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傷感情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在教學中就曾遇到一次。學校一次期末考,作文題目是《難忘的一次____》,有幾位學生寫“難忘的一次體驗”,主要寫作內容是:為老人院送溫暖,做好事。初看選材,著實讓人感動,體現出我們學生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細讀完畢,學生表達的內容,讓我停筆搔耳。一位學生有一段話這樣寫道: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學校大隊部要組織我們去老人院看望老人。我和同學去之前商量買些什么禮品好,最后買了一個大禮包,老9幣表揚我們很大氣。到了老人院,我們分組活動,有的打掃衛生,有的表演歌舞,有的為老人們敲背按腿。電視臺還拍攝我們服務的場景呢!我們的大隊輔導員為我們照像。我們正高興的時候,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大概二十幾分鐘吧!……我們的領隊老師要院辦公室的人蓋章,辦公室的人說院長出差,蓋不成,我聽到帶隊老師和總輔導員說,“不蓋章,我們沒資料?!痹嚲黹喭旰?,我找到這位學生,這位學生告訴我:重陽節,參加老人院做好事活動一般都是為了拍照片、錄像,在學校電視做節目用,所以,同學們特別高興。這位同學的回答讓我驚訝!更讓我難堪。作文考什么?當然考內容真實,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顯然,這篇作文得了高分。在作文考卷優秀卷抽樣調查中,我又遇上此學生作文,再次讀罷,有一種感覺一時說不上來。作文真實么?真實吧!但這類作文,無視學生對道德良知的發現,就算表達能力超群,但表達的價值取向偏離主流,他們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嗎?作文價值取向問題的背后實際上是立人與立言的問題。造成這樣的原因,筆者以為責任不在兒童,是我們在教學中缺失了對兒童體驗的關注,導致兒童思考力、發現問題能力的下降。
有趣的是,恰好當天晚上在一家刊物上看到一個教師做過的一項試驗,這位教師把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故事作為學生的續寫材料,考察學生的道德價值取向。蘇霍姆林斯基的案例是這樣的:校園里的花房開出了一簇簇碩大的玫瑰花。一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在校園里漫步,看到幼兒園的一個四歲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抓在手里,從容地往外走。蘇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這個小女孩為什么摘花。他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害羞地回答:“奶奶病重,我告訴她學校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點不信。我現在摘下來就是送給她看,看完,我把花送回來?!甭犃撕⒆犹煺娴幕卮?,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他挽著孩子,在花房里又摘下兩朵大玫瑰,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媽媽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的好孩子?!边@位教師讓學生續寫:當女孩子摘了花時,蘇霍姆林斯基是如何說的?如何做的?學生筆下的表達,讓這位教師大失所望,幾百個學生,大概都寫教育家對兒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教育家對小女孩的處罰或教訓。
