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老年人;用藥安全;因素;預防措施

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漸漸消失,慢性疾病的積累遷延,常常合并多個器臟、系統等疾病,同時治療藥物十分復雜,老年人分辨能力和記憶力逐漸消退,不安全用藥行為頻繁出現,輕者導致患者疼痛不已,重者導致患者生命健康。指導老年患者安全用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是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影響老年人用藥安全的因素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影響老年人用藥安全有關因素主要有:藥物的吸收、藥物的代謝和排泄、處方不合理、超療程使用、容積選擇不當、超劑量使用、藥物的分布、營養飲食不良、超適應證使用、其他等[1]。藥物的吸收、藥物的分布、藥物的代謝和排泄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老年人胃液中PH值較高,胃部能夠迅速吸收酸性藥物,然而吸收堿性藥物的能力逐漸下降,胃排空的時間較長,影響了老年人的胃腸道吸收功能。同時,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老去,人體中的肌肉和水分逐漸減少,然而脂肪的含量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了藥物的分布變化,干擾了藥物的分布變化,極易導致安全反應。

二、老年患者用藥安全的預防對策

(一)加強健康宣傳

醫療機構需要加大健康宣傳力度,保證老年患者及家屬都能夠正確使用藥物,不輕信各種廣告藥物、秘方和偏方。普遍采取經濟又簡便的宣傳方法(宣傳冊、宣傳板報、宣傳廣播等),利用這種圖文并茂的方式把有關醫學知識宣傳給老年患者及家屬。同時,由于大多數老年患者已經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需要慎重選擇家屬,指導其做好各種監督工作。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或輕或重的意識狀態問題。因此需要家屬保管好藥物,遵守醫囑按量、按時給老年患者服用藥物。在患者服用藥物后,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癥狀,一旦出現不良癥狀迅速采取有效處理措施。

(二)實施全程用藥護理監測機制

1、給藥前監測

藥物均具有不良反應和適應證,有的藥物在服用前需要留意患者血常規、生命體征等情況,例如胰島素和地高辛的服用。老年人常常患有各種疾病,用藥復雜,藥物不良反應頻繁出現。藥物間的相互作用、藥物不穩定特征、配伍禁忌等均直接影響了治療的效果,也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2]。因此醫務人員必須廣泛宣教,全程監督,引導患者及家屬明白監測藥物的現實意義,預防藥物不良反應的出現。

2、給藥方式監測

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不同,給藥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患者采用口服方式給藥;靜脈注射、肌肉注射也是比較常見的給藥方式,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有效控制血糖。同時,口服用藥方式較多,可分為含服、吞服、沖服等方式。雖然都是口服用藥方式,然而藥物作用發揮情況卻不盡相同。大多數控釋片和緩釋片都需要吞服,這樣藥物才能在標準時間內穩定釋放。例如由于碾碎和咀嚼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殼體緩慢釋放的特征,結果會導致老年患者開始對藥物的超量吸收和后來的低藥濃度。因此醫務人員需要根據不同的給藥方法進行全面的監測。

3、給藥時間監測

注意按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相關知識科學安排用藥時間,確保藥物在身體內始終保持一定的濃度。護理工作安排并不能決定用藥時間的間隔,需要按照藥物的不同特征、服用方法、具體病情、量效關系、藥物的依賴性和耐受性等,根據醫囑合理安排用藥時間。胃腸道疾病老年患者而言,健胃消化藥物乳酶生、胃蛋白酶,胃腸觸動力藥西厲、多潘立酮需要飯前半小時服用,從而才能加快胃液分泌,增強食欲。氫氧化鋁、胃舒平等抗酸性藥物必須在飯后2小時服用。降血脂藥物睡前服用相比平常臨床效果更佳。

4、給藥后監測

留意患者整個用藥過程餓不良反應。在指導患者用藥過程中,積極主動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科學合理評價患者機體功能,評估患者適應力、自理能力及認知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藥物治療實現有效、安全、經濟的目的。

