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春季季節性疾病預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清解方;大劑量魚腥草;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血清及淚液;氧化應激指標
[中圖分類號] R772.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c)-0095-04
The curative effect of Qingjiefang combination with large dose of Houstonian Cordata on Herpes Sim plexeratitis and impact on patient′s serum and tear index of oxidative stress
SHI Yu-j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Quanzhou City in Fujian Province,Child′s Hostipal, 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ingjiefang combination with large dose of Houstonian Cordata on Herpes Sim plexeratitis and impact on serum and tear index of oxidative stress.Methods 81 Patients with Houstonian Cordata on Herpes Sim plexeratitis and TCM syndrome type belonging to KangCheng from August 2012 to May 2016 had been randomly into control group(n=40) and observation group(n=41).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anciclovir eye drops during the day,with Gel Ganciclovir during the nigh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Qingjiefang with large dose of herba houttuyniae in addtion,a course of treatment is 30 days,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serum,TAC and GSH-PX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of treatment, MD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Qingjiefang;Large dose of herba houttuyniae;Herpes simplex viral keratitis;Serum and tears;Oxidative stress indicators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是臨床常見的角膜病變,單純皰疹病毒型是本病的病原體,該病具有類型多、易復發、遷延不愈的特點,而隨著病情反復發作可引起角膜混濁日漸嚴重,是角膜疾病中致盲率較高的炎癥性疾病[1]。近年來本病的診療水平有極大進步,以更昔洛韋為代表的廣譜抗皰疹病毒藥物的應用顯著改善預后,但存在復發率高的弊端[2]。本病容易復發及病程遷延,研究顯示,此類患者淚液及血液中氧化應激表現異常,采用清解方聯合大劑量魚腥草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6年5月于我院眼科確診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81例納入研究,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1)。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16~68歲,平均(34.70±9.67)歲;病程1~6個月,平均(3.72±0.95)個月;初次治療29例,復發11例;病情分級:輕度15例,中度21例,重度4例;角膜炎類型:地圖狀角膜潰瘍24例,樹枝狀角膜潰瘍16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17~69歲,平均(33.86±9.37)歲;病程1~8個月,平均(3.68±0.92)個月;初次治療30例,復發11例;病情分級:輕度16例,中度20例,重度5例;角膜炎類型:地圖狀角膜潰瘍26例,樹枝狀角膜潰瘍15例。診斷標準參照《眼科學》[3]:①存在反復發作病史或發熱、感冒、外傷等誘因;②患眼異物感、刺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眼紅,可見角膜水腫;③進行角膜知覺定性試驗,發現消失或遲鈍,操作時用無菌棉絲尖端輕觸角膜,瞬目緩慢為知覺減退,無感知或瞬目運動為角膜知覺消失;④角膜炎癥淺層型,表現為樹枝狀、星狀病損,熒光素鈉染色結果顯示陽性。中醫證型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眼痛明顯,抱輪紅赤,畏光流淚,視物不清,黑睛淺層如地圖狀、樹枝狀或如星點翳障,口苦口干,煩躁不安,舌紅苔黃厚,脈弦數。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單眼發病并知情同意者;②經醫學倫理會審核通過;③停止抗病毒藥物使用>3 d;④中醫證型屬肝火亢盛者;⑤近期未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排除標準:①妊娠期不便納入者;②受試藥物過敏者;③精神病不配合者;④肝腎功能障礙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白天用更昔洛韋滴眼液(湖北遠大天天明制藥,國藥準字H20041429),1滴1次,2 h 1次。睡前眼下瞼穹隆部用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湖北科益制藥,國藥準字H20050406)涂抹,30 d為1個療程。
