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饸v史收益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內容摘要: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準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戰略儲備基金。該基金成立十年來,已經實現了投資的多元化,且獲得了比較高的投資收益率,但在投資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擬對全國社?;?/a>的投資管理進行探討,以促進其更好更快發展,以應對未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時的養老金支付危機。
關鍵詞:全國社?;?投資管理
全國社?;鹜顿Y現狀
(一)相關政策沿革
2001年5月18日,《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規定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
2001年12月13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臺,對社?;鸬耐顿Y作了詳細規定。其中,第二十五條規定社?;鹜顿Y的范圍限于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
2003年6月2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與南方、博時、華夏、鵬華、長盛、嘉實6家基金管理公司簽訂相關授權委托協議,全國社?;饘⒄竭M入證券市場。
2004年2月9日,國務院批準社?;疬M行海外投資。2006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聯合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規定》,開啟了全國社?;鸷M馔顿Y戰略的序幕。
2008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意全國社?;鹜顿Y經發改委批準的產業基金和在發改委備案的市場化股權投資基金,總體投資比例不超過全國社保基金總資產(按成本計)的10%。
(二)投資渠道及方式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工具已逐步實現了多樣化,包括委托投資、銀行存款、國債、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以及經國務院或財政部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的指數化投資、股權投資、信托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和產業投資基金等。
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有直接投資和委托投資兩種方式。委托投資的比重2003年為24.07%,到2009年則為47.06%。雖然委托投資比例至今沒有超過50%,但其發展趨勢卻是連年上升的。
(三)投資收益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自全國社保基金成立以來,其投資收益率均為正值?;鸪闪⑹觊g(2000年至2009年),累計投資收益額2448.59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為9.75%,已遠遠戰勝年均2.01%的通貨膨脹率。但是,仔細分析數據不難發現,由于在成立之初投資渠道比較狹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收益率在2005年以前都相對較低。放寬投資限制之后,2006年收益開始增加,2007年的投資收益率更是增加至38.93%,可是這多取決于2007年我國證券市場的牛市,而當我國證券市場在2008年轉入熊市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收益率降至5.2%,這說明我國社?;鹪趯崿F高收益的情況下并不能有效地抵御經濟波動帶來的風險。雖然社?;鸬氖找鎻墓_數據看基本上能跑贏通貨膨脹,可是加進通貨膨脹對貨幣價值的影響,再考慮物價水平上漲和利率、匯率波動影響,社?;鹉昃顿Y收益率為9.75%的收益就顯得不是那么的讓人滿意。再加之我國經濟開放程度的加深,經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正在日益凸顯,全國社?;鹪趪馐袌鰧で蟾呤找娴耐瑫r,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我國社保基金投資存在的問題
全國社保基金沒有充分運用科學的投資組合配置。按照投資組合理論,將收益率、到期日、流動性、風險性均不同的,甚至相差懸殊的幾個品種的投資工具進行組合,達到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在市場化投資運營情況下,現資組合理論能夠更好地對龐大的社保基金進行優化配置,把基金充分調動起來,在各個領域科學而非人為的配置資產,使基金的投資運用平衡安全,以抵御市場變化帶來的非系統性風險。
全國社?;鹜顿Y缺少有效的避險工具 。我們的金融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機構發育程度還比較低,各種制度還無法對所有市場行為進行很有效的約束,這樣的金融環境面臨著非常大的信用風險。我國社?;鹭酱L險對沖機制,其中以回避市場風險的股票指數期貨、回避利率風險的國債期貨尤其需要運用,同時要積極探索開發以套期保值為特點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基金的風險可以有效地進行規避。
全國社?;鸸芾砣狈`活性。我國的社會保障基金基本上都是采取政府集中管理的模式,對于投資有著比較嚴格的限制和管理,而且這種管理似乎只是一種粗放而家長式的管教,重在“管”而缺少很好的“理”,有時候只是綁住了基金的雙腳,可是卻沒有很好地給予引導。全國社?;鸬墓芾磉€顯得僵硬,不夠科學與靈活。全國社保基金不僅要在投資工具的選擇等方面進行嚴格的管理,還要在投資工具配置等方面進行靈活的指導。
完善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的政策建議
(一)全國社?;鹜顿Y模式多元化拓展