(三)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

護理人員參與患者用藥的整個過程,護理人員在指導患者用藥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主要是由于護理人員缺乏自我約束力和責任意識,并不是專業技能和操作上的問題。所以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責任感尤為關鍵。基于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特別是注重加強低年資、低學歷、實習護理人員安全用藥的教育,是臨床安全用藥管理的重點,因此各級醫療機構必須緊抓安全防范教育。盡可能降低病區藥品庫存量。專職護理人員必須嚴格管理、如實記載每天藥物的出入情況。注射劑必須用藥品原包裝進行保存,散裝針劑保管時需要檢查批號、有效期,并重新進行標注。

總之,老年患者的用藥安全至關重要,對老年患者必須合理用藥。老年人由于年齡的增加,身體各項機能逐漸降低,重要器官功能漸漸衰退,所以導致機體免疫力也健將降低,患病風險越來越大,隨著用藥機會和劑量也不斷增加,藥物不良反應也越來越大。普遍而言,多種藥物聯合治療給老年患者引起的不良反應也越大,所以盡量選擇采用單一的用藥方式。在老年患者用藥后,尤其是晚上要密切進行監測。

參考文獻:

[1]姜洪凡,姜萍,趙佳輝.淺談老年患者護理用藥安全[J].吉林醫學,2011,32(8):1563.

[2]顏麗.老年患者用藥安全的護理對策[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2,33(1):94.

[3]馮蕾,盧東明.淺談老年人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及其干預[J].科技資訊,2013(11):231.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第2篇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平均壽命普遍延長,老齡化成為許多國家的共同趨勢。老年人由于機體老化所帶來的改變,如記憶力減退、感官功能衰退、反應速度減退以及體力下降等,使他們自己受侵害的機會增多,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1],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誤吸等安全問題的比率較一般患者高。因此,研究老年人護理安全的問題,為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的護理,已成為護理學領域值得探討的課題。

1 引起老年人安全問題的原因

1.1 生理學因素:(1)老年病人因中樞系統疾病可引起病理性姿勢控制能力降低,使肢體協調功能減弱,平衡失調,出現腳不高,關節活動不靈活,還可出現吞咽肌群互不協調,咀嚼困難,唾液分泌減少等。同時因腦細胞減少,記憶力改變,反映速度減退。(2)感官信息的傳入不正常,表現為視力減退,視野變窄,觸覺下降,靈敏度降低。隨著年齡的增加,視覺在保持姿勢控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骨骼肌肉系統,骨骼韌帶等的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害,降低了人體的穩定能力。

1.2 醫藥因素:最常見是藥物引起的損害。有研究發現,服用鎮定劑、精神類、降低血壓的藥會影響平衡能力[2],另外,藥物錯誤所致的意外損傷居第二位,藥物劑量使用不正確、以院外私帶藥物、遺囑的含糊與誤解均是引起意外損害的原因。

1.3 環境因素:環境對老年人的安全問題尤其重要,如不適當的燈光,缺少扶手的浴室或樓梯,馬桶座椅過低,不平整的地面,不合適的衣服鞋子,夜間起床未開燈,均可導致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1.4 心理因素:患者的焦慮、依賴、恐懼和消極情緒是造成護理安全意外發生的隱患。因老年人住院時間長,久治不愈,經濟困難,產生悲觀、厭世的心理,易做出過激的行為。醫務人員對病人態度差,不能準確地傳遞信息,造成病人對疾病的誤解而產生情緒波動。因此,要密切觀察老人的心理行為,舉止變化,隨時陪伴老人。

2 影響護理安全因素的分析

2.1 跌倒:跌倒是老年人常見的傷害事件,是老年人群傷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脅甚大,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文獻報道[3],老年人的跌倒33%發生在夜間,其中夜間多次上衛生間不慎發生跌倒最多,老年患者因跌倒而加重病情或衍生其他的問題的機會增多。餐后低血糖、低血壓也可增加跌倒的風險。

