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震監測的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動物 產地檢疫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2-0252-01
1 翠華鎮慨況及動物產地檢疫現狀
1.1 翠華鎮慨況
翠華鎮位于大關縣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國道213線貫穿其中,東接天星鎮,南靠玉碗鎮,西連悅樂鎮,北鄰壽山鎮。全鎮轄9個村民委員會,175個村民小組和3個社區。2014年末全鎮有農業戶7175戶,農業人口38476人,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鎮。
1.2 產地檢疫現狀
鎮畜牧站有技術人員4人,共設有村級報檢點9個,協檢員11人。由于檢疫手段、檢疫設備都十分落后,除打防疫用的工具之外,沒有產地檢疫儀器,檢疫人員憑眼觀和經驗進行判斷實施產地檢疫。2015年,產地檢疫肥豬23519頭,檢疫仔豬2022頭。全鎮僅有金坪村大橋市場在進行少量的仔豬交易,沒有一個上規范的活畜交易市場,商販只能到養殖戶家中去收購肥豬和仔豬,檢疫人員接到養殖戶報檢電話到養殖戶中進行檢疫合格后,方可出售和屠宰。
2 產地檢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協檢員待遇低,文化水平不高
我鎮現有村協檢員11人,他們同時也是我們的村獸醫人員,多數屬于兼職,以獸醫為業的數量極少。從2010年起財政每人每月補助300元外,無其它任何來源。因此,他們把時間都放在搞農業生產上,沒有集中精力開展本職工作,有的甚至外出打工掙錢,不愿從事村獸醫工作,導致村室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積極性差,隊伍不穩定。在這些村協檢員中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中高中文化的2人,初中文化的3人,小學文化的6人,加上從事協檢員工作時間長短不一,又沒有外出學習進修的機會,只在縣、鄉業務部門接受過短期業務培訓,專業技術水平差,多數靠經驗辦事。
2.2 飼養分散,產地檢疫人員不足
我鎮屬于山區,農戶居住分散;絕大部分還是傳統的小規模的分散飼養模式,規模飼養的量不大,占的比例小,2015年末全鎮養殖戶達6593戶,共出欄生豬62377頭,出欄牛1559頭,出欄羊4228只,出欄禽70467只。鎮畜牧站雖然有4個工作人員,但平時工作繁重,不但要完成本部門的各種工作,還要參加鎮上的中心工作,所以各村的產地檢疫工作只有靠村協檢員來完成。由于開展檢疫面大,有的農戶居住分散,出售和屠宰的時間又不統一,交通成本高等情況,給產地檢疫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2.3 檢疫手段落后、設備簡陋
鎮畜牧獸醫站既無化驗室,又無檢疫設備;協檢員更沒有任何檢疫工具。開展檢疫時,只能靠眼觀、手摸、測體溫等原始手段對牲畜進行檢疫,加上很大一部分農戶不理解此項工作的重要性,不接受檢疫。檢疫手段落后,檢疫設備簡陋是開展產地檢疫工作的最大障礙。
2.4 養殖戶對產地檢疫工作認識不足
養殖戶對產地檢疫工作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不積極不主動不配合協檢員的工作,有的甚至拒絕、抵抗。大部分人總認為動物交易在農村是常事,每交易一次都要實施檢疫,嫌麻煩;群眾認為,以前沒有開展產地檢疫,也沒有引起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故而不愿主動報檢,有抵觸情緒,逃避檢疫和私屠濫宰現象時有發生。
2.5 執法力度不夠
由于我站人員少,管理的農戶多,對逃避檢疫、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夠,加上逃避處罰的人方式方法多變,特別是部門之間配合較差,工作難度很大,違法人員未得到應有的處罰。
2.6 農戶屠宰及屠商到戶收購畜禽的時間不確定
我鎮農村散養戶出欄的畜禽一是辦婚喪嫁娶及過春節進行屠宰,二是我縣農貿市場的屠商到戶收購,由于屠宰及出售的時間不統一,居住又分散,一個村又僅有一個協檢員,有時從這家到另一家要花費1至2個小時,有的村是兩面夾山,甚至對河兩岸,加上相關規定要求農戶出欄牲畜前要主動報檢,大大增加了產地檢疫工作量。
3 對策
3.1 加強動物防病知識宣傳,強化法制教育