觀察組采用中藥自擬清解方,方由生石膏30 g,龍膽草、玄參、丹皮、生地黃、知母、蒲公英、金銀花、黃芩、白術、木賊、黃芪、夏枯草、防風各15 g,蟬蛻10 g。由中藥房統一提供并代煎,煎煮成300 ml,每日1劑,150 ml/次,2次/d。用無菌注射器吸取魚腥草注射液(河北神威制藥,國藥準字Z13020885)3 ml,注入無菌眼藥水瓶,1滴/次,2 h 1次。取5 ml注射器抽取3 ml魚腥草注射液行結膜下加球旁注射,1次/d,30 d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抗氧化活力(TAC)、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氧化應激指標改善情況,MDA以硫代巴比妥酸方法檢測,GSH-PX、TAC用ELISA法檢測,試劑盒為同一批次,由南京建成研究所提供。檢測由同一位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完成。②比較臨床療效差異。③對患者隨訪,比較治療后6個月內復況。
1.4臨床療效
療效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治愈:刺痛、畏光等角膜刺激Y狀消失,角膜潰瘍已完全修復,角膜厚度正常,后彈力層皺褶及角膜部位水腫消退,實質浸潤已吸收,熒光染色(-)。有效:癥狀改善,角膜潰瘍及浸潤愈合,上皮可見點狀染色。無效:癥狀未改善,角膜潰瘍及浸潤未見愈合。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氧化應激指標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個月對照組血清TAC、GSH-PX水平升高,MDA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淚液氧化應激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淚液中TAC、GSH-PX升高,MDA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50%,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57,P
2.4兩組患者復發率的比較
對照組復發率為37.50%,觀察組復發率為12.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72,P
3討論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眼部疾病,好發于急性扁桃體炎等熱病后,外傷、日曬、疲勞及激素應用也是常見誘因[5]。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多沿三叉神經分布,當免疫力降低時,潛伏狀態的病毒可因此活化而使感染復發[6]。病毒在上皮細胞內活化復制是其重要發病機理,因此治療上以抑制角膜內病毒,減輕炎癥為治療思路。更昔洛韋是常用抗病毒藥物,可選擇性抑制病毒DNA合成,效果顯著[7]。但研究表明其抗復發作用較差,且易產生耐藥性。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隸屬于中醫“聚星障”范疇,中醫認為其發病部位在眼,與肝臟關系密切。風熱病邪是本病的主要病因[8],脾胃濕熱或外感濕邪,在內不得通泄,在外不得及時疏解時導致濕熱熏蒸肝膽也可發病,但肝火亢盛是常見的證型,火邪循肝經犯目而發病。火為熱之漸,火熱邪氣往往同時并存,但臨床多以肝火亢盛證型為主。疾病初期病性以實為主,火熱邪氣易耗傷津液,導致氣陰兩虛,表現為虛實夾雜的局面。若失于治療,又可因虛致實,導致瘀血、痰濁等病邪的產生,形成惡性循環。清解方以龍膽瀉肝湯加減,其中龍膽草清瀉肝火;黃芩、夏枯草入肝經,與龍膽草合用共奏清瀉肝火功效;生石膏入脾胃、肺經,可清解氣分實熱,避免邪氣入血分而加重病情;防風祛風止痛,有助于肝火疏散;金銀花、蒲公英、蟬蛻、木賊共奏疏散風熱,解毒功效,且能明目;丹皮、生地黃、玄參清熱養陰生津;知母滋陰潤燥;白術、黃芪補益肺脾,全方共奏清肝瀉火、疏風滋陰功效。魚腥草是治療肺癰的要藥,具有解熱鎮痛、抗菌、抗病毒、抗炎、調節免疫力作用。魚腥草注射液是從魚腥草中提取而來,富含魚腥草素,對于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顯著療效,其作用機制與免疫調節及炎癥反應控制密切相關[9]。本研究在操作時采用大于常規劑量的3 ml魚腥草注射液結膜下加球旁注射,使房水、角膜局部藥物濃度保持在較高濃度,延長藥物作用時間,使病程得到快速縮短。本研究觀察組總有效率更高,證實該治療方案的顯著療效。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與氧化應激失衡的關系已得到證實,可表現TAC、GSH-PX水平降低,MDA則高于健康人群,導致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10-11]。研究發現,氧化應激水平失衡也是機體炎癥反應的重要病機,使TNF-α、IL-6等炎癥因子水平升高,因此通過糾正氧化應激失衡已成為研究的熱點[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TAC、GSH-PX、MDA均改善更顯著。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龍膽草、金銀花、黃芩均有顯著抗菌、抗病毒作用[13];白術、黃芪可提高免疫力,調節T淋巴亞群,從而預防疾病反復發作[14];丹皮、生地黃可改善微循環,促進炎癥吸收;防風、蟬蛻可抑制組胺分泌,達到抗過敏作用。
綜上所述,觀察組治療方案效果顯著,可作為此類患者的常規治療方案。研究表明,T淋巴亞群水平失調及炎癥因子水平提高與本病關系密切,也是引起氧化應激失衡的重要因素,日后可增設指標以更好地評價療效[15]。
[參考文獻]
[1]王斌,呂頌誼.龍膽瀉肝湯治療肝火熾盛型聚星障30例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5,50(1):33.