1.金融衍生品投資。指數化投資除了能有效降低非系統風險,還能降低管理費用、交易費用。我國社保基金明顯已經意識到指數化投資的好處,近幾年通過ETF、LOF等指數型市場開放基金參與了指數化的投資。但是,筆者認為社?;疬€應該更加廣泛地進行指數化投資?,F有的ETF、LOF畢竟選取的跟蹤指標還顯得范圍較小,無法真正地覆蓋指數。但鑒于我國現在的指數種類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相應的指數化產品還是比較少的情況,筆者建議擴大指數型基金投資規模,相應降低其他類型股票投資在投資配置中的比重。
股權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購買其他企業(準備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貨幣資金、無形資產和其他實物資產直接投資于其他企業。我國社?;饡亲钤鐓⑴c股權投資基金的機構投資者,其按成本計總資產的10%可用于股權投資基金,現在可用投資額度近500億元。在PE投資成熟之后,社?;疬€可以適當關注風險投資基金。
2.大型基礎設施投資?;A設施建設時間跨度長、資金需求量大,會給國家財政造成較大的融資壓力,而我國社?;鸱e累了大量資金,完全可以滿足大型基礎建設項目投資周期長、規模大的需要。而且基礎設施具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所提供的都是與人們生活和社會正常運轉密切相關的公共產品,這一特征決定了它們的使用需求都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而持久穩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對所投入的資金的回收和盈利給予了保證。特別是由于基礎設施還具有一定的公共產品性質,可產生巨大的外部正效應,能夠滿足社會公益性的要求。
3.房地產投資。社保基金是否應該投資于房地產市場,這似乎是一塊“禁地”,因為目前全國范圍內出現了商品房價格上漲過快,直接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政府也已經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進行了必要的干預,但是我們是否就此判定社保基金不能進入這一高成長、高回報的領域,答案無疑是否定的。筆者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問題,排除其他非市場因素,根本原因還是供給與需求的問題,是購房者多而供房少導致了房價大幅上漲,從這個角度看,旺盛的需求正為社保基金投資提供了較好的機會,所以要實事求是的回答“要不要做”、“怎樣做”、“如何防范風險”三個問題,既獲得了較好的收益,分享了經濟發展的成果,又有效的防范了投資風險。
4.資源儲備投資。從經濟角度來看,資源作為一種消耗品,稀缺性決定了它的價格從長期來看是呈穩步上升的趨勢。如石油、黃金等資源,在每一次經濟周期過后,價格都會上漲很多。從歷史考查,儲備類資源在長期中很少出現貶值的情況。而且,資源類產品受到經濟動蕩沖擊或突發災難危害時也具有很強的保值性。而大型的儲備資源類投資具有開發周期長、可儲存、資金量大的特點,不是一般小資金能夠染指的。社?;鹱鳛閲业膬滟Y金,完全可以分流出一部分用于資源儲備的投資,這樣,既為國家的資源儲備做了貢獻,同時也能使基金的投資分流到更多的領域,增強基金的安全性。
(二)靈活運用現代化投資組合理論且重視投資組合的科學性、有效性
現資組合理論研究的是有關對多種資產進行選擇和組合的問題,即投資者在權衡收益與風險的基礎上如何使自身效用最大化以及由此對整個資本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簡單地講,投資組合就是在一個投資行為中選擇投資工具的類別并確定其比例的過程。當投資者面對多種資產,考慮應該擁有多少種資產、每種資產各占多少比重時,資產配置的決策過程便開始了。由于各種資產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歷史統計也顯示在相同的市場條件下它們并不總是同時地反應或同方向地反應,因此當某些資產的價值下降時,另外一些卻在升值。這樣,就保證了基金在長期中的安全。將基金按不同比例投資于合適的品種,盡量選擇相關系數小的投資品種進行組合,使所選擇的各類投資的風險可以部分地互相沖抵。
(三)加強全國社保基金的比例限制和收益率控制
出于對社?;鸢踩缘目紤],許多國家對社保基金投資對象的風險程度進行較為科學的界定與劃分,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其社?;鹜顿Y工具的控制比例。而這種比例控制也要與時俱進,適應多元化投資的要求。對于社?;鸲嘣顿Y工具投資比例的控制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經濟的發展適時調整,要嚴格限定高風險投資工具的投資比例,同時要對收益相對安全穩定的新的投資工具及時地進行調研,快速反應,把新出現的符合社?;鸬耐顿Y工具盡快納入投資組合中進行測算,并多給予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使其能早日加入投資的比例控制中。
同時還要對全國社?;疬M行收益率控制。比如可將投資收益率與一些重要的經濟指數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方式客觀地監測全國社?;鸬耐顿Y水平和效益,以便對投資組合等進行相應調整。
(四)加快培育和完善我國資本市場
我國的資本市場形成的時間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是許多學者反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帳戶資金等社?;疬M入資本市場的原因之一。雖然全國社?;鹨呀浛梢栽趪鴥鹊馁Y本市場進行投資,但投資的風險和收益與資本市場的關聯及其密切性,這從全國社?;?008年投資收益率陡轉急下即可看出。因此,我國需要營造一個適宜社會保險基金進入證券市場進行真正投資的環境,保證基金安全投資,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五)加強對各類投資主體的監督
政府監督部門應加強對參與全國社?;鹜顿Y的各類機構的監督。信息披露是保障監督有效的一個關鍵環節,因此信息披露應該進一步加強透明度?;鸸芾砣硕ㄆ谕▓蠡疬\營情況,目的是將基金管理人置于基金持有人和監管機構的雙重監管之下,防止基金管理人違規操作,損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還要建立各類投資主體的準入與退出機制,嚴格甄選優良的投資公司參與社?;鹜顿Y,及時淘汰不合格的機構。各類投資主體在接受政府、公眾和媒體等監督的同時,要強化內部監控機制和外部審計,以保證社保基金安全運營。