2.2 誤吸:誤吸是指進食時在吞咽過程中有數量不一的液體或固體食物進入到聲門以下的氣道。輕者僅一陣嗆咳,重者可引起致命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或氣道堵塞,嚴重者甚至窒息而死亡。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漸趨遲鈍,咽及食管的蠕動能力減弱,吞咽功能障礙導致誤吸。因此護理人員應高度重視并積極開展預防誤吸的宣教工作,從而進一步加強預防誤吸的措施,以有效防止老年人住院期間誤吸的發生。

2.3 老年人的用藥:藥物是治療和預防老年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老年人肝、腎功能降低,藥物排泄能力減弱,藥物清除緩慢,使血液中藥物濃度增高,易蓄積而致毒性發作。老年人通常一體多病,對中樞神經抑制藥物、降血糖藥物,心血管 系統藥物反應特別敏感,導致正常劑量下的不良反應增加,甚至出現藥源性疾病。因此,老年人用藥應特別慎重,合理用藥可避免或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2.4 燙傷:燙傷是老年人生活中一個極大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常用熱水袋、電熱毯取暖,皮膚敏感度下降,發生燒、燙傷時往往較深,且皮膚修復及再生能力較差,創面愈合慢,處理難度大,給患者增加痛苦。

3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

3.1 跌倒的預防措施:①室內采用分散柔和的光線,避免強而集中的光線,以免造成暗區。②地面保持平整、干爽,防止絆倒或滑到。③衣、褲、鞋的尺寸不易過大,選擇長短合適的圍巾,避免拉扯而站立不穩。④起床動作應緩慢,睡醒后不易突然起立, 應先坐一下再站立,盡量少做低頭彎腰的動作,防止猛回頭和急轉身的動作。⑤洗漱及更換衣服時最好取坐位,使用馬桶時兩旁應設有扶手,夜間盡量不去廁所,將便器放在床旁邊,一定要有人陪伴。⑥指導老年人參加身體鍛煉,增強抗跌倒能力,如下肢身體訓練,步行有氧運動等。

3.2 防止誤吸的發生:①應早治療原發病及伴隨癥狀,對維持正常的吞咽及避免誤吸起到重要作用。②選擇合適的食物,以半流質為宜。同時注意食物的溫度適宜,色香味美,以增進食欲。③進食時最好取坐位,臥床病人應抬高頭部30~45度,減少誤吸的機會。④對嚴重吞咽困難、嗆咳及昏迷的危重病人,應及早給予胃管飲食。

3.3 合理用藥,防止發生用藥意外: ①用藥劑量要準確,分裝時嚴格要求準確,每日的口服藥按次數分次包好,寫清藥物時間,看服到口,對特殊藥物應加強宣教。②服藥方法要恰當,用溫開水吞服,服藥前先飲一小口水以濕潤口腔,藥片吞服后多喝幾口水,以免藥物粘于食管壁上,影響藥物吸收。③服藥時姿勢正確,應取坐位或半坐位。④若服用安眠藥,服藥后不要再活動,以免跌倒。夜間給藥應在老人清醒的狀態下,以免誤入氣管。⑤定期檢查老人的服藥種類,適當取消不必要的藥物,減少不良反應。⑥注意用藥安全,當靜脈、肌肉給藥時,速度減慢,邊注射邊觀察,注射完后不要立即起床。

3.4 防止燙傷:為使老年人在住院期間避免意外燙傷,醫護人員必須采取安全措施。①嚴格檢查設施的情況,使用熱水袋水溫不宜〉50度,應外加布套,烤燈及熱敷嚴格掌握時間和溫度。洗澡時注意水溫的控制。②避免在床上、桌上、地面堆放物品,以免打翻造成損傷。③使用微波爐時應遵守操作規則,避免電磁波引起燙傷。④使用蚊香時應放置妥當,以免引起火災。⑤糖尿病人由于感覺異常,對溫度不敏感,應加強注意。⑥如發生意外燙傷應立即報告醫生,做好記錄,遵醫囑予以處理,填寫燙傷事件報告單。