[2]姜洋,李瑩,王忠海,等.重癥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延誤治療原因和綜合治療效果分析[J].眼科,2012,21(3):172-176.
[3]葛堅.眼科學(七年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80-183.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
[5]劉玉紅,李宗港.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病毒性角膜炎30例[J].中國民g療法,2013,21(12):45.
[6]張愛雪,孫旭光.我國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十年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縱覽,2014,38(3):204-206.
[7]胡益山,金艷華,童耿民.更昔洛韋在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醫師雜志,2015, 17(13):383-386.
[8]丁銀銀,丁淑華.病毒性角膜炎的中醫藥治療[J].吉林中醫藥,2012,32(4):362-363.
[9]趙子劍,郭勝雄,劉譯等.魚腥草藥理作用的文獻再評價[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14,33(1):63-65.
[10]王昕華.更昔洛韋對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及淚液相關指標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3):300-302.
[11]鄧顯峰,朱峰,陳偉,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 70 例療效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4,20(13):80-81.
[12]劉梅英.血清多項細胞因子檢測在單純病毒性角膜炎診斷中的意義[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26(12):1272-1273.
[13]謝有良.連花清瘟膠囊輔助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30例[J].中醫雜志,2013,54(16):1415-1418.
【關鍵詞】 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特點;預防控制;易感人群;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3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2927-02
呼吸道感染指的是病原體經過人體的咽腔、鼻腔、支氣管、器官等器官侵入人體而引發的傳染性疾病。具有潛伏期短、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發熱傳染性強、難以控制等特點,是對人類生活具有較大威脅的傳染病類型。上世紀末,許多發達國家都對水痘、肺結核等傳染病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和研究,我國也在非典后做出相應的隔離防護標準,使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有所成效,但是隨著不同類型呼吸道疾病的逐漸發生和發展,對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始終不能放棄。本文回顧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呼吸道傳染病的相關傳染特點,及其有效臨床預防和控制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2010年5月――2012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過嚴格的臨床檢查并確診為呼吸道傳染病;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1-72歲,平均(5314±253)歲;臨床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發熱、乏力、全身酸痛、頭痛、流涕、咳嗽、水痘、風疹等。
12 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者入院接受治療期間的臨床資料,將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臨床癥狀、用藥情況等有效信息錄入excel表格,進行系統研究[1]。主要針對患者的發病特點、傳播途徑等進行,并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癥特點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總結有效預防和控制呼吸道傳染病的措施。
13 統計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χ±s)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 結 果
經本組研究發現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染源表現為呼吸道傳染病、陰性傳染源、動物等,經臨床對癥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具有明顯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
31 感染源 經本組研究發現,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類型十分復雜,種類繁多,主要表現為病毒、細菌和衣原體等,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為病毒,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2]。呼吸道傳染患者是引發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傳染源,特別是水痘、麻疹、百日咳等不具備攜帶病原狀態的傳染病,攜帶病毒的患者是其主要傳染源。其次,健康帶菌人群和隱性感染也是傳染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感染源。此外,禽鳥類等動物也會攜帶較多病毒或細菌,是導致人類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感染源。
32 傳播途徑 猩紅熱、麻疹、肺結核、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塵埃、飛沫、氣溶膠等方式傳播,其中飛沫傳播方式只是在患者與傳染源距離很近或接觸時才能被傳染,在無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只要與感染源之間的距離保持>2厘米就能絕對防治感染[3];此外,部分呼吸道傳染病也可以經過間接接觸傳播。
33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呼吸道傳染病,特別是兒童、嬰幼兒、來年人等,其中季節性呼吸道傳染病在冬季和春季比較多發,主要原因表現為季節性的門窗進步,房屋內空氣不流通,氣候變化大等。
