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

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

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行政執法責任制在行政執法監督中的作用,根據《省行政執法責任制試行辦法》(2001年省政府令第10號)的規定和省政府法制辦的有關要求,依據《中小企業促進法》、《鄉鎮企業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實施方案。本實施方案適用于各縣區局中小企業、鄉鎮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地區中小企業局(鄉鎮企業局)具有執法職能的科室。

一、組織領導

地局成立中小企業、鄉鎮企業行政執法領導小組,負責全區中小企業、鄉鎮企業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建立和組織實施工作。組長由xxx同志擔任,副組長xxx,成員有xxx、xxx、xxx、xxx、xxx。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任由xxx兼任,辦公室設在地局科教法規科,具體負責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方案、專用考核目標的制定、修訂和完善及專用考核目標分解、監督檢查行政執法責任制執行情況等。各縣區局也要按照《黑龍江行政執法責任制試行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加強對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的領導,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明確分管領導和確定專人負責,確保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深入實施。

二、考核目標

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總分為100分,其中通用考核目標和專用考核目標各50分。通用考核目標由各級人民政府確定。《地區中小企業、鄉鎮企業行政執法責任制專用考核目標》由地區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主要包括“資源、環保、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產品質量管理、合法權益保護、信用體系建設、統計管理、基金管理及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教育培訓及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執法監督等”八項考核項目。

三、檢查內容和方式

1、檢查內容:包括通用考核目標和專用目標兩項。通用考核目標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并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其他內部層級監督制度、依法及時糾正違法行政問題、法制隊伍建設及社會評價等內容;專用考核目標按照本方案二、考核目標中規定的內容進行檢查考核。

2、檢查方式:地局定期檢查和監督全區中小企業、鄉鎮企業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執行情況,每年至少抽查一至兩次。各縣區局也要定期對下級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各縣區局中小企業行政管理部門、鄉鎮企業局和地局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科室,要從每年的第四季度開展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情況的自查自評工作,并將執法責任制工作總結和自查自評結果于11月底之前報送地局科教法規科。檢查方式和重點:

(1)、審閱或聽取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情況的匯報;

(2)、本部門收到下級單位執法責任制實施方案情況(數量、質量);

(3)、具體行政行為(包括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合法性、適當性;

(4)、對有關負責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進行法律素質測試;

(5)、檢查機關確定的其它方式。

四、獎懲

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一、充分肯定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成效

(一)食品藥品監管組織領導全面加強。

市政府于20*年建立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下設辦公室,辦公室放在新成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縣區政府也相應建立了工作機構。去年,按照國務院、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建立了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辦公室放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并下設農產品、食品和消費品、流通領域商品、餐飲業、藥品、肉品、進出口產品和新聞信息、公安等九個工作組;各縣區政府和市級有關部門也都成立了專項整治領導小組。

制定了《關于加強市區鄉鎮公共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市區各鄉鎮建立了公共安全監管“一中心六站”,其中包括“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站”,在行政村聘請“多元合一”信息監督員,整合資源,理順體制,明確職責,就加強鄉鎮食品藥品等公共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積極的創新探索。

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列入各級政府年度考核;將農村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和社會醫療機構藥品規范化管理列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將加強農村公共安全監管、食品小作坊違規生產和社會醫療機構用藥規范化管理列入市領導“走進矛盾,破解難題”專項活動,有力地推動和加強了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

(二)食品“三網”和藥品“兩網一規范”不斷深化。

食品安全“三網”基本覆蓋。各級各有關部門層層簽訂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建立了覆蓋全市、落實到行政村(居委會)和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現代流通網”建設質量不斷提升,“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實現全覆蓋,“放心店”平均食品品種配送率達到80.58%;“群眾監督網”不斷拓展深化,共建立消保分會20個、消費維權監督站49個、監督點1*5個。特別是在鄉鎮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站建立后,吳興、南潯兩區依托監管站對各村的信息員進行了整合,形成了區、鎮、村三級監督網絡。

藥品“兩網一規范”深入推進。在鞏固農村藥品“監管網”與“供應網”覆蓋率均達到100%的基礎上,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服務站)藥品配送率達到100%,農村連鎖超市、放心店設立乙類非處方藥柜,提高藥品供應集中度和效率。把農村醫療機構藥品規范管理全面納入新型農村衛生合作體系,農村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服務站全部達到藥品規范化管理要求。同時,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醫療機構藥品規范化管理的意見》,較好地解決了社會醫療機構藥品的長效管理問題。

(三)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深入實施。

深入實施《湖州市食品放心工程20*—20*實施規劃》,前年開始開展市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去年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對重點產品、重點環節、重點單位、重點區域、重點問題的監管整治,取得預期成效。《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確定的3個重點、8項整治任務、12個100%量化指標和24個工作目標全面完成,通過了省政府的檢查驗收。據市城調隊調查,去年85%的城鎮居民對食品安全工作表示滿意。

農產品質量安全。去年,全市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面積達到185萬畝,占全市可食用農產品生產面積50%以上;市對基地抽樣檢測,蔬菜合格率為99.8%,省兩次例行檢測,蔬菜、生豬合格率均達到100%。

生產加工食品質量安全。去年,全市359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全部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8家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生產加工企業中4家取得生產許可證;193家食品加工小作坊落實了目錄監管、申報登記、限區域銷售等制度,并全部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133家縣城以上城市、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城鄉結合部生產加工白酒、大米等16類食品全部持證生產;對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企業實施分類監管,基本解決了食品生產加工的“三無”問題;食品行業14種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為87%。

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去年,全市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監測合格率為90.9%,批發市場和200個固定攤位以上農貿市場農藥殘留平均抽檢合格率達到98.5%;試行重點食品定點分類監測和危險性評價新機制,加強食品安全預警防范;所有大型商場超市和主要食品、副食品批發市場的食品進貨實行了索票索證制度;有8403家農村食品小商店實施了商品準入備案制度。

餐飲業食品質量安全。去年,全市食品量化分級管理單位達到5130戶,集中式供水單位量化分級管理實施率達到100%,并創新建立“1+1”長效監管模式;建立鄉村廚師檔案,對百人以上就餐申報的家庭宴席進行上門指導;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納入建筑安全文明施工優勝標化工地評審,實行食品安全一票否決制;完成對城區現有流動食品小攤販的登記造冊,各縣區中心城區都實施了放心早餐工程。

