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中試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數學教學中試卷的講評不依靠題海取勝,而是通過對數學各層次試題的深入研究,提高學生能力。下面就考試結束后數學試卷的講評策略,談談本人的認識和做法。
一、對數學試卷講評的理解
在試卷講評課上,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探索活動中提高數學素養和悟性。
在講評試卷時,不應該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試題只要點到為止,有些試題則需要仔細剖析。對那些涉及重難點知識且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試題要特別照顧,對于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癥下藥。
二、數學試卷講評的方法與技巧
試卷的講評也要講究技巧,什么時候講、講什么、怎么講都有一定規律。如能按規律講評,就能使講評課達到最佳效果。
1、研究試卷是講評試卷的前提和基礎。
(1)、教師應該定點定時參加做試卷,親身體會試卷的難度、知識點的分布等情況,一套試卷里共有多少個難點,屬于基礎知識的有多少,屬于基本技能的有多少,哪些學生陌生,哪些是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等等,把握學生容易混淆、出錯處,做到“胸有成竹”。
(2)、準確把握學生的完成情況。
要認真統計、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試卷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什么?要統計每題得分情況和對錯情況,哪些題答得好或者不好,哪個環節失分較多,共性的還是個別的,有哪些獨特解法,有哪些典型錯誤,做到心中有數并尋找原因。
(3)、確定講評教案。
要面向全體學生,明確講評目標、重點,有的放矢,有備無患。對不同難度的試題要側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相對應的處理方法,講什么不講什么,哪些題適合哪些學生,同時總結成敗,做好個人反思。
三、多頭并舉,創建合作高效的講評課堂教學。
1.試卷評講要多導精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聯系地講、創新地講是我們教師的追求與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與怎樣講有密切的關聯。評析試卷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師要用啟發性的語言和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積極思考,探求創新的解法,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第一步:自糾――自查自糾,二次測評(約7分鐘)。測試完畢后,此時學生還處于思維的熱點,對試題相當熟悉,尋求正確答案及原因的積極性很高,那么教師要及時盡早把要講評的試卷在做好分析統計后發給學生,學生在看了你批閱的試卷以后,一部分錯的題他完全可以自主弄懂,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對自己的錯題先獨立糾錯,只要他們通過第二次思考,把起先不會的題弄懂了,教師就給他加分,并以第二次成績為準記錄到成績登記表。考得差的同學轉悲為喜,仿佛看到了希望,考得好的同學信心十足,表示要讓自己的分數再提高一些。這樣做能給學生提供一個發展、再次嘗試的機會,所以,他們在訂正,研究試卷時特別認真,也會更加冷靜地分析自己分數得失的原因,避免了因一次沒考好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通過尋找準確的思路和答案,激發了他們學好英語的興趣,把再次試卷講評作為起點和動力,為今后學習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步:互評――互評互糾,小組合作(約8分鐘)。只有在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學生才會有所悟,有所獲。因此,我按座位前后左右相鄰的4人為一個學習小組(按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1∶2∶1搭配組成學習小組,使得差生旁邊均有一個好生來輔導,使每組均有學習較好的帶頭人和班干部。每組指定一個組長主持小組討論并做好討論記錄),主要做以下工作:1.互評試卷,看通過二次測試,能糾正多少題,得多少分;2.對再次做錯的題,小組共同查過程、議差異、問疑難,正確的答案是什么?是如何解題的?進一步糾正試卷中的部分錯誤;3.遇到共同探討、小組里不能解決的題目,匯集交給老師。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同時還提高了答題技巧,使一部分學生由不會考試到會考試,解題過程由繁到簡,因而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效率與效果。
第三步:師點――生講師點,破疑解惑(約15分鐘)。研究與實踐表明,用成人的邏輯將整理好的知識塞給學生,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因此,對各小組完成有困難的題目,教師切不可為省事而直接把知識和方法灌輸給學生,而應采用師生共同分析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師讓各小組把不會的題講出來,再讓會的小組中的學生自己來講解,遇到卡殼的地方教師適時點撥,共同解決各小組中的疑難問題。這樣通過學生自己講評的東西,他們會記得牢,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解題能力和各種技能,很受學生歡迎。再者,師生角色互換,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大大提高,學習勁頭非比尋常,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第四步:反饋――信息反饋,變式訓練(約10分鐘)。試卷講評后,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起自己的題庫及錯誤檔案,把每次試卷中錯誤率高或新增加的知識點,或是高考熱點的題存在錯題集上,便于隨時翻閱,查找自己的失誤, 避免再犯。其次,教師要針對出錯率高的題型進行變形、改編,讓學生當堂練習,檢查試卷講評后的效果,以完善知識結構,培養考試心理。再次,要給學生留有余地,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教師可采用讓學生自編作業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并鞏固所學知識。
