學知識》的具體教學實踐,重點探討如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需求出發,實現語文教學與專業發展有機融合,以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旅游專業《漢語言文學知識》教材分析
由國家旅游局人事勞動教育司編的《漢語言文學知識》作為“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系列教材”[1]之一,是目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通用的語文教材。該教材體現了旅游專業的特色,內容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語言基礎知識,主要從語音、詞匯、語法的角度對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進行比較系統全面的介紹;二是語文能力應用,分為“口頭語言表達”和“書面語言表達”兩部分;三是文學作品賞析,這是教材的重點內容,共收錄34副對聯、51首詩歌、8首詞、59句詩詞曲名句、22段佳文節選,包含對聯、詩歌、詞、曲、散文等各種體裁。教材對收錄的各類作品,主要根據作者年代的先后進行編排。
從教學的角度而言,這樣的教材,其優點是知識點比較全面系統,體現了高職院校語文課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語文綜合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其缺點則是內容過于龐雜,教學時容易造成“蜻蜓點水”、“泛泛而談”的局面,不利于拓展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的知識視野。因此,如何通過創新教學理念,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實現課程設置的目標,對教師來說就是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務,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尺。
二、語文教學與專業特色相互滲透融合的實踐探索
針對上述情況,在教學中,我們堅持從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需求出發,重點突出“文史滲透”、“文旅交融”,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審美能力,使語文教學充分體現旅游專業的特點,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1.注重“文史滲透”,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興趣點,在教學中,我們強調“文史滲透”,采取“溯源探流”的教學策略,以中國古代山水文學發展歷史為線索,為學生適當地增加補充中國古代山水文學的發展歷史、山水文學鑒賞等知識,指導學生在文學發展長河中找到教材所收錄相關作品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背景,通過講述精彩的歷史文化故事,幫助學生“返回歷史現場”,從而深化對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我們在講授有關南京古都的文學作品時,首先,開篇介紹了南京“背倚鐘山,懷抱大江”、“鐘山龍盤,石頭虎踞,帝王之宅”的獨特地理位置。其次,以“南京是一座歷史名城,縈繞著滄桑興衰之感”為切入點,簡要介紹它作為“十朝都會”的歷史概況,指出“這里的一磚一瓦都記錄了一段帝王之都的滄桑往事”。再次,結合具體景點對教材收錄的對聯、詩、詞進行逐一品讀、賞析,同時穿插講述莫愁女的傳說,秦始皇為破金陵王氣而開鑿秦淮河,王導、謝安世家豪宅的興盛衰敗,石頭城、臺城的滄桑變遷等精彩歷史故事。最后,以元代薩都剌《滿江紅·金陵懷古》結尾點題,在吟誦“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時,拈出本專題詩詞的共同特點——把金陵的景物與古都的歷史文化緊密結合,面對蒼涼的景色抒發懷古的幽情。
這種教學方式很受學生喜歡,課堂教學氛圍也十分活躍,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這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比較高的綜合素質,一方面要有比較廣博的文史知識和深厚的人文素養,另一方面要有比較高超的教學組織能力和現場把控能力,備課充分詳實,講課聲情并茂,從而取得以生動的故事吸引人、啟迪人,以熱烈的氛圍熏陶人、感染人的良好教學效果。
2.注重“文旅交融”,凸顯旅游專業特色。
鑒于教材內容比較龐雜,在教學中,我們注重“文旅交融”,通過引入“人文地理”的概念,以城市或建筑物為中心,對教材收錄的有關名勝古跡的名聯、詩、詞、名句和散文等進行重新分類組合,形成專題進行講授。這些專題包括:
古都神韻——北京城,包括故宮、頤和園、北海濠濮間、陶然亭、潭柘寺等名勝對聯5副,以《北京故宮養心殿西門聯》為代表。
懷古幽思——南京城,包括對聯1副、詩歌5首、詞1首,涉及莫愁湖、鳳凰臺、石頭城、秦淮河、臺城等景點,以《滿江紅·金陵懷古》為代表。
人間天堂——蘇州杭州,其中有關蘇州的對聯2副、詩1首、文選1段,有關杭州的對聯2副、詩6首、詞2首、文選1段,涉及蘇州寒山寺、虎丘,杭州西湖、錢塘潮等景點,以《楓橋夜泊》、《虎丘記》選段、《錢塘湖春行》、《觀潮》選段為代表。
經典建筑——亭臺樓閣,包括江南三大名樓即南昌滕王閣、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對聯各1首,以及昆明滇池大觀樓、天津舊鼓樓、長沙岳麓山愛晚亭等對聯6副,詩2首,同時還有《岳陽樓記》、《滕王閣序》散文2篇,以三大名樓為代表。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114分)
1.
