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活啟示錄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5歲——25歲之前要極盡瘋狂:看一場超贊的演唱會;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有一個隨時可以甩臉給他的異性死黨;在影院里大哭;一個high到爆通宵;酩酊大醉一次;談一場瘋狂卻無果的戀愛。25歲之后要歲月靜好:敬養父母,烹調打掃,工作讀書,結婚育子,收起棱角,藏起瘋癲,安穩生活。
微笑和沉默是兩個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決很多問題,沉默能避免許多問題。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如果你等待別人從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為別人的食物;如果能讓自己從內打破,那么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相當于一種重生!
這世界上最強大的人,就是那些能一個人孤單生活的人。我那些曾經最親密的伙伴們,好久不見了。現在,你們已經不再是我觸手可及的伙伴了。但卻依舊相信著,那時的我們,都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道光線。最近喜歡上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有天我們變陌生了,那么我就重新認識你。
你花六塊八買個便當吃,覺得很節省,有人在路邊買了七毛錢饅頭吞咽后步履匆匆;你八點起床看書,覺得很勤奮,上微博發現曾經的同學八點就已經在面對繁重的工作;你周六補個課,覺得很累,打個電話才知道許多朋友都連續加班了一個月。親愛的,你真的還不夠苦,不夠勤奮和努力。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錯過了大家都有責任。一個人總要有個新的開始,別讓過去把你栓在悲哀的殿堂。別說你最愛的是誰,人生還很長,誰也無法預知明天。好聚好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活著不是為了懷念昨天,而是要等待希望。哭完就把一切都留在昨天,永遠不要去觸及。
“這個事故帶來一個啟示。”一開場,厲偉便說:“術業有專攻,對于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輕易涉足通常會栽跟頭。要學會克制欲望,不熟不做。”
簡單的開場白,讓記者對厲偉有著不太一樣的印象。在隨后的采訪中,厲偉信手拈來的點滴生活感悟與其投資哲學高度匹配,讓人感覺,投資對于厲偉來說,并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厲偉,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深港產學研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有著20多年的創業投資經驗。
而松禾資本,近年來因在天使輪就發掘了華大基因、光啟科學、柔宇科技等“未來之星”,也愈發地聲名大噪。
“好的投資人不是‘作畫的’,而是‘看畫的’”
不久前,松禾資本對深圳市博德嘉聯醫生集團給予千萬元級的天使輪投資。“你們就按照你們的想法去大展拳腳,有什么需要的盡管提。”在和博德嘉聯CEO謝汝石交談時,厲偉一再強調:“我們只是看畫的,你們才是真正在畫紙上揮筆潑墨的畫家。”
博德嘉聯醫生集團是國內第一個拿到醫生集團營業執照的機構,也是在當前中國醫療改革大背景下產生的新生事物。
“一個好的投資人,必須清晰地認識到邊界在哪里。”厲偉告訴記者,“沒有人比企業家更熟悉自己的企業,也沒有人會比企業家更渴求自己產品的成功。”
每個企業都像一幅畫,在商場上,企業家才是真正的畫家。“一個企業,地址、方向、資產等硬件都可以復制,只有企業家的氣質無法復制。”厲偉說,“真正的畫家永遠不可能按照一個數學公式來作畫。就好比深圳大芬村模式,那些人不能稱作畫家,只能算是畫匠。”
在厲偉看來,投資的過程也是考驗“藝術鑒賞力”的過程。
“在項目考察期,專業團隊從行業趨勢、財務數據等角度進行分析,從而降低投資的盲目性。”厲偉說,“在此基礎上做出的投資決定,仍然帶有很強烈的‘藝術鑒賞’色彩。最終決定是否投資,以什么價位投資,就要見仁見智。”
“這就像畫家畫畫,紙筆顏料都是通用的。”厲偉告訴記者,“至于最后畫出來究竟是價值一百元還是一百萬元,就要看買家的判斷了。”
松禾是國內的老牌創業投資機構,多年來的經驗教訓讓松禾逐漸形成了對“藝術”的鑒賞能力。
“同樣扛著一把槍上戰場,老兵為什么會比新兵活下來的概率更大?”厲偉說,“因為新兵只有戰斗的技術,而老兵有打仗的藝術。”
“成功沒有捷徑,需要成功也要感謝失敗”
投資機構一般對于自身的失敗案例諱莫如深,但厲偉對此卻從不避諱。“如果一個投資機構說自己‘百發百中’,你會信么?”
