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德育教育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中職教育;電化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6-0064-01
一、中職教育電化教育的現狀
在目前的中職教育中,為了滿足課程需要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開展了電化教育。但是由于中職學校的基礎設施和重視程度不一樣,中職教育的電化教育開展的并不充分,主要現狀為:
1.多數中職學校都已經認識到電化教育的重要性,都開展了電化教育。出于中職學校自身的發展需要,以及電化教育的重要促進作用,目前多數中職學校都開展了電化教育。雖然電化教育的開展程度不同,但是電化教育的積極作用和重要性已經被多數中職學校所認識到。
2.電化教育已經為中職學校帶來了積極的作用和影響。通過開展電化教育,中職學校的教學獲得了最直接的影響和提升。電化教育的開展,使中職學校豐富了現有的教學手段,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開展電化教育,中職學校的教學工作取得了新的提高和進展。
3.中職學校的電化教育促進了中職教育整體質量的提高,改善了教學方法。中職學校的電化教育對中職學校的整體教育質量影響很大,通過開展電化教育,中職學校的教育質量得到很大提高。此外,電化教育也改善了現有的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學方法的創新,改變了過去的單一的教學模式。
二、中職教育電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與其他學校不同,開展電化教育成為了提升教育質量和教學品質的必然手段,無論是從實際應用的角度還是從教育改革的角度來看,開展電化教育都是很有必要的。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中職學校普遍開展了電化教育,雖然也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效果,但是為了中職學校能夠健康快速的發展,對電化教育進行改革就成為了必要的選擇。中職學校的電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方面:
1.為了中職教育的健康發展,必須對電化教育進行改革。電化教育對中職教育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了中職教育快速發展的一個基本動力,因此,中職教育要想健康發展,改革電化教育成為了必然選擇。
2.為了深化電化教育取得的成果,必須對電化教育進行改革。當前中職學校開展的電化教育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對中職教育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是要想適應中職教育的新形勢,就要不斷的探索,改革現有的電化教育模式,使其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3.改革電化教育,有助于提升中職教育的教學品質。考慮到電化教育的積極促進作用,對電化教育進行改革成為了我們必然的選擇。實踐證明,改革電化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電化教育的作用,對提升中職教育的教學品質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中職教育電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目前的多數中職學校開展電化教育情況的了解,中職學校電化教育在開展實施和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如不進行妥善解決,將會影響電化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中職教育電化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中職學校的電化教育沒有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缺乏創新。目前多數中職學校為了達到自身發展的要求,都不同程度的開展了電化教育,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突出問題是:沒有分析學校電化教育面臨的形勢,在電化教育開展的時候,缺乏創新意識,無論是理念還是手段都比較陳舊。
2.中職教育的電化教育理念陳舊,需要及時更新。中職教育的電化教育理念陳舊成為了目前電化教育開展中的大問題。從理論上來說,電化教育理念是指導電化教育開展的理論基礎,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理念陳舊,直接導致電化教育開展效果不理想,因此,陳舊的理念需要及時更新。
3.中職教育的電化教育沒有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雖然目前許多中職學校都不同程度的開展了電化教育,但是通過對這些學校的了解,有一些學校存在著應付的情況,只是象征性的開展,并沒有真抓實干,并沒有深入下去,學校也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中職教育電化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針對中職教育電化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予以徹底解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電化教育取得積極地效果。對于存在的問題,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解決:
1.對目前中職學校的電化教育進行全面改革和創新。當前中職學校的電化教育要想取得積極效果和成績,就必須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這不但是電化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中職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
2.對中職教育的電化教育的理念進行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是指導教育的基礎,對于中職教育的電化教育理念陳舊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對理念進行及時更新,用先進的理念作為指導,使電化教育快速發展。
3.中職學校要明確電化教育的作用,要對電化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當前的電化教育對中職教育的促進作用有目共睹,因此中職學校要明確電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必須對電化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使電化教育能夠在中職學校中得到廣泛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教師善于啟發誘導是學生會學的前提,是學生語文素質和能力培養的基礎。語文學科教學,教師的講解引導作用異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上,在教材內容特點上、在教學方法上、在教學媒體運用上,在課堂教學結構上都必須有通盤考慮,真正將教師傳授的知識化為學生的實踐能力。
2、教師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是學生樂學的保證,也是學生審美素質培養的途徑。語文學科以美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課文中曲折動人的故事,優美動人的描寫,簡潔有力的議論,饒有趣味的說明,巧妙的比喻,精警的哲理語句,都富有美學價值。
(來源:文章屋網 )
如今,我們身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幼兒教育也同樣加入了信息技術教育的隊伍中。多媒體課件、網絡、視頻成為了最基本的教學材料。最近幾年,電子白板又成為了課堂教學的搶手貨。2012年9月,我園異地新建,投入大量資金,給每班配備了電子白板,教學活動一下子進入了豐富多彩,簡單易行的模式。如何更好地使用電子白板,發揮電子白板的作用,這將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園目前正在研究的市級十二五課題之一。
一、扎實研討――細心培土,穩扎根基
當我們種下一棵植物,期待它花開絢爛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只有把根穩穩地扎牢,才有發芽的那一天。當我們擁有了電子白板,希望它能如虎添翼,也必須要從基礎做起。本學期,我園每班都配備電子白板,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必須都會使用它。所以,在每一天的教學活動中,大家都在嘗試著最粗淺的摸索。從開關機,簡單的按鈕學起,起初只是當作顯示屏使用,慢慢地觸摸屏起到了作用,大家開始享受起電子白板帶來的無窮樂趣。
我園還每月舉行一次關于電子白板的沙龍研討活動,在研討活動中,先出兩個討論問題,一般是關于電子白板在一日生活中如何運用的,然后分年組展開討論,討論結束請代表發言。然后是大家的才藝小展示,把自己學會的新本領展現出來,讓大家一起學習。這樣一來,大家就會發現哪些是自己已經會的,哪些是自己還沒有掌握的功能。“原來電子白板還可以這樣用”一下子成為了教師們嘴里常說的話語。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是正是這樣的平臺,讓教師們更喜歡接觸白板,基本功能也運用得更加流暢。
二、分級培訓――定期滋養,強壯枝干
有了精心培土,還需要定期養護,這樣才有枝繁葉茂的一天。我園經常組織外出學習觀摩,了解他人的研究水平,這樣便于我們調整研究的內容,開拓新的領域。而電子白板的使用,還需要配合多種軟件來制作出生動的交互式課件,這樣才能更精彩地為我們教學活動服務。每當教師學習回來,我們便會及時開展園內培訓。
例如,去年我園一部分教師參加了華慧軟件的培訓。回來后,將自己所學到的內容進行消化,然后自己制作成課件展示給大家,并講解制作方法。其中一節大班數學活動“逛超市”給老師們的印象深刻。畫面上出現幾排貨架,上面顯示物品和價錢。下方為購物車,幼兒只要將自己喜歡的物品放進購物車,然后點擊結算,便會出現選中的物品價錢的算式,幼兒填寫正確后才會提示成功購買。這樣的生活化情節,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在業余時間選擇參加培訓,包括攝影、攝錄編、flash制作、PHOTOSHOP等。
三、精彩展示――枝繁葉茂,靜待花開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討培訓,教師們已經能夠獨立制作成品課件了,并且能夠自如地運用到活動中去,呈現出一派枝繁葉茂的景象。我園給教師們提供了展示、評比的平臺,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水平以及今后發展方向。