綜上所述,我國的全國社?;鸾涍^十余年的發展,投資運營能力不斷提高,也獲得了可觀的投資收益,壯大了我國社保基金的儲備。但全國社?;鹨氤掷m保值增值,真正起到應對我國未來日益加劇的人口老齡化作用,必須要在堅持多元化的前提下,不斷拓寬社?;鹜顿Y的渠道。同時在現資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完善投資管理,盡可能地減小風險,增大收益。
參考文獻:
1.2003年、2009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年度報告
2.社保基金2009年收益率達16.12%,finance.省略/roll/20100511/12367913676.shtml
關鍵詞:社?;?;委托投資;委托;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4.0154.02
全國社保基金是屬于中央政府所有的養老儲備基金,如何讓巨額養老基金保值增值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而投資資本市場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在當前不斷發展完善的資本市場,我國社保基金采用委托投資運作方式是一種可行的模式,同時,在某種情況下也充滿著風險,因此提高委托投資效益、如何規避風險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1選題背景
我國正面臨著嚴重的老齡化危機,2005年60歲、65歲人口比例已經分別達到11%和7.6%,預計該比例還會逐年上升,到2030年我國將會引來老齡化的高峰,同時迎來養老金的高峰。而我國同期進入養老體系、繳納養老金的人數增長緩慢,低于老齡人口的增長幅度,加上歷史遺留的養老金問題,我國社?;鸬碾[形債務問題在2001年至2075年間將達到9萬億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是屬于中央政府所有的養老儲備基金,主要用于彌補我國人口老齡化支高峰時期養老金收一部分缺口。
全國社保基金投資于資本市場,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的成績,2000年至2011年期間的平均收益率達到8.40%高于同時的通貨膨脹率6個百分點,實現了增值保值,證明了投資于資本市場是一個有效的途徑。雖然我國面臨非常嚴峻的老齡化形勢,可是當前我國養老體系的現收現付制足以維持養老金的開支,在2030年以前沒有嚴重的開支,于是投資于收益率比較高的證券市場是可行的。
委托投資運作模式,從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社?;饡┏闪⑵鹨呀浶纬?,這是人民群眾將“保命錢”委托給社保基金會投資資本市場進行保值增值,第一級委托運作模式形成;然而社保基金會將資金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低收益不足以彌補通貨膨脹帶來的貶值,在股票和債券市場投資運作往往能夠取得比較高的收益,其基金管理規模不斷增長,管理成本急劇上升,于是將一部分資金委托給證券市場中成熟的有良好績效的管理投資機構運營能夠緩解管理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同時能夠取得比直接投資更高的收益率,第二級委托運作模式形成。
從2000年2012年,根據社?;饡俜焦嫉臄祿砜?,社?;饡悦磕昶骄找媛?.75%完成了增值保值的任務,而同期由投資管理人所的社保基金的收益率經過了一個不斷發展、陡然下跌至平穩上升的過程,所貢獻的累計收益超過1600億元,占累計總收益的67%,兩級委托投資運作模式成績斐然,證明了在當前不斷發展的資本市場,尤其是在股票和債券市場,委托投資運作方式是一種可行的模式。
然而在成績與效益面前,我們不能忽視委托投資運作模式存在的風險,必然要對社?;鸬娘L險進行細致的分析,找出風險引發的成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分析,找出防范風險的對策。
2我國社保基金委托投資收益狀況
隨著投資幅度的加大,社?;鹞型顿Y表現越發搶眼,在總體上達到了“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指當企業的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平均成本呈現下降的趨勢。我國委托投資的規模不斷遞增,委托投資的規模從2003年的318億元占比24.07%,增長到2011年的3647.08億元占比41.98%,增長幅度超過10倍,雖然2008年證券市場上委托投資資產縮水,收益首次出現負增長,但總體收益與規模之比呈現增長狀態。委托投資的高收益率帶動了社?;鹂偸找媛实纳仙晒Φ钟送ㄘ浥蛎泿淼馁H值風險,這表明了委托投資模式可以承擔起社?;鸨V翟鲋等蝿?。
可是同時,在證券市場上投資,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負債經營比率通常用于測定權益運用的程度和經營能力大小,負債率越高則權益運用程度越大,經營能力越大,負債率上升同時也伴隨著更大的風險和更低的償債能力。2007年,社保基金經營負債率達到8.76%,這是由于社保基金在股市進行了大量的風險投資,而同時需要支付社?;鹗芡泄芾淼脑袠I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本息的結果。
委托投資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泛指一切具有高風險、高潛在收益的投資。在獲取高收益的同時,必然面對著比較高的風險。雖然自2003年以來委托投資的收益幾乎占了總投資的32.3%,可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危機,這在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中得到了全面的闡釋。
3我國社?;鹜顿Y管理風險及其成因
委托關系是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契約關系,由于人與委托人之間信息不對稱和利益目標不一致,人往往利用委托人授予的權力損害委托人的利益。從社?;鸹I集到委托投資管理中,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其中,投保人將個人由國家強制繳納的社?;鸾唤o社?;饡芾?,這就實現了社?;鹨患壩嘘P系,即投保人(委托人)授權管理人(人)對社保基金進行投資運營管理。
3.1一級委托關系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引發的道德風險