豬肉質量安全。去年,全市縣城以上城市生豬定點屠宰率為100%,鄉鎮為97%;縣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場、超市、集體食堂、餐飲單位銷售和使用的豬肉全部來自定點屠宰企業,肉類定點屠宰加工廠生豬尿樣檢測合格率為99.7%;實行屠宰生豬和肉品臺賬管理和可追溯制度,嚴把生豬進場關、屠宰關、檢驗關和出場關;湖州中心城區14個農貿市場全面實施家禽集中屠宰,各縣區首位鎮50%的農貿市場實施家禽集中屠宰。

藥品質量安全。去年,全市藥品品種現場核查、藥品文號清查、藥品生產企業檢查、高風險藥品生產企業飛行檢查、注射劑類藥品生產企業駐廠監督、大容量注射類生產企業工藝及處方核查、二類醫療器械注冊核查清理、重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突擊檢查等八項均達到100%;91.5%的基層醫療機構達到藥品規范化管理要求;建成了特殊藥品監控信息網絡,基本解決了掛靠經營、超方式和超范圍經營藥品問題,禁止并取締了以公眾人物、專家名義證明療效的藥品廣告。

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去年,全市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全部進行了清查,出口食品、出口玩具、出口全地形車等生產企業全部進行了整治清查,出口食品運輸包裝全部加貼檢驗檢疫標志,未發現非法進口的肉類、水果、廢物。

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產品質量安全。去年,全市348家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產品質量的10類重點產品生產企業全部建立質量檔案和分布圖,并建立了原料進廠檢驗、驗收、產品檢驗和產品銷售記錄;制定實施人造板、食品、電線電纜、強制性認證產品等四個行業的長效監管辦法;完成國家質檢總局掛牌督辦的南潯區電線電纜專項整治和省質監局掛牌督辦的吳興區織里童裝專項整治,織里童裝和南潯電線電纜產業的質量提升效果明顯。

(四)食品藥品安全示范創建有效推進。

圍繞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范區建設的總體規劃,積極創建食品藥品安全示范縣區、示范鄉鎮、示范村。去年,全市有36個鄉鎮(含2個開發區)被列為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占全市鄉鎮總數(含4個開發區)的58%,其中德清、吳興和南潯在全部鄉鎮中推進。德清縣作為省食品安全示范縣試點,實施“示范鄉鎮創建指導工作日”制度,由縣食安辦組織有關部門對各鄉鎮的示范創建工作進行指導;長興縣把“食品藥品安全示范”建設列為縣委、縣政府十大“民心工程”;安吉縣以啟動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范區衛生項目—“農家樂”規范化管理試點為突破口,全面推進示范鄉鎮創建工作。

(五)食品藥品安全信用信息和應急體系初步建立。

制定實施《湖州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選取了飲用水、糧油、肉類、水產品4個行業和36家單位進行試點。德清縣完成試點企業評價和試點工作總結,并探索制定水產品、鹵制品、肉制品、豆制品“四品”長效整治方案;安吉縣對3個行業的8家企業進行信用評估,加強糧油、水產品等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有力地推動地方特色產品的升級換代和企業整合。同時,在藥品企業推行誠信體系建設,按品種質量風險等級分別與23家藥品生產企業簽訂了質量承諾書,對藥械生產、經營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

全市食品藥品信息體系建設取得初步進展,出臺了信息管理制度,市、縣區相繼開通了食品安全信息網,實現食品安全信息網上、網上查詢;特殊藥品監控信息網正常運行,對全市所有特殊藥品批發企業藥品經營實現實時監控。

全市制定了食品藥品安全事故處理應急預案、簡本、操作手冊,開展了Ⅲ級食品安全事故演練;10家藥品生產企業完成了本企業應急預案的編制,食品藥品安全應急處理能力不斷增強。去年7月份,藥品“甲氨蝶呤”不良事件發生后,我市迅速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在最短時間內查明該企業生產的原料藥無質量問題。全市藥品日常監管狀況良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上報數列全省第一。各縣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鄉鎮等基層組織和單位是隱患排查監控工作的責任主體,開展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和演練,形成鄉鎮、村、組三級應急救援網絡體系,確保在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發生時能迅速反應、正確決策、妥善處理。

(六)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廣泛深入。

以培育負責的管理者、誠信的經營者和成熟的消費者為目標,大力普及食品藥品安全常識和法規知識。出臺了信息宣傳教育制度,提出了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三貼近”原則和“五進”工作要求,明確了宣傳的主體、宣傳的內容,并強化目標責任制考核。整合各部門的宣傳教育資源,突出主題,創新載體,強化重要時段和專項整治成果的宣傳。

去年,各級各有關部門圍繞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大力宣傳《特別規定》等產品質量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意義,宣傳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加大對偽劣產品和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公眾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意識,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社會氛圍。據統計,各級報刊和電視新聞媒體相關新聞報道和專題428篇(次),發放宣傳資料9600余份;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累計編發專項整治工作簡報14期、1750余份;市政府舉行了新聞會,并在《湖州政報》上刊發專輯。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以“關注食品藥品安全,共創健康美好生活”為主題,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知識“五進”活動,啟動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進萬家社區、入萬戶家庭”宣傳活動,組織“食品安全宣傳系列行”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市工商局以“倡導新消費,共謀新發展,構建新和諧”為主題,開展“新消費運動”進企業活動;市衛生局以“關注餐飲衛生、預防食物中毒”為主題,開展了廣泛的宣傳活動;市質監局、農業、教育、貿糧、建設等部門充分利用廣告、電視、報紙、網絡、短信、文藝活動、圖板展等形式進行食品安全宣傳報道。據統計,去年全市共發放各類食品安全宣傳資料80000余冊(份),光盤400余張,在各類報刊開設食品藥品安全專刊30期。

(七)食品藥品安全督查考評落實到位。

積極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和責任機制落實情況的綜合評價,并以綜合評價為載體,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年終綜合評價與平時督導檢查相結合、綜合考核與部門自查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完善督察、督導、督辦和跟蹤問效機制,實現了“以評促管”的預期目標,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扎實推進。同時,組織成立食品藥品安全暗查暗訪組,建立暗察暗訪工作機制,落實人員、裝備、經費保障,常年開展工作,直接了解市場食品藥品安全狀況,跟蹤檢查各地重點工作實施和重大事件查處整治情況,督促相關工作落到實處。