參考文獻

[1] 富莉芬,住院老年人跌倒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5;5(6):42-44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第3篇

按照老齡化社會標準,我國在1999年2月20日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是社會中比較特殊的群體,關注老年人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的健康成為醫學界的研究焦點。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家屬和護理人員要采取適當的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來滿足老年人對健康的需求,提高生活質量,最終使其身心健康、生活愉快,安度晚年。

1 老年人的護理

1.1 飲食護理:保證足夠的營養攝入能增強老年人機體的抵抗力。老年人新陳代謝率下降、活動量減少,熱量消耗也相應減少。老年人應給予適量蛋白質,限制脂肪,充足的維生素,適量無機鹽,補充水分。[1]

1.1.1 合理搭配食物:飲食要保證足夠的營養,注意五味調和,多樣化。攝入適量的優質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和適量含鈣、鐵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大豆及豆制品,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骨質疏松。[2]

1.1.2 合理烹調加工:老年人牙齒脫落、唾液分泌減少,味覺減退、吞咽功能下降,影響食物的攝入和消化。烹調時要使食物柔軟易消化,色、香、味具佳。食物應切碎、煮透、煮爛,以利消化吸收。忌食酸辣、油炸、熏烤、腌制及霉變腐敗的食品和刺激性飲料。

1.1.3 進餐護理:做好餐前準備、創造良好的環境,準備合適的,一般取坐位或半坐臥位,臥床老人應將其頭部抬高并偏向一側。吃飯應定時定量,可少食多餐,每餐吃到八成飽即可,禁暴飲暴食。進餐時勿說笑,集中注意力細嚼慢咽,每口不可太多,不可吃過黏的食物。老年人飲食要冷熱適中,以清淡為主。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耐心喂飯,不可催促,以免嗆噎。養成飯時較多喝點湯水的習慣。飯后協助老人漱口,必要時給予口腔護理。

1.2 老年人的睡眠:睡眠是大腦皮質神經細胞疲勞后抑制擴散的一個被動過程,是避免大腦過度疲勞導致衰竭的一種保護性反應。良好的睡眠能使老年人免疫力增強,延緩器官功能衰竭。

1.2.1 指導老人合理安排生活起居:要做到有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鼓勵老年人白天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或活動,使身體有一定程度的疲勞感,有利于晚上入睡。避免一切影響睡眠的不良刺激,睡前避免飽餐,不飲用咖啡、濃茶等飲料,限制睡前水分攝入,不做劇烈運動,不過度用腦,保持心態平和,知足常樂。

1.2.2 指導老人采取促進睡眠的方法如睡前散步,熱水泡腳,洗熱水澡,按摩足底,或飲一杯牛奶,臥于正確舒適的睡眠,使用放松術,如緩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1.2.3 選擇適當的床鋪:老年人應睡硬板床,床褥柔軟、平坦,被子厚薄合適,枕高可視老人的自身情況而定。

1.2.4 創造有助于睡眠的環境:保持周圍環境安靜,光線暗而不黑,通風良而風感,溫濕度適宜。

1.2.5 失眠老人可遵醫囑給予安眠藥協助睡眠,用藥過程中應掌握藥物的劑量,觀察效果及不良反應。

1.3 老年人的運動:生命在于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量。老年人體弱或有一些慢性病,鍛煉時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原則。

1.3.1 疾病恢復期的老人運動前應視身體情況而定。經過醫護人員同意,由家屬陪同,做適當的運動,以防發生意外。平時身體尚可的老年人運動前,也要告知家人。老人要保持運動的群體性,以防運動時發生身體不適,互相照應。