社?;鹨患壩嘘P系的建立是社會保障制度順利運行的基礎和首要環節,隨著社會保障覆蓋范圍的逐漸擴大,對相對分散參保人的管理難度也日益顯現,尤其是對參保人的資格確認、等級及關系的轉接。
3.2二級委托關系不明確妨礙激勵與約束機制的形成
對社保基金二級委托關系問題的研究是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進行社?;鹜顿Y運作、實現保值增值的關鍵環節,尤其是對全國社?;鹞型顿Y管理的風險的分析。
4我國社保基金委托投資管理風險的防范
我國基于社保基金二級委托關系雖不明確或者說不成熟,但這也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所以在具有濃厚的市場特征同時,本文認為,為克服金融危機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困難,我們必須分別從委托方和方兩方面針對社?;型顿Y管理問題采取一定措施。
4.1社?;鹞蟹綉倪M委托關系
我國政府在社?;鸸芾碇谐袚匾呢熑?,一方面,在一級委托關系中,無論中央、還是地方政府均處于“方”位置;另一方面,在二級委托關系中,代表國家的派出機構一社?;鹄硎聲痔幵凇拔蟹健钡奈恢?,所以,具有二重角色的社?;鹄硎聲谏绫;鹞兄邪l揮應有的作用。
4.2加強對社保基金方綜合管理
擁有一定自主投資決策權的基金管理公司,在社?;鹞型顿Y中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應積極有效地參與資本市場投資,同時,托管銀行是確保投資基金安全的重要機構,因此,加強對管理人及托管人的管理不容忽視。
5結論
本文通過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委托投資管理組織機制現狀的分析,以及對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中委托關系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結論。
本文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我國社?;鹞型顿Y收益現狀。第二,我國社?;鹜顿Y風險及其成因。第三,我國社?;鹞型顿Y風險的防范。通過借鑒國外較成熟的社?;鸸芾斫涷?,并結合我國資本市場自身的特征,提出我們必須分別從委托方和方兩方面針對社?;型顿Y管理問題采取一定措施,即委托方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委托關系和應加強對方綜合管理以改善委托投資的效率。
首先,根據我國當前關于社保基金的制度安排,社保基金管理主體間存在著多層級委托關系,導致了社?;疬\營過程中出現委托風險的可能性加大。
其次,我國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委托風險的根本原因是,委托人與人利益不一致以及信息的不對稱,這樣,當委托人與人的利益發生沖突時,就引發了社?;鸸芾碇械牡赖嘛L險。
最后,針對社?;鸲壩嘘P系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社?;鹞蟹胶头竭M行風險治理,完善社?;鸸芾硇畔⑴吨贫龋訌妼ι绫;鸸芾淼谋O督。
參考文獻
[1]李詠懷.社會保險基金的信托運營方式與監管[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25.30.
[2]鄭秉文.歐美企業年金制度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信托型年金制度為首選[J].數字財富,2008,(05):18.21.
[3]曾忠東.養老基金與信托制度相結合的適用性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7,(04):13.17.
[4]趙曼.社會保障[M].北京:中國財長經濟出版社,2008:25.30.
[5]鄧大松,李珍.社會保障問題研究:2007:養老基金管理與生活質量國際論壇[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35.37.
[6]楊義燦.我國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中委托關系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8,(08):11.14.
[7]季華璐,王子寬.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的委托關系分析及建議[J].探索與爭鳴理論月刊,2010,(02):5.9.
[8]劉渝琳,楊先斌.基于風險、收益雙重任務委托—模型的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營運管理[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7.11.
[9]鄧留保,楊桂元.我國社?;鹞型顿Y管理費率研究[J].技術經濟,2009,(06):13.16.
[10]張紅地.國外主要社?;鸸芾碇贫群蜖I運模式[J].中國金融,2008,(17):18.25.
[11]劉子蘭.社會保障基金和企業年金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23.25.
[12]趙倫鈞,石金明.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監管體系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09,(13):6.8.
[13]吉黎,劉涵.社會保險及相關收入分配核算[J].知識經濟,2009,(09):25.27.
[14]毛廣雄,顏俊.試論社會保險全國統籌的制度體系創新[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3):24.27.
[15]袁宏宇,許巾男.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難題淺析[J].勞動保障世界,2009,(07):14.17.
[16]Philip H.Pettit: Equity and the Law of Trusts[M].London,Butte,orths,1979:16.18.
[17]Alastarhusdson.Equity,Trusts[M].Eavendish publinshing,2003:42.44.
[18]Arun.S.Muralidhar: Innovations in Pension Fund Management[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55.57.