二、不斷提升全市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鞏固深化食品“三網”和藥品“兩網一規范”建設,不斷改善農村食品藥品安全狀況。

食品安全“三網”建設。一是完善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責任制,建立基層組織食品安全責任制。通過行業自律和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第一責任人意識,努力構建政府、部門、企業三位一體的責任體系。特別是要加大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建設力度,將鄉鎮監管機構建設列入縣區考核內容,在吳興、南潯兩區有效運作、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全市推廣。二是加大農村“放心店”增量提質擴面力度。擴大流通龍頭企業的農村連鎖便利店的覆蓋面,不斷提高“放心店”的統一配送面和商品配送比例,大的行政村放心店實現超市化。同時加快學校、景區、社區“放心店”的擴面步伐,學校“放心店”覆蓋面達到100%;提高農村非“放心店”的規范化程度,使25%的農村商店達到“放心店”標準。三是在鄉鎮公共安全監管中心的統一安排下,充分發揮鄉鎮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站的組織和服務作用,抓好村(居)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員的教育培訓和整合工作,探索建立統一的舉報平臺和獎懲辦法。

藥品“兩網一規范”建設。結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建設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推進,進一步加強農村藥品供應網絡、監督網絡和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藥品規范化管理。加大農村藥品協管員、信息員的業務培訓和工作考核力度,增強鄉鎮食品藥品監管站的工作能力。建設藥品連鎖配送網絡,特別是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用藥,要實行統一配送。繼續鼓勵在農村食品“放心店”中新增乙類非處方藥柜。把農村醫療機構的藥品規范化管理全面納入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建設中,統一規劃,強化監督管理。切實加強各類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特別要進一步加強個體診所、城鎮社區服務站和廠礦、學校醫務室等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醫療器械的規范化管理,到年底全市基層醫療機構藥品規范化管理達到95%以上。

食品藥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一是爭創食品安全示范縣,再新增2個以上縣區新進入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行列。二是在全市所有鄉鎮全面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示范鄉鎮創建工作,32個鄉鎮達到創建標準。三是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示范村(社區)和示范街道的創建工作。四是在全市全面推進農村藥品“兩網一規范”示范縣建設,到年底各個縣區都要努力達到示范縣標準。

(二)深入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不斷提高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成效。

深入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細化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目標,堅持抓重點環節和重點品種并重,規范與整治相結合,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食品藥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一是廣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形成“一鎮一品”、“一鄉一特”,大力推進農資連鎖經營,加大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二是加強食品生產企業動態監管,及時發現問題,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建立健全食品生產企業業主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強化企業法人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三是開展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監管及消費警示工作,全面實施重點商品準入制度,推行食品定點分類監測和危險性評價機制。四是加強對學校、企業、建筑工地食堂和“農家樂”等休閑觀光用餐場所的監管,落實家庭宴席申報制度,嚴厲查處無衛生許可證從事餐飲服務的違法行為。五是以農村、校園周邊和城鄉結合部“十小”整治為重點,集中時間和精力,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加大明查暗訪頻次和力度,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落實整改、及時消除隱患。六是按照藥品安全監管“四不放過”要求,開展“藥品生產工藝和處方核查、醫療器械注冊清查、興奮劑市場整頓、藥品流通票據管理、藥品冒充非藥品”等專項整治,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查處大案要案,有效遏制制假售劣違法行為。七是強化藥品和保健食品違法廣告整治,堅決取締以公眾人物、專家名人證明療效等違法藥品廣告,對嚴重違法廣告的藥品堅決采取行政措施予以下架。

(三)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食品藥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制定實施湖州市食品藥品安全規劃(20*-2010),不斷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完善長效監管機制,逐步實現食品藥品安全的長效監管。一是健全綜合評價體系,完善市對縣區、縣區對鄉鎮的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工作。二是全面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企業信用檔案和職能部門監管檔案,建立食品藥品召回和企業紅黑榜制度,完善食品藥品安全誠信體系和鼓勵誠信、嚴懲失信的信用機制。三是建立食品安全例行監測體系,把食品安全納入全市公共安全信息的總體規劃之中,構建部門間食品安全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并定期向社會食品安全綜合監管信息;同時加強對食品企業的監測,逐步實現對重點食品企業點對點的實時監控。四是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整合資源,集中投入,實現檢驗檢測資源的有效整合與綜合利用。五是健全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機制,完善應急預案,提高鄉鎮基層應急能力,嚴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程序,防止瞞報、濫報。六是完善藥品市場準入機制,嚴格準入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嚴肅責任追究,從制度上切實把好第一道關口;同時,研究對嚴重違法企業主“資格罰”措施,對提供虛假資料騙取注冊文號或許可證的,要依法嚴肅處理,加大違法者的違法成本。七是完善食品藥品監管分工負責、分口把關和市、縣區、鄉鎮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的工作機制,實現全面有效的監管。八是完善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努力形成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教育機構、消費者共同參與的多方位的宣傳教育網絡體系,廣泛深入開展面向社會、貼近公眾的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實現宣傳教育常態化、陣地化和工作化,增強群眾的食品藥品安全意識和消費信心,促進食品藥品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努力確保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取得實效

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分工負責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今年工作目標責任書確定的的工作目標任務,細化責任分解,強化督查考核,嚴格責任追究。要認真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責任制,明確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要制定細化實施方案,定時間、定任務、定人員、定措施,按計劃、有步驟、扎扎實實地把各項整治監管工作逐級部署落實到位。要加強督查考核,確保有效推進、取得實效。要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不力、消極應付、失職瀆職人要嚴肅追究行政責任和監管失職責任,造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一、生產經營主體責任落實情況

年初農牧農村和科技局分別與26個鄉鎮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并且與溫拖片區蔬菜種植基地、龔埡鄉蔬菜種植基地、種植小戶共18戶蔬菜種植戶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強化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的宣傳力度,號召科學用肥,堅決杜絕禁限用農藥的使用,嚴格控制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嚴禁使用未經國家登記注冊和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肥料、激素,科學、安全合理使用農藥,推廣化肥無公害施用技術,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到了生產經營主體。