1.3.2 運動前先做小范圍的運動,如深呼吸、拍拍胳膊、拍拍腿等,然后再做大范圍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等。運動結束后,運動強度再由高峰逐漸減弱,慢慢恢復到平靜狀態。

1.3.3 老年人要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做操、游泳、氣功、太極拳、自我按摩操、釣魚等。總之,老人的運動應以自我感覺良好,運動后精神好,食欲佳,身體有活力為度。

2 老年人的用藥護理

老年人由于胃腸功能降低影響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肝臟藥物代謝能力降低,容易導致經肝臟代謝的藥物蓄積,藥物作用及毒副作用增強,藥物的不良反應可使體質較差的老年人思維混亂、功能喪失,醫護人員對老年人用藥給予正確的指導。

2.1 嚴格遵守醫療原則慎重用藥:

老年人服藥應遵醫囑,勿濫用藥。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一般從成人劑量的1/3至1/2用起逐漸加量、用藥盡量不超過三種。如有需要用藥超過五種以上,應在醫護人員指導和監護下進行,并根據病情變化適當調整。

2.2 服用藥物應有明顯的標志,根據醫囑服用,以免發生不按時服藥、漏服或下次補上的情況。服藥應避免臥位,以免發生誤咽嗆咳。用溫水吞服藥片后,再多飲幾口水,以免藥片沾在食管壁上而使局部粘膜受刺激,并影響藥物的吸收,醫護人員仔細給病人及家屬解釋用藥的目的、時間、方法,以指導老年人正確用藥。

2.3 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老年人的藥物不良反應常表現不典型,但神經、精神癥狀突出,用藥中如出現類似老化現象(健忘、軟弱、焦慮、抑郁等)應首先考慮于藥物有關。

2.4 藥物應妥善保管:

根據不同藥物的性能妥善保管藥物,存放藥品的包裝袋、包裝盒或瓶上應用標簽標明藥名、用藥方法、劑量等。一瓶一藥,不可混裝。正確識別藥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和生產日期;劇毒藥品要標上醒目的記號,以防誤用而造成嚴重后果;藥品應放在老年人容易拿取的地方,并相對固定,并向老年人詳細交代清楚。[1]

3 老年人的心理護理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著密切關系,若心理不健康,就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所以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很重要。

3.1 定期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有針對性地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及康復,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疾病,增強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顧的能力。定期對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讓老年人感到社會、家庭對他們的關心。增添老人心理上的安全感。消除老年人對疾病的恐懼心理。讓老人用科學的態度看待衰老過程。對待老人,醫護人員應當做到熱情體貼、和藹可親。

3.2 醫護人員要多與老年病人交流、溝通。耐心傾聽老人的嘮叨,減少老年人的孤獨情緒。鼓勵老年人遇到負性事件要合理宣泄,向知心人傾訴,取得同情和安慰,以釋重負;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他(她)們走向社會,保持與人交往,從社會生活中尋找生活動力,擺脫孤獨,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擔心。鼓勵老年人發揮特長,有意識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如書法、繪畫、攝影、釣魚、集郵等,以陶冶情操。做到與眾同樂,喜當“頑童”。鼓勵和幫助老人聯系老朋友、結識新朋友,包括青少年朋友、異性朋友,經常談心,老年人可從年輕人身上感受青春的朝氣和活力,從中得到奮發向上的精神。使老人心情舒暢,笑口常開。

總之,家庭及護理人員都應該關心、體貼照顧老年人,尊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我們的知識和愛心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讓每位老人都能的到最好的照顧和關心,達到精神、身體和社會關系的完美狀態。

參考文獻

[1] 史明瑜老年保健社區預防與保健2005、11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老年人;結核病;社區;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01(b)-119-02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慢性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其次通過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餐具而引起腸道感染。肺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患者,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時帶菌的飛沫浮于空氣中,痰干燥后結核菌隨塵埃漂浮于空氣中,被健康人吸入。近年來,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結核患者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做好老年肺結核患者的社區護理是控制結核病傳播的主要工作[1]。