4 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由于呼吸道傳染病的易感人群較為廣泛,且不易治療,反復發作,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具有較大影響,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是醫療衛生機構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具體的措施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41 隔離 隔離帶有感染病菌的患者是治療呼吸道傳染病的一項有效措施,傳染病患者是導致呼吸道傳染病傳播的主要感染源,有效的將病毒攜帶者、傳染病患者等隔離治療可以從根本上減小健康群體感染傳染病的幾率。
42 追蹤接觸者 接觸傳染病患者的人群會攜帶細菌、病毒等,根據消息的監測信息確定影響其影響人群和范圍,加強對密切接觸者的觀察和監測,可以及時發現新病例,并及時予以相應的治療。
43 帶菌患者用藥治療 對攜帶喜劇行呼吸道傳染病的患者給予藥物治療,疫情發生時可以給予敏感的預防性抗生素治療。
44 保護易感人群 季節交替是發生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原因,冬春季節應對易感人群進行疫苗接種,疫情爆發時要對老年人或兒童等抵抗力低下的人群進行急性接種或給予預防性藥物治療[4]。
45 環境處理 生活環境對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結合傳染病的感染源、污染范圍等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進行必要的環境處理,保證生活環境的清潔、空氣流暢,并給予必要的消毒處理。
46 健康教育 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于發展與患者對其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關系密切,加強對易感人群的將抗教育,使之了解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原因、傳播途徑、預防措施,告知其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是預防和控制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鄧小雁衢州市44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分析[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九卷 預防分卷)[C]2011,18(07):109-110
[2] 于亞軍各地要做好冬春季突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N]呼和浩特日報(漢),2012,13(04):198-199
學校是人群密集的場所,學生是易感人群,極易被傳染病感染并造成流行。為了切實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持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1預防傳染病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
預防傳染病工作計劃1一、指導思想
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及市、縣有關文件精神,以科學的觀點,人本的意識,和諧的主題為中心,構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管理和應急機制,切實做到對傳染病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保證學校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
二、實施措施
(一)成立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二)完善傳染病突發事件處理預案,建全傳染病報告網絡。
班主任、科任教師如在晨檢、午檢中發現病例,應立即報告校主管領導,采取相應措施。學校疫情報告員向縣疾控中心和教育局主管局長報告,主管局長向局長辦公會議通報。衛生部門上報衛生局主管領導。H
(三)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
1.各班要嚴格執行晨檢、午檢制度。
學校要指定專人負責疫情統計報告,于晨檢、午檢后1小時內,統計出勤情況,嚴格篩查學生缺課原因,追查病因,并及時上報各類傳染病病例。目前尤其對于水痘、腮腺炎、麻疹、風疹、流腦、手足口病的學生尤為關注。要求學生提前10分鐘進班,班主任教師首先要仔細觀察學生精神狀態,發現萎靡、發熱和皮膚異常情況的學生及時通知領導小組進行篩查。
2.實行傳染病快速報告制度
(1)同宿舍、同班級一天內發病3例或連續3天內多例(5例以上)學生患病,并伴有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要在24小時內報告。
(2)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立即報告。
(3)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時,要在24小時內報告。
(4)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4小時內報告。
(5)發現甲類或甲、乙、丙類傳染病暴發出現,1-2小時內必須報告。
(四)做好宣傳普及工作
1.加強師資培訓。
以“學校傳染病的防控”為主要內容,對班主任、住宿生管理員進行崗位培訓,并利用全體會時間對全體教職工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了解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為晨檢、午檢的落實尋找科學依據,共同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
2.在學生和家長中大力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
下發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家長宣傳傳染病防控知識,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五)構筑防病屏障
1.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積極有效的方法。
2.切斷傳播途徑。
(1)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結合傳染病預防重點工作,及時清整校園死角,清除蚊蠅滋生地,清除園林綠地、閑置空地、垃圾雜物,徹底消滅衛生死角。
(2)開窗通風,讓教室有足夠的新鮮空氣,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
(3)鼓勵學生多到室外活動,增強學生體質,加強免疫力。
3.隔離傳染源。
嚴格按照《傳染病法》規定的隔離期實施病員規范隔離。復課時要有衛生部門(傳染病醫院)開據的病愈證明方可進校上課。水痘隔離14天,并結痂完全脫落,腮腺炎從發病至少10天,并腮腺腫大完全消失。
4.室內消毒。
由總務處安排專人,按學校制定的制度進行。
5.日光消毒:對于寄宿學生的被褥、墊子不易擦拭的物品要定期清洗干凈,并在日光下暴曬,可以起到良好的殺菌效果。
6.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教育并督促學生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可用淡鹽水漱口,清洗鼻腔,不用公用毛巾及手帕。
三、工作要求
(一)學校各相關部門各負其責,落實好各項工作。