(1分)讀拼音,寫句子。
tā
zài
tiān
shàng
qiáo
le
yòu
qiáo
,shén
me
yě
méi
fā
xiàn。
________
2.
(8分)看拼音,寫詞語。
dàng
yàng________???huán
rào________?xìng
fú________
shí
qù________????chí
táng________?shuā
wǎn________
hūn
shuì________???jī
yā________
3.
(5分)拼一拼,寫一寫。
tài
yáng
qiū
tiān
yīn
wèi
jīn
zi
yí
piàn
pi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3分)看拼音寫字。
我ɡū________計這個rèn________務一dàn________結束,他們就要離開這里。
5.
(5分)依據課文《月球之謎》的理解寫詞語。
①不好理解,很難理解。________
②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這就叫做“荒漠”。________
③意思是指悠遠地想象;無拘無束的聯想,也指超越現實境界的想法。________
④夜間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樣
。________
④(月光)明亮潔白。________
6.
(10分)給形近字組詞。
涸________????潑________????鑲________???褐________????彎________
固________????波________????嚷
________??喝________????變________
7.
(5分)按拼音寫漢字
pí
jiāo
mèn
精________力盡
________急
納________
kū
zhì
________死
興________勃勃
8.
(3分)把不是同一類的詞寫在橫線上
藍天、彩云、梅花;________
盛開、涌動、歡樂;________
海洋、江河、人流。________
9.
(5分)讀詩《所見》,解釋句中加橫線的詞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0.
(8分)找出句子中的反義詞。
①為什么你們這么快樂,而我總覺得煩惱?________—________
②爸爸有時候很溫柔,有時候很暴躁。________—________
③我家離學校近,明明離學校遠。________—________
④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________—________
11.
(11分)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再選詞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詞語補充完整。
別出心________
大步________星
自________自受
________天動地
技高一________
斬釘________鐵
全神________注
弄巧成________
(2)含有一組反義詞的詞語是________。
(3)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是前無古人、________的偉業。
(4)“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技術高人一等的人往往能夠搶占先機,抓住機遇。”如果用一個四字詞語替換句中畫線部分的內容,是________。
12.
(1分)通讀課文,理解賞析。
拿筆的時候,全靠它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得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
________。
13.
(3分)給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光:①光線
②只
③沒有
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________
B明亮的月光
,
照在靜靜的原野上。________
C弟弟把零用錢都花光了。________
14.
(4分)寫出近義詞
探望—________
才華—________
慶賀—________
凝望—________
15.
(3分)寫出反義詞
緩緩—________
答應—________
輕—________
16.
(5分)填上合適的詞
________的余輝
________的云霞
________的秋景
________的文章
________的云霞
17.
(4分)根據意思寫詞語
①目不轉睛的看。________
②做事之前已經有了通盤考慮。________
③寫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樣汩汩而出。________
④寫文章速度很快,一氣呵成。________
18.
(5分)用鋼筆描紅。
探
昌
閣
督
宴
章
鴨
讀
序
19.
(6分)給劃線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①重(chóng
zhòng)________陽節那天,我們單位舉行了一次重(chóng
zhòng)________要的活動。
②有多少(shǎo
shào)________人羨慕少(shǎo
shào)________年王勃的才氣啊!
③我們的首都(dū
dōu)________北京風景秀麗,人們都(dū
dōu)________喜歡到那兒旅游。
20.
(4分)選擇填空
A王勃
B楊萬里
C李白
D駱賓王
《望廬山瀑布》的作者________;《于易水送人》的作者________;《滕王閣序》的作者________;《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________。
21.
(5分)縮句
①可愛的小紅在認真地看著有趣的新書。
②我班的李明同學認真的完成了當天的作業。
22.
(5分)說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23.
(5分)把下面的音節補充完整。
zh________
________àn
c________
d
________
________ě
章
宴
燦
督
野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9分)
24.
(19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一個自認為是的“聰明人”,騎著毛驢趕路,肩上背著個包袱。別人問:“你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驢背上呢?”騎驢人看了看問話人,說:“我哪能那么傻,毛驢馱著我,已經夠累了,再把包袱放在它身上,不把毛驢給壓壞了嗎?”
(1)寫出騎毛驢的人說的話。
(2)寫出別人說的話。
(3)選擇正確答案,在括號中填序號。
自以為是的意思是_____
A
.
認為自己的做法正確,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B
.
別人認為他的做法很對
(4)再把包袱放在它身上中的它是指_____
A
.
騎驢人
B
.
別人
C
.
驢
(5)這個騎驢的人到底是聰明,還是傻?為什么?
25.
(10分)閱讀理解,完成練習
王勃邊看邊想,突然轉回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他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不一會兒就寫成了。當那位都督聽人讀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時,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奇才!真是奇才!”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個才華橫溢、才智過人的人?找出有關語句
(2)你知道“初唐四杰”指哪四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你能把下面的詩句填寫完整嗎?