世界各國及地區都不同程度地運用社會保障基金進行投資以獲得收益,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權利交給國家相關機構通常的投資方式是購買國家發行的債券或者直接參與國家財政投資。無論是采取從一級市場購買國債、定向認購社會保險特種國債,還是直接列入財政預算等方式,這種國際通行的做法具有無風險、收益保證、操作容易等優點。其缺點是雖然這種投資方式在風險上有保證,但收益性較差。如果物價指數較高,即使國家對國債實行利率補貼,仍不能使基金增值。
(二)委托專業的金融機構進行投資通過規定最低收益率的形式委托銀行、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機構進行信托投資,這樣可以保證穩定的收益率。為使基金得到盡可能大的投資回報,一般可以引入競爭機制,將基金分割成幾塊,委托多家機構進行投資。這種模式強調投資的收益性,但其缺點是在物價指數增幅較大時,仍難以保證投資的收益率高于通貨膨脹率。
(三)建立社會保障基金自有的投資機構如果成立一種專門從事基金投資的機構作為社會保障投資部,那么由投資部進行基金投資的優勢就在于其擁有投資自。這意味著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方向可以同社會保障事業本身的發展緊密地聯系起來,可以將社會保障基金用于福利目的的投資比如住房、居住環境、福利設施及教育等。
二、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分析
(一)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模式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中大部分是委托投資,也有通過由國務院直接領導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直接投資,例如債券投資、股權資產的投資等,所以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是直接投資與委托投資相結合,即采取的是第二種模式和政府監管下的第三種模式。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全國社?;鹁硟韧顿Y范圍包括:銀行存款、債券、信托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股票、證券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等。境外投資范圍包括:銀行存款、銀行票據、大額可轉讓存單等貨幣市場產品,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以及用于風險管理的掉期、遠期等衍生金融工具。截至2009年,全國社?;鹬付四戏交鸸芾碛邢薰镜?0家境內投資管理人以及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等12家全球投資管理人。社會保障基金在各類資產的具體投資比例限制為: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銀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在一家銀行的存款不得高于社?;疸y行存款總額的50%;企業債、金融債投資的比例不得高于10%;證券投資基金、股票投資的比例不得高于40%。
(二)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的評價我國社會保障基金各年的投資收益額并不穩定,波動劇烈。各年投資收益率受投資環境、經濟政策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呈大起大落之勢。表1顯示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收益率在2006、2007年很高,這與2006、2007年我國證券市場的牛市相關,當我國證券市場在2008年進入熊市時,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收益率銳減至-6.79%,這說明了社會保障基金投資于證券市場所面臨的高風險、高收益。另一方面,除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投資收益率為負數以外,社會保障基金每年的投資收益率都高于當年的通貨膨脹率。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只是部分數據得出的結果。根據現行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制度,社會保險基金僅有少量個人賬戶資金委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到2011年6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的基金總資產約為9000億元。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計算,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的投資收益率可能不足2%,這遠遠低于2011年7月份6.4%的通貨膨脹率。表2顯示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利息收入和股票投資收益,特別是證券差價收入。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0年年末,全國各項社會保險基金資產總額已達到24309億元。但同樣存在的問題是,以購買債券和委托運營的方式進行投資的社?;鹫蓟鹂傤~的比例不足一成,其余九成以上只能采取存銀行和買國債等管理方式。
三、國外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分析
(一)美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分析
1.美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模式美國社會保障基金分為三大塊,分別是美國聯邦社會保障基金、美國州和地方社會保障基金以及私有社會保障基金。在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上,美國聯邦政府采取的是第三種模式,即通過由政府部門牽頭組成的社會保障信托基金委員會負責基金的投資運營。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聯邦政府明確規定美國聯邦社會保障基金中的遺屬保險信托基金只能購買聯邦政府的特別債券,而不得購買其他任何證券。這充分體現了政府的主導地位,也即第一種模式。另一方面,出于對社會保障基金的增值需要,美國聯邦政府對另外兩大基金沒有太多的限制。其中,美國州和地方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組合變化很大,對公司股票的投資從無到有,并且在近年來一直維持在30%左右。
2.對美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的評價從投資效益來看,美國聯邦社會保障基金各年的收益率均在4%以上。與此同時,美國州和地方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收益率在各年中則變化很大,1998年投資收益率高達13%,而到了2002年卻跌至-3.2%。由此可見,美國聯邦政府在保證基金的安全性的基礎上,尋求基金的增值,目的是在安全性與收益性之間尋找到平衡點。
(二)日本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分析