(二)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確保人員、物資、經費得到保障。
(三)嚴格落實防控工作措施,認真處理好各環節工作。對措施不力、引起嚴重后果的,對遲報、瞞報疫情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預防傳染病工作計劃2學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場所,學生是有關傳染病易感人群之一。為進一步加強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有效預防與控制傳染病在學校的發生和蔓延,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特制訂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計劃: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要充分認識加強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進一步強化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密切配合衛生等部門,制定、完善和落實相應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預案,確保學校師生身心健康,努力把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抓緊、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從而將學校衛生防疫工作落到實處。
二、認真監控,及時報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實晨檢制度,加強對學生健康狀況的監測。晨檢工作應在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及時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者(例如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以及可疑傳染病患者(請病假的學生應查明病因),及時報告兼職衛生保健教師和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班主任要利用晨會課、健教課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同時要教育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如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以確保早發現、早治療。
學校傳染病疫情的報告人,負責學校傳染病的監控與報告工作。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要與班主任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應在第一時間向校長室及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人數、主要癥狀、密切接觸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瞞報、漏報、緩報現象發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疫情
學校除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以外,要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對患病學生采取隔離治療等措施,將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如發生暴發疫情或新病例持續不斷等情況,要根據衛生疾控部門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經區局同意,在一定范圍內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內活動,嚴防疫情擴散。要注意做好學校教學、生活場所的通風和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食堂不得購買無證食品;加強學生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增強學生體質,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勵學生有病及時就醫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衛生與防病意識
學校要充分利用時間及各種形式,對學生集中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強化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衛生防病意識。還應利用家長會、告家長書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相關預防知識,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預防傳染病工作計劃3為進一步貫徹《中國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控法》,全面落實傳染病的各項防控措施,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提高傳染病發現和診治水平,做好今年傳染病防控工作,在醫院分管院長的領導下,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20--年傳染病防控工作計劃:
一、認真執行國家傳染病有關法律法規,健全規章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控法》等相關法規,以及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我院制定的有關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規定。
2、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條例,建立和健全醫院疫情管理和報告制度,組織制定各項疾病防控工作計劃和措施,并組織實施。
二、嚴格督促檢查規范化管理
1、做好傳染病疫情管理和報告工作,有專職人員負責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審核、上報、訂正工作。
2、傳染病病例報告:責任報告人在首次發現或診斷法定傳染病人、疑似病人時,應立即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登記本”,并按規定的時限和程序上報。
3、傳染病信息網絡直報:根據疫情需要,專職疫情報告人員,審核確認“傳染病報告卡”后,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報告。
4、定期開展傳染病的漏報檢查,進一步加強傳染病報告時限的落實工作,做到各負其責,抓好各個環節。
三、加強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
1、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傳染病防控知識,根據傳染病特點和季節性普及傳染病防控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病知識和能力。