厲偉坦率地承認,這么多年來,自己投資過很多成功的項目,像榮信股份、華大基因、光啟科學、柔宇科技、光鋒光電等上百家科技項目,回報過百倍的都不在少數,但印象最深刻的卻是一些投資失敗的案例。
厲偉談了兩個印象深刻的失敗案例,它們都與表外債務有關,而決策失誤的原因則各不相同,一個是因為人情,另一個是因為貪便宜。
第一個項目是一個北大校友做的LED散熱陶瓷公司。出于對校友的信任,深港產學研在盡職調查未完成的情況下,對這家公司債轉股了500萬元。但這筆錢很快就消失了,被公司拿去還表外的高利貸。
這家公司在技術上有獨到之處,產品亦有市場前景,厲偉盡了很多努力試圖挽救這家公司。深港產學研后續又向它注資數千萬元,厲偉個人也借出很多錢,但表外債務就像一個無底洞,吞噬了所有的投資。厲偉甚至與部分高利貸債主溝通,將部分債務轉換成了股份,仍然未能挽救這家公司。最后深港產學研不得不選擇放棄。
厲偉現在回憶起這個項目依然感到不好受,他分析道,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科學家出身,腦子一根筋,總覺得下個月產品能出來,于是就借一個月的債,接著再借新的還舊的。“五年下來,可能一千萬元的債務就滾到了五六千萬元。“
這也讓厲偉明白了,做投資一定不能沖動,親情友情可以考慮,但絕對不能違背商業原則。
第二個項目是一家做港口疏浚的公司。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厲偉本來并不看好,但主推的合伙人用一個理由說服了他――便宜。通常情況下,這類項目的估值水平在8-10倍P/E,而這家公司當時有4000多萬元的利潤,而估值只有2億元,的確便宜。
厲偉盡管不看好,但覺得這么便宜,也可以投一投,在投委會表決時便沒有動用否決權。結果,沒想到這又是一家背負大量表外債務的公司,資金自然是被拿去還債了。
厲偉表示,表外債務很難發現,但還是有跡象的。過于著急融資的,主動大幅下調估值的,很可能背后有問題。如果貪便宜,就會忽略這些隱患而掉入陷阱。
“一個投資人只有在經歷過失敗之后才會成熟,哪一位名將的成功之路,不是累累白骨鑄就。這很殘酷,但是客觀規律。 ”厲偉告訴記者,“松禾沒有魔法,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我要把路鋪好,讓年輕人走得更順暢一些”
從事了20多年的創業投資,厲偉依然激情如舊。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越來越多地開始思考,如何給后來者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的厲偉同時也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EMBA,在華南的北大校友圈中,他無疑是最積極的校友之一。
就在不久前的世界海洋日,在左臂尚未完全痊愈的情況下,他還帶隊參加了深圳東西涌海岸線的凈灘行動,不僅因為他熱衷于環保、公益,還因為他“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聆聽他們的夢想,感受他們的激情”。
作為中國創投界的元老級人物,厲偉已經達到可以功成身退的階段,但他如今卻對松禾自身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內部改革。
“如果說松禾過去更多的是單兵作戰,那我希望未來是有組織地集團化作戰。”厲偉告訴記者。
去年開始,松禾在旗下成立了更多的專業基金,如松禾麒翼、松禾遠望、松禾夢想、松禾創新孵化器、移盟起點基金等每個專業基金只專注于一個領域。“這樣做能夠讓我們的投資團隊更加專業化,同時給我們的年輕人、特別是高層次的投資人才提供更自由、更廣闊的平臺。”
為了使得投資過程具有更加系統化的專業判斷,松禾和多家產業內領軍機構共同成立基金。比如和超材料的領軍機構――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光啟松禾超材料基金、和國內視頻行業龍頭――暴風科技合作成立了松禾暴風虛擬現實產業基金,與工業設計領域有著話語權的洛可可公司合作成立了可可松智能硬件基金、和深圳國創新能源研究院及太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設立了松禾國創新能基金。
“這些產業內的領軍機構有著技術、產業方面的專業支持,松禾有著資本運作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強大實力,這樣的強強聯合,無論對項目的甄別,還是對投后的管理,都將帶來巨大的幫助。”厲偉說。
“玩扭扭車,我孩子是專業的,我是業余的,所以我比他更容易摔倒。”厲偉說,“在某個細分領域,有了專家、行家的加盟,必然會極大地提升松禾在投資決策中的專業性。”
這些體制機制上的改變,也將給松禾的年輕人一個更為專業、更為穩固的靠山。“我要把路鋪好,讓年輕人走得更順暢一些。”厲偉說。
“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
和國內不少創業投資機構不太一樣,松禾在投資時,不單單考察項目的商業價值,也更關注對民族產業崛起有拉動作用的項目。
華大基因,拉開了中國基因產業的序幕;光啟科學,引領中國超材料產業的發展;柔宇科技,推動中國柔性顯示技術的產業化;光峰光電,帶領中國進入激光顯示時代。
盡管這些企業如今得到了來自政府、資本和市場的高度關注,但當年松禾在天使輪進入時,他們的發展路線卻難言明確。
為何“黑科技”風險大,松禾還會如此關注?厲偉說,希望團隊能夠在投資生涯中留下一些將來能夠回憶、為人津津樂道的經歷。“今天的許多‘黑科技’,一定是觸及人們的靈魂深處、給生活帶來改變的技術。”厲偉說,“如果既能夠獲取商業利益,又能夠推動這些技術的加速普及,何樂而不為呢?”