1.日本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模式日本養老儲備基金制度就是政府將每年的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繳費收入支付養老費用后的剩余部分積累起來,形成養老儲備基金進行投資,以此來應對未來老齡化社會較高的養老費用。其分為日本公共養老儲備基金和日本企業年金兩部分。日本政府對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分別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模式。日本公共養老儲備基金由政府養老基金投資基金(GPIF)進行投資,即采用第三種模式。對投資資產的方向和比例進行了較為嚴格的管理。在資產組合、風險管理、投資決策等方面采取市場化運行的措施。日本企業年金主要委托信托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管理,即采用第二種模式。日本企業年金的投資主要以股票和債券為主,而且每年的總體比例變化不大,大約保持在60%。相對于公共養老儲備基金投資來說,日本企業年金的投資組合中債券的比例明顯減少,而其他類投資例如房地產等的投資比重較大。
2.對日本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的評價由于日本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主要以股票為主,因此其投資收益率極不穩定,隨著日本股票市場的震蕩而劇烈波動。GPIF的投資收益率在2005年高達14.37%,而到了2007年則下降為-6.41%。由此可以看出,單一的依靠投資股票作為社會保障基金的主要增值方式,結果并不理想。
(三)愛爾蘭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分析
1.愛爾蘭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模式愛爾蘭政府是采取社會保障基金的第三種投資模式,即成立國民養老儲備基金委員會作為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機構。該委員會將超過50%的資產投資于股票市場,并在全球范圍內加以分散。
2.對愛爾蘭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的評價國民養老儲備基金以長期收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制定了從2000年建立到2070年退出的分階段差異性投資策略,在2001、2002年投資回報很不理想的情況下,根據評估效果和市場發展方向拓寬了投資渠道,實施新的投資策略,2003年開始便獲得了顯著的成效。投資收益率從2002年的-16.1%上升至2006年的24.4%。這種對于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進行有效監控的做法,有利于平滑資本回報率,提高投資效率,非常值得借鑒。
四、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發展啟示
國外社會保障基金的不同投資模式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啟示作用。與國外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效益比較可以看出,在保證社會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同時,多方拓展社保基金的投資渠道與完善社?;鹜顿Y的法律法規體系將成為我國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兩大法寶。
關鍵詞:社會保障 資本市場 資本運作
現代社會保障制度是工業化革命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文明制度最顯著的標志之一。但是由于各個國家歷史發展的情況有所不同,所以各個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程度也是大相徑庭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至今,在形式上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公民繳納、政府補貼的形式了,為了籌得更多的社保資金,各個國家拓展了更多的資金籌集方式,其中在這所有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將已經擁有的社?;鹨胭Y本市場。
一、國外社保基金資本運作和監管模式分析
(一)社?;鹜顿Y資本市場的一般性概念
1、社?;鹜顿Y的原則。首先是安全性原則。是指保障基金投資風險較小,并能夠確保取得預期的投資收益。作為“養命錢”的社?;鹨园踩宰鳛榈谝晃坏耐顿Y原則,意味著其投資行為應當具有以下特征:必須強制性地投資一定比例的高安全等級的固定收益證券,如國債等;對于風險資產應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在投資組合中控制風險度較高的金融工具投資比例。其次,是收益性原則。是指在符合安全性原則的條件下,基金投資應以取得最大收益為原則。最后是流動性原則。是指其投資能夠迅速地融通、變現和周轉,以保證基金支付的需要。
2、社保基金可選擇的金融工具。首先是銀行存款。銀行存款是社?;鸲急仨毷褂玫耐顿Y工具。銀行存款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流動性,但收益率較低,且受銀行存款利率調整地影響,同時無法抵御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即安全性僅限于名義上的。其次是債券。一般而言,債券可以劃分為中央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國債因為以國家的財政收入作為還債保證,因而是養老金的重要投資工具。20世紀90年代,國債曾經是既安全、回報率又高的投資工具。但隨著利率體系市場化程度的逐漸提高,國債利率與銀行存款的利率逐漸縮小,投資回報率下降。地方政府債券以地方財政收入擔保,各國中央政府都對地方政府發行債券進行嚴格的審查、控制,地方政府債券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公司債券由于可能存在違約風險而收益率高于國債,但風險低于股票,也是養老金的重要投資工具。再次,是股票。在所有的證券中股票是投資風險最高的一種。最后,是證券投資基金。它是股票和債券投資的分散化工具,一般而言風險低于單一的股票投資,而潛在收益又高于債券,其主要特色是集中資金、專家理財、分散風險。
3、國外社?;鸬耐顿Y運作
歐美國家社?;鹳Y本運作
社保基金已經成為歐美各國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其投資運營對整個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從各國社?;鹜顿Y變化的趨勢來看,隨著金融市場的逐漸完善,投資監管水平的提高,社?;鸬耐顿Y范圍不斷拓寬,資產構成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為確保社保資產的安全性,大多數國家都設置了養老基金投資于風險資產的上限,確保養老基金投資于安全性資產的最低比例。美國的社保基金主要由政府通過征收社會保障稅的方式籌集資金,主要通過雇主和雇員繳納的工薪稅和自營業者繳納的特種收入稅而形成。美國養老基金多種多樣,從體制上看,大體分3類:一是由政府開支建立的基本社會保險制度,其主要來源為社會安全稅;其次是企業的退休金制度,由企業出錢;另一種便是個人退休帳戶制度,由企業和員工共同出資建立,企業向員工共同出資建立,企業向員工提供3到4種不同的組合投資計劃,員工可任選一種進行投資。對于繳費資金,由雇員自己選擇投資方式,可以購買股票、債券、專項定期存款等,風險則由雇主承擔。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都規定了養老基金投資于政府債券的最低比例,丹麥規定至少有60%的養老基金必須投資于政府債券,法國的最低比例為34%,瑞士則規定養老基金投資國內股票的比例不得超過30%,國外股票的比例不得超過10%,國外貨幣資產的比例不得超過20%。