2、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控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3、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和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四、加強疫情管理,落實防控制度
完善傳染病防控工作各項制度,認真細致地落實預檢分診、門診日志登記工作,每月對各科室進行傳染病報告檢查,查閱門診、急診病人登記,檢驗科及放射科及CT室的各種登記本,確保全年傳染病防控工作做到無漏報。
五、加強對科室的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技術指導
督促各科室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規范門診日志記錄,提高疫情信息報告質量。報告及時率和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完整率、準確率必須達100%。
六、規范腸道門診、完善發熱門診建設
進一步規范腸道門診運轉,按時開診;完善發熱門診建設,依托感染科,做好發熱病人管理。
七、完善傳染病防控部門自身建設
進一步完善傳染病防控部門自身建設,明確崗位職責和任務,做好傳染病、腫瘤報告、死亡醫學證明管理等工作。同時持續加強業務學習和培訓,3月份安排專人到疾控中心接受專項短期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能力。根據情況增加防控人員,保證各項防控工作的有效實施。
預防傳染病工作計劃4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每天學生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學校,由于他們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種傳染病的能力較弱,一旦傳染病發生,易于傳播和流行,并可能擴散到家庭和社會。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對學生中的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有效防控學校傳染病,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一、學校常見傳染病種類及癥狀: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因全省多次組織麻疹疫苗的強化免疫,目前多為散發。好發于冬春兩季。臨床特征為發熱、流涕、咳嗽、眼結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膚斑丘疹。常可并發肺炎,而危及嬰幼兒生命。其發疹特點為先熱后疹,皮疹顏色深,疹間參差不齊,手摸粗糙,疹后皮膚呈皮糠樣改變。傳染期一般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潛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傳染性最強。患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較少見。
隔離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離至出后10天。
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因疫苗接種率普遍不高,兒童普遍易感,易呈暴發流行。流行季節為冬春季,臨床特征為為發熱,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皮疹顏色淡,出疹均勻,整齊,疹后皮膚光滑,干凈如常。
隔離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離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冬春為主。
在學校及幼托機構易造成暴發流行。臨床特征為發熱及腮腺腫、痛。腮腺炎其病雖不可怕,然而其并發癥卻十分可怕。可能導致:1、男生炎:較大兒童及體弱患兒易并發炎,常有一側或雙側腫大、疼痛。若治療不及時出現萎縮而引起無精癥,故而不生育;2、卵巢炎:10歲以上女患兒易并發卵巢炎。癥狀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發燒較重可達39℃以上。治療不及時,婚后不孕;3、腦膜腦炎:在腮腺腫大一周后出現嗜睡、嘔吐、頭痛、頸項強直、發燒39℃以上,一般無抽搐。
隔離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腫后3天止,自發病起約3周時間。
3、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多發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
最典型的起病過程是發熱(體溫在39℃以下),進而出現咽痛,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發現皮疹、丘疹或皰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嘔吐等癥狀。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致命性并發癥。
隔離期限:自發病日起14天。
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無明顯季節性,以冬春季節為多。
臨床特點為急起高熱,體溫達39-40℃甚至更高,伴頭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癥狀重,而呼吸道癥狀輕為特征。流感病毒的變異化非常快,是一種無國界的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數人以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會,其實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勝其數。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嚴重的并發癥,例如肺炎、支氣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嚴重。傳播途徑為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染,人群普遍易感。發病3天內傳染性最強。
隔離期限:自發病日起7天
5、水痘:是一種常見、多發的兒童傳染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臨床特點是皮膚粘膜出現瘙癢性水皰疹。水痘結癡后病毒消失。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這種傳染病的有效措施。并發癥:皮膚繼發感染:最常見,如膿皰瘡、蜂窩組織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腦炎。易感孕婦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終止妊娠是最佳選擇。
隔離期限:至水痘皰疹完全結痂為止,但不少于發病后7天。
6、流腦:為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見于冬春季,病變主要在腦膜、臨床特點為起病急、高燒、頭痛、皮膚瘀點及腦膜刺激癥。
現已有疫苗預防,發病率低。
隔離期限:癥狀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發病后1周。
7、乙腦:為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傳染病。