近年來,政府對創新驅動高度重視,也給創業投資帶來了新的機會。“投資機構其實和政府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厲偉說,“政府要促進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而投資機構也可以在這些產業發展的同時獲得投資回報。”
松禾的底氣來自于其專業操作帶來的對風險的高容忍度。“松禾投資黑科技的資金只是資金池中的一部分,即使這部分失敗了,但是整體健康并不會受到影響。”
厲偉進一步闡明,松禾同時投資了大量低風險的項目,也有較好的回報,因此即使個別項目失敗了,松禾體系并不會受到沖擊。“比如說,我們的某個投資基金有20億元,其中5億元用于投資前沿科技,剩下的15億元的投資回報往往都不止5億元。”厲偉說。
在厲偉眼中,風險投資被冠以“風險”之名,讓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但如果操作專業,局部的風險可被整體布局所化解。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害怕在局部上的損失,也難在全局上取得勝利。”厲偉說。
正因為對風險的較高容忍度,松禾在很多“黑科技”項目上有著足夠的耐心。在這個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松禾投資五年以上的項目比比皆是。
不久前第17屆亞布力論壇期間,當當CEO李國慶透露,當當線下實體店已經開了143家。前兩年轉型時尚電商的決心早已煙消云散。
“勇敢否定自己,大膽挑戰自己,努力重塑自己”,李國慶三年前在鼓勵當當網繼續傾力做好“時尚”的喊話。當當堅持了很多年,一直在摘掉“賣書的”帽子。
以在線圖書銷售平臺的身份被用戶熟識的當當由李國慶與俞渝夫婦創立于1999年。彼時當當網與卓越網、淘寶網一道成為中國電商的領軍平臺。
憑借在線圖書銷售的斐然業績, 2010年,當當頭頂“中國亞馬遜”的概念赴美國紐交所上市,發行價16美元,上市當日市盈率超過100倍。當年,當當在國內電商的市場份額高達40%。
人口紅利時代,中國零售市場空間巨大,電商平臺的品類追求也越來越多。當當于2005年1月開通了時尚百貨頻道,2006年還曾高調宣稱切入C2C市場推出了“當當寶”要與淘寶爭一爭。
京東在2010年宣布進軍圖書領域,當當接招,順勢增加數碼3C品類。2012年4月,當當又推出自有家居品牌“當當優品”。
這些年,做羊毛衫基地、進入奢侈品領域、引進國美、酒仙網、入駐天貓……在數次躍進中,除了圖書只有服裝是當當最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部分。2013年5月,當當推出服裝尾貨特賣頻道“尾品匯”;2014年9月,當當舉辦了“2014服裝秋冬新品會”,公布“T臺加速”計劃,上線買手店并在手機客戶端推出Chic Now/Go時尚購物頻道、當當腔調及iwant話題購物社區等“無線時尚三寶”。
然而,當當的堅決有時候卻似乎并未用在正確路線上。在最有機會打贏淘寶的時候,那個名為“當當寶”的產品卻只存在了3個月就永遠消聲匿跡了。后來,在面對京東直接挑戰時,李國慶甚至表示,“當當網做3C產品只是權宜之計,若對手放棄當當也會放棄”。
現實是殘酷的,市場研究公司iResearch China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商市場規模達3780億美元,在B2C領域中,當當以0.7%的市場份額屈居第八位,天貓與京東分別以56.6%、24.7%霸占前兩名。
碰壁后回歸
終于,當當選擇不在紐交所繼續堅持。2015年7月,當當宣布公司董事會接到董事長俞渝和CEO李國慶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交易建議,后者將以現金方式收購當當所有流通的普通股,收購價格為每美國存托股7.812美元。2016年9月,當當網在私有化頻頻受阻的情況下,正式宣布私有化交割全部完成,從紐交所退市。