二、抓好農業投入品的監管

農業行政執法大隊深入全縣城鄉各農資市場進行檢查。對全縣內各農資市場、鄉鎮農資集散地進行了拉網式清理。重點清查種子、農藥、肥料、地膜等農資產品和農機,對發放的農資生產經營許可證、產品登記證、品種審定證書、經營臺帳進行核查。通過全面清查,發現春耕期間劉某無證銷售過期種子當場沒收其過期種子并對劉某進行教育批評、講讀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其建立經營臺帳、所有農資要從正規渠道進貨。

三、開展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一)安排部署、制定方案。根據省州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要求,結合我縣發展實際情況,3月2日我局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制定了《縣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并下發到各鄉鎮。按照規范統一原則、主體責任原則、分工合作原則開展工作,規范合格證基本樣式,強化主體責任,將我縣轄區縣域內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鼓勵小農戶、個體經營戶參與試行。

(二)加強宣傳培訓。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以來一是印發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明白紙、告知書、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2000余份,將明白紙和告知書張貼在蔬菜基地及種植小戶門口等醒目的位置進行宣傳,在公路沿線、龔埡鄉、溫拖鄉、年古鄉、中扎科鄉張貼懸掛橫幅13條。二是分別于3到4月底組織各鄉鎮農技員和本縣轄區內的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進行系統的集中培訓,共培訓150余人次。三是深入田間地頭、農貿市場、農產品生產加工園區、種養殖基地開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宣傳5次。

(三)落實生產主體責任,建立主體名錄。通過調查了解把縣正在經營具有代表性的56個生產經營主體個納入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范圍。

(四)部門協作、共同推進。與縣市場監管局建立了緊密合作機制,共同推進合格證試行工作。將合格證開具、查驗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內容,既要檢查種養殖生產者、市場經營者是否按要求開具,也要核查合格證的真實性。在試行期間,單位統一印制縣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共計800余份。

截止11月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205張,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70.9165噸。

四、加強追溯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能

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從推進標準化生產、增強全程監管能力著手,啟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平臺建設工作,基本實現生產基地農產品“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全縣目前有2家農產品生產企業申請入駐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與追溯平臺數據有效連接,生產經營主體通過在國家級(省級)追溯信息平臺開展產品追溯,在追溯平臺上打印合格證+追溯碼,消費者通過掃描合格證上的追溯碼,即可查詢生產主體基本信息、產品產地、生產過程等信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更加放心。

五、強化宣傳與培訓

(一)加大宣傳力度

為增強群眾農產品安全意識,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和食品安全宣傳周等宣傳活動。通過現場咨詢、展覽展示、課堂培訓等方式,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相關知識,普及法律法規知識,推廣安全用藥,指導農民科學使用種子和肥料等農資產品,進一步提升了生產者、經營者及消費者安全意識,營造了濃厚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二)積極開展培訓指導。

通過對蔬菜種植基地、和種植大戶開展培訓,推廣科學規范使用農資、嚴格執行休藥期、安全間隔期和建立投入品使用記錄等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業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和科學種養技術。

六、開展例行檢測和監督抽檢

監督抽檢。為保障我縣人民舌尖上的安全,2020年深入蔬菜生產基地、農貿批發市場、等進行蔬菜、水果抽樣檢測共計抽取樣品600余個,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100%。截止目前共形成安全檢查簡報12期。

七、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品牌創建工作截止目前,縣共創建農產品共8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6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個。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省州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制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巡查頻次,確保我縣農牧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是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政策措施,將推行農產品合格證常態化管理。

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一)加強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整頓。進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劑管理規范。嚴格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規范食品添加劑標簽標識管理,督促企業做好食品添加劑的進貨驗收、使用管理和使用報告等工作。開展食品中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專項抽檢和監測,系統排點食品品種中易被濫用的添加劑。整治超過標準限量和使用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查處和打擊生產、銷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為,嚴格食品添加劑及相關產品的研制管理。

(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頓。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監督抽查和專項抽檢,深入開展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食用筍、干果、畜禽產品、水產品中農獸藥和禁用藥物殘留監測。繼續深化以農藥、種子(種苗)、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為重點的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強化農資市場準入管理。加大農藥生產經營監管力度,加強農藥質量監督抽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單位。加強飼料質量安全監測,嚴厲打擊在飼料原料和產品中添加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及養殖過程中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行為。加強獸藥GMP(良好生產規范)后續監管,積極推行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制度,實施動物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打擊制售假劣獸藥違法行為。深入開展水產苗種專項整治,加強水產品質量抽檢,打擊水產養殖環節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禁用藥物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行為。繼續抓好產地準出示范工作。以標準化為載體,穩步做好“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工作。

(三)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整頓。嚴格食品生產許可制度,完善食品生產企業申證、換證、年審等環節工作機制,推進食品生產許可網上審批平臺建設。加強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依法落實食品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查處企業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組織開展對桶裝水、乳制品、豆制品、食品包裝產品、食品添加劑等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專項整治工作。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取締無生產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的非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一步規范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督管理,鞏固深化小作坊整治成果,建立完善長效監管工作機制。

(四)加強食品流通環節整頓。嚴格食品流通許可制度,完善食品市場主體準入機制,完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和退市制度,建立銷售者主動退市和工商部門責令退市相結合的監管機制。加強食品安全源頭監管,進一步完善和推進配送制、備案制、索證索票制和一票通制等長效管理制度。繼續推進經營者自律五項制度〔經營者進貨臺賬制度、進貨查驗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無理由退(換)貨、商品質量信息公示制度〕。突出抓好重點地區、重點場所和重點品種的監管,繼續深入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加大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和食品市場日

常巡查力度,依法查處和取締無證照經營和超范圍經營食品的違法行為,打擊銷售過期變質、假冒偽劣和不合格食品的違法行為。全面完成小食雜店、小菜場整治和規范,引導農村食雜店向“萬村放心店”工程示范店轉化提升,對示范店實行動態監管。