例如,在課件制作評比活動中,一方面園部現場出題,教師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現場制作,反映出了教師們的真實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園部根據我園研究的重點領域“音樂”和“語言”中出六道題,教師抽簽選擇自己制作的題目,在假期里完成課件。有了上一回的經驗以及問題反饋,在充足的時間里,反映出了教師們最高的水平。
我們還給教師提供電子白板整合評優課活動。教師們根據自己的特長,原創設計教學內容,再原創設計白板課件,使電子白板廣泛地使用在幼兒教育的各個領域上。有圖文并茂的繪本教學,有靈動時尚的美術教學,有熱情活潑的音樂教學,還有嚴謹細致的科學教學等等。
課程改革以來,各級各類教研活動,大力倡導新課程理念,強調淡化語法教學,加強語言交際能力教學。近幾年來,中考、高考試題中,語言知識運用試題,突出了 “淡化語法教學”的力度,指導英語教學走出語法教學的誤區,走上以“語言交際”為主的教學之路,但這并沒有否定語法教學,只是提倡英語教學要“突出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英語教師要準確理解,恰當把握,切實理順英語教學的各種關系。
一、在面向全體學生過程中,“淡化語法教學”,但要表達準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國際化程度的提高,英語越來越成為我們走向世界的工具之一,不懂英語、不會用英語交際的人,很難走向更大的市場。因此英語學習成了國人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類學校加大英語學習的力度,無論教學時間上,還是教學設備投入上,都比以前有較大的提高,除此之外,社會上各類英語教學班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有人靠英語教學發了家,有人靠英語教學獲得了名利,也有人為英語教學做出了突出貢獻。可以說達到了面向全體國民的程度,這樣有利的教學形勢,應該促進課堂英語教學深入發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事實是這樣嗎?我看未必如此,這其中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是目前各類學教學班太大,班級學生數少則40到50名,60到70名屬于一般情況,有的班級甚至達到90名以上。像這樣大班級教學,很難在40分鐘內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主觀原因是教師不能很好地組織教學,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導致教師成了課堂的獨立主角,大量時間在教師干癟無味的講解中流逝,學生在被動聽課中昏昏欲睡。
那么怎樣才能克服以上這兩種原因呢?我認為:一、教育投資不能成為掛在領導嘴上的形象工程,各級各類政府要切實解決校舍擁擠問題,盡快化解大班額問題。二、學校要在英語教學上舍得花錢,分班教學,盡量讓英語課堂小班化。三、英語教師要樹立敬業意識,勤快育人,抽時間擠時間和每一個學生進行語言交流。四、英語教師要創設真是語言環境,鼓勵學生抓住有利時機,進行語言訓練,養成“語言交際”的良好習慣。
不講語法不是說教師可以信口開河,語無倫次,而是要求教師吐詞清晰,語言規范,在語法點上重讀、強讀,引起學生注意,達到不教語法而教語法的目的。
二、在“語言交際”中,“淡化語法教學”但要巧妙滲透語法知識點。
淡化語法教學不是不要語法,本民族人學習外語,學一點語法很有必要,有畫龍點睛之功效,巧妙滲透語法知識點才是上上之策。一是在口語中滲透語法。如:
A: Is this your sister’s dictionary?
B:No. Hers is in her desk.
像這一組對話,學生很快能背過,但其中的語法知識點,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并能很好的應用。這就需要教師巧妙點撥,抓住sister’s dictionary,讓學生回答它屬于第幾人稱,只要學生能回答出“sister’s dictionary”屬于第三人稱,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另一半則是sister’s屬于名詞所有格,相當于名詞性物主代詞hers,如果學生能夠把名詞所有格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互相替換,問題就迎刃而解。二是在聽力教學中滲透語法知識。如:
Mr. Johnson studied in Leech School fifty years ago. One fine morning he came back to his school to give a talk to the small boys and girls there. He said slowly, “When I was your age, I wasn’t so happy as you are today. Do you know why you are so happy now?
Everyone became quiet after this question. No sound came from the children until the old man waited for a long time. Then a short boy in the front stood up and said with a smile, “If you speak long enough we won’t have any classes this morning. So we are very happy now.”
