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網絡語言與語文教育

網絡語言與語文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絡語言與語文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網絡語言與語文教育范文第1篇

關鍵詞:網絡語言 語文教學 影響 對策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網絡交流的日益頻繁,網絡語言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網絡語言是為適應網絡交際傳播模式而誕生的一種新語體,是用漢字、符號、數字、字母等隨意組合,甚至用諧音、錯字來改詞造句的一種文字游戲,這種文字游戲是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特定空間里使用的;但目前,它正走出網絡、進入人們的現實生活,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和語言習慣,同時沖擊著語文教學、沖擊著傳統的語言表達規范。因而正確對待網絡語言、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網絡語言,是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網絡語言的特點

1.方便快捷。由于上網要收費,網民在聊天時,極盡可能地追求高效率,沒有足夠的耐心去修飾詞語,只要對方能看明白,能省則省,能縮則縮,怎么簡便就怎么來。于是“886”(拜拜了)、“9494”(就是就是)、“RMB”(人民幣)等數字諧音或字母縮略語便誕生了。

2.形象幽默。網上交際是學習、工作之余的休閑娛樂,所以網民抱著追求放松的心態,發揮著自己的想象力,創造了許多形象幽默的網絡新詞。如稱愛好徒步旅行的朋友為“驢友”,因為他們身背行囊,跋山涉水,就像吃苦耐勞的毛驢一樣;稱資深網友為“大蝦”(大俠),因為他們弓腰駝背,整天埋頭于網絡,形似大蝦;稱網絡新手為“菜鳥”;稱漂亮女孩為“美眉”等等。

3.新奇另類。年輕人好奇心強,表現欲強,喜歡追求新穎、時髦。由于網絡交際是隱性的,這就使得許多網絡參與者沒有任何束縛,極力展現自己的個性,將一些漢字、符號、數字、英文字母隨意地混雜組合在一起創造出許多另類的表達方式。如0001000=我真的好孤獨(“1”表示一個人,“0”表示空乏);“(^@^)”表幸運的小豬;MorF=是男還是女(Male or Female的簡化);“Zzzzz……”表睡覺等。

二.網絡語言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網絡語言是一種變異了的語言樣式,與傳統語言有著明顯的區別,它對語文教學的影響既有積極、正面的一面,也有消極、負面的一面。

(一)網絡語言的正面影響

1.創新了現代漢語的詞匯。

任何一種語言的創新、發展都要從其它方言中吸取養分,現代漢語也不例外,它總會不斷地從社會方言、地域方言、外來語中吸收“養分”,以豐富自身的語言系統。網絡語言作為一種社會方言,為漢語詞匯的更新與補充提供了一些新的詞匯,如“寬帶”、“黑客”、“網友”、“網蟲”、“在線”、“上傳”等網絡用語,經過長期的使用,已被現代漢語吸收,成為基礎漢語的一部分。這些網絡詞語不但無礙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反而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詞匯,為人們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不同的語言風格提供了方便。

2.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表達手段。

現代社會生活是多元的、豐富多彩的,不可能要求人們的表達手段是一成不變的。網絡交際與口語交際不同,網絡中沒有語音、語調及體態等手段來輔助交流,所以網民就用鍵盤上的一些符號,創造了許多能夠表達自己情緒和肢體語言的表情符號和動作圖形,來模擬現實的交際,以彌補文字的不足。這些圖形和符號使網絡交流具有可視性的交際效果,豐富了語言的表達手段,符合現代人的個性化要求。

3.促進了書面語言形式的多樣化。

社會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導致了人們思維方式的多元化,而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又創造出多樣化的語言形式。在網絡中,人們已不滿足于用單純的文字來表情達意,于是創造出形式多樣的網絡用語。如拼音縮略語“GG”(哥哥)、數字諧音“520”(我愛你)、表情符號“^_^”(笑臉)、英文縮寫“GF”(女朋友)等,這些網絡用語不但將網民的意思表達清楚,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簡潔的途徑;而且促進了書面語言形式的多樣化,為人們的思維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