(五)加強餐飲服務環節整頓。嚴格餐飲服務許可制度,查處餐飲系統無證經營行為。規范餐飲服務許可行為,提高餐飲服務準入門檻。以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農家樂、旅游定點接待或旅游景區餐飲單位等為重點對象,以食品加工及儲運溫度、時間控制和餐飲具清洗消毒等為重點環節,以春節、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和學校開學前后為重點時段,組織開展餐飲服務環節專項整治和專項檢查。加強餐飲服務單位原料溯源管理,落實食品原料進貨驗收和臺賬登記,強化索證索票,監督學校食堂及大、中型餐飲單位建立所有食品原輔料的進貨臺賬,小餐飲單位建立食品添加劑、豬肉及食用油的來源登記臺賬,查處采購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等行為。繼續推進小餐飲食品安全整治和規范,基本完成三年整規目標任務,提升小餐飲食品安全水平。組織開展餐飲服務環節監督抽檢。

(六)加強禽畜屠宰整頓。嚴把市場準入關,清理整頓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全面開展屠宰企業的審核換發證工作。加強對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日常監管,進一步落實無害化處理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措施,健全和落實生豬宰前“瘦肉精”檢測制度、肉品品質檢驗制度、可追溯制度,加快建立屠宰企業監管檔案和信用記錄。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查處違法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的豬、出廠未經品質檢驗或經品質檢驗不合格的豬肉產品等行為。強化活禽和生豬產地和屠宰檢疫,查處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的行為。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畜禽肉質量安全全程監管體系,打擊加工、銷售病死病害畜禽肉和注水肉等行為,嚴防病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肉品進入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環節。

(七)加強保健食品整頓。開展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專項檢查,查處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行為。開展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標簽、說明書專項檢查。查處通過公益講座、健康診療、學術交流、會展銷售等方式變相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的行為。加強保健食品廣告監管,加大對虛假違法廣告的處罰力度。整治普通食品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夸大療效和功能的行為。

(八)認真執行食品安全標準。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標準的宣傳貫徹,動員社會、企業和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標準實施,跟蹤評價食品安全標準實施情況。

(九)加強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加快推進檢驗能力建設,嚴格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和檢驗人員管理,推進檢驗檢測資源和信息共享。

(十)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在企業中建立生產經營檔案制度,鼓勵支持食品企業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督促行業協會組織對食品企業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培養具備良好職業道德、較高業務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專職食品安全人員。建立食品企業誠信不良記錄收集、管理、通報制度和行業退出機制。加強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者質量信用建設和信用分類監管。

二、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各鄉鎮(街道)、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的組織領導,認真履行職責,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加強治理整頓。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分解整頓工作任務,明確各環節、各階段的整頓目標和完成時限,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要將集中整頓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及時總結整頓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經驗,形成食品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統籌安排監管力量,切實保障經費投入,抓好整頓任務落實,全面完成整頓工作目標。

(二)加大查處力度,嚴懲違法行為。各鄉鎮(街道)、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投訴舉報受理工作,注意發現食品安全事故和案件線索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要完善快速反應機制,及時妥善處理食品安全事故。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對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部門,堅決克服以罰代刑的現象,加大對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強化行政監察和行政問責,嚴肅查處監管部門失職、瀆職行為。嚴格實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舉報、通報制度,對行政機關遲報、漏報甚至瞞報、謊報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三)做好信息報告,強化宣傳引導。各有關部門于每月30日前向縣食安辦報送本月整頓工作動態信息,及時反映本地區、本部門工作進展情況,重要信息隨時上報。要統籌和規范食品安全整頓信息工作,要正確把握輿論導向,主動做好信息和政策解讀;組織開展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積極宣傳食品安全整頓工作進展、成效和典型事例;支持新聞媒體并展輿論監督,引導新聞媒體客觀準確報道,為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鄉鎮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一、領導重視、任務明確、責任落實

副市長戴紹泉和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國慶分別在2月8日和4月12日電視電話會議上對我市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行了部署,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市整規辦將兩位領導的講話及時印發給了各區縣、市級各部門,并要求各區縣、各部門認真組織學習,貫徹落實。

自貢市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領導小組將“加強市場經濟秩序整治、食品藥品的安全監管,著力解決市場經濟秩序不規范、用藥安全性不高、招商引資環境不夠寬松的問題”作為“整建活動”實施“三大行動”的重點內容之一。在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國慶和副市長戴紹泉的領導下,市整規辦制定了《自貢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及招商引資軟環境建設“突出矛盾和突出問題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從市場經濟秩序長效機制建設、食品藥品安全和招商引資環境建設三個方面,列出了17個“突出矛盾和突出問題”,并對每個問題明確了具體措施、責任(牽頭)單位、責任人、配合單位、完成時間和達到的目標和效果。并及時通報、匯總反映其進展情況。按時完成了各項任務。

按照《自貢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自貢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三年總體規劃的通知》(自府辦發[2005]102號)要求,在2006年底,市整規辦印發了《自貢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2006年工作總結和*年工作要點》(自整規辦[2006]15號),對*年全市整規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明確了全市整規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整規工作重點、宣傳報道、基礎建設工作等。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關于*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市整規辦于6月14日和26日分別召開了區縣和市級部門整規工作專題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各區縣、各部門的工作任務。

二、進一步加大專項整治力度,鞏固整治成果

(一)組織開展節日市場綜合整治行動

為了確保人民群眾重大節假日生活健康和安全,市整規辦分別組織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節日市場全市綜合整治聯合行動。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全市節日市場綜合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27000多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52000多戶次,取締各種非法生產經營戶400多戶,搗毀各種非法生產經營窩點30個,查獲各類案件1473件(其中:立案查處224件),涉案人數1551人,已行政處罰753人。

通過節日市場整治,使全市節日期間未發生重特大市場秩序事件,凈化了市場,為廣大人民群眾節日生產生活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繼續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

按照2月8日國務院、省、市政府加強食品藥品整治和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由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自貢食品藥品監管局牽頭,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共查處各類食品違法行為1737起,立案查處393件,規范和取締無證照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和小作坊1173戶,搗毀生產加工假冒偽劣食品窩點45個。立案查處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84件。

農業部門重點開展了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三大環節的執法行動,重點檢查了2個蔬菜生產基地,6個超市、農貿市場,對3個農業專合組織等共計18個單位的蔬菜、茶葉、大米、水果4類產品進行了專項抽樣檢測,經檢測未發現農藥殘留超標產品。同時,配合質檢中心抽取蘑菇6個樣品送省農科院檢測中心檢測。