“上市之后會有各種對盈利的要求,經不起虧損,于是就捆住了手腳,而在高速爆發的行業中必要的虧損是需要的。”李國慶在當當網宣布私有化進程完成后坦言當當退市的原因,但這些話同時也說明了多年努力回報寥寥的尷尬。
沉默過后,當當翻身選擇了回歸。當當管理支持部助理總裁、當當創投合伙人張巍日前表示,當當還沒有退市前,為了充規模而做了日百、服裝等一些低毛利的品類,私有化后的當當,沒有了報表壓力,所以會把一些虧損的非圖書品類逐漸去掉,把更多的精力、資金和資源投入到圖書中去。
李國慶在圖書出版領域摸爬滾打多年,創立當當之前就在出版方面連續創業,很了解中國傳統的圖書出版和發行方面的所有環節,在圖書行業的資源優勢可想而知,這也成就了當當曾經的快速崛起。
截至2016年,當當圖書累計顧客超過2億。2016年當當全年圖書活躍顧客超過3000萬,人均購買頻次3.5次。根據易觀國際的數據,目前在圖書市場,當當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圖書零售平臺,以45%以上的市場份額居于榜首,比位居第二、第三位的總和還要多。另外,當當的圖書銷售占到了整個平臺的60%以上。
當當從未忘記立身之本,圍繞圖書產業的布局反而比服裝更得心應手。當當陸續推出電子書平臺、電子書閱讀器,當當圖書App陸續上線精準推送書籍、基于LBS功能的游戲“偷書”、免費借閱等功能,緊跟用戶需求。當當還于2015年初宣布剝離李國慶親自掛帥的數字閱讀業務。而今年,當當的目標是擴張線下實體書店,日前還宣稱預計未來3-5年內開設1000家。
2016年,當當O+O實體書店在長沙、沈陽等地陸續開店。當當采取線上線下同價的策略,主要靠餐飲、兒童教育、文創產品等相關方面盈利。
不僅局限于圖書本身,目前當當已經簽約了500多個作家,還打算在當當、當當讀書這兩款App上增加問答和社區的功能。而注冊1億成立的當當影業也在謀劃基于IP整合孵化項目,計劃三年內投資制作20余部影視作品。
岔路前求索
退市之后,當當來到了新的路口。被收購的傳聞不斷,李國慶也一改當年拒絕亞馬遜收購的態度,“如果對當當戰略發展有好處,那你逐步來,先成為一個戰略投資者,不見得一步就要全給收購”。他認為當當目前在電商陣營中依然擁有數量可觀的日活訪問量、月活訪問量,在流量價格高漲背景下,好多公司希望能夠在當當平臺上盡情地揮灑,有被收購的傳聞很正常。
多年的轉型路途并不順暢,“賣書的”帽子也沒能摘掉。在當當宣布私有化前后的2015年三季度財報中,當當媒體產品營收為14.185億元,同比增長13.3%;日用品營收為8.892億元,同比增長48.6%;其他營收為6420萬元,同比下滑23.4%。
兜兜轉轉一大圈,當當操起老本行。當當網內部已在新年前夕重組架構,數字閱讀業務獨立運營,新辦公場地也將成為小微工作室的孵化基地。據了解,當當網還將進軍在線教育市場。當當對文化市場的信心可見一斑。
對于當當回歸以實體書店作為切入點的做法,業內褒貶不一。當初是當當等電商革了實體書店的命,如今實體書店的倒閉潮已經經歷了好幾輪,如何依靠相關產品而不是圖書本身盈利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布局線下實體書店的挑戰,一個是資金,如何降低實體營高企的成本,如是否能夠都通過與實體百貨的資源置換實現低成本進駐。另一個是店面運營,如店面的選址、通過線上數據分析線下用戶、城市化區域化用戶運營、同步于線上的推廣宣傳。
當當方面回應,實體書店本身就具備文化閱讀流量聚集,由于上游對內容衍生及版權運營的強勢介入,帶動一大批圍繞優質IP的周邊文娛產品的消費市場,實體書店更便于文化產品的展示。同時,國內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大力倡導,預計后續相關政策也會帶來一部分利好。