這則小故事敘述了Mr. Johnson在母校作報告時發生的事情,教師如果能把學生引入過去的時光中,學生便會理解今天以前發生的事都應該用過去式表示。在漢語里用“了或過”表示,在英語里則在動詞詞尾加ed表示。到此為止,學生既弄清了概念也弄清了表達方式。簡單的幾句話,教會了一種時態的基本用法,足夠了!再不要喋喋不休地講解,下次在遇到類似的情況,稍微提一下就行。三是在書面表達中滲透語法。初中學生有必要進行簡單的短文寫作,教學生寫作,不要難度太大,從寫簡單的句子開始,先寫三到五句意思連貫的簡單句子,逐步拓展,最后形成百字以上短文。現在以學生的習作為例,看看怎樣
滲透語法知識點。
My schoolbag
I have a new schoolbag. It’s very nice. It’s a present from my sister on my birthday. It’s green, yellow and red. I like the color very much. In my schoolbag there are some books,a pencil-case, some copybooks and so on. I go to school with my schoolbag on my back every day. It is my good friend. It’s very useful. I like it very much. Do you have a schoolbag like mine?
這篇學生習作中,學生運用了一般現在時,不論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都運用正確。當我把這個題目給學生時,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寫得這么好,有的學生寫得錯誤百出,我利用作文講評,在理順句子、串聯句意、組句成篇的過程中,簡單地講解了一般現在時第一人稱單數和第三人稱單數的基本用法,學生記憶比較牢固,這是因為他們在修改自己的習作時,矯正了自己的錯誤,所以這一時態的基本用法學生掌握得快而扎實。
三、在趣味教學中,“淡化語法教學”但要在不經意間畫龍點睛。
寓教于樂是教師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為什么“樂”不起來呢?一是教師沒有幽默感。二是教師知識貯備不夠。沒有幽默感的教師,只要有充分的知識貯備,也能使課堂快樂起來。比如,課堂上大多數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可以講一個笑話,提振學生精神。如:
He isn’t a rose(他不是一支玫瑰)
Teacher: Mrs. Smith, you should give your son a bath. No
one at school will sit next to him. (斯密斯夫人,你該給你兒子洗個澡。在學校里,沒有人愿意和他挨著坐)
Mrs. Smith: It sounds interesting, but does it matter? My
son studies at school. His classmates don’t have to smell
him―he isn’t a rose.(聽起來很有趣,但這有什么關系
呢?我兒子在校學習,他的同學不必聞他―他不是一支
玫瑰。)
講這則笑話,不用講語法完全可以,學生接
受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如果講語法,則把學生
大腦里形成的整體概念破壞了。
再如,給學生講知識性較強的故事。如:
Liu Xiang’s birthday gift(劉翔的生日禮物)
Liu Xiang got a gold medal in 110-metre hurdles at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得110米跨欄金牌。)[在今年國際田聯超級大獎賽洛桑站110米跨欄比賽中,劉翔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紀錄。原紀錄是由英國名將科林•克遜保持的12秒91。] Liu Xiang said this was the best gift for his 23rd birthday.(劉翔說這是他23歲生日的最好禮物。)
教師講類似這樣的故事,使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喜愛的東西的詳細情況,能達到一箭雙雕之功效。課堂上不多講,就那么幾句,不但能夠提振學術精神,也能提起學生興趣,是學生愛上英語,愛上學習。
穿插故事,讓學生快樂,其目的不是為快樂而快樂,而是為學習而快樂,在學生快樂之后,提綱挈領地講一下遇到的語法現象,不但不會使學生生厭,反而有利于學生掌握語法知識點,這就猶如《畫龍點睛》的故事,傳遞給我們的道理一樣深刻。
“淡化語法教學”是針對把英語教學當作語法教學分析課來上的現象提出來的有效理念,是教師必須切實實施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如果繼續抱著傳統的“語法分析教學法”,進行英語教學,不但會貽誤學生,而且使自己的教學跟不上時代,總是走在別人的后面,對自己評職晉級造成很大損失。但是“淡化語法教學”不說不教語法,教師不能走極端,放棄必要的語法點撥,喪失語言規律性的東西,使學生總是在迷茫中學習,沒有進步。