(二)網絡語言的負面影響

1.影響學生對正確詞匯的學習。

網民們在交流中大多運用拼音輸入法,而拼音輸入法中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失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版主”,因為拼音輸入法中最先出現“斑竹”一詞,所以為節省上網時間,網民們便將錯就錯,用“斑竹”替代了“版主”;而更多的網友為顯其另類、好玩,故意使用錯別字來代替正確的詞匯,如把“俊男”寫成“菌男”,把“美女”寫成“霉女”,把“郵箱”寫成“幽香”,把“我”寫成“偶”等;更有甚者,以異化的詞來代替常規的表達,如把“這樣子”寫成“醬紫”,把“WINDOW98”寫成“瘟酒吧”,把“奔騰處理器芯片第二代PN”寫成“屁兔”等。以上做法會模糊傳統規范詞匯與不規范詞匯之間的界限,影響學生對正確詞匯的學習。

2.影響學生對規范語法的理解。

許多人上網是為了放松心情,所以他們不會在語言編輯上下功夫,只要對方能理解即可,所以網絡語言非常隨便、通俗、簡約、口語化,許多語言淡化了語法,偏離了規范。在這里,形容詞可以做動詞,如“主頁被黑了”,“到BBS去炫一下”;名詞可以做動詞,如“你天涯了嗎?”“你博客了嗎?”;字母可以做動詞,如“有事Q我”、“有事e我”(有事發短信息給我);副詞可以修飾名詞,如“非常蘋果”、“很女人”(很有女人味兒)、“很克林頓”(很不誠實)等等。有的網絡語言在句式的表達上也敢于冒傳統語法之大不韙,采用港式的說法,如“累死掉了”、“難過得死掉了”、“有說過”、“走先”(先走)等。這些網絡語言違反了漢語正常的構詞規律和語法規則,使傳統語言規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長期使用這種語言,學生正規的語言運用能力就會下降。

3.影響學生對民族純潔性語言的繼承。

在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里,由于網民的身份是隱匿的,所以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說話,而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這無形中給素質不高的網民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在網上盡情地使用一些粗話、臟話發泄著對社會的不滿和對他人的仇視,對現代漢語的純潔性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如“WBD”(王八蛋)、“BT”(變態)、“748”(去死吧)等屢見不鮮;“狗屁”等字眼、“TMD”(他媽的)的國罵充斥于網絡;甚至一些江湖黑話,如“撕票”、“綁票”、“避風頭”、“上手”、“掛彩”等也廣有市場;有的網絡詞語故意歪曲詞義以顯新穎,如“偶像”(嘔吐的對象)、“可愛”(可憐沒人愛)、“蛋白質”(笨蛋++神經質)、“神童”(神經質兒童)等,造成了語義的混亂;還有的故意中英雜糅,生詞造句,如“3KU”(謝謝你)、“I服了You”(我服了你)、“You狠”(你狠)等。網絡語言的粗俗、扭曲與混亂會導致學生網絡交流的低俗化、淺薄化,使網絡謾罵、歪曲語義、胡編亂造成為一種“時尚”,影響了學生對民族純潔性語言的繼承,弱化對母語的親和度。

三.語文教學應對網絡語言的策略

網絡語言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網絡語言進入教育領域也是時展的必然趨勢,語文教育不可能是遠離網絡的“世外桃源”。當挑戰來臨時,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以正確的方法去引導,承擔起語文教學的重要責任。

1.客觀公正地看待網絡語言。

每一種新的文化的興起都會帶來一些新的詞匯。網絡語言的產生與其說是為迎合新生一代學生的需要,倒不如說是語言發展史的必然產物。著名語言學家陳原說:“在人類社會交際中,語言文字是經常變動的,無論書面語還是口語,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其主要的原因是使用這個語言的社會在變動著。”網絡語言雖然對漢語的規范化、純潔性帶來很大的沖擊,但不論我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支持還是反對,它都將作為一種現實客觀存在著。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網絡語言作為一種語言實踐,既然能長期存在于網絡交交際,并衍生到現實生活中,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的,只有在發展中得以升華的那一部分才會被社會所接納。語言也不例外,它在自身的發展中有很強的自我清洗排污能力,那些有生命力的語言自然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被規范語言吸收、為人們所接受,成為當時社會發展的重要記錄,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公共記憶;而沒有生命力的語言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地淡化和消失。所以,對于網絡語言,我們既不能把它看成是現代文明的垃圾,橫加指責,禁止使用;也不能不加消化地全盤吸收,應該客觀公正地看待它,允許它有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

