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不言路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你的生活,和別人看你的生活,是否是一樣的;那些所謂的努力時光,是真的頭腦風暴,還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生活中充滿假象,或許你的忙碌,只不過是懶而已。
剛進新東方時,我一個小時的課時費是140元,別覺得很多,先聽我說完。
我那時剛畢業,為了維生,開始了每天工作十個小時的生活。從早上八點半坐進教室到晚上九點出來,時常是天旋地轉。
父母打電話之前都會問我方便嗎?我說方便,他們才打過來;朋友約我相聚,我都說沒時間,很多朋友因此越走越遠;最有意思的是,女朋友讓我選:一天十個小時,還是我?
我說,你怎么能讓我這樣選啊?
她說,你選不選?我連忙說,選你。
第二天,我又去上了十個小時課。最后,我把我們分手的原因歸因于我太忙了。
現在,我已經告別了那個瘋狂上課的狀態。回想起來,那時的我不是忙,而是懶。我懶于去處理工作和人際關系,懶于改變生活狀態,懶于去思考為什么這么忙。
后來,我和另外兩位老師一起辭職,共同創業。那時,我們什么也沒有,只有三個人,三張嘴。因為減少了中間步驟,我們降低了學費。集體備課,招生,然后講課,一切下來,并不是非常累,而薪酬比之前多了幾倍。
中國有句古話,叫窮忙活兒。
那些每天都在思考都在規劃的人,都是生活的主人,他們不會成為歲月的奴隸,成天被別人牽著走,弄得疲憊不堪。
而很多整天忙得像狗累得像牛的人,實際只是懶而已――懶于去想自己為什么這么忙,懶于糾結如何改變生活的狀態,懶于去做職業規劃。
朋友晶晶,原本上班勤快,下班絕不加班,是工作生活調整得很好的女性。可是不久前,她和男朋友分手了。
她開始拿工作不停地填補生活,每天加班到晚上11點。她減少了社交活動,甚至拒絕單位的團隊建設活動。后來,她搞得自己疲憊不堪,朋友也一個個和她淡了下來。
我見到她時,她滿臉青春痘,眼睛像大熊貓。她不停地抱怨“我好忙。”
我說,你不過是懶。
她說,你憑什么這么說,你知道我工作多努力嗎?
我說,你懶于社交,懶于思考為什么分手,懶于面對內心深處缺少的感情。
她愣在原地。
后來,她終于開始社交,不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在一個派對上,她找到了男朋友。接著,再次恢復了不那么忙的狀態。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生命的溫度,當你干一件事干到極致、干到無趣時,是否想過其實你正在扼殺對這件事情的熱愛;當你累到不行、忙到不行時,有沒有想過換個思路換個方向走走或休息一下,這樣效率會不會更高。
中醫藥的優勢與特色是辨證論治與個體診療,此觀點基本成為國內外醫學與相關領域的共識,而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因此,總結整理名老中醫經驗與學術思想對中醫藥的發展意義重大。縱觀名老中醫經驗繼承有師帶徒形式和院校培養形式,名老中醫經驗整理研究的種類有醫案醫話、臨床觀察、學術思想和名醫名方的開發研究等。本研究采用結構化信息技術和無尺度網絡分析模型,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路志正教授臨床醫案中的核心經驗方藥進行了初步分析。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體思路來源于中國中醫科學院劉保延教授提出的“數據為導向,人機結合”的方法和技術平臺[1-4]。首先對路志正教授既往醫案進行回顧性篩選,以具有連續性和內容完整性的小樣本醫案為素材,利用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臨床個體診療評價體系研究”所提供的結構化臨床信息采集平臺,研制臨床信息采集模版,錄入信息建立臨床病案結構化數據庫。此后,進入前瞻性研究階段,研究者跟隨路志正教授臨床過程,按照國家標準全面規范化記錄臨床醫案,按照形成的方法,完善結構化數據庫。繼之,以方藥數據為基礎,運用無尺度網絡模型加以分析。