讀罷這個案例描述,感覺和我的遭遇一樣。不管這個故事發生在誰手上,我們都得細細反思——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什么?學生筆下的表達,反映出我們教師對孩子體驗的關注,導致學生脫離生活地面對書本、知識、道德教條,最終導致兒童思考力的下降,其背后是兒童心靈之花的凋謝。錢理群先生曾說:“立言以立人,是中小學語文教育的基本目的與任務……作文的訓練,從本質上說,就是對人的訓練。”
言語即思想。兒童的表達就是兒童自己的思想。過去,我們作文一直強調不求立意多大,意義多深,但求表達有意思、真實、有感情。試想,這樣的表達,忽視人的存在,忽視基本的道德良知,就算學生有再高的表達能力,有何作用呢?實際上,這種現象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常見:“我幫媽媽洗衣、我幫媽媽拖地板、我替奶奶倒尿盆……”這看似為長輩著想,實際上都是學生自己份內的事,是學生自己的責任,只不過,我們看到這類作文基本麻木了,因為我們只關注孩子的表達能力。有人會說,小學生作文重在練筆,“習作”本義就在于練習寫作,這種現象對小學生來說沒有必要過分追究。那我可就要問了:我們的教育教學視“是非”為無關緊要,那么,我們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來做什么呢?當前,由于浮躁的社會風氣侵襲校園,兒童的心靈被腐蝕。小學生本身尚處于精神和性格的發展階段,作為教師,要承擔教育的責任。教學的前提是教育。雖這不涉及我們今天的話題,但在這一方面,我們有必要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和觀察力、判斷力,在觀察角度和思考角度、表達藝術上作指導。
就以寫“重陽節到老人院”的學生作文為例,講評時我們要如何辦?我做了以下假設。
這篇作文形成的背景是:學生去老人院慰問,活動時間二十分鐘,在學生眼里這純屬是形式主義慰問活動。但學生在二十分鐘里為老人院也的確做了不少事。
這篇作文的問題:既寫了正面的助人為樂,又寫了反面的形式主義表現。一文兩意,材料選取不恰當,實際上是思考力不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材料重新提煉,重新思考,發現問題,培養思考力。
第一步,呈現學生作文中的材料:
去超市購物,要購大禮包,好看。
去看老人,照像是為了宣傳。院長不在,蓋不到章,取消活動。
雖然院長不在,我們還為老人洗腳、疊被子。
第二步:學生圍繞“到老人院慰問”選擇材料。(略)
第三步:追問,如何選擇有價值的材料。針對第一項和第二項,問學生,這兩條材料可以從哪個角度來寫?學生會發現,可從反面來寫“關愛不能為了面子”“這樣關愛對嗎?”,培養學生的思考深度。
2、你沒有再挽留,我也沒有再回頭,就這樣。
3、既然選擇走就不要回頭,不然會更痛。
4、分了好多次,談了好多次,終于斷了和你的聯系
5、原來分手還會想你,保持清醒,只是我再也不會愛你。
6、他愛上了另一個人呵呵我還留念什么。
7、真想指著你的心口問你,我離開了你,你這里會不會疼。
8、囚住心不如放手給他自由。
9、分手沒什么好難過的,只是不再可以天天見到他。
10、分手了,你笑了,我哭了。
11、分手吧!是你讓我累了。
12、雖然你沒有說分手,但這樣的結局比分手還心痛。
13、愛的最后就是兩個人說分開。
14、四年分手了,你有人陪,而我只能默默的關注
15、送所有的人一句,分手不哭。
16、從今以后你再也不是我的命,我徹徹底底的放手了,你太讓我失望了
17、如果你要離開我,快走,別回頭。
18、最終你還是拜倒在閨蜜優雅的高跟鞋下,離開了我平凡的帆布鞋
19、如果你不想要,想結束要趁早,我沒有非要一起到老。
20、分手之后的思念叫犯賤。
21、即使說了一千遍我愛你,也隨時會因為一句我們分手吧結束,這就是愛情。
22、沒有你的日子我不難受,只是不餓不困也不累。
23、明明分手了,卻還會吃醋。
24、這是我們分手的第九個月,這是我們相愛的第六年!