海內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1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1-2、
11-3、
11-4、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9分)
24-1、
24-2、
24-3、
24-4、
24-5、
25-1、
新教材更注重學生德育情感的培養
多年來,語文教學常常涉及到“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等問題。這本是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感知力、賞析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們總習慣于訓練學生進行簡單判斷、抽象概括和空下結論,而忽略了教給學生如何去咀嚼、品味、感悟文章蘊涵的內在美,讓學生獲得一種審美的情趣。新教材的教學大綱明確提出,要“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發展健康過性,形成健全人格”。也就是說,課文基礎知識的掌握與德育目標的培養是相互相成、不可分割的。
如鑒賞《滕王閣序》這篇佳作時,德育目標的培養主要在兩方面:一是讓學生理解王勃“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他日趨庭,叨陪鯉對”的至德至孝的儒家思想;二是讓學生了解南昌市的人文地理概貌,滕王閣因人因文而聞名天下并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情況,清楚古今聯系及滕王國的價值。李密《陳情表》的魅力,就在于情感的真摯:李密自幼喪父,母親適人,“祖孫二人,更相為命”。而時下祖母“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的處境實在悲慘,李密在這個時候提出的“烏鳥私情,愿乞終養”的請求在情理之中。連高高在上的“至尊天子”晉武帝都被打動了,我們的學生會無動于衷?《報任安書》則要求我們的學生能正確對待自身所受的屈辱,要象司馬遷那樣,站在人生價值的高度,正視現實,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完成自己的理想;《阿q正傳》揭示了人的劣根性,學生在完成對阿q的“精神勝利法”和人格“自輕自賤”的解剖后,會給以后人格的自我發展予以補充和借鑒;《我若為王》批判了國民的奴性意識,引導我們的學生自強自立;《剃光頭發微》揭示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強權意識余毒之深,鼓勵我們的學生要有一種“大路不平旁人踩”的主人翁精神;而“祥林嫂”和“水生嫂”兩個女性的對比,也容易讓學生體會到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環境既能毀掉“祥林嫂”這樣有頑強生命的人,也能把“水生嫂”這樣的家庭婦女培養成堅強的革命戰士,那么,“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環境呢?他們就會帶著問題去學習和生活。
二、新教材督促教師要不斷擴大知識面,力爭一專多能,輕松地傳授多學科的知識
當今的學習科目分得越來越細,并且出現了學科邊緣化的現象,有的學科劃歸那一家都說得通。如:《教育心理學》《物理化學》《天體物理》《美學》《文獻學》《古代星象》《太空生物學》《周易研究》等等。他要求我們的老師不但懂得本專業,還要對其他的非專業學科有相當的涉獵,才能勝任。就拿我們的高考來說吧,要求考文科綜合與理科綜合,有的題型要求學生同時用各科知識綜合才能解答。
作為高中語文老師,講到先秦散文,你不知道莊子的逍遙游屬于哲學上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不知道荀子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是古典的樸素唯心主義思想,不知道孟子的“人性本善”跟荀子的“人性本惡”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儒家思想,不知道韓非的法家思想是秦的強國之本,你怎樣對比分析“諸子百家”?不知道“戰國七雄”的地理位置,不懂得“商鞅變法”“齊王納諫”的政治方略,不懂得蘇秦、張儀“合縱連橫”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你怎么能把散文的歷史背景講好?講到唐詩宋詞,你不懂“一騎紅塵妃子笑”里的旅途艱辛,不懂“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里的政治時局與作者的無奈,談何上課?不懂得天干地支、二十八宿、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等天文知識,怎么講《孔雀東南飛》里的“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怎么講《滕王閣序》里的“星分翼軫,地接衡廬”?不先去了解有關“黑洞”的物理常識,怎么講《宇宙的未來》?
三、新教材要求學生從現實的角度去解讀課文
高中語文新課標在“閱讀與鑒賞”中提出要求:“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內容與歷史局限。”在教學活動中貫徹這一要求,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教學過程中,我就設計了這樣的情節:
師:我們把悲劇人物杜十娘拉進我們的現實生活來思考:杜十娘能否不死,如果你是杜十娘,會沉寶投江嗎?
生甲:我如果是杜十娘,我不會傻到像她那樣沉寶投江,人的生命畢竟只有一次。我可以象電視劇《鹿鼎記》中韋小寶的母親描述的遠大志向那么做:選取一塊最繁華的地方,開一個最大最大的妓院,自己當老板。
師:這種選擇也是一種生存方式。但是我們要了解一下杜十娘的身世:杜十娘是苦難人家的孩子,因生計所迫才被家里從小賣進妓院。從杜十娘所表現的善良和同情弱者的性格來看,她還愿意再去坑害象她一樣的良家女子嗎?