流行季節為7、8、9三個月,傳播途徑是經蚊子叮咬。臨床上以高燒、意識障礙、抽搐及腦膜刺激癥為特征。現已有疫苗預防,發病率低。
隔離期限:隔離至體溫正常。
8、艾滋病:根據教育部和衛生部要求預防艾滋病學校健康教育要達到以下目標:
在青少年中普及有關艾滋病預防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對艾滋病、性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們能明確認識到人類通過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和行為能夠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增強預防艾滋病、性病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使青少年認識到艾滋病的傳播沒有國界。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國際社會的一員,有責任和世界各國攜手共同努力以制止艾滋病的蔓延。倡導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關愛,反對歧視,開展救助。具體實施要求:
1、學校應遵循“預防為主,嚴堵源頭為重”的原則,成立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建立防控傳染病應急預案,使學校對艾滋病等各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落實到位,責任到人,切實有效地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
2、建立健全學校衛生管理組織網絡。
以學校領導、班主任、學生及各班衛生委員等為主干組成三級管理網絡體系,組織學習教育部、市教育局、市衛生局下達的有關貫徹、落實《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等文件,進行廣泛動員宣傳教育。
3、制定實際的防控艾滋病政策、制度及計劃,使防控工作有序進行。
4、運用多形式、多渠道開展防控艾滋病教育。
通過專題講座、播放多媒體教學片;通過課堂教育如在政治、生物、體育與保健等各學科教育中有機滲透相關知識,使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經常化、多樣化,并始終貫穿整個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反復強化,深入人心,確保遏止與防治艾滋病五年計劃貫徹、落實,并得到有效防控。
5、利用年內各個世界衛生日、衛生宣傳日等活動,開展豐富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
如開展板塊展覽、知識競賽、班團課、社區服務等活動,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動,寓教于樂。
6、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等應備有一定數量的健康知識教育叢書,供學生閱讀。
7、要充分發揮學校工會、團委、學生會的協同作用,提高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要將學校教育與家庭、社區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學生參與社區綜合實踐活動,把相關知識傳遞給家庭以及社區其他成員,從而帶動社區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開展。
預防傳染病工作計劃5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級中學校,做好學校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工作,對保障全校學生及教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意義重大。
一、傳染病預防
1、按照國家對傳染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針對學校人口密集的特點,容易在學生中發生的常見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痢疾、腸道傳染病等,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和預防措施的衛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師生的公共衛生安全意識,促使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組織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昆蟲及其它傳播傳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動物危害。
4、有計劃地建設和改造公共設施,對污水、污物、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改善飲用水衛生條件。
5、建立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每年新生入學進行傳染病預防接種。
6、食堂飲食從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
二、傳染病疫情報告
疫情的報告和管理在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準確及時的疫情報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報信息,健全的疫情報告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是確保疫情報告準確及時的關鍵。
疫情報告時限和辦法: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要求執行。
按照《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之規定,每個教職工及學生均為法定疫情報告人,學校為我校責任疫情報告人。任何人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均有報告的責任和義務,可用口頭、書面、電話等方式向學校、管理老師或班主任、保衛迅速報告,相關科室和人員接到報告后,迅速報告校醫務室,由校醫務室及時整理出文材料向學校領導報告,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財政廳)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如果隱瞞不報、漏報、謊報或延期報告的,要追究當事人有關責任。
三、傳染病控制措施
1、經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部門確診為傳染病者,應及時予以隔離治療(學生應當辦理休學手續),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2、對疑似傳染病的病人,在明確診斷前,安排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
密切接觸的人員,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
3、建立學生定期健康檢查制度,及時發現傳染病患者并采取相應的隔離防范措施,及時切斷傳染病在學校的傳播途徑。