2.引導網絡語言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網絡語言作為當代新興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代表了上網一族的言語特色,符合學生的心理和個性特點。面對網絡語言向傳統語言的滲透,教師不妨學習一下網絡語言,只有熟悉網絡語言并融入到學生中去,加強與他們的交流和溝通,透視他們對網絡語言的態度及使用情況,才能因勢利導,對癥下藥。一旦學生意識到教師是精通網絡語言的“大蝦”而非“菜鳥”時,才會心甘情愿地接受引導;否則,教師就會喪失教育的主動權。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對網絡語言的鑒別能力、評判能力和篩選能力,讓他們自覺地吸收那些有生命力的、對社會、對民族文化有益的語言,摒棄那些低級的、粗俗的不健康語言。同時,教師還應加強對語言文字的規范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漢語言的內在邏輯與美感,認識到規范的語言文字既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語言文字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長期使用網絡中不規范的語言,就會影響對傳統語言的學習,導致自身感悟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下降。通過這樣的引導,讓他們自覺地糾正網絡語言中一些不規范的現象,形成健康文明的語言規范,創造一種全新的網上生活方式。

3.強化學生對民族語言的親和度。

漢語是我們民族的靈魂,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優秀的語言之一,其語匯容量大,詞義豐富,表現力強,是我們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和文化基石,代表著我們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底蘊。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漢語言雖然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它內在的規范與準則已得到幾代人的認同。而網絡語言是一種“快餐文化”,帶有明顯的美國化傾向,除了詞語中夾雜大量的英文字母及英文單詞外,更重要的是受美國追求簡便省事、開放直接等文化觀念的影響,這種語言缺少深度、文采與靈氣,無法跟含蓄、嚴謹、精致的漢民族傳統語言相比。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堂這塊主陣地,提高學生對民族語言的鑒賞、審美能力,讓學生多讀名篇佳作,從古代詩詞、現代美文中去汲取民族語言的營養,強化學生對民族語言的親和度,激起他們對民族語言的熱愛。只有尊重并熱愛民族語言,才能自覺維護和運用民族語言,才能使網絡語言向健康的方向發展;而民族語言和民族精神又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親近民族語言,傳承民族精神,正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任務。

總之,網絡語言進入課堂教學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面對網絡語言的沖擊,高明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懂得與時俱進,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重建課堂教學,因勢利導,兼容包并,加強對學生使用網絡語言的正面引導,吸納網絡語言中有利于語文教育的元素;并通過培養學生認知祖國傳統語言的美麗,來規范并引導網絡語言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從而實現教育與網絡的良性互動,使語文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

參考文獻:

[1]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K]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18.

[2]陳原.陳原語言學論著:卷二[M] .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371.

[3]于根元.網絡語言沖擊波[EB/OL] .北京科技報.網絡周刊,2001-07-06.

[4]劉培勇.借網絡語言之精華,促語文教育之發展[J].教育,2008(11):16-18.

網絡語言與語文教育范文第2篇

“偶的(我的)GG(哥哥)回來了,給我帶了很多好東東(東西),都系‘偶’(我)非常‘稀飯’(喜歡)的。就‘醬紫’(這樣子),‘偶’(我)就答應GG陪他去逛街吃KFC(肯德基)。KFC沒有天新旦同(甜心蛋筒),真是7456(氣死我了)。吃完去網吧,那個瘟都死(Windows操作系統)竟然是97的,暈菜……”這是我班一名女生寫的周記。不懂網絡語的人看了肯定是如墜云霧。

盡管網絡語言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如果用網絡語言寫出來的東西大部分人看不懂,也就失去了語言的意義。現如今網絡語言可以說是“年年有新詞,歲歲語驚人”,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網絡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中學語文教學對其是積極倡導還是拒之門外?