1 我國老年結核病概況

1.1 老年結核病的流行情況

隨著我國進入老年型國家,老年結核病患者呈逐年上升趨勢,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男性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在50歲以后明顯上升,女性從45歲起隨年齡增長而緩慢上升,男性涂陽肺結核患病率在45歲以上逐年上升,女性從45歲起緩慢上升[2]。

1.2 老年結核病增多原因

引起老年肺結核增多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老齡化與老年結核病控制不力;②與內源性復燃有關;③中年未愈遷延到老年;④老年初染;⑤老年肺結核的復治;⑥合并多種疾病,導致免疫力下降,使體內的結核病灶擴散。

1.3 老年結核病特點。

老年肺結核病的主要特點有:①癥狀不典型;②并發癥多;③復發率高,復治患者多;④治愈難,病死率高;⑤誤診率高;⑥老年人在抗結核過程中易出現肝腎功能損害。

1.4 老年肺結核病的臨床特點

老年肺結核病的臨床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老年肺結核多以咳嗽、咯血、發熱,呼吸困難和食欲不振五項之一作為首發癥狀,其中以咳嗽占第1位。常見癥狀順序為:咳嗽、咯血、胸痛、氣促與發熱,即呼吸道癥狀較明顯[3-4]。②老年肺結核往往合并非結核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易掩蓋肺結核的臨床癥狀。③老年結核病中耐藥、難治患者多。④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導致抗結核藥物在老年人中與中青年人代謝不同。⑤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免疫功能降低,使用藥的安全幅度變窄。

2 老年結核病的社區護理

2.1 生活護理

2.1.1 居室環境清潔、整齊、安靜、舒適、安全。

2.1.2 飲食護理結核病是一種全身消耗性疾病,合理、足夠的營養攝入可以增強免疫功能,促進組織修復,應給予符合老年人口味的營養豐富的高熱量、低脂肪、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特別是含大量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食物,以增加患者食欲。

2.1.3 運動鍛煉應鼓勵老年人根據個人的體質和愛好進行合理適宜的運動,如做保健操、散步等,使情緒放松,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2.1.4 睡眠與休息做好晚間護理,給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適于睡眠的環境,解除患者緊張、焦急不安的情緒,使患者身心得到休息。

2.2 用藥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2.2.1 老年結核病患者的用藥原則要根據患者個體全身功能的不同情況,選擇適合該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總的原則是安全,從而有效、合理用藥。

2.2.2 注意事項①在整個療程的抗結核治療期間,保肝藥應伴隨抗結核藥同服,以減少藥物性肝損害。②用藥劑量上,因老年人體內含水量偏少,藥物在體內代謝減慢,并且老年人對治療耐受性低,容易出現毒副反應。在使用劑量上應比中青年人略低。③療程上因老年人用藥劑量偏低,療程采取一年或以上,方能達到滿意的療效。④在老年人用藥劑量上,個體差異大,同齡老年人的藥物劑量,可相差很多,抗結核治療期間,應定期測肝腎功能,如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調整用藥。⑤要按醫囑服藥,不能過早停藥或不規則服藥,加強訪視宣傳督促用藥,取得患者合作,以保證治療計劃的順利完成。

2.3 心理護理

老年人存在自卑、多疑、恐懼、孤獨寂寞、依賴等心理,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①尊重與理解老年結核患者,給予老年人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②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重視規律服藥;③解除孤獨與寂寞,即在這個時候,親人及社會支持體系應給予老年人以關照和適當幫助;④減輕依賴心理,鼓勵老年結核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

2.4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包括:①保持情緒樂觀;②注意個人衛生,不可面對他人打噴嚏、咳嗽,嚴禁隨地吐痰,不吸煙,不飲酒,生活要有規律;③被褥書籍在烈日下暴曬6 h以上;④外出時應戴口罩,密切接觸者應定期去醫院進行有關檢查;⑤讓患者獨居一室,室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3 重視老年結核病護理的重要性

老年結核病目前在我國所占比例大,導致了他們也是主要的傳染源,因此,對老年結核患者的早發現、合理治療和護理是降低結核病年感染率的一個關鍵環節,做好社區老年人結核病的護理,既減輕了老年結核患者的經濟負擔,又給老年結核患者帶來了方便。

[參考文獻]

[1]趙穎.肺結核病人心理護理探討[J].吉林醫學,2006,27(10):276.