25、我知道你會和我說分手,但沒想到這么快
26、你是一場盛大的,夢醒了我能怪誰
27、明明是你先愛上,卻是我舍不得放開
28、分手時,最傷人的一句話:你什么都好,是我不好……
29、要分手通知我一下好么,把我刪了算怎么回事。
30、分手了為了他死去活來感情那么泛濫,怎么不回報給你父母。
31、對于無奈的你,我只能選擇離開。
32、原來我們的相遇,只為了一場無人觀的離別
33、承諾在分手時成了笑話。
34、我們是在這里相見,那么也在這里離開
35、分手……就像一把匕首直戳我心。
36、喜歡就不要分,分了何必還聯系。
37、你不必內疚,就當是我自己要走。
38、我們開始的那么快,結束卻那么不明不白。
這部《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立即引起了中國廣大“吃貨”的興趣,不但在電視上追著看、在網上討論,在現實中“看沒看《舌尖上的中國》”也代替了“吃了沒”成為吃貨的見面問候語。更有甚者,因為這部片子太火,片中介紹過的廣州某餐館也隨即火起來,而且這導致了房東把租金提高了一倍,據說這進一步導致了那家老字號餐館關門大吉——這如果是真的,自然令人惋惜?!吧嗉怏w”也成為在網絡上流行的一種文體??蔁o論如何,《舌尖上的中國》讓紀錄片這種一直被忽略的藝術形式再次被人們關注卻是真的。
用心拍攝的精品
所有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觀眾,除了對片中誘人的美食垂涎三尺之外,肯定對這部片子中的配樂也會記憶尤深。《舌尖上的中國》不像一般的紀錄片那樣忽視配樂,或者用嚴肅沉重的配樂,這部片子的配樂動聽而靈動,配合著種種美食,聽起來十分舒服。也就是這配樂奠定了人們對這部片子的第一印象,這配樂甚至成為有些人對片子的最深印象,只要聽到那音樂,口水便流了出來。
整部《舌尖上的中國》看下來不難發現,這部片子從拍攝到制作都是精品思路,而精致、動聽的音樂也是其思路的一個體現。
作為頗具人文氣息的紀錄片,文案的打磨也顯得十分重要。《舌尖上的中國》生動的文案讓觀眾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現場同步感,細致的文案配合著片中美食的發酵、制作過程,觀眾不但可以感到對美食觸手可及,甚至可以感受到美食的香味和溫度。文案的優秀和本片的主創關系密切——制片人陳曉卿本身就是美食愛好者,除了品嘗和研究美食,很多報刊、雜志都有他的美食專欄,所以他能夠將文案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結合得恰到好處。
當然,對于電視片來說,視覺永遠是第一位的。《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在畫面上還無法和國外的眾多優秀紀錄片相比,但利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畫面,在國內紀錄片中絕對算得上是十分優秀了??梢钥闯?,本片的每個鏡頭都十分講究,構圖和光線運用都有電影的質感。如此優質的畫面也保證了美食可以被更好地呈現出來,才能保證美食更加誘人。
當然,無論是音樂、文字還是畫面,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看到的部分,隱藏在這些可見部分之后的是編導們細致的拍攝過程。自2011年3月開始,7集的《舌尖上的中國》劇組跨越國內60個地區,涵蓋了包括港澳臺在內的中國各個地域。
獨特的角度吸引的不僅是吃貨
雖然我算不上一個吃貨,但對美食也是情有獨鐘,所以看到網上盛傳《舌尖上的中國》多么優秀的時候,自然要找來看看。本來,我是抱著看各種奇異珍饈去看的,也是準備好了流口水的,可一集沒看完我就發現,原來口水并不是這部片子的唯一副產品,它甚至能讓你流眼淚。
一般的美食節目無非是告訴觀眾一道菜的口味,然后告訴你這道菜該怎么做或者在哪兒能吃到,再或者展示私家菜、創意菜。而這些都不是《舌尖上的中國》所要展示的內容。從第一集《自然的饋贈》開始,這部紀錄片就將鏡頭聚焦在美食的根源上。隨著節目的展開,片中所展示的美食更讓觀眾“大跌眼鏡”。
是的,整部《舌尖上的中國》幾乎沒有任何精致的珍饈美味,都是最傳統、最民間的食材和制作方法。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講的是大自然中生長的美味以及人們采集的過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講述了中國傳統主食,包括大米、面條、饅頭等最鄉土的制作方法;第三集《轉化的靈感》講述了中國傳統食品的轉化,比如大豆轉化成豆腐等,以及這些轉化帶來的飲食革命;第四集《時間的味道》講述了火腿等需要陳年發酵的食品的制作過程,讓人們體會到慢工出的美味;第五集《廚房的秘密》講述了在外國人看來頗顯神秘的中國廚房;第六集《五味的調和》講述的是中國美食的調味;第七集《我們的田野》則將中國美食和自然的關系進行了總結。