在廣大養殖戶和畜禽及其產品經營戶中廣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云南省動物防疫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學習,充分利用電視、宣傳欄等手段進行宣傳,利用趕集天在農貿市場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有關檢疫內容的宣傳畫,對農民進行檢疫知識的宣傳,同時利用入戶檢疫的機會,向養殖戶講解動物檢疫對發展畜牧業,減少動物疫病傳播,保護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主動配合獸醫檢疫人員做好動物產地檢疫工作。
3.2 認真實施產地檢疫,促進防疫工作的開展
要在全鎮實施動物產地檢疫,結合本鎮的實際,靈活主動地開展工作,可采取在人群居住相對集中的地方進行分片集中檢疫,養殖戶憑有效的免疫證明報檢,檢疫人員憑有效的免疫證明入戶嚴格按照產地檢疫操作規程實施產地檢疫,嚴禁無產地檢疫證明就屠宰、上市交易或運輸等。通過開展產地檢疫,進一步促進動物防疫工作的落到實處,使防疫、檢疫相互促進。
3.3 改善檢疫設備
多方籌措資金,購買先進、方便、實用的檢疫設備,為全鎮檢疫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為全鎮產地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逐步改變目前全鎮產地檢疫設備缺乏、簡陋狀況,以適應工作的需要。
3.4 加強培訓,組建高素質的獸醫動物檢疫隊伍
鎮獸醫站要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檢疫人員進行培訓,認真學習《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他們進行動物檢疫技術培訓,讓他們真正掌握檢疫技術要點和檢疫操作規程,依法實施動物檢疫,規范操作動物檢疫,為發展畜牧業生產、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服務。
3.5 加強部門配合,依法打擊違法行為
動物產地檢疫工作是政府行為,要對養殖戶、經營戶進行法制教育,提高他們法制觀念,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對無產地檢疫證明進行屠宰、上市交易、逃避檢疫、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保證依法開展檢疫,切實做到依法興牧,依法制疫,為我鎮畜牧業發展保駕護航。
3.6 切實規范操作程序
加強對檢疫人員的法制教育,規范操作程序,杜絕不檢疫的現象發生,做到不漏檢、不亂檢、使我鎮的動物檢疫工作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在我們課本里P19頁有一張非常殘酷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疖嚹险緯r,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在這張照片上有一個小孩。這個小孩為什么哭呢?也許是他的父母要回老家,但是發生爆炸時,突然火車一響,他的父母就不知了去向,就只剩下小孩一個人在這里嚎啕大哭!
那他的父母在哪里?或許這個小孩的父母已經被日本人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但不敢讓人們相信的是當時的讓多少人失去了那寶貴的生命。但在當時可能發生了什么事?在當時父母可能要離開這個地方去坐火車回老家??赡芩麄儾⒉恢牢kU面臨著他們,向他們逼近。但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南站時,他的父母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小男孩,但是小男孩再也見不到他的爸爸媽媽啦!
這個孤獨的小男孩以后的命運如何?說不定在戰爭過后小男孩會被好心人收養,也說不定也會被日本人收養,或者他長大以后想為他的父母報仇,為國家報仇,為人民報仇。
這一連串的疑問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也知道問題已經解決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抗日,不讓敵人欺負我們的國家。我們要維護和平,讓和平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之間吧!