[2]褚繼梅.肺結核咯血124例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29(12):184.

[3]王東明.應避免老年肺結核病與糖尿病的漏診漏治[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0):136-137.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第5篇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已呈上升的趨勢[1],老年病人亦日趨增多。而老年住院患者生理機能下降,多臟器疾病于一身,病情重,死亡率高,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困難,針對我科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住院期間不安全因素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住院患者283例:其中男231例,女52 例。年齡68~97歲, 平均年齡83.5歲,所有患者均患有2種及2種以上的慢性疾病。

2 老年住院病人常見的不安全因素

2.1 缺乏安全感 老年人怕孤獨,長期身患疾病,久病不愈,加上“久病床前無孝子”和高昂的醫療費用,使老年人變得缺乏安全感,抑郁,煩躁,甚至會拒絕治療。

2.2 癡呆 腦萎縮,腦動脈硬化等病變體質和生理等原因,導致老年性癡呆癥,生活不能自理。晚期主要表現為智力明顯下降,定向障礙,行為紊亂,失語,失認,失用,生活不能自理[2],以致迷路,發生意外等。

2.3 走失 大部分老年病人不習慣長期住院,不安心長期住院,對住院環境陌生,思維不清晰,看管有疏漏,偶爾會發生走失等意外情況。

2.4 跌倒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原因,如視力下降、聽力下降、反應遲鈍、思維混亂易激惹、身體虛弱、平衡能力下降;血管病變,下肢感覺及血液循環障礙,足部病變;高血壓、中風后遺癥,使患者走路不穩;腦動脈硬化,一過性腦部缺血缺氧,意識喪失;床鋪高度不符合要求,病人坐床邊緣,床鋪不夠寬,床間距過小,路滑等造成病人跌倒。有文獻報道[3],每年約30%的老年人跌倒一次或多次,而跌倒的概率隨年齡遞增,80歲以上跌倒的年發生率達50%,由于老年病人骨質疏松,如護理不當發生跌倒等情況時易骨折。

2.5 墜床 因老年患者視力、平衡能力下降,易發生墜床[4]。機體乏力、意識障礙等也常發生墜床。

2.6 燙傷 老年病人意識障礙,感覺和反應遲鈍,使用熱水瓶、熱水袋,洗澡時,容易被開水、熱水袋燙傷。

2.7 誤吸 老年病人食管平滑肌萎縮,食管蠕動能力減弱,排空時間延長,發生誤吸的危險性較高。其次,意識障礙、腦血管意外、老年性癡呆、消化道出血、胃癌術后等病人也有發生誤吸的可能。

2.8 誤用藥 老年病人常患多種疾病,且所患的慢性病具有病史長不易治愈的特點,因此許多老年人不僅常年反復用藥,而且聯合使用多種藥物[5]。同時,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視力下降,以及老年性癡呆等原因,易錯服、漏服、多服、少服、重復服用藥物等。輕者增加藥物的副作用,重者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

2.9 壓瘡 某些老年病人營養狀況差,血液循環障礙,水腫明顯,強迫,意識障礙,長期臥床,大小便失禁,局部受潮濕、摩擦力、剪切力等刺激,容易發生壓瘡。

3 護理對策

3.1 安全護理評估 護士對患者要進行安全教育,在工作中時刻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熟練操作技能,學習和鉆研業務,培養良好的個人素質,定期組織醫德醫風的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提高責任心。杜絕安全隱患,加強對老年病人高危因素的評估,了解患者的生理情況,如視力,記憶力,活動的能力。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精神和心理狀態,熟悉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及規律,掌握老年患者的病情,全面評估,讓家屬意識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配合護理人員及早采取預防措施。