這需要我們客觀辯證地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

一.網絡語言產生的原因

1.計算機漢字輸入法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筆畫輸入法,如五筆字型;一類是拼音輸入法,如智能ABC。漢語拼音輸入漢字的弊病是重碼率較高,網民們沒有耐心打準確的字,于是使用大量的同音字詞代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網民公認的詞匯形式。如用“斑竹”代替“版主”,用“幽香”代替“郵箱”,用“青筋”代替“請進”。“斑竹、幽香、青筋”都是網民們使用智能ABC輸入漢語拼音“ban zhu/you xiang/qing jin”直接跳出的詞語。

2.當人們用漢字、數字、符號、字母來盡情組合、改造詞語,甚至用諧音、怪詞、錯字、別字來玩語言游戲的時候,享受到的是一種創造的快樂和一種打破傳統語言規范的,久之即形成了富有鮮明個性特點的語言形式。

3.80后、90后作為現在互聯網的主要使用者,他們是攜帶著與之幾乎同時出現的彌漫于中國社會的后現代主義思潮而步入網絡交際的快車道的。

也就是說,網絡語言是計算機這個硬件帶來的產物,只有在計算機的虛擬交流上,網絡語言才能發揮應有的效用。

二.網絡語言的分類

目前中文環境中的網絡語言種類繁多,新詞新語漫天飛舞,詞語的構成也比較復雜。按其組成方式可分為五大類。

1.新造網語。年輕而時尚的網民們為了在網絡世界引領潮流、標新立異,不斷創造出一些生動活潑、充滿怪異情趣的新詞。如“青蛙”是指不受歡迎的丑陋男孩;“大俠”變成“大蝦”,“東東”就是指東西;“灌水”是讓你發表意見、寫文章,與之相應的還有“造磚”,前者是指隨便寫沒價值的東西,后者是用心寫好文章,兩者相映成趣。

2.數字網語。抽象的數字經過想象力的排列組合,產生的效果出乎人們意料。這種數字化語言往往意蘊無窮而表意詼諧活潑,充滿生活情趣。比如最常用的886表示“拜拜了”;7456表示“氣死我了”;5555是“嗚嗚嗚嗚”,意即哭泣。

3.縮略網語。網民們將英語或漢語變形而為縮略語,這種語言起初只是網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而采取的一種應對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較為固定的網上用語了。比如“請有空就E我”,這E字是縮略語E-mail的再縮略;被人呼為GG、MM或PLMM,那就是一種非常親昵的稱謂了,指的是哥哥、妹妹或漂亮妹妹。“HRU”是How are you(你好嗎?)的英文縮略;“CU”是Seeyou(再見)的英文縮略等等。

4.符號網語。由于在網上網民大都采用字符的形式進行交流,彼此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和體態語,這便影響語言交流的準確性和形象性,網民們由此特意創造了一系列具有感情意義和形象色彩的符號。比如,∶-D表示非常開心地咧嘴大笑;∶-(表示正在生氣或悲傷;^-^可以用來表示男士溫和禮貌的笑臉,^.^代表女士含蓄優雅的笑容……豐富的表情符號能給人一種眉目傳情的感覺,區區數畫所傳達給對方的信息往往會超過文字。

5.流行句式:因為一句話觸動了時代最敏感的“神經”,而在短時間內獲得網上最為廣泛的流傳。比如2009年最為流行的“被”系列:“被自殺”、“被就業”、“被增長”、“被代表”等等,還有“不要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哥種的不是菜,是寂寞”等等。反映了草根民眾對生存狀況的無奈和自嘲。

三.網絡語言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引導學生了解網絡語言的特殊性

網絡語言是網絡環境下的產物,一般用于網上交流便捷的需要。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網絡語言應用環境的特殊性,不要在作文及日常口語交際中生搬硬套,那樣只能是弄巧成拙。

2.給學生劃定網絡語言的“三禁二用”