當當自信于文化布局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圖書品類適合平臺自營。其次,圖書產品易于由用戶主導的產品傳播,更契合自去年起受電商所追捧的“內容+社交+電商”的模式。此外,當當還在數字閱讀、上游出版、閱讀器、線下書店等文化閱讀領域進行生態布局。
[關鍵詞] 脂磷壁酸;巨噬細胞;腫瘤壞死因子α
[中圖分類號] R3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7(c)-0102-02
黏附于動物腸道內最主要的細菌就是雙歧桿菌。雙歧桿菌是機體內的正常細菌,它們的存在對維持機體腸道內菌種生態平衡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脂磷壁酸是革蘭陽性菌細胞壁內的重要大分子。有研究表明,脂磷壁酸能結合至巨噬細胞表面,激活巨噬細胞許多信號通路,分泌許多重要細胞因子[1],從而對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產生促進作用[2]。本研究探討了雙歧桿菌的脂磷壁酸對巨噬細胞產生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激活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7~10周齡的Bal/c小鼠20只,其中,雄性10只,雌性10只,體重20~25 g。人體淋巴癌細胞傳代于100 ml的胎牛血清培養液中,當它們貼壁生長成單層時,用胰蛋白酶消化[3]。TNF-α檢測試劑盒為Sigma公司生產,細胞裂解液購自Bio-Rad公司,蛋白酶抑制劑購自Signalling公司。
1.2 方法
1.2.1 脂磷壁酸的提取 將雙歧桿菌接種于LB培養基中,在37℃無氧環境中培養48 h。用離心機(12 000×g,15 min)收集細菌。將細菌置入裂解液中,裂解10 min,離心機(12 000×g,15 min)收集上清液。將上清液置入50℃的水浴鍋中水浴20 min,當溶液分成上下兩層時,結束水浴。將上層溶液放入陰離子層析器中,再用醋酸銨緩沖溶液洗脫,此時脂磷壁酸吸附在洗脫柱上。將脂磷壁酸溶于緩沖液中,用分光光度計進行檢測,無明顯的核酸和蛋白質污染時,可以進行下一步實驗[4]。
1.2.2 具體方法 將20只小鼠隨機分成脂磷壁酸組(10只)和對照組(10只)。兩組小鼠的性別、體重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脂磷壁酸組小鼠每天空腹注射脂磷壁酸溶液(10 g/L)3 ml,對照組小鼠每天空腹注射緩沖溶液3 ml,兩組均連續注射10 d。
1.2.3 巨噬細胞的提取和培養 10 d后將20只小鼠全部處死,提取小鼠腹腔液,用離心機(12 000×g,5 min)離心,收集沉淀細胞。將細胞培養于胎牛血清培養液中,連續培養48 h后,測定TNF-α活性。
1.2.4 TNF-α活性的測定 根據Giffords的方法,在培養板上加入小鼠的TNF-α作陽性對照,確定小鼠TNF-α活性單位數(U/ml),并作標準曲線。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兩組間的相互比較采用q檢驗,以P
2 結果
脂磷壁酸組小鼠的TNF-α為(78.45±34.21)U/ml;而對照組小鼠的TNF-α為(34.54±13.45)U/ml。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8>1.86,P
3 討論