3.2 心理護理 評估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了解他們的思想顧慮,加強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語言速度要慢,利用面部表情和非語言的行為促進交流,真誠地對待他們,使他們能夠信任依賴護理人員。

3.3 癡呆病人的護理 專人看管,保證病人安全。做好生活護理,飲食多樣化,保證病人攝入充足的營養,正確用藥,加強與病人的溝通。

3.4 防止走失 加強看管,病人外出須有人陪同,佩戴腕帶,腕帶上注明病人的姓名,床號,聯系電話,以防走失,方便尋找。

3.5 防止跌倒 高危跌倒患者的病歷和床尾做好標識,病室床,桌,椅等用物,擺放合理位置,相對固定,無障礙物;走廊病室有地燈,用于夜間照明;地面保持清潔,干燥,防積水;在病室走動時建議穿防滑鞋;行動不便者要有專人陪護,指導正確使用輔助工具;性低血壓,口服降壓藥,夜尿的患者進行床上排尿訓練;進行防滑倒的健康教育,掌握防滑倒措施。

3.6 防止墜床 老年患者尤其是意識障礙,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應留陪客,專人陪護,床邊設有護欄,及時護襠,加強巡視,如老年患者睡床邊,應協助老人向床中央移動,并用護欄護檔。

3.7 防止燙傷 協助病人倒開水,調節洗澡水的溫度。使用熱水袋水溫不超過50°C,熱水袋外必須加布袋。長期臥床患者皮膚角質層薄,溫水擦身時,水溫不可過高,以防燙傷。給予理療時,應仔細聽取患者主訴,調節好溫度,以放燙傷。

3.8 防止誤吸 昏迷、進食、飲水嗆咳的病人應避免經口進食,及早置胃管。消化道疾病引起出血的病人,應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床邊常規備有中心負壓吸引,掌握急救的方法。

3.9 防止誤用藥 做好用藥指導,反復核對,正確用藥。觀察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對患者在服用有過敏反應的藥物時應注意其延緩反應。注射給藥時速度宜慢,邊注射邊觀察反應,注射完畢不要讓老人立即起床,需繼續觀察2~3min。發現錯誤應及時匯報醫生,及時處理。出院時,對病人及其家屬采取形象的、多次的、反復的指導方法幫助記憶。

3.10 預防壓瘡 長期臥床的老年病人需按時翻身,使用氣墊床、防護墊等,用翻身枕支撐身體空隙處,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加強營養,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建立翻身卡,床頭交接班。局部使用傷口敷料,促進褥瘡愈合。

4 小結

建立完整有效的護理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安全護理,是醫院護理管理的核心,保障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是重要的護理工作內容。認真評估每一位老年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加強護理,提高責任心,杜絕安全隱患,預防意外發生,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廖曉春,廖樹梅.老年人跌倒的評估及預防干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12(23):64-65.

[2] 王玉梅.老年性癡呆的預防與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5):878

[3] 林琳,范文霞,李斌.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及護理對策,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2):215.

[4] 蔣超,郭浩.對老年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處理的幾點體會[J]西南軍醫,2007,5(2):72-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看 | 91香蕉视频污污 | a在线观看视频 | 成年人免费视频观看 | aa级黄色毛片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 99国产精品99| 一级黄色片69 | 久久精品在线 | 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 亚洲色图19p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盗摄 | 日本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国产一区 | 97在线视频免费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中文字幕av在线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 | 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在线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入口 | aa国产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精品国产 | 成人激情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一|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人人爽 | 中文字幕日韩av | 丁香婷婷综合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色淫视频 | 欧洲精品二区 | 天堂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