一輔:個輔――個別輔導,因勢疏導(課中或課后)。由于這種講評不是每道題都講,因而還有少數學生對部分題目沒有弄懂,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個別輔導的形式來幫助這部分學生。他們往往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常常有自卑心理,不大愿意與他人交流,聽課時又跟不上節奏,久而久之會失去學習信心,因此對這部分學生,要予以更多的關心,主動詢問,耐心解答,及時給予恰當的表揚和鼓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上進心。
此外,激勵應貫穿試卷講評課的始終。測試是把雙刃劍,對于成績好和有所進步的學生來說,測試可增強學生興趣,強化學習動機。但對于后進生來說,每一次測試都可能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削減其學習興趣。傳統教學中試卷講評課課堂氣氛沉悶,是由于學生的心理封閉引起的。因此,教師在講評前切不可排名次,對進步大的學生要激勵他們再上一層樓,對后進生進行疏導,通過二次測評,增強內驅促發展,以增其信心。講評時要多展示學生的思維成果、創新能力和新穎的想法。通過在講評中對學生的激勵,充分調動各類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感意志,促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
一、對講評的再認識
講評試卷的通病就是一一訂正答案。基于上述觀點,很有必要對講評進行再認識。
首先,應該明確講評的意義。為了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教師需要經常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把握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及不同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從而不斷的強化、調整教學措施。為此,很多教師自然的采用測驗這種手段來實施。為使考試既符合大綱,又能兼顧學生實際,教師必須潛心研究大綱和教材,編制試題,力爭全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可以說一份好的物理試題是大綱和教材的再現,也是平常物理作業的提煉和升華。學生的答卷就是學生學習狀況的綜合信息的反饋。這就是說試卷的講評既是一個矯正的過程,也是一個新的傳輸過程,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具有很強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其次,要把握好講評的原則。為實現信息矯正和新的信息傳輸這一目的,試卷講評應堅持啟發性,始終貫穿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這條主線,切忌就題論題,原地踏步。在現實中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注意到試卷講評課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把試卷講評課上成了核對答案課,熱衷于單向地向學生灌輸正確答案,學生被動地聽講,機械地記錄。教師在講評時也沒有分重點,分主次,只注重正確答案而不關心題目的分析和解題的方法等,從而使部分學生出現“屢考屢錯”的現象。有鑒于此,教師在講評課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應將學生自行發現問題,自行討論分析、自行糾錯、自行歸納總結、自行解決問題這條主線貫穿講評課的始終,教師要多一點“啟發式”教育,少一點“告訴”教育。
二、對講評的實踐探索
在講評的再認識的基礎上,筆者對講評做了一些實踐探索。講評既然是有目的的教學活動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1統計分析。教師要仔細批閱學生的試卷,并做好平均分、優生率等的統計。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學生試卷中各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形成技能情況,運算能力情況,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況,還有學生理解掌握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情況等),使信息反饋全面且具有代表性,給教師講評試卷提供“對癥下藥”的線索。
2明確講評的重點。一般來說,反映教材的重點內容、重要的知識點和基本技能,物理思想和方法及試卷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等都應選擇性的重點評講。
3收集典型范例。需摘抄學生答案中出現的簡捷的新奇解法及典型錯誤,還要收集整理試題的多種解法。這些都是新的信息傳輸的有力材料。
4揣摩學生答題時的心理、思維狀況。根據試卷情況分析,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學生交談。了解學生答題時內心活動及思維過程,與學生共同分析失敗原因。這樣就能使試卷講評講到學生心里去,產生心理共鳴,更有助于教學相長。講評課形式靈活多樣生動有趣,這樣才能達到矯正的目的。根據試題特點及學生個體情況,可靈活采用以下一些形式:
(1)答案訂正式:對知識點較簡單的題目,宜采用這種形式。可抽學生直接口述答案即可。
(2)學生板演式:將試卷中出現的一些簡捷、新奇解法由學生本人當眾在黑板上寫出來,不僅使其他同學開闊了眼界、也鼓勵了上臺學生,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榮譽感、自尊心及自信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3)學生討論式:對重要的物理概念應用的題目,可采用學生分組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辨論,相互交流,從而加深理解。
(4)教師講解式:對難度越大或反映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題目,教師應著重講清講透。一般來說,難度越大的題學生思維活動越復雜。在此需要教師向學生展示解題的思路,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做題應該如何入手,如何抓重點詞句如何選擇最優解法,從而達到發展思維能力的目的。