畜牧部門認真組織實施放心肉工程;深化畜產品無公害基地建設;加強獸藥飼料企業監管,提高產品質量;大力開展專項整治和監督檢查,加大動物防疫檢疫及監督工作力度。今年上半年沒收違法生產、經營的肉品2100公斤,沒收、銷毀不規范獸藥23件(瓶、盒、支),無生產銷售許可證、無批準文號及假冒偽劣產品1.5噸、不安全肉品2.1噸,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8件,挽回經濟損失4.8萬元。

水務部門進一步加強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和管理;從源頭上保證水產投入品的質量安全;開展化肥養魚專項整治活動;加強水生動物防疫檢疫工作,減少疾病傳播,保障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對水產品藥物殘留實行抽檢。檢查漁藥、漁飼料等投入品經銷尚58戶,未發現“三無產品”、假冒偽劣漁藥、漁飼料以及禁用漁藥;共檢查養殖大戶120戶,養殖面積2500畝;實施成魚檢疫120批次,苗種檢疫160批次;抽檢了6組水產品。

質監部門開展了以嚴厲打擊食品黑窩點和利用非食用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兩打”行動為重點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共檢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80戶、餐飲店13個、超市及其他經營戶47個、查處食品安全案件41件,查獲案件貨值53.84萬元,已行政處罰人數38人。

工商部門繼續依法清理規范食品經營主體,強化食品安全日常監管;進一步完善農村12315申訴舉報網絡建設;加大食品質量監測和專項抽查力度,不斷推進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建設,深入推進“四制兩查兩書一承諾”的監管模式;重點以城市社區、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開展重點區域執法檢查,重點清理無照經營和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檢查食品經營戶23981戶次,取締無照經營351戶,查處食品違法案件43件,銷毀假冒偽劣食品34073公斤,飲料2968瓶,受理消費者投訴12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83萬元。

商務(商務經濟)部門按照《生豬屠宰企業資質等級要求》,切實加強生豬屠宰企業標準管理;認真貫徹落實《酒類流通管理辦法》;繼續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嚴厲打擊生豬屠宰和酒類流通中的違法行為。共檢查屠宰場(點)50個,生豬2600多頭,菜牛54頭,搗毀生豬注水窩點1個,取締非法生豬屠宰點1個;查獲銷售假冒酒的違法商家7戶,發出限期整改意見書35份,收繳假冒國家名優白酒280瓶。

衛生部門制定了《*年食品衛生安全專項整治方案》,與旅游部門建立了推動旅游事業發展合作機制,強化旅游景區景點及周邊食品、飲用水及公共場所衛生日常監管;與工商部門建立了餐飲業聯合整治機制。檢查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2626家,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2件,涉案金額7.5萬元;檢查學校293所,學校食堂229家,限期整改36家,現場處罰1家,停業整頓1家,銷毀過期變質食品、三無食品40公斤。

城管執法部門制定了《關于開展*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的實施意見》,分階段對城區各主街大道、廣場、校園、旅游景點、車站周邊的無固定經營場所的飲食攤點、路邊小炒店及夜宵攤點進行了專項整治。共查處無證飲食攤點824個,其中取締276個,教育整改和規范攤點548個。

鹽政部門開展了對食鹽零售商、餐館、食堂、各類大型超市、農村集貿市場的日常監督檢查,對行業用鹽單位進行了重點檢查,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鹽業長效監管制度。共檢查各類用鹽戶2000多家,搗毀私鹽窩點1個,查獲違章鹽12.3噸,立案15件,結案12件,行政處罰15人。

食品藥監部門加強對藥品生產企業的監管,進一步規范藥品生產行為;以監督實施GSP和整治藥品廣告為重點,加強藥品流通領域的整治;抓好藥品使用領域的監督檢查,重點加強疫苗監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確保用藥用械安全。立案查處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84件,集中焚毀了前列治星膠囊、龜齡集等60個多個品規,共計20余噸,貨值金額80余萬元的假劣藥品。

(三)繼續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

我市各區縣、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保護知識產權行動綱要(2006—*年)的通知》([2006]22號)精神,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

市知識產權局深入企業開展調研,指導企業對創新技術加以知識產權保護,其中久大集團公司一次性申請專利6項。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月和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組織開展知識產權知識競賽等活動。牽頭組織開展了保護專利權專項檢查,堅持日常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重點抽查了城區和貢井區的各大商場的5000余種商品,查獲45種專利權已失效的商品和59種無法確定其法律狀態的商品,涉案金額4600余元。根據抽查的情況印發了關于檢查專利商品情況的通報,提出了具體的整改要求。

工商部門組織開展了以打擊商標侵權為重點,保護注冊商標的專用權,維護好商標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行動。積極指導企業新辦理商標注冊63件,其中農產品商標18件;深入企業,加強對爭創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企業的指導,已培育4戶企業申報“中國馳名商標”,有3戶企業材料上報認定;培育10戶企業申報“四川省著名商標”,有7戶企業已經經過初審處于等待認定中;對65件“自貢知名商標”進行復審認定,培育30戶企業參加“自貢市知名商標”新認定;打造“城市名片”,辦理“南國燈城、千年鹽都、恐龍之鄉、鹽幫菜”四件商標注冊,已辦理39件商標注冊;開展了商標專項檢查工作,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50件;加大了商標工作宣傳力度,在《今日晚報》開辟《商標園地》專欄,每月一期,已刊發5期。

文化局部門組織開展了文化新聞出版市場專項治理行動。重點開展了“保護知識產權,反盜版天天行動”,建立了與公安、工商、教育、城管等部門聯合行動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了區縣文化市場舉報電話12318聯網工作,全市舉報電話實行24小時值守,全市共受理舉報86次,做到了“有報必接,有接必查”。全市開展日常檢查320多次,出動檢查人員1662人次,檢查經營場所1546家次,收繳非法音像制品27600盒(盤),收繳、搗毀電子游戲機349臺(張),收繳非法書刊350本(冊),受理案件25件,罰款8萬元。集中銷毀非法音像制品2.8萬張。

煙草專賣部門大力發揮同公安、工商等部門聯合協作機制,針對市場上的“假、私、非、無”經營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查獲違規卷煙702.56件,其中走私煙7.54件、假冒卷煙338.07件、非正規渠道進貨卷煙356.95件,累計查獲案件1411起;查獲獲制假窩點2個,販藏假煙窩點5個;刑事拘留犯案人員14人,判刑2人。