學生缺少是非辨別能力,我給學生劃定了網絡語言引用的“三禁二用”:禁用數字網語、縮略網語、符號網語,適當引用網絡新詞、網絡新句。因為數字網語、縮略網語都是隱義詞,不經過解釋和翻譯很難理解詞義,容易引起傳播歧義,因此不提倡學生在作文和日常口語交際中使用。而符號網語盡管能夠生動地表達作者情緒,但這樣會使學生依賴于符號網語來傳情達意,削弱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而且對傳統的標點符號的應用也是一個沖擊,因而禁用。一些具有創意的網絡新詞和新句,是對詞義和句義的一種修辭創新,適當引用有助于學生語言的豐富多彩。

3.對有創意的網絡新詞和新句進行剖析

2008年,曾多次進京舉報阜陽市潁泉區豪華辦公樓“白宮”舉報人李國福在安徽省第一監獄醫院死亡。檢察機關出具的調查結果顯示,李屬于自縊身亡,但其家屬不認可李國福自殺的結論,認為死亡原因蹊蹺。網上對此事熱炒,后誕生了“被自殺”一詞,并成為2009年網絡流行語。“被就業”也是最近走紅網絡的新詞。有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就業了,就業協議書上赫然是一個從沒聽說過的公司名稱和該公司的公章。他“太興奮了”,發帖慶祝自己“被就業”。找不到工作的學生都“被就業”了,所以才有了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已達68%,同比持平”的結論。

我與學生一起探討,這個以“矛盾修辭”方式組合而成的新詞,清晰地傳達出網友對不斷涌現的同類刑事案件滿懷疑竇卻無從正面質疑的心態。“被”與“自殺”之間矛盾所呈現的荒誕正是當下某些陰暗面的活生生寫照。而“被就業”一詞反映了一些部門數據造假的卑劣和不擇手段,更反映了待業大學生的悲情和無奈。因此,我教育學生,語文講究字字傳神,而“被××”的“被”字則是一字傳神傳情傳心聲,這是語言應用的極致。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要深刻領會詞意及時代背景,其次是在作文時要做到詞意創新,力爭做到字字傳神。

四.網絡語言的未來發展及教學對策

只要有網絡,就會有網絡語言,不排除一些流行的網絡語言會在將來成為漢語詞匯中的新詞語。我認為,網絡語言之于中學語文教學的利弊要全面看待。語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就注定了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語文教育的動力源于學生的生活。要想讓他們學好語文、寫好作文,就不可能不讓他們零距離接觸社會。因此,面對無孔不入的網絡語言,我們應該抓住契機,因勢利導。

要提高學生的語言審美能力,教會他們從網絡語言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多地從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的名篇佳作中汲取營養。我們不提倡中學生在作文中過度使用網絡語言,特別是那些粗俗的詞語。要教育學生,作文要靠深度、文采、情真等取勝,適當運用一些網絡語言也是為了突出作文的表達效果,而不是嘩眾取寵,故弄玄虛。

網絡語言與語文教育范文第3篇

一、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的表現

不可否認,由于先天的代際差異,傳統社會中的親子兩代之間也存在著文化沖突。但在劇烈的社會與文化轉型時期,親子之間的文化沖突有著某些有別于傳統的特別之處。以下三方面的描述,力圖抓住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表現的重要方面。

第一,親代深受傳統文化影響與子代浸染多元文化的沖突。在網絡時代,親代的傳統文化價值觀與子代習得的多元文化很容易發生沖突。在一定意義上,網絡的發展與普及帶給人類社會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革命,更是觀念上的革命。美國社會學家、來來學家阿夫道·托夫勒認為,進入網絡時代,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新價值觀念時代,例如健康價值觀、時間價值觀、知識成長價值觀、情緒價值觀、財富價值觀等。因而,生活在網絡時代的年老一代和年輕一代都在經歷著思維的創新、價值觀念的轉化。相對而言,親代成長于社會相對封閉、穩定的環境,承繼了社會傳統文化;而子代成長于社會日益開放、瞬息變化的轉型時期和網絡時代,更易接納有別于傳統文化的其他多元文化。與過去相比,親子在文化價值方面存在著更大的鴻溝,也更容易發生文化沖突。