TNF-α主要由巨噬細胞產生[5],脂多糖能刺激巨噬細胞產生TNF-α。TNF-α有許多生物學活性,能抑制和殺死腫瘤細胞。在機體內外TNF-α均能殺死許多腫瘤細胞,也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生。不同的腫瘤細胞對TNF-α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異,甚至TNF-α能對某些腫瘤細胞有刺激增生作用。目前對TNF-α殺死腫瘤細胞的機制還不甚清楚,主要的觀點如下。①直接殺死腫瘤細胞:TNF-α與靶細胞受體結合后,進入到細胞內,與溶酶體結合,破壞溶酶體,使溶酶體穩定性降低,使各種酶外泄,導致細胞裂解。②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機體產生T淋巴細胞,從而殺傷腫瘤細胞。③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使內皮細胞的血管功能紊亂,形成血栓,導致腫瘤組織血流供應阻斷,使之缺氧而死[6]。④使細胞增殖:T細胞NHCⅠ類抗原表達是依靠TNF-α來促進的,TNF-α能增強T細胞增殖能力,使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如CSF淋巴因子;TNF-α也能增強刺激B細胞的增殖,促使B細胞分泌Ig;對于某些腫瘤細胞,TNF-α具有生長因子樣作用[7],與胰島素等一同促進細胞的增殖。⑤促進原癌基因表達:TNF-α也能促進原癌基因的表達(如c-Fos),這些原癌基因能促進細胞的增值,使細胞周期快速轉變。
只有TNF-α有活性才能行使生物學功能,目前研究比較多的是脂磷壁酸激活巨噬細胞產生TNF-α。有研究發現,將脂磷壁酸注射到腫瘤小鼠的腹腔內,能抑制小鼠體內癌細胞的生長,延長小鼠的生命,而未注射脂磷壁酸的腫瘤小鼠死亡較快。對小鼠血清進行測定發現,注射過脂磷壁酸的腫瘤小鼠TNF-α含量較未注射脂磷壁酸者要高,提示脂磷壁酸可能激活了巨噬細胞,促使其分泌大量的TNF-α來抵抗腫瘤細胞的生長[8]。目前對脂磷壁酸激活巨噬細胞產生TNF-α的機制解釋如下:巨噬細胞表面可能有脂磷壁酸的受體,脂磷壁酸能識別這些受體,吸附在巨噬細胞上,導致細胞表面第二信號的傳遞,第二信號受體(如PKA蛋白)進入細胞核激活TNF-α基因轉錄蛋白,從而使TNF-α基因開始轉錄和翻譯,產生TNF-α。TNF-α再進行細胞內運輸,分泌到巨噬細胞外,行使抗腫瘤作用。
通過本研究,證明了雙歧桿菌的脂磷壁酸確實能激活巨噬細胞產生TNF-α,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 陳檢芳,劉素軍,程冠生.肺癌、結核性胸膜炎和肺炎病人血清與胸水中TNF-α含量測定[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1996,21(4):330-332.
[2] 黃謙,宗文久,季明春.肺癌患者血漿腫瘤壞死因子水平及臨床意義[J].江蘇醫藥,1996,22(6):171-172.
[3] 王梅鳳,何浩明.血清、胸水TNF比值測定在良惡性胸水中的診斷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1998,7(1):50-51.
[4] 王立生,潘令嘉,施理,等. 雙歧桿菌的完整肽聚糖對實驗性大腸癌的抑制作用及誘導其凋亡[J].中華消化雜志,1999,19(12):331-334.
[5] 王立生,潘令嘉,施理,等.雙歧桿菌對裸鼠腹腔巨噬細胞產生細胞因子以及細胞毒活性的影響[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0,16(8):35-37.
[6] 陸正武,林志彬.嗎啡啡對小鼠巨噬細胞吞噬、細胞毒作用及誘生細胞因子的影響[J].基礎醫學與臨床,1994,14(3):351-354.
[7] 李勝棉,姚樹坤,馮麗,等.不同肝病變組織中CD34、CD31、Ki-67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4,13(1):69-75.