(四)繼續開展打擊商業欺詐專項行動

工商部門深入開展廣告市場專項整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新的《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和新《藥品廣告審查標準》,會同宣傳、監察、糾風、衛生、食品藥監、公安等部門制定了《自貢市*年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部門聯席會議工作要點》和《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聯合會審制度(暫行)》,建立和完善了廣告專項整治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加強了廣告的日常監測工作,加大對虛假違法廣告處罰。共查處各類違法廣告76件(其中:藥品廣告12件,保健食品廣告7件,醫療服務廣告4件)。

工商部門嚴厲打擊合同欺詐行為。繼續深入開展了“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已幫助157戶企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新發展“守合同、重信用”企業113戶,其中:國家級7戶,省級31戶,市級75戶。查處合同欺詐案件6件,涉案金額3.8萬元,調解合同糾紛案件10件,涉案金額5.9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3萬元。

衛生部門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行動。市衛生局會同市整規辦、公安局、監察局、人口計委、中醫管理局聯合印發《*年度自貢市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召開專題會議進行了部署和安排。組織開展了專項檢查,嚴厲查處大要案件。檢查醫療機構503家,取締無證行醫診所及窩點12家,立案處理8家,并對部分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黑診所、假醫生執業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對黑龍江省牡丹江水泥集團醫院非法承包科室非法行醫行為,給與罰款1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80余萬元和一臺設備。

(五)繼續開展打擊傳銷專項行動

工商局部門認真貫徹《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與市公安局聯合出臺了《自貢市打擊傳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重點打擊“拉人頭”、“團隊計酬”和利用互聯網進行傳銷的行為,搗毀窩點3件,驅散傳銷人員66人。開展了創建“無傳銷社區”、“無傳銷校園”活動;加強輿論宣傳工作,與《自貢日報》、《今日晚報》宣傳5次,提高廣大群眾防范和抵制傳銷的能力,通過“打、挖、防”工作體系,努力將傳銷消滅在萌芽狀態。

(六)深入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

農業部門重點對種子、農藥、肥料開展檢查,強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治理。開展了種子備案工作;開展了農業投入品市場檢查;加強了農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加大案件辦理力度;建立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共檢查農資市場268個,檢查農資門市2309個次,查處農資案件28件(種子13件,肥料4件,農藥11件),查獲違規和質量不合格種子品種13個6884公斤;查獲違規農藥24個142公斤,其中登記證過期農藥品種1個、過期農藥22個、標簽不規范1個;復混肥登記證過期等違規品種4個2410公斤。兩雜種子登記備案品種423個,其中:玉米品種194個、水稻品種229個,比上年增加100多個。

質監部門加大了對化肥、農藥、農機重點區域的整治工作力度,有重點有步驟的對對轄區內42個農資產品生產企業進行逐一排查,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大安質監分局還聯合工商、農業部門對轄區內的農資經銷企業進行檢查,重點查處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行為,確保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害。立案查處農資類案件10件,貨值金額26.73元;檢查化肥生產企業40家,經銷戶53個,抽樣產品49個,其中24個不合格。

工商部門繼續開展“紅盾護農”行動,維護農資市場秩序。據統計,共檢查農資經營戶2438戶次,檢查市場653個次,檢查肥料350余噸,農藥1100公斤,種子1280公斤,沒收不合格肥料25.9噸,農藥70公斤,種子130公斤,農膜1500公斤。查處各類農資違法案件48件,取締無照經營89戶,受理農資投訴案件117件。

物價部門開展了對我市涉農收費單位和種子化肥經銷點的檢查。檢查民政、計生、畜牧、建設等涉農收費單位和種子化肥經銷點共244個。其中:檢查化肥生產企業5家,化肥種子批發企業12家,發送種子經營戶價格告戒書300份,整個專項檢查查出違法所得金額30萬元。

供銷部門對所屬農資經營戶采取了分級負責制,監督進貨渠道,采取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配合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開展了農資市場專項整治。

(七)開展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

工商部門先后制定了《自貢市工商局關于開展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和《關于房地產交易秩序專項整治自查自糾的通知》。元月9日召開了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屋中介機構參加的自查自糾工作會,要求經營單位3月15日前針對售房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查自糾。開展房地產專項檢查共立案11件,結案2件,罰款3萬元。

房管部門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商品房預售監管的緊急通知》,強化了商品房預售的管理。出動80人次進行現場檢查、督促、查處,對于違規預售的,下發停止預售通知書,已對5家企業的5個工程項目下發了停止預售通知書。主動積極宣傳房地產交易知識,每月在《今日晚報》公示本月商品房預售信息。開通了商品房預(銷)售網上簽約、網上備案系統,為規范房地產企業一房多買、炒賣房號、捂盤惜售、囤積房源、哄抬房價等,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規范房地產經紀、測繪、評估機構行為,在對房地產經紀行業進行了摸底、清查的基礎上,初步建立了房地產經紀機構登記備案制度。制定了《自貢市房地產評估行業自律公約》,在房地產測繪行業實行“預測繪成果審核”。

(八)結合地區和行業特點開展專項整治

深入開展稅收專項專項整治。國稅和地稅部門繼續深入開展稅收專項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緊緊圍繞打擊各種偷、抗、騙稅行為,狠抓大要案件的查處,廣泛開展稅收法治宣傳教育,倡導“依法誠信納稅”風尚。國稅系統共對156戶納稅人進行了檢查,查補稅款、罰款、滯納金411萬元,查處偷稅案件31件,移送公安機關涉稅案件2件。地稅系統查結案件72件,查補稅金及附加、罰款共計1359萬元。

整頓市場價格秩序,打擊價格欺詐行為。物價部門組織開展了涉農、通信、醫療收費檢查,加強群眾價格投訴舉報的查處工作。共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14件,處理違法所得17.168萬元,其中上繳財政13.569萬元,退還消費者3.599萬元。受理群眾價格舉報投訴案件35件,在規定期限內案件辦結率達100%。

開展建材市場等專項整治。質監部門組織開展了建材市場、特種設備安全檢查、鞭炮生產企業檢查、塑料管材產品質量專項整治行動、冬季高耗能專項執法檢查、絮用纖維制品專項打假等專項整治行動。