2 病案情況
全部病歷來源于路志正教授1997年3月-2006年4月廣安門醫院的門診病歷,共計238份,其中內科病歷234例,婦科4例(1.68%),11例(4.62%)病名無記載。在內科病歷中,脾胃病證71例(29.83%),肝膽病證49例(20.59%),心系病證38例(16%),肺系病證24例(10.08%),經絡肢體病證38例(16%),其它3例(1.26%)。涉及西醫病名60種,其中疑難病有:白塞氏綜合征、甲狀腺狀癌全切術后、干燥綜合征、喉肌軟化癥、發作性睡病、賴特氏綜合征、重癥肌無力、運動神經元病。疾病分類參照文獻[5]。
3 無尺度網絡模型對路志正教授核心方初步分析結果
無尺度網絡(Scale-Free Network)是基于關聯規則的一種數理分析模型與方法,在醫學研究領域如分子結構研究、功能發現、新藥開發研究等方面都有應用,是構成復雜系統各元素間關系的一種表達形式。
本研究運用無尺度網絡模型對路志正教授238份病歷信息的處方進行分析的初步結果顯示,有常用核心方15首,分別為火郁發之、濕熱清之滲之核心方,調理脾胃、氣血兩虛證核心方,疏風祛濕、通絡止痛治法的核心方,溫膽和胃法的核心方,寬胸滌痰法的核心方藥,疏肝解郁、寬胸宣痹的核心方,補中氣、健脾和胃核心方,調理心脾、和胃降逆核心方,疏肝健脾、清熱祛濕核心方,清瀉火腑核心方,芳香化濁、健脾祛濕核心方,清泄脾熱、發散火郁、佐以滋陰涼血核心方,疏少陽、足陽明經氣核心方,益氣活血、清心滌痰核心方,疏肝和胃、消脹祛滯核心方。以下僅以補中氣、健脾和胃降逆的核心方為例,按照無尺度網絡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
核心方藥物組成:生黃芪、炒白術、茯苓、當歸、炒神曲、炒麥芽、炒山楂、雞內金、陳皮、升麻、柴胡、炒山藥、炒枳實。無尺度網絡模型的運用,首先幫助我們以方藥為主線對路志正教授的臨床病歷進行梳理。特別值得思考的是,對于胃下垂患者,一般規律在于補中氣和升提,而路志正教授將和胃降逆與之相輔相成加以運用,體現了顧護脾胃升降功能的思想,雖然為胃下垂,卻不一味給予補益和升陷之補中益氣之品,諸如生黃芪、炒白術、升麻、柴胡;還給以姜夏、炒枳實和胃降逆,實屬精當和獨到之處。無尺度網絡模型的運用,可以說在混沌缺乏規律的信息中,輔助我們發現規律,為我們提供研究線索,使之不斷深化。對路志正教授15首核心方藥的篩選和提取,為今后開展病證結合研究和新藥開發研究,以及名老中醫經驗的推廣運用提出重要啟迪。以下是病例情況。
胃下垂案例:患者,女,54歲,國稅局干部。2004年8月18日初診。主訴食欲不振近20年。患者20年前出現食欲不振,進冷食、硬食后覺胃脘疼痛,曾行鋇餐檢查提示“胃下垂12 cm”,癥狀逐漸加重,近1年體重下降明顯,現每餐主食1兩左右,無噯氣、無泛酸,喜熱食,夜眠尚可,大便偏干,一日一行,有時如球狀。舌黯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滑左弦。