一、總則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增強全民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地震應急能力,有效減輕地震災害,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抗震救災預報監測工作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縣抗震減災預報監測組具體組織實施。
二、主要職責及工作要求
(一)預報監測組的主要職責
預報監測組領導小組要做好災情研究會商和分析判斷,并及時做好預測預報和監測工作;成員單位和辦公室要加強值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通訊暢通,及時匯集上報監測情況,做好預報監測的上下銜接和具體實施工作。
(二)各成員單位的主要職責
1、縣防震減災辦:印發地震防治基本知識和地震災害發生前的異常先兆現象宣傳培訓材料,培訓縣、鄉確定的地震觀察員,加強對開邊地震臺和三岔水氡監測站的監管,及時了解觀測數據,掌握地震動態,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監測網絡。
2、縣電信公司:確保通信網絡暢通。
3、縣氣象局:預測災區天氣變化情況,做好預警預報,提供準確的氣象服務。
4、各級地震助理員:自覺遵守《地震監測管理條例》,宣傳地震知識和法律法規,及時準確上報地震災害情況。
(三)工作要求
各鄉鎮、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地震預報監測工作的重大意義,高度重視做好這項工作。預報監測辦公室要隨時加強同省市地震監測部門聯系,及時了解掌握地震監測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地震預報。
【關鍵詞】微地震 監測 開發 應用
圖1?微地震監測技術原理
我們假設在O點有微小地震事件的發生,讓地層剪切產生錯動,因為錯動而出現微地震波的震源。有別于一般的地震勘探,這種的震源能量不強,差不多等同數十克炸藥所產生的能量。它會向外發出子波,在時間1t處縱波及橫波發射到了A點,在時間2t處縱波及橫波發射到了B點。設在B點的三分量檢波器檢測到了P波及S波,通過對檢波器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到震源位置。
微地震監測技術是對生產活動中發生的微小地震進行勘測及研究,以此作為依據來控制生產活動的過程和結果,與地震勘探不同,微地震監測所涉及到的震源方位、發生的時間以及強度都未能知曉,根據以往記錄微地震頻率一般在200~1500Hz之間,震發時長不超過1s。地震記錄對于微地震事件的記錄,一般都脈沖清楚,同時事件越弱則頻率相對更高、發生的時長更短、產生的能量更少,巖石的裂縫也會更短。震源信號被檢波器檢測到后進而對資料進行整理,推斷震源的方位所在,此方位就表明了裂縫的所在。
2 微地震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進展
2.1 水力壓裂裂縫監測
隨著水力的壓裂會對裂縫四周不夠強厚的層面(如天然裂縫、橫推斷層、層理面)造成影響,穩定性不夠而極易產生剪切滑動,發生 “微地震”或者是“微天然地震”這和沿斷層發生的現象相似。微地震所發射的彈性波頻率很高,通常在聲波范圍內。這種信號能夠用傳感器檢測到,在進行數據的處理后得出震源的相關信息。
采用光纜將三分量實時采集檢波器布放在壓裂井旁的一個鄰近井(監測井)井底對應儲層深度,通過監測(壓裂井)裂縫端部巖石的張性破裂和濾失區的微裂隙的剪切滑動造成的微地震信號,獲得裂縫方位、高度、長度、不對稱性等方面的空間展布特征。