在倡導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從七年級開始,就接手了一群懵懂但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很強的學生,教師肩負著培育他們的任務。不僅給予他們知識,同時也要指導他們成長,在初中的這些學科中,語文教學在德育方面兼有義不容辭的任務。豐富的語文課程教育,比簡單的說服性教育容易讓學生接受,比粗暴的棍棒教育讓學生馴服。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豐富了語文教學內容,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審美情緒,讓學生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在語文教學中,大多是教師傳授給學生一定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鞏固,經過一次次的檢測來把握課堂的內容。或者是按大綱要求,滲透法制內容,念一下某條某款的法律知識。這些當然是教學中的必要環節,但對于思想教育,有些教師好像認為,那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師的任務,與其他學科教師關系不大。
在這幾年的教學中,發覺現在的學生大多越來越自私。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獨生子女等客觀現象,使這些學生的思想行為可謂花樣百出。要想扶正這些思想,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語文教學能在給予學生趣味無窮的課文內容的同時,引起學生對生活的共鳴。比如,《童趣》這篇課文,作者把蚊子比成仙鶴,把青煙比作白云,學生就會想到自己玩的許許多多有趣的活動。
語文教學中有些事例,有助于學生是非觀念的樹立。在進行“讓世界充滿愛”的一次綜合性學習中,給學生講了一個事例:中央電視臺有一個節目叫作“開心辭典”,在一次節目中有三個學生去參加。有一個女孩的心愿是全家旅行,有一個男孩的心愿是希望還在住院生重病的爸爸能有錢醫治,有個男孩的心愿是要幫助需要得到幫助的人。前兩個都沒有答完所有的題來完成自己的心愿,而第三個男孩答完了所有的題目。問學生怎么辦時,一個男生說,我愿意幫助這個女孩完成心愿,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說,應該幫助那個醫治爸爸的男孩,因為他的爸爸很需要這筆錢,這關系到人的生命呀!而旅游什么時候都可以去。當然,答完題的這個男孩幫助了這個需要幫助的男孩。這個簡單的選擇題,學生卻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在生活中處理一些瑣事時,有的人常常說“枉自是讀書人”,就是因為有的人雖然飽讀詩書,但對書中的道德素養不去吸收。只汲取知識,在生活中處理瑣事時,就可能讓人怨聲載道。
要滲透思想教育,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到做到的事情。不是因為在這里說了,就會做得很好。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承擔語文教學,還會擔任班主任工作。學生平時犯的錯誤,就可以在教學中聯系教學內容,來給學生做思想工作。記得有一年有一個班,其他班的老師對班主任說:“你們班的女生真不像話,下自習了,還在教室里點著蠟燭唱歌,很晚了還從樓上灑水下來,潑在物理老師的身上。”班主任聽了很氣憤,回到教室批評了一通,那些女孩一句話也沒有說。但班主任覺得這群女孩應該不會這樣荒唐,私下問了問參與的個別學生,后來終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那天晚上是一個女孩的生日,她的母親白天給她送來一個大蛋糕,她想白天大家都在學習,就等晚自習之后叫寢室里的同學一起在教室里分享。去寢室又不允許,只能選擇那個時候,那個地點,同學們留下來之后才知道那天是她的生日。吃人家的東西總要有點表示,然后就給她唱生日歌。結束之后打掃教室,不小心把水灑到物理老師的身上,嚇得灑水的同學縮成一團,當時全體向老師道歉過了。班主任聽了心里很痛,也很內疚,那些沒有吃到蛋糕的同學,也許會因為班主任對她們的批評幸災樂禍。于是在那節“讓世界充滿愛”的綜合學習中,就舉了那次生日事件。班主任首先給那群被批評的學生道歉,然后說:“說到世界太大,但我們的同學能讓我們班充滿愛,有東西吃大家能夠分享,犯了錯誤大家一起承擔,我很羨慕我們班同學的這種團結精神,這就是‘愛’。”
思想道德的滲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質,同時也成了溝通師生關系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