整部看下來不難發現,這部名義上說“美食”的片子更多是在講文化,而這文化也都是植根鄉土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手工挖蓮藕、兩小時采竹筍、全中國只剩5人繼承的高蹺式捕魚,70多歲黑龍江“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陜北老漢、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唯獨看不到經??梢栽诿朗彻澞恐锌吹降拿麖N、專家、美食家。也正因為這些原因,很多人說在這部片子中品味到了淡淡的鄉愁。
文化學者胡野秋這樣評價《舌尖上的中國》:“其實它講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講文化傳承,探討當今社會中人類該如何善待食物、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口碑相傳的成功營銷
《舌尖上的中國》首播是在中央電視臺的深夜時段,除了熱播劇和盛大體育賽事,很少有人會守在半夜看電視,尤其是一部紀錄片。就是這樣一部在深夜播出的紀錄片,短時間內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并被網民廣泛知曉,這和有意或無意的口碑營銷有很大關系。
和這部片子一同出名的是“舌尖體”,“舌尖上的xx”這種詞組方式一時間在網上盛行開來。雖然其中也有負面的,比如“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本片的制片人陳曉卿本身也是網絡名人,他在新浪微博的粉絲數超過16萬,其中更有許多名人粉絲,經過口口相傳,一條節目預告的轉發率和評論率就相當可觀。配合紀錄片每天一集,每集一個主題的討論,更是形成了持續效應。
1、如果愛上,就不要輕易放過機會。莽撞,可能使你后悔一陣子;怯懦,卻可能使你后悔一輩子。
2、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不可以做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所以我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3、懷表里那張陳舊的照片上,有一個說要在天堂和我見面的女人。我把她的笑容放在離時間最近的地方。我只想讓我的時光中有她的笑容,一直都有。
4、塵世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5、放棄一個人比愛一個人還要難,而要想徹底的忘掉他就會更難!傷感的句子
6、如果愛你是錯的話,我不想對;如果對是等于沒有你的話,我寧愿一輩子錯。傷感的句子
7、我贏了所有人,但卻輸掉了你。
8、臉上的快樂,別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誰能感覺到。
9、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緣分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愛一個人不一定會擁有,擁有一個人就一定要好好去愛她。
10、不要輕易說愛,許下的承諾就是欠下的債!
11、相識是緣,相知是份,緣分的天空下,我們共同經歷過很多刻骨銘心的愛,真正的幸福不是最后的擁有,而是彼此的珍惜。
12、戀愛,在感情上,當你想征服對方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對方征服了。首先是對方對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對方的欲望。
13、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14、其實我一直在你身邊守候,等你靠在我肩上訴說,會不會有那么一天,你的溫柔都屬于我,我不會再讓你難過,讓你的淚再流。
15、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愛情是不深刻的。愛情使人生豐富,痛苦使愛情升華!
16、愛到分才顯珍貴,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擁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實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貴的,
17、一個人想事好想找個人來陪。一個人失去了自己。不知還有沒有要在追的可望。傷感的句子
18、窗外下著雪,泡一杯咖啡,握到它涼了,才知道又想起了你。我的期待你如何才能明白!