在被諸層壓裂的影響下,巖石被損壞并出現裂縫,裂縫的周圍肯定會發生微小地震,之后對微震波的信號進行逐一的收集整理,便能得出微地震震源的方位,從而得到儲層壓裂縫的相關數據。微地震監測是現有的對儲層壓裂最準確、速度最快、信息量最大的監測方法。它能對儲層壓裂發生范圍及裂縫發展動態進行全方位的信息查取,從而更有依據的對壓裂工程給予評價,優化壓裂的方案設計,提高壓裂效率,對于低滲透油氣藏的開發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2 用微地震監測技術進行水驅前緣監測
油田注水同樣會導致微地震的發生,通過微地震波對水驅前緣的監管測量,掌握注水開發油田有關注入水的范圍及推進方向的有關情況,這可以做為加強監測活動的合理部署、增加采取量的技術依據。在進行監測前對注水井止注入10小時,使其之前的微裂縫閉合。開始之后再將其打開。在注水時,會對流動壓力前緣及孔隙流體壓力造成影響,從而發生微震波,這時候微裂縫會重新打開,導致微裂縫的生出,最終引起微地震。
2.3 火燒油層監測
火燒油層是用于稠油開采的技術,因為稠油粘度較大的關系,是無法在地層流淌的。往稠油層內充進空氣,之后是指燃燒掉一些,這樣一來剩余的稠油溫度升高,粘度降低,從而能流淌到采油井中。用燃燒的方式處理稠油應該知道前緣位置,以及燃燒可以波及的范圍。假如將燃燒波及范圍設定偏小,進行多次的燃燒就會造成能源的浪費;假如將燃燒波及范圍設定偏大,進行多次的燃燒會有一些區域無法被燃燒,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精準判定火燒前緣和范圍,對稠油的采出以及能源的節約都有很深刻的影響。采用微地震監測技術進行火燒油層進行監測是最佳方式,在國際范圍內被應用較多,但是在國內這還是具有開創性質的。2.4 地應力監測
從現在的發展看來,地應力場對于天然裂縫在油田注水開發的作用有著一定的重要性,和井網優化以及人工壓裂裂縫都息息相關。根據應力的數值得出的地層破裂的壓力值,可以作為設計注水壓力時的根據,用應力測量的方法來研究應力場,推斷出地應力和孔隙度以及滲透率存在的關聯,得知地應力和油氣運移之間的聯系,從另一方面推斷出油田高低產區和余存油量的儲存位置。
3 結論與展望
(1)通過將物理信息運用到油藏的開采,使物理在油氣田開采中運用得更加廣泛,而對于水力壓裂監測,水驅前緣監測和油藏信息的提供都取得了極其成功的實驗結果,因此微地震監測技術未來的發展還是十分可觀的。
.(2)微地震監測技術受到物理界的追捧,而且它的作用基礎是震源的定位,在震源機制越來越深的探討,有關參數越來越多的影響下,微地震檢測技術會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它的監測結果也會越來越精準。
關鍵詞:裂縫監測 低滲透 壓裂
1 前言
現河采油廠低滲透油藏目前是采油廠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陣地。低滲透儲層存在著埋藏深,滲透率低,孔隙度小的特點,水力壓裂是改造油氣層的有效方法,是油水井增產增注的重要措施,為了了解壓裂時產生裂縫的方位(方向)、裂縫長度、裂縫的高度(范圍)和產狀以及地下主應力方向,為布井和井網調整提供依據,避免油井發生水淹、水竄現象,因此需要進行壓裂裂縫監測。
裂縫監測有多種方法:示蹤劑方法、電位法、地傾斜方法等等。示蹤劑方法滯后,可靠性受監測井的周圍分布井所在位置限制;電位法受氣候、深度限制,且需較多的測點,測區范圍局限;地傾斜方法也受深度限制,且與覆蓋層厚度、品質有關,需較多的測點,測區范圍局限;只有微地震方法即時,控制范圍大,適應面廣,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
2 微地震監測技術的基本原理