?日本社保基金資本運作
日本的人口問題比較突出,日本的養老金主要由民間金融機構提供,根據稅制處理方式的不同,日本企業養老金可以分為退休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一般來說,日本的企業退休養老金業務由人壽保險公司通過養老保險的形式承辦,而福利養老基金則由信托銀行通過養老金信托等方式進行管理和運營。在運營養老金資產的過程中,必須嚴格保證資金的安全性。
二、我國的社?;鹳Y本運作
(一)我國社?;鸬耐顿Y現狀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只有20多年的歷史,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股票市場的建立只有短短10多年的歷史,社保基金與資本市場的結合還只是出處于探索階段。在全部的社保基金中,歷年養老保險收入都占絕大部分:1998年以前在90%以上,最低的2003年也在75%,因此可以說社保基金的主題就是養老基金。
2001年12月13日,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是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行為進行規范的法律性文件。2001年7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通過在一級市場配售3億股中石化股票。2003年6月社?;鹜ㄟ^6家基金管理公司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這算作中國的社?;鹫竭M入資本市場。在2003年的年報中,全國社?;鸬耐顿Y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低風險低收益的投資,主要包括普通銀行存款,協議存款和國債回購,累計投資總量為777.2億元,占總資產58.7%;第二類為風險較低的債券投資,投資總量為480.45億元,占總資產的36-2%;第三類為風險較高收益也高的股票投資,投資總量為67.36億元,占總資產的5.1%??傮w來看,2003年社保資金的低風險投資占投資總量的95%,基本上實現了安全至上、收益穩定增長的投資目標。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年,社?;馂榈谝慌?家基金管理人總共追加了近60億元投資于股票資金,另有近300億元資金投資于貨幣市場。股票投資在2005年繼續加大,占全國社?;鹂傎Y產的比例從2004年底的11%上升到2005年9月底的13%。在股權投資方面,截至2005年主要投放在香港上市的交通銀行上,但未來股權投資規模將繼續擴大。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在停止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后,為了增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力,除繼續采取國家財政增加撥款等方式外,有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把部分國有股劃撥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部分劃撥的國有股不在證券市場上減
持套現。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時,通過分紅、向戰略投資者協議轉讓等形式來充實社保資金。
(二)我國社保基金資本運作的發展與展望
目前我國的社保基金主要投資于銀行存款、國債投資和債券投資等低風險的投資,體現了我國社?;鸢踩辽系幕就顿Y理念。但是我國的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基本以單利方式計息,而通貨膨脹指數則是該年與上年相比的結果,即它是以復利計算的,這一因素消弱了利率的保值能力。另一方面,我國利率尚未完全市場化,銀行存款利率與國債利率都受到一定管制,從而使基金投資收益有低于市場利率水平的可能。另外,我國政府向養老基金發行的特種國債是定向私募,不實行保值補貼,所以也難以真正保值。
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也不夠完善,有著很特殊的環境,表現如下:(1)上市公司大多數是由國有企業轉制而來的,國有股和國有法人股占據了控股地位,呈現出“一股獨大”局面;控股股東及其任命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在事實上形成了“內部人控制”,公司治理結構失衡,問題較為突出;關聯方交易盛行,利潤操縱現象較為嚴重,許多上市公司被母公司或控股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普遍業績不佳。(2)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普遍偏高,在每股收益很低的情況下,由于市盈率偏高,導致股票價格存在相當大的“泡沫”,投資風險較大。(3)上市公司資質不佳,加之分紅比率偏低,這使得資本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存在較多的非理。(4)機構投資者不成熟,數量不多,尚不能發揮穩定與繁榮資本市場的功能;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建立不久,運作機制不完善,特別是開放式基金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建立的。因而,從社?;鸨V岛驮鲋档慕嵌瓤紤],拓寬社?;鸬耐顿Y渠道,進行金融工具的創新是十分有必要的。
金融工具的創新也可以稱作金融創新。廣義的金融創新是指建立新的金融體制、采用新的金融方法、推出新的金融工具的過程。而狹義的金融創新是指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金融衍生工具和市場,從金融遠期到金融期貨,從以實物為標的物到以某種綜合指數為標的物,從對稱性工具到非對稱性工具,金融創新正日新月異地發展。除了傳統的債務工具和股權工具以外,金融創新為社?;鹜顿Y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并且一些新的金融工具本身就是根據養老基金的特點及其投資要求而“量身定做”的。適用于社?;鹜顿Y的新的金融工具如下:(1)與國有企業改革重組相關的金融產品。國有企業改革、重組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內容。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是實現戰略性重組,即國有企業逐步退出競爭性領域,而集中力量于非競爭性的基礎領域。國有企業的重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包括中小企業的出售、大型企業股份的社會化等等。因而社?;鹂梢酝ㄟ^以下幾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的重組:第一,投資于國有企業重組基金證券。國企重組基金可以以發行股票的形式募集資金,并參與國企產權的重組和改造,比如以基金的名義收購國有的中小企業,經過重新組合后再將其資產出售。一方面基金可以從國有資產的收購及再出售中取得收益,另一方面政府在此過程中可以給予一定的支持。第二,投資于國有股股權。2004年全國社保基金以每股1.8元買入擬上市的中國交通銀行的股權,在2005年6月交通銀行在香港上市之后,由于股價已經超過3港元,全國社保基金在此次股權投資中獲利。如果全國社?;饏⒐梢恍┐笮蛧猩虡I銀行,不僅有利于基金安全、提高收益率,還為全國社?;鹣驊鹇酝顿Y者演進奠定了基礎。第三,直接將一部分國有股劃撥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部分劃撥的國有股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的運營來進行金融創新。