[關鍵詞]啟示錄精神;歷史觀;《彼得堡》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12)02-0107-03
在人們等待世界末日來臨、心靈充滿恐懼的時刻,安德列·別雷卻從世界末日中看到了俄羅斯獲得拯救的未來之路。他認為通向未來的惟一途徑是改變每個人的思想意識,并將探索的范圍延伸到宗教領域,希冀建立起神學藝術,以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思想。并且這種改變是建立在個性思想自由的基礎上的,不是簡單、粗暴地破壞現存的世界秩序。
安德列·別雷還認為未來之路才是真實的俄羅斯之路,現在是通向未來的橋梁。于是,他緊張地等待并企盼世界末日的來臨,執著于神秘地改變人類的思想。他不僅預感到這種改變,并且期盼這種改變。因此,他積極地表達主觀感受和觀點,并逐步將視點放在了歷史領域,試圖通過歷史認識俄羅斯的未來命運。在他看來,歷史是啟示錄精神的表征。
安德列·別雷提出了“統一的就是象征的”和“象征的目的是宗教的”的觀點。根據這兩個觀點,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歷史是統一體,那么也就意味著,歷史是象征的;既然是象征的,那么歷史的最終目的必然指向宗教,宗教中的啟示錄精神在《彼得堡》的思想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歷史是啟示錄精神的表征。根據上述推理過程,我們結合《彼得堡》文本,論述安德列·別雷東西方歷史觀點中所蘊含著的啟示錄精神。
一、歷史統一觀
安德列·別雷在《詞語的魅力》一文中對“象征”的解釋是:象征“把隱藏在我的意識和潛意識深處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而且眼睛又看不見的世界與處在我身外的、缺少語言和意義的世界聯系起來”。在這個定義中包含這樣一層意思,即象征是某些東西的結合,象征本身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后來,安德列·別雷多次談到他對“統一”的理解:“統一就是象征”,“象征就是統一”。顯然,他將“統一”和“象征”視為可以互換的概念。這就是安德列·別雷“歷史統一觀”理論的核心。按照這種理解,無疑歷史也被視為一個統一體。表現在《彼得堡》中,就是把整個彼得堡的歷史看做一個統一體,這個觀點和安德列·別雷多次表達過的把過去的東西看做一個整體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如他在談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時,指出“象征主義學派跨越了關于藝術創作的概念框架;審美的經典不單單是浪漫主義的經典,(它還可能)或者是古典主義的,或者是現實主義的,其實這三者都是創作的各種不同的形式……”在接下來的論述中,安德列·別雷擴大了這個思想的范圍,他寫道:“象征主義甚至打破了審美創作的界限,強調宗教創作的領域與藝術的結合,19世紀封閉的歐洲藝術注入了東方強烈的光芒。現代藝術的革新表現在以往被視為已成為過去的東西,現在一下子在我們面前飛舞起來;我們感受著在藝術中的所有的世紀和民族。”(Андрей Белый,1994b:82)
雖然這里沒有直接論述有關歷史統一觀的問題,但是安德列·別雷指出,在創作過程中應該堅持以統一的觀點來看待事物。歷史,作為他思考的問題之一,在創作中自然會有所體現。所以Д.С. 利哈喬夫在《彼得堡》的編者按中的第一句就指出:“安得列·別雷的《彼得堡》的主題來源于彼得堡兩百年的神話。”這里“兩百年的神話”含義使人聯想到彼得堡兩百年的歷史,它有一個發展的軌跡,在安德列·別雷的觀念中,這就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統一體。誠如上面安德列·別雷所提到的,“以往被視為已成為過去的東西,現在一下子在我們面前飛舞起來”。
根據安德列·別雷象征主義思想闡述的“統一的是象征的”的觀點可知,既然歷史是統一的,那么也就是象征的;既然是象征的,其最終目的無疑就指向了宗教性,即含有啟示錄精神。
二、東西方問題
在《彼得堡》中,安德列·別雷展示了俄羅斯所經受的歷史災難。在他看來,災難產生的根源在于俄羅斯歷史上形成的東西方的分裂局面。據此,他對歷史上的東西方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的結論是,既否定東方,也否定西方,更否定東西方結合的模式。安德列·別雷認為,俄羅斯應該重新回歸民族的統一本源,回歸俄羅斯本土文化和宗教,這樣,俄羅斯才能走上民族自我拯救之路。
1.安德列·別雷關于東方的思想