壓裂或高壓注水時,由于地層壓力的升高,根據摩爾-庫倫準則,沿著裂縫邊緣會發生微地震。記錄這些微地震,并根據微地震走時進行震源定位,由微地震震源的空間分布可以描述人工裂縫輪廓。微地震震源空間分布在柱坐標系三個坐標面上的投影,可以給出裂縫的三視圖,分別描述人工裂縫的長度、方位、產狀及參考性高度。監測使用平面微地震臺網,該臺網6分站,無線傳輸,主站記錄分析。可以實時顯示記錄、分析結果,從主站計算機屏幕上可以實時看到人工裂縫發育趨勢。
用6個放在地面上的地震儀,接收來自同一個地震源的地震波到時,由于地震波到達不同的臺站,路徑不同,到時也不同,用到時差計算出微地震位置。依據微地震震源特征,地震波傳播理論和微地震信號識別理論,用監測得到的微地震點的空間分布及其三視圖描述人工裂縫輪廓,實時給出人工裂縫監測結果。
3 微地震監測技術的應用情況
近年來,我們加大人工裂縫監測力度,尤其是2009年以來,對每口壓裂井均進行裂縫監測,為油田布井、井網調整、注水方案調整提供依據。
3.1實施人工裂縫監測,為新區產能建設方案井網部署提供參考
針對近幾年低滲油藏新建產能塊的方案評價井、滾動井進行裂縫監測,為井網部署提供了依據。如王664塊,為2008年新建產能塊,含油面積1.44km2,石油地質儲量81.24×104t,主力油層為沙四段,油藏埋深2600m,孔隙度19.5%;滲透率23.5×10-3u m2,壓力系數1.05,地溫梯度3.6℃/100m,為一常溫常壓、中孔、低滲透、稀油構造-巖性油氣藏。
為了解區塊應力方向,對王644-斜2井進行壓裂裂縫監測:
王644-斜2井壓裂監測的人工裂縫方向為北東東向,主縫(藍色)北東向,有三個顯著的支縫,為北東向、北東東向、北西向。
根據王664-斜2的壓裂裂縫監測結果,對部署井網進行適當調整,避開在水井注水主流線方向部署油井,因邊部儲層變薄,物性變差,適當縮短井距,增加儲量控制程度。采用350*250m正方形井網,部署油水井13口。區塊投入開發后,當年建產能2.7萬噸。
3.2實施人工裂縫監測,為動態分析、注采調整提供依據
3.2.1搞清裂縫方向,調整注采井網
如對老區油井河148-斜35井進行壓裂裂縫監測:
河148-斜35井壓裂監測的人工裂縫方向為北東東向。主縫(藍色)北東東向,有二條顯著的支縫,為北東向、北西西向。高度不平穩,由東向西升起;二翼裂縫長度不對稱,西翼偏長。近井原生裂隙中等發育,為北東向、北東東向、北西向、北西西向。傾角為6度,裂縫面傾向東南。
因該井區無水井注水,油井普遍低效,根據河148-斜35井壓裂裂縫監測結果,裂縫方向為北東78.9度, 考慮油水井水驅方向,避免水淹水竄,轉注河148-斜25、河148-斜35,對應油井均出現見效情況,如油井河148-斜27井,見效后日油能力由0.9噸達到8.6噸,累計增油0.36萬噸。
3.2.2搞清裂縫方向,水井調配避免水淹水竄
2010年對河143-斜77井的壓裂過程進行了監測:
河143-斜77井壓裂監測的人工裂縫方向為北東66.1度,與水井河143-斜44井水驅主流線方向基本一致,為避免出現水淹水竄現象,我們及時對水井河143-斜44井進行動態調配,由40m3/d調整到15m3/d,有效控制了油井河143-斜77井的含水上升,目前該井日油5.4t/d,含水14%,仍控制在低含水階段。
2010年以來現河地區已成功實施裂縫監測79井次,為低滲透油藏注采井網部署、動態分析和注水方案調整提供了依據,為低滲透油藏的高效開發提供了有力保障。
4 認識與體會
(1)人工壓裂裂縫監測可以為油田布井、井網調整、注水方案調整提供依據,對油田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2)通過對壓裂層段裂縫方位、長度、高度等的深入了解,可以加深地質工程師對區塊的認識,確保油水井措施制定、注采方案調整的準確可靠。
參考文獻
[1]劉建中、王春耘、劉繼民.用微地震法監測油田生產動態.石油勘探與開發,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