(2)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根據當前中國的消費特點,居民住宅的需求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強勁增長,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將得到加強,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也必將帶動房地產金融業的發展。投資于住房金融產品較之于直接投資房地產的風險要小得多,可以作為社?;鹨粋€投資領域。在國外的許多國家就已經把社?;鹜卣沟竭@個投資領域了,比如智利、德國等。但是投資于住房金融產品的方式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
(3)信托產品。信托制度是適用于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一種特殊金融法律制度。從其特有的破產風險隔離功能上看,信托投資公司管理的資產不會因為其固有財產或其他信托財產的負債而承擔任何風險,甚至信托投資公司破產了,信托財產仍然不會受到破產債權人的追索,因此,可以最大可能性的提升資金的安全性。
(4)海外投資。國外的社保基金不少都可以進行跨境投資,以分散國內經濟不景氣帶來的風險。2007年9月我國已經有一批基金公司進入海外資本市場,可是目前中國的社保基金投資海外還是,所以這個方向在今后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社保海外基金必須有效控制風險,確?;疬@一老百姓的“養命錢”保值增值,因此這就要求社?;鸬暮M馔顿Y更加的慎重安全,要求建立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加強風險評估和風險監管。
本文作者:
近兩年,養老金入市的傳聞頻繁出現,卻始終缺乏實質性舉措,對市場產生的影響更多體現在心理層面。盡管如此,養老金入市是一個系統工程,最終要解決的是百姓“老有所養”的問題。因此,養老金入市及其相關的運作還有一些亟待明確的問題。
問題一,30%比例高不高
養老金改革一直以來因其牽涉面廣、涉及利益復雜,受到的關注及爭議較多,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投資運營架構設計、投資的范圍等,這些內容對于資本市場和投資機構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按照國務院 2015 年 8 月公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以投資不高于基金資產凈值 30%的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
根據辦法規定的比例,以 1990 年年底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為標志,按照 1990 ―2014 年的 25 年間中國金融市場中股票、國債、銀行存款三大類金融工具的收益率, 假設養老金投資組合中包含銀行存款 5%、以上證指數為代表的權益類a品比例為 30%、其余 65%投資于5年期國債(因缺乏歷史數據暫未考慮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股權),則該投資組合的年均期望收益率約為 12%,標準差約 18%。
由于養老金入市是循序漸進的,假設投資股市的比例為 20%,則期望收益約 10%,標準差為 12%左右;如果投資股市比例僅為 10%,期望年均收益約 8%,標準差不到 8%。如果以美國 50 年間所羅門兄弟 AAA 級債券成員觀點集萃44的收益率標準差 10%作為風險度量標準,則養老金入市比例在 10%時投資風險甚至低于所羅門兄弟 AAA 級債券,僅當入市比例超過 20%的時候需要慎重,但 30%以下的投資比例都應當是風險可控的。
不過,應當指出,上述模擬測算是基于過去 25 年中國金融市場的歷史數據,而 1993 ―1995 年間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在 10%以上,國債利率也很高。自 2000 年全國社?;鹄硎聲闪?,其年均投資收益率 8.38%,投資股市的比例是逐步提高的,但上限是 40%,社會上關于養老金投資股市風險太高的擔心主要是散戶炒股的心態所致,只要長期看好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的趨勢,養老金作為機構投資者控制一定比例的長期股市投資是風險可控的。
問題二,哪些資金能用
對于養老金入市,外界最為關注的是,究竟將有多大規模的基本養老金能入市,又有多少能進入股市。截至 2015 年年底,全國社?;鹄硎聲芾淼纳绫;鹂傤~為15085.92 億元,按照社?;鹜顿Y股市上限 40%計算,這部分能入市的額度為 6000 億元左右;此外,社?;鹬羞€有廣東和山東委托的1732.88 億元基本養老金,按照基本養老金投資股市上限 30%計算,入市額度為 500 億元左右。
不過,即使認為不必為風險憂慮,但基本養老金統籌和個人賬戶應該分開,并堅持統籌部分不應該投資。目前官方公布的養老保險結余是指整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應當包括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
這兩部分的性質完全不同。基本養老金統籌部分用于現收現付,我國的社會統籌部分養老保險制度就是現收現付制度,繳費率是 20%。和現收現付相對應的是個人賬戶積累制,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問題的核心在于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的運營。這部分資金是勞動者的個人私有財產,將伴隨勞動者一生。從信托理論上講,勞動者是委托人,社保經辦機構是受托人,受托人責任重大,需要明確養老金投資的原則、主持養老金投資管理人的選拔。
基于我國的社會統籌養老金公共資金,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其投資運營的對象和主體只能是國債,鑒于目前全國已有積累結余養老保險的龐大數量,進入公開債券市場購買肯定不現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由財政部發行“社會保險特種國債”。
最佳的投資方式就是長期投資指數基金,一方面任何人都操控不了,另一方面可以將管理費用降到最低,從而將人為因素降到最低。
問題三,何種監管算嚴密
養老金入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值增值,緩解收支缺口造成的資金壓力,而非為入市操盤者制造生財有道的機會。如果投資決策有重大失誤,或暗箱操作、蠶食投資回報,決策主體及“操盤者”都應承擔決策失誤的法律責任。但如果問責機制虛設,養老金入市的回報,恐會成為新的唐僧肉。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全過程監管。
第一,應當加強入口監管,從征繳過程就應當開始監管。目前,征繳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很多,主要是隱瞞基數、停繳等,造成上繳數量不足。
第二,要加強經營過程中的監管,防止養老金的基金管理人出現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老鼠倉現象,防止出現養老金買入賣出股票之前基金管理人包括機構負責人、操盤手及其親屬、關系戶提前買賣股票的現象。這中間的非法獲利空間非常大,應當予以嚴格監管。
第三,發放階段的監管。一些老人去世后親屬繼續冒領養老金的現象比較多,要防范養老金領取階段的欺詐行為。作為養老金監督管理的最高位階法律,社會保險法在正式實施過程中需要大量配套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因此,需要由國務院制定配套的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社會保險基金反欺詐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