第二,親代知識結構單一陳舊與子代新生知識多樣速變的沖突。在網絡時代,親代已經相對成型的知識體系,也容易與子代成長過程中學習的文化知識發生沖突。在網絡時代之前,知識的變化和更新相對緩慢,知識體系之中蘊含的文化價值也比較單一穩定。親代大多成長在這樣的社會與文化知識背景之下,學到相應的知識和習得相應的文化,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固化。而子代的知識體系則還處在成長過程之中,他們對網絡時代新鮮事物的感知和接受能力比親代強。在這個過程中,子代迅速地接觸、認同網絡時代新產生的知識與價值是不足為奇的,而這些知識與價值,并不見得都可以與家長習慣的知識與價值很好地和諧相處。當親代單一陳舊的知識結構與子代多樣新生的知識發生碰撞的時候,如果親子雙方都缺乏足夠的理智和正確的處理方法,那么這種形態的親子文化沖突就會顯現出來。

第三,親代習慣權威專斷管理與子代要求民主平等參與的沖突。在傳統文化氛圍相對濃厚的社會中成長的家長,習慣于權威、專斷的管理,在他們的眼中,孩子永遠都只是自己的附屬品,殘留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的封建傳統觀念,他們不愿意或不善于讓孩子取得和自己的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權利和人格。而他們的孩子生活在社會與文化的轉型期,在學校、在社會廣泛接受的是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等一些現代觀念,他們渴望父母尊重自己的興趣和選擇、與父母平等相處、擁有家庭建設的話語權和參與權。面對家長的權威和強權,孩子們不會自覺地、無條件地服從。這樣一來,權威專斷的親代和要求民主平等的子代之間的文化沖突就會顯現出來。由于網絡時代的到來,孩子觀念的更新、知識的獲取、眼界的開闊程度大大超過以往,他們比以往的孩子更要求民主、平等,比以往的孩子更不能忍受父母權威專斷的管理,因而兩者的文化沖突較之以往大大凸現。

二、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的特點

網絡時代的親子文化沖突,幾乎包含以往親子文化沖突的所有形式,還發展出一些新的沖突形式,使得親子文化沖突更為多樣、激烈、多變。這使得親子文化沖突的具體原因和最終結果以及影響更加難以預料,呈現出一種撲朔迷離的景象。

第一,表現多樣。在網絡時代出現之前,親子之間的文化沖突已經逐漸呈現多樣化的趨向。網絡時代的到來,更是加強了這種狀態。在網絡時代,親子之間的文化沖突不僅包括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化與兒童文化的沖突,也包括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還呈現信息文化與農業文化的沖突、信息文化與工業文化的沖突、現實文化與虛擬文化的沖突,等等。其中,親子文化沖突中包含的信息文化與農業文化、工業文化的沖突,現實文化與虛擬文化的沖突,是網絡時代社會背景下新鮮出爐的親子文化沖突型式。

第二,因果復雜。網絡時代的親子文化沖突,不僅與外在社會與文化轉型所帶來的多元與混亂并存的文化格局有關,也與親子間在某些方面不斷加劇的代溝有密切關系,甚至學校中傳遞的文化價值和青少年群體亞文化在其中也發生著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親子文化沖突的發生,正是親子知識、觀念的差距和相互理解、溝通的困難達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因此,親子文化沖突的發生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和諧的親子關系。并有可能加劇孩子的對抗情緒和叛逆行為,最終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盡管如此,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所具有的進步意義仍是其主要方面。具體來說,其積極作用至少有三個方面:首先,促進親子雙方認識各自和對方的文化;其次,推動親子關系的改善;最后,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和品味。