《彼得堡》中的東方因素展現在方方面面。譬如,在外貌上,利潘琴科像蒙古人,參政員像埃及的木乃伊;在裝飾上,尼古拉·阿勃列烏霍夫戴著韃靼人的帽子,索菲亞用日本畫裝飾房間,參政員使用中國的瓷器;在血緣上,參政員阿波羅·阿勃列烏霍夫有著古老的蒙古血緣,利胡金也是身上流著亞洲人血液的西伯利亞富家子弟,更不用說從日俄戰場上歸來、常常出現在彼得堡大街上的那些人了。
安德列·別雷追隨索洛維約夫的泛蒙古主義思想,認為對俄羅斯來說,潛在的威脅是游牧民族的第二次入侵。游牧民族并沒有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受到俄羅斯的影響信仰基督教。恰恰相反,中國和佛教信仰的文化和精神力量反倒正在侵入俄羅斯人的靈魂。俄羅斯人不得不迎接比前一次入侵的蒙古人更加可怕的、來自東方的敵人。
可以說,泛蒙古主義思想貫穿了整部小說,成為小說的主題之一。在安德列·別雷看來,泛蒙古主義思想造成了俄羅斯在日俄戰爭中的最終失敗。因此,這個泛蒙古主義思想對俄羅斯是有害的,它阻礙了俄羅斯的發展。但更為可怕的是,這個思想已經侵入到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甚至靈魂中。
安德列·別雷早在《俄羅斯詩歌中的末世論》中就提到:
蒙古進攻的幻影迅速地壯大起來,在歐洲人的上空刮起了旋風和帶灰的云彩。現在我們喪失了倫理道德準則,科學觀點又使我們對日本戰爭產生了恐懼感,因為在戰爭中我們看到了紛至沓來的混亂的象征。日本是面具,面具后面隱藏的是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進攻的幻影”指的是文化和信仰的侵略;“旋風和帶灰的云彩”象征混亂;“看不見的東西”,就是В.С.索洛維約夫所說的泛蒙古主義思想。В.С.索洛維約夫曾經預言日本會先占領北京,之后進攻彼得堡,占領俄羅斯,最后占領整個歐洲。這個危險程度比起蒙古人對俄羅斯的侵略要嚴重得多。因此,安德列·別雷感到憂慮重重。
在小說中,安德列·別雷除了表達對東方敵人新的侵略感到憂慮之外,還表現了這個預言對城市造成的恐怖氛圍,給人們心理帶來的恐慌情緒。
2.安德列·別雷關于西方的思想
在小說中西方文明更多地體現為城市空間布局的直線條和規整劃一。安德列·別雷展示的是一切被規范化和制度化后的結果,并且這個結果展示在彼得堡的整個歷史進程中,甚至反映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依照他的看法,在世界歷史進程中,西方文明的規范化邏輯包含著許多潛在的意義。諸如將所有事物規范化、條理化后形成的邏輯一致性,是沒有任何出路的。資本主義秩序化使其失去了創造生活的新能力,資本主義文化的發展使歐洲陷于停頓狀態,這就是精神和思想的死亡。歐洲文明發展的躑躅不前,正是東方靜止的學說,也就是“蒙古人的事業”。
歷史在小說中還呈現為一種圓形的運動,即返回到了彼得堡創建時的彼得大帝時代。彼得大帝完全按照西方的樣式打造彼得堡。在《彼得堡》中,作者認為彼得堡的歷史必須沖破這個圓形,應該呈現螺旋形上升的趨勢。這在小說的結尾體現了出來,即尼古拉·阿勃列烏霍夫回到了俄羅斯農村。結尾表達了作者對俄羅斯大地的深愛,而這種愛需要通過神秘情感體驗才能獲得。
和以前人們對西方的理解相比,安德列·別雷對西方有了一種新的詮釋。他在很多時候不再對俄羅斯和西方進行區分,他把俄羅斯等同于歐洲。實際上,他擴大了俄羅斯的范圍,已經把俄羅斯的問題上升為整個世界的問題,整個人類面臨的危機問題。在這個意義上,《彼得堡》中的末日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范圍的末日,整個人類都需要拯救。
3.東西方的結合
在小說中,參政員阿波羅·阿勃列烏霍夫是東西方結合最主要的體現者。他的名字帶有敵基督的特點。因為В.С.索洛維約夫《三次對話》中用阿波羅伊這個人物述說了將要到來的敵基督。他把這個世界的災難看做基督和敵基督(撒旦)斗爭的過程。敵基督披上了神人類的外衣,并且暫時獲得了統治權。他來到這個世界是以東方的侵略者撒旦的模樣出現的。他統治歐洲的居民,而且標榜自己是神人類、偉大奇跡的創作者,用自己的奇跡使人們堅信神人類上帝的到來。這個神奇的創作者阿波羅伊無疑是個天才,他具有亞洲和歐洲血統,是信仰天主教的猶太人,他通曉西方的科學和技術,和В.С.索羅維約夫刻畫的人物形象類似,安德列·別雷筆下的參政員明顯具有阿波羅伊的亞洲和歐洲相結合的特征,也就是東西方結合的特點。在作家看來,東方和西方的結合,也就是把知識和智慧變成了撒旦—敵基督,是對沒有生氣的文明的信仰。東方和西方的結合,在安德列·別雷看來是很危險的。對他而言,這種結合的產物就是敵基督—魔鬼撒旦,它將完全摧毀民族的個性。
三、安德列·別雷的啟示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