(5)解法討論式:物理學中很多應用題往往都不局限于一種解題方法,多種解法中體現了不同的思維角度。因此評講時,教師要盡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大膽地發言,闡述自己的解法。
(6)典型錯誤會診式:將試卷中的典型錯誤抄錄出來,發動大家進行會診并展開辯論,明辨是非,達到“錯海拾貝”的目的。
【關鍵詞】個性思想和人格修養 公平公正 尊重 風趣幽默
教師在“鑄造人類靈魂”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現代的很多學生具有鮮明的個性,對教師的個性思想和人格修養有著很高的期望,在他們心目中有著一套理想教師的標準。那么,中學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師是怎樣的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德保高中《教師的個性思想與人格魅力在教學中的作用研究》課題組在全校學生中進行了題為“高中生心目中理想老師”的問卷調查。
一、調查目的
在實行新課程改革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改革的實施者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哪類教師才能適應當今時代變化的需求?對教師的評價,學生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為此,通過調查,從中了解學生對教師各方面的期待和建議。在此基礎上,課題組的成員進行數據統計、歸因分析和對策研究,形成報告材料,以期為今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教育提供一些較為客觀的依據。
二、調查方法及對象
1.調查方法。
(1)材料收集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向學生發放《心目中的理想教師》調查問卷。(2)分發調查問卷,然后整理材料,最后進行材料匯總,得出結論。(3)和部分學生直接對話交流,從中了解學生對任課教師各方面的評價。
2.調查對象。
德保高中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共10個班級的學生三、調查結果
在全校選擇了10個班級,每班發放了30份調查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占全校學生的12.36%,收回292份,占發放數的97.4%,有一些調查問卷是多個同學一起討論填寫的,因此調查的可信度較高,能較好的反應學生的觀點。總體來說,三個年級的學生在選擇理想老師的標準時,最重視的是教師是否公平公正的對待學生;其次是教師的師德修養,教師個人的品行和行為是否良好;再次是三個年級學生都希望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幽默風趣、靈活多變、更利于學生接受的教育教學方法。等等。
1.高中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師。設置重點班和普通班,是體現“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一種常用措施。相信很多學校都采用這個分班法。一些教師對成績好或差的同學態度可能不同,所以學生把“公平、公正、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排在了靠前位置 。希望老師對所有學生一律平等,一視同仁。能夠尊重并公正的對待學生,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能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2 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誠可信也。據統計,86.5%學生認為:教師的師德修養,教師個人的品行非常重要。教師的高尚的人品和鮮明的個性對學生影響很大,教師的工作作風、學習態度、待人接物,甚至日常板書、服飾、言談舉止都會給學生以影響。而教師的高尚人格、良好行為,往往更容易為學生所效仿,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對教學效果產生積極影響。
3. 在教學方面,老師不僅要學識淵博,還要能言善教,循循善誘,以風趣幽默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對所授課程的有關研究和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勇于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樂于聽取學生反饋意見,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學生喜歡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豐富多彩的課件有利于他們對于知識的學習掌握。調查中63.6%的學生認為教師應懂得電腦操作與網絡應用。
4. 在師生關系方面。達92%的學生認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是教師和學生相處時的首要條件。希望老師是一位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能夠理解自己、尊重自己。教師以和善的態度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便會對教師產生親近感,愿意接近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分析問題的各個方面,態度和善,與同學耐心談話,話語中暗含批評與鼓勵;教師與學生應該保持一種學習中的輔導者、生活中的朋友、課堂中的嚴師的關系;另外,不少同學屬于留守學生,父母長期到廣東等沿海地區打工,這些同學更需要更多的關愛。如果得到師長的尊重、信賴與鼓勵,他們將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努力提高個人的品德。這樣對他們的德育就事半功倍。
四、一些感想和建議
在新一輪的新課改條件下,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師。
關鍵詞:原則;評講方法;效果
一、英語試卷講評課的原則
1.及時性原則
檢測之后,一定要在認真批改、分析、統計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及時講評。因為講評越及時,學生記憶越清晰,印象也就越深刻;反之,拖得時間越長,效果越差。
2.針對性原則