雖然是初冬時節,但沐浴著明媚陽光的我校校園,到處顯示著綠意盎然健康活潑的景象。今天我們又迎來了尊貴的客人——我市健康學校評估領導和專家。我們相信,當您們走進這座滲透著孩子天真爛漫的校園時,會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校原是六所農村小學于2000年合并成的一所全日制小學。現有學生1000多人,其中外來農民工子女占60%,教職工77人,大專以上學歷教師占80%。
學校占地12000多平方米,學校運動場近5000平方米,圖書二萬多冊,各管室和設備均達到省級二級辦學標準。近幾年來,我校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用“科學”理論指導學校發展,把創建健康學校當作規范辦學的重要內容,既促進了師生的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的養成,也促進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的提高。
我校《2008年---2010年發展規劃》確定了我校辦學目標是:“創英語特色學校,建師生發展樂園”,為了實現學校的辦學目標,我們提出了貼切學校實際和教育發展的辦學理念,-------“均衡、和諧,健康、快樂”。從現在來看,我校的辦學目標和辦學理念都涵蓋了“健康學校”內容。在實際工作中為貫徹這一辦學理念和實現辦學目標,全校教師探索中學習,探索中整改,探索中提高,使健康學校工作融人到學校教育教學各個方面。經過全體師生努力,學校先后被評為“安徽省衛生先進單位”、“市英語特色學校”、“市地十四屆文明單位”、“市綠色學校”、“市預防教育示范學校”、“市教科研先進學校”、“市師德建設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在學校取得這些成績的過程中,健康學校工作始終是重要內容之一。在每次考核檢查中,優雅整潔的健康氛圍,濃郁的校園文化環境都給來賓留下了美好印象。
在創建健康學校工作中,我校的具體做法是:
1、加強健康學校工作領導。學校是兒童聚集的地方,健康教育和環境衛生一直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為做好健康教育和環境衛生,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健康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的健康衛生整體工作。在學校的健康衛生領導小組中確定了健康教育、環境衛生、除“四害”、食品安全、心理咨詢、職工教育和幫助、困難學生救助等領導機構,各小組成員責任到位,目標明確。在學校健康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校園、館室、食堂、廁所、走廊、過道、綠化帶等衛生工作等有專人負責,校園環境沒有衛生死角。
2、定期召開創建健康學校專題會議。學校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健康學校專題工作會議,建立健全了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規章制度,校長和書記定期組織人員開展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檢查,把校內外的環境衛生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學校建立了少先隊監督崗和教師值日制度,隨時隨地檢查學校衛生情況,并記錄下來,作為評比先進個人、先進班級的依據。衛生有了制度保障,有人員負責,學校的衛生工作開展的井然有序,隨時走進校園,都能看到一個衛生整潔的校園。
3、我們深知,師生要養成良好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習慣不可能僅靠行政命令來完成,良好的健康意識和習慣只有在文明優美的環境和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中逐步形成。所以學校把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健康教育已成學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每學期的學校宣傳欄、墻報、黑板報、手抄報、主題班會、校園廣播和國旗下講話等都有衛生健康教育內容,并隨時進行變化。在這樣滲透了健康教育的環境的校園文化環境中,學生的健康意識和行為等文明習慣已逐步養成。健康學校工作已成學校各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
4、要在學校的辦學過程中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要充分表現在對教師和學生的健康教育中。學校在不同季節,都開展預防季節性疾病的預防和教育工作,定期進行衛生健康知識專題講座,建立重大傳染性疾病預防工作和食品衛生工作預案,幾次與市、區衛生防疫部門的合作,較好地控制了季節性傳染病的流行。如,在預防“手足口病”、“春季流腦”、“禽流感”、“血吸蟲病”、“季節性流感”、“H1N1甲型流感”等傳染病預防工作中,學校就按照工作預案,及時采取措施,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舉報,及時隔離和及時消毒。對患病兒童痊愈后能及時給以關懷,為他們免費補所缺功課,定期對學生進行視力測試,學生視力良好率達到90%以上。學校預防傳染病工作已成學校重要管理工作。
5、在除“四害”工作中,學校加大除“四害”衛生經費投入,及時添置衛生工具和消毒藥品,對滋生蚊蠅蟑螂的衛生死角定期進行殺滅,并對殺滅過程進行登記。添置滅鼠器,保護野生黃鼬等措施,進行滅鼠,能定期進行衛生死角和綠化帶的整理清潔,從環境上清處“四害”的滋生地,杜絕了校內產生傳染病的可能。在進行除“四害”工作的同時,我校積極開展節約一張紙,一粒糧和“二手貨”交易活動,以減少垃圾的產生量,并對垃圾進行封閉和袋裝化,使我校始終保持整潔衛生的環境。
6、對食品和飲用水安全我們做到警鐘長鳴,食堂的一切食物來源正規,定點采購,登記注冊。食堂一切用具做到每天消毒,填好消毒記錄,食堂衛生有專人管理,天天打掃。食堂所有剩菜剩飯及時處理。從事食堂工作人員,每年定期進行體檢,確保每位食堂工作人員證照齊全,身體健康。通過嚴格的食堂衛生管理,我校從未發生過食品安全事故。
7、重視學生的健康教育。學校已把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之中,做到有課時、有教師、有教材,學校對健康教育與其他學科一樣進行檢查考評,師生健康教育測試合格率達到100%,師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普及率和參與率都達到85%以上。我校健康教育工作每學期都有計劃和報告,能及時反饋,及時整改。通過努力工作,我校的衛生健康教育工作已步入常態化、自覺化、規范化軌道,使健康教育工作落到了實處。為建立適合學生健康發展的環境,學校實施“35分鐘課堂”教學,積極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和家庭作業不超過半小時的作息時間,為孩子提供了生動活潑的自主發展時間和空間。
8、學校始終把提高師生體質放在重要位置。全校師生全部參加兩操鍛煉,并堅持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和冬季長跑活動,師生鍛煉效果納入教師的考核之中。學校設立了校醫室和心理咨詢室,每年都為師生提供校方責任保險,定期對教師和學生進行體檢,建立學生和教師健康檔案,關心困難教師生活,積極開展有益教師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大力培養班主任和青年教師,切實保護“五期”時的女教師身體健康,維護女教師的健康,利用“心理咨詢室”,培訓心理健康教師,舉辦心理疏導講座,對困難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幫扶。學校一直提倡無煙學校,教職工抽煙人數大幅減少。我校還是市有數的“禁毒教育示范學校”,禁毒教育已是我校德育和健康教育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