生乙:我會先擇攜寶單獨離開,然后找機會報復孫、李二人。讓他們得到懲治。
生丙:攜寶離開,然后找一個地方投訴孫、李二人。
生丁:攜寶離開,另找一個誠實可靠之人托付終身。
生戊:攜寶單獨離開,然后找一個清凈之地過隱居生活。
師:以上同學的回答有一個共同點:珍異生命,不會象杜十娘那樣隨便糟蹋自己,這是一種正確的人生觀。但是你們所說的生存方式有些還值得討論一下:報復,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出錢買黑幫組織,他們不搶財搶色那才怪;投訴,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女人被當作玩物,遭遺棄是常便飯,沒人會買你的帳,后面兩位同學的說法比較現實;找塊清凈之地隱居下來,另找一個誠實可靠之人托付終身,然后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資歷助弱勢群體。小日子過得也還是悠然自得的。
……
小說的閱讀與鑒賞,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把典型人物放進現實生活去思考,這樣,學生就會根據自身的經驗,立足于現實,充分地再現小說中典人物的生活環境,揣摩性格特點。把握人物形象,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新教材要求教師教給學生的是學習方法
新教材要求我們,教師的主要任務已不是“填鴨”。而優秀的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往往也會不滿足于已有的教材,他們認為以往的語文教材是封閉式的,連貫性差,不能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新教材的要求應該是教給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而不是教給了學生多少知識。我拿這一思路用在《寶玉挨打》的教學中,效果還不錯。
《寶玉挨打》位于高三第六冊第三單元,本單元四篇幅文章都選自《紅樓夢》,要求學生走進《紅樓夢》的藝術世界,體會其耐人尋味的敘述語言和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但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高三下學期的主要任務是高考,學生早就丟在了九霄云外。怎樣笛動學生鑒賞小說的積極性呢?我思考了好一陣子,于是特地租借了《紅樓夢》的電視劇光碟,在上課時把《寶玉挨打》選取段放給學生看,學生的那股認真勁,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碟片看了二十分種,接下的是二十分種的激烈討論。
討論之一:
師:請同學們分析一下“挨打”這件事中的主要人物心理。
生甲:賈政是一種狠鐵不成剛的心理,又怕忠順王府找他的麻煩,所以要狠狠地教訓。賈母疼愛孫子,認為教育兒子是應該的,但不能用這種蠻狠毒打的方闔。
生乙:寶釵認為老子教職工訓兒子是應當的,但又關心心疼遭打的寶玉,所以假借送藥來規勸。戴玉是出自內心的真情,所以悄悄地來,“眼睛腫得桃兒一般,滿面淚光”。
生丙:王夫人也責怪寶玉,覺得他該打,但不該打這么重。這畢竟是他的心肝寶貝。王熙鳳最會逢場作戲,她做的一切都是給老太太和王夫人看的,根本不關心寶玉的死活。
師:還有兩個人物也不能少,他們就是賈環和襲人。他們對寶玉怎么樣?
生丁:賈環年紀雖小,但在母親趙姨娘的熏陶下,處心積慮的要致寶玉于死地,是一個陰險小人。
生戊:襲人雖說是丫鬟,但她認可了寶玉就是她的終身依靠,又加上賈母的許諾,她是一心為主。
師:同學們的見解都很獨到,我來綜合一下大家的意見。
(板書)
圍繞“挨打”這件事所表現出的“眾生相”:
賈政——怕忠順王府,聽信讒言——痛打
賈母——至高無一的統治者——痛惜
王夫人——維護自身利益的母親——哀痛
王熙鳳——公于心計,精明能干的管家少奶奶——干練
寶釵——志同道合的知音——關心
賈環——處心積慮,奪嫡除玉的庶出小人——陰險
襲人——護主求終身的奴才——癡情
小說鑒賞方法之一:從分析主要人物的心理描寫入手。
詩論之二:
師: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是人物的矛盾沖突;本文有哪些矛盾沖突?
生甲:賈母與賈政的沖突;賈政與寶玉的沖突;賈政與王夫人的沖突;賈環與寶玉的沖突。
生乙:還有王夫人與金釧的沖突;薛蟠與寶玉的沖突。
師:這些矛盾沖突沒有主次之分嗎?
生丙:有主次之分,賈政與寶玉的沖突,賈環與寶玉的沖突是主要矛盾;其余的都屬于次要矛盾。
師:分析得很對,由此可知同學們是真正走進了課本。
(板書)
主要矛盾:賈政——寶玉 賈環——寶玉
次要矛盾:賈母——賈政見 賈政——王夫人
王夫人——金釧 薛蟠——寶玉
小說鑒賞方法之二:從分析主要人物的矛沖突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