打擊商業賄賂和反壟斷專項執法工作。工商部門繼續加大對商業賄賂的整治力度,扎實開展反壟斷專項執法工作,立案商業賄賂案件5件,已結案3件,罰款14萬元;充分發揮商品質量監測抽查職能,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進一步加強12315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提高消費維權效能和水平。

開展建筑市場專項整治。規劃和建設部門認真執行法定建設程序、加強工程招標投標監管、全面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進一步強化清理拖欠工程款及民工工資、開展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檢查。上半年完成建設項目報建備案52件,審查發放施工圖設計文件備案書107個,建設工程報建率和施工圖審查率均達100%;納入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的招標項目57個,其中公開招標21個,邀請招標36個;辦理省外、市外33家次建筑企業入市備案;已清理償付工程款42769.03萬元,占網上拖欠總額的99.57%,民工工資9494.32萬元,占網上拖欠總額的100%;責令立即整改的有34個工程,責令限期整改的12個,責令停工整頓的9個;整改安全隱患130處/件。

開展旅游市場專項整治。旅游部門開展打擊欺客宰客、低價競爭、非法經營和超范圍經營、強制或變相強迫游客消費以及“黑車”、“黑導”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行為;加大旅游安全監管力度;組織開展了違規旅游廣告專項整治;轉變旅游執法工作作風,規范了旅游投訴和旅游行政執法辦案程序。查處6個單位門市部違規簽訂旅游組團合同、訂房、訂餐等行為;對4個單位違規租賃“黑車”、“野車”提出警告并下達了責令限期整改的通知書;查出各類安全隱患14起;對2家違規印發旅游宣傳資料的旅行社進行了警告并下達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受理旅游投訴20起,立案查處5起、調解處理13起、投訴辦理的結案率達到90%。

加強海關監督檢查。成都海關自貢辦事處加強進出口貨物監管,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執法監督檢查。查獲進口免稅設備違規案件1件,案值80萬元;對加工貿易企業查補稅款233萬元;查處進出口貨物中不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事件6起。

開展交通運輸市場專項整治。交通部門組織開展了汽車維修市場、客貨道路運輸市場、水運市場等交通運輸市場專項整治。查獲案件1089件,立案查處993件,取得無證經營和28戶,查處安全隱患47起。

狠抓安全生產。安監部門完善了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和安全目標執行情況公告制度,建立了安全生產事故案審制度。組織開展了煤礦安全、以反“雙超”為重點的道路交通安全、鄉鎮船舶、渡口、渡船、危化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等專項整治,開展了火災隱患普查。該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280人次,查處安全隱患750起。

各級政法委、政府法制辦、監察局、發改委、財政局、司法局、勞動保障局、國土資源局、審計局、銀監局、人民銀行等部門積極配合相關執法部門開展整規工作,并根據本部門職能加強監管。

各區縣整規辦結合本地特點,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市政府部署的整規工作,積極組織本地區的行政執法部門開展了各種專項整治。

三、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推動整規工作長效機制建設

我市各級領導以及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高度重視國務院《關于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整規辦、公安部、監察部《關于在行政執法中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整規辦、公安部《關于加強行政執法機關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工作聯系的意見》(即:“一個規定、兩個意見”)的貫徹落實。*年4月12日全國、全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電視電話會議后,我市緊接著召開了全市的電視電話會議,會上,市委常委、副市長、整規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國慶對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推進整規工作長效機制建設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年5月31日,由市整規辦、市檢察院聯合組織市級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到宜賓漢王監獄開展了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活動。

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和檢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執法部門與司法部門協作機制,聯系會議制度,公安經偵信息聯絡員制度,加強行政監察力度,確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工作落到實處。市檢察院主動深入到工商、煙草專賣局、鹽業稽查所、稅務等行政執法部門,了解行政執法情況,深挖立案監督線索,積極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的執法活動。上半年檢察機關建議行政執法單位移送案件線索2件,公安機關均已立案偵查。

通過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各項工作的推進,有力地打擊了各種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已移送司法機關查處18人;各級公安機關共抓獲經濟犯罪嫌疑人62人,刑事拘留38人、取保候審26人、逮捕8人、直接移送4人;各級檢察機關已批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案件10件12人,其中:合同詐騙6件6人、假冒注冊商標2件4人、虛開增值稅專業發票1件1人、非法行醫1件1人;各級法院已宣判偷稅、合同詐騙罪犯4人。

四、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整規工作的良好氛圍

工商部門組織質監局、物價局、知識產權局、衛生局、廣電局以及各新聞單位等開展了“3.15”宣傳咨詢活動;市整規辦、市知識產權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組織開展了知識產權宣傳月暨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并于今年5月正式開通了自貢市食品安全信息網;質監部門組織開展了“農資打假下鄉”集中行動日的宣傳活動。

在市委宣傳部的精心組織下,我市各新聞媒體加大了宣傳力度。據不完全統計,1-6月,《自貢日報》刊發稿件35篇,圖片4幅;《今日晚報》刊發稿件42篇,圖片17幅;自貢電臺播發消息85條、錄音報道12條、專訪5個、專稿4組;自貢電視臺播發消息80條、專題2個、專訪3個、今日關注3期。通過努力,全市整規工作宣傳形成了導向正確、上下互動、立體交叉、家喻戶曉的良好態勢。

五、開展調研,通報信息,加強整規工作基礎建設

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根據省整規辦《關于報送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的通知》(川整規辦函〔*〕10號)精神,市整規辦組織開展了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活動。通過調研,初步掌握了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來下一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工作思路。在調研基礎上,形成了《關于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自整規辦[*]8號),上報了省整規辦,并印發給了各區縣和市整規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堅持定期召開聯系會議制度。每季度堅持分別召開了市級部門、區縣整規辦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聯系會議,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安排部署整規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完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国产 | 免费精品一区 | 亚洲专区在线 | 婷婷在线综合 | 色就是色欧美亚洲 |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 | 亚州av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九九九 | 综合伊人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波多野结衣av在线播放 | 成人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日韩毛片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www.日韩av| 狠狠色网站|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 | 男人天堂网站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伦精品一区 | 黄色大片免费看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 天天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免费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欧美第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的软件 | 99在线国产 | 日日夜夜天天干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电影 | 国产精品黄色片 | 日韩欧美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