一是要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必面面俱到,主次不分;二是講評的起點要兼顧到絕大多數同學,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偏低。
3.鼓勵性原則
具體講評時應及時肯定表揚那些解題思路清晰、有進步,甚
至卷面整潔規范的同學,切忌對學生答卷中的失誤埋怨、挖苦、諷刺等,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對于一貫較好或有進步的同學要勉勵他們精益求精;對于偶有失手或怯場的同學要給予他們自信和方法;對于一直較差或退步的同學要幫助他們分析具體原因。
4.啟發性原則
學生在答卷時出現的問題,多數是記得不牢、理解不透,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評時應以啟發為主,幫助學生找規律,而不是簡單地把答案告訴他們。講評時切忌放任拖拉,脫離實際,或逐題過堂,不分主次。
二、單項選擇評講的辦法
1.首先通報一下班級此項分數段分配,讓每個學生心中清楚自己的單選成績在班級的排名
2.先難后易
挑錯得最多的先講,挑最難的或迷惑性最大的先講。剛開始講題時學生注意力最集中,效率最高。同時鼓勵一些做對的學生站起來講解,一是看他是否真的懂了,二是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從而使他更加愿意在英語學習方面下工夫。
3.舉一反三
評講單選不能就事論事。高考知識點像一張網,網眼很多,不知考哪一點,所以我們要作好充分的準備。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使學生打好扎實的基本功,該讓他們死記硬背的就得讓他們記住,比如詞匯和一些固定搭配。往往有的學生四個選項有兩個不認識,這樣錯誤率就大大提高了。對四個選項進行辨析,讓學生明白哪個答案不能選,錯在哪里,是意思不吻合,還是句子成分結構不對;是詞性不適合,還是搭配錯了。
4.注重動詞
單選重點應該是與動詞有關這塊,幾乎占一半的數目,應是我們著重強調的。有的學生至今不會看句子成分,所以我經常引導學生找句子主要的成分,比如說先找主句的主語,再去找謂語。一般來說,名詞、代詞放句首就是主語,緊接著再出現名詞、代詞肯定是從句了,謂語就要跨過去到后面去找了,看到and要敏感,說明并列結構結束。單選中的逗號要特別當心,有了逗號就要分析前后主語是否一致,是否有連詞,如不同又無連詞,那要么考慮強調句要么獨立結構。也就是說我們平時要多注重指導學生題目拿到手怎樣著手分析。
5.鏈接考點
在高三這個時期的學習,時間是很寶貴的,面對高考,課堂上的每分鐘都應該用在刀刃上,所以課堂上的講解要與高考的考點相鏈接。比如would rather 這個知識點,除了would rather do...than
do...,would do... rather than do...之外,還會結合虛擬來考,would ratherdid...;would ratherhad done...可舉典型的例句讓學生記牢此用法。如:
Henry would rather he was sent to the USA by his company next month.
Henry would rather he knew nothing about the incident now.
Henry would rather he hadn’t wasted his precious time when he was young.
講解時要把考點帶出,讓學生明白高考是怎么考的。
would rather have sb. do...;would rather have sth. /sb. done
eg:Who would you rather have go with you tomorrow?
Who would you rather have sent to America?
Work hard and you will succeed one day.
Working hard, you’ll succeed one day.
If you work hard, you’ll succeed one day.
Not until 考查一般就兩種,放在強調句和倒裝句里考。
It was not until he got home that he realized he had lost his iphone.
Not until he got home did he realize he had lost his iphone.
遇到強調句題目時,我們可把強調句理順一下。例如:
John came across him in the school on September 10th occasionally .
It was John that came across him in the school on September 10th occasionally .
Was it John that came across him in the school on September 10th occasionally?
Who was it that John came across in the school on September 10th occasionally?
I wonder who it was that John came across in the school on September 10th occasionally.
I wonder when it was that John came across him in the school occasionally.
I wonder where it was that John came across him on September 10th occasionally.
I wonder how often it was that John came across in the school on September 10th.
6.高三歸納詞組用法時,要具體化
比如說參加attend, take part in ,participate in, 我們應該教
給學生attend a party/meeting/class/school/church/a concert/a lecture等 take part in a discussion/school sports meeting等。
如agree with /agree to/agree on
agree with sb/idea/what one said/opinion/advice
agree to plan/arrangement/advice
agree on the time/date/place for the meeting
come out/ publish
The books written by Mo Yan have been sold out and publishers say more of his books will be published/come out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