病名診斷:①納呆;②胃脘痛。證候診斷:中氣不足,健運失職,佐以滋補中氣健脾、和胃降逆。方藥:黨參10 g,生黃芪15 g,炒白術12 g,茯苓18 g,當歸10 g,炒三仙各12 g, 雞內金10 g,陳皮10 g,升麻4 g,柴胡4 g,炒山藥18 g,炒枳實15 g,炙甘草6 g。7劑。2004年8月25日二診。服藥后胃脘疼痛減輕,大便干改善,食欲略有增加,仍不敢進冷食、硬食,舌黯胖,苔根黃微膩,脈左細弦右細滑。既見小效,宗法不更,前方加減。上方加八月札10 g、綠萼梅10 g。7劑。2004年9月1日三診。胃脘疼痛大減,食欲改善,有時胃痛時后背酸痛,大便干減輕,但仍色黑,夜眠不實,舌黯胖,苔薄微膩,脈左弦滑右細滑。已見效機,貴在守方,前方佐入養血安神之品。8月14日方加綠萼梅12 g、炒酸棗仁12 g、炒白芍12 g。7劑。2004年10月15日四診。近日于受涼或進食不慎時又出現胃脘疼痛,無明顯后背酸痛(較前大減),食欲增加,大便仍干,時有腹部墜脹感,夜眠仍不實,易醒,舌黯,苔薄白,脈左細弦右細滑。補中益氣、佐以養血安神。處方:黨參10 g,炙黃芪15 g,炒白術12 g,當歸10 g,升麻4 g,柴胡4 g,陳皮10 g,茯苓18 g,桂枝6 g,炒白芍12 g,炒酸棗仁12 g,夜交藤15 g,益智仁(后下)6 g,生甘草4 g,生姜2片,大棗5枚為引。7劑。2004年11月5日五診。胃痛減輕,食欲改善,進食量較前增加,腹部墜脹感亦減輕,仍大便干,夜眠差,一夜僅入睡2~3 h,易醒,睡不實,舌黯,體稍胖,苔白少,脈細滑。已見小效,守前法,原方加減。處方:黨參10 g,炙黃芪15 g,炒白術12 g,當歸10 g,升麻4 g,柴胡4 g,陳皮10 g,茯苓18 g,桃杏仁各10 g,炒白芍12 g,炒酸棗仁12 g,夜交藤15 g,火麻仁15 ,生龍牡(先煎)各20 g,甘草4 g,生姜2片,大棗2枚為引。7劑。2004年11月12日六診。5 d前又發胃痛1次,伴嘔吐,腹瀉3次,伴泛酸(曾食用螃蟹),口干,夜眠仍差,近幾日大便干減輕,舌胖黯,苔白膩,脈細滑。調理心脾、和胃降逆。處方:太子參15 g,生白術12 g,山藥15 g,炒薏苡仁15 g,炒三仙各10 g,茯苓18 g,姜半夏9 g,炒柏子仁12 g,當歸10 g,川芎9 g,炒枳殼12 g,炙甘草6 g,陳皮10 g,生牡蠣(先煎)20 g。14劑。
4 討論
本研究將信息技術與名老中醫診療經驗緊密結合,將臨床信息通過采集模板存儲為結構化數據集,將無尺度網絡模型的應用研究與典型病歷研究相結合,提升了名老中醫經驗整理研究技術手段的科學性。通過238份病歷信息的分析,總結出路志正教授核心方藥15首,對指導后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廣價值和深入開發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保延,胡鏡清,謝雁鳴,等.中醫藥學現代個體診療體系建立的構想與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3,5(1):1-5.
[2] 劉保延,李 平.立足科技前沿構建現代化的中醫臨床研究技術平臺[J].亞太傳統醫藥,2005,(1):33-35.
[3] 李 平,劉保延.中醫臨床個體診療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6,12(5):383-384.
[4] 李 平,劉保延,文天才,等.中醫臨床個體診療信息采集平臺的建立與中醫學理論知識的重組[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5,4(12):1-2.
1、 出現這個情況的話試試用QQ和微信兩種方式再次重新登錄,如果還是無法登錄的話請等待一段時間再試,這種情況多為服務器更新后的BUG,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的。
2、 不用wifi登錄,用流量試試,登上去再換WiFi就行了。可以重新登錄,如果發現異常可以聯系客服。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