19、淋過雨的空氣,疲倦了的傷心,我記憶里的童話已經慢慢的融化。傷感的句子
20、破碎不是最殘酷的事,最殘酷的是踩著這些碎片假裝著不疼痛固執地尋找著。
21、有時,愛也是種傷害。殘忍的人,選擇傷害別人,善良的人,選擇傷害自己。
22、當最后一個音符響起,想念被逼畫上休止符,再美好的句子也要寫下句號。然而,這并不預示著結束,而是代表著另一個悲傷的延續。
23、你走了,帶著我全部的愛走了,只是一句分手。我忍著眼淚看著你的背影,好想最后在抱你一次,好想在對你說一次“我愛你”。
24、有的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間迸發出令人羨慕的火花,卻注定只是匆匆而過。
25、相愛是種感覺,當這種感覺已經不在時,我卻還在勉強自己,這叫責任!()分手是種勇氣!當這種勇氣已經不在時,我卻還在鼓勵自己,這叫悲壯!
26、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無奈,我們無法改變,也無力去改變,更糟的是,我們失去了改變的想法。
27、喜歡一個人沒有錯,錯就錯在喜歡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
28、愛情要完結的時候自會完結,到時候,你不想畫上句號也不行。
29、我真的愛你,閉上眼,以為我能忘記,但流下的眼淚,卻沒有騙到自己。
30、很多時候你只是某個人的練愛對象而非戀愛對象。
31、我能感覺到你的心痛,你有你說不出的無奈,但是你做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你越是這樣我就越難受。
32、你當我是個風箏,要不把我放了,要不然收好帶回家,別用一條看不見的情思拴著我,讓我心傷。
33、回家的路上我哭了,眼淚再一次崩潰孓。無能為力這樣走著,再也不敢驕傲奢求了。我還能夠說些什么,我還能夠做些什么?我好希望你會聽見,因為愛你我讓你走了。
34、我放下了尊嚴,放下了個性,放下了固執,都只是因為放不下你。
35、既然愛,為什么不說出口,有些東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來了!
36、時間會慢慢沉淀,有些人會在你心底慢慢模糊。學會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的成全。
37、你是這個秋天里最后一絲游離的秋風,而我恰是這秋天里隨風飄落的最后一片楓葉!我的心中像有個洞,風撲撲的往里面吹。
38、看庭前花開花落,榮辱不驚,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無意。
39、當眼淚流下來,才知道,分開也是另一種明白。
曾在雜志發表作品300余篇。其人其事被《深圳青年》等雜志專訪,被各大媒體稱為“最有才情的時尚女作家”。
代表作:《偷窺――窒息在愛里的魚》、《原罪》。
第二名:辛唐米娜
曾經任職于湖南某雜志主編。為多家時尚雜志專欄作家。文風詭異,獨樹一幟?,F主持金鷹955電臺、湖南直播都市頻道談話節目《子夜車站》。
代表作:《灰燼代表有過火》。
第三名:畫眉
做過雜志負責人,出過《林黛玉的短信息》、《誰能陪誰到永遠》等7本書及多本合集。
代表作:《薛寶釵的愛博客》。
第四名 安妮寶貝
著名暢銷書作家。一個把玩文字,把小資做到極處的女人。
代表作:《彼岸花》、《清醒紀》、《蓮花》。
第五名:亦舒
兄長是香港作家倪匡。當亦舒一露頭角就迅速成名時,兩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壇上的兩雜奇花。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結集出版的有70種。
代表作:《玫瑰的故事》、《喜寶》、《朝花夕拾》等。
第六名:李碧華
香港人,著名才女。
代表作:《川島芳子》、《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生死橋》 、《秦俑》、《青蛇》、《餃子》。
第七名:壞藍眼睛
壞藍眼睛,原名賈佳。生于1979年。
代表作:都市小說集《做好愛你的打算》《寂如流年》,長篇小說《夢里檸檬幾度花》(原名檸檬情人),電影小說《愛情呼叫轉移》。
第八名:春日遲遲
春日遲遲,原名陳彤。
代表作:隨筆集《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有多少愛可以胡來》、《在中國誰能過上好日子》、《左手握右手》、《冰鮮》、《忽然受寵》、《舊愛新歡》。
第九名:衛慧
畢業于上海復旦。風生水起,一夜成名。
代表作:《上海寶貝》。
第十名: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