第三,影響深遠。親子間在文化層面上的交往、接觸過程中產生的矛盾與沖突,假如得不到正確的認識和采取得當的處理方法,那么很有可能造成親子代溝的進一步擴大,進而造成家長代表的傳統文化很難為青少年接受,使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也因為文化沖突而出現斷裂。親子文化沖突的發生,也可能造成家長更加難以認同青少年在網絡時代形成的文化價值,進而使得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更為困難。這樣,網絡時代的親子文化沖突對親子雙方的生活與學習都有長遠的影響。從另一方面來看,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的發生,也對家庭文化中原有的秩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強烈的沖擊,使那些傳統的、不合理的家庭文化顯露其不合時宜的一面,并且有可能打破傳統家庭文化“一統家庭”的局面。所謂“不破則不立”,傳統家庭文化的危機和失勢,為新式家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空間。如此,親子文化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催化新型家庭文化產生的作用。

三、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的成因

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其根源又是如何發生作用而形成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的?在這里,擬從以下三個方面作一點簡單的分析。

第一,生物人與社會人或文化人的矛盾。網絡時代的親子文化沖突盡管有著明顯的時代痕跡,但歸根結底源于人成長過程中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矛盾。我們知道,從孩童到成人是一個人生理上成長的過程,也是文化上成熟的過程。而要把一個純粹生物意義上的人轉變成融入社會的一分子,這個轉變工作的起始步驟就開始于家庭。但是,當我們的孩子來到這個家庭的時候,孩子碰著的不是一個為他方便而設下的世界,而是一個為成人們方便所布置下的園地。他闖進來,并沒有帶著創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沒有個服從舊秩序的心愿。因而,在個體社會化和文化化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少被強迫養成成人所要求的習慣的時候,難免有許多不自由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與承擔社會文化傳承的家長就會產生無可避免的矛盾,最終導致親子文化沖突的產生。第二,西方理性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網絡時代所擁有的技術條件,無疑為中西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支持。盡管西方理性文化有著弊端,但其強調對個性的尊重,提倡個體自由和個體意識,為個體的獨立和創造性的發揮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而,基于西方工業文明的理性文化,在很多方面更能滿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這對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然而,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獨立意識,壓抑個性。而以傳統文化為自己生活準則的年長一輩,雖然在網絡時代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文化準則,但一般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用過去形成的價值觀來衡量現在的文化。因為“人們既然接受了賴以生活的價值體系,就不可能同時在其生活的另一部分按照相反的價值體系來思考和行動,否則就勢必陷于混亂和不便。他們將力求更加和諧一致。他們為自己準備了種種共同的理由和共同的動機。”這樣,對于接受西方理性文化的青少年來說,容易對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年長一輩產生抵觸情緒和反抗行為。

第三,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與轉型。網絡時代是一個社會與文化急劇變遷的時代,社會與文化的轉型則會加劇親子文化沖突。我們都知道親子之間存在著天然的文化差異,這種難以消解的文化差異的存在,使得即便在文化緩慢發展的傳統社會,親子之間文化上的融洽相處仍然存在不少困難,更何況這樣的社會基礎在網絡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不難發現,民主、自由、平等、寬容等觀念,已經滲入網絡時代青少年的亞文化中,并借助發達的媒介不斷地、大范圍地發生著影響,從而影響年輕一代對父輩的態度。不過,受傳統文化影響較多的父輩,卻在很多時候強調“長幼有序”等尊卑觀念。這多多少少給網絡時代年輕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帶來一些困擾。如此的社會現實,必然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親子關系,甚至加劇了親子之間的隔膜。在這種情況下,假如長輩堅持用社會賦予的權力把孩子培養成符合舊有標準的人,孩子又接受了一套與舊的文化格格不入的網絡時代新價值,那么親子文化沖突的發生也就不難理解了。

四、網絡時代親子文化沖突的應對

網絡語言與語文教育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網絡語言 語文教師 語言文字應用 規范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3)06-0035-02

如今,鋪天蓋地的網絡語言正不斷地沖擊著語言文字的規范。面對學生作文中隨處可見的網絡語言,筆者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語言文字規范觀,為規范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而努力。

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網絡語言,提高學生規范用語的意識呢?通過學習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筆者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以下以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所收新詞為例,談談網絡語言的規范化問題,助力中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語言文字規范觀。

一、網絡語言必須符合語言規律

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網絡新詞有:拼車、拼購、拼客、團購、網店、網游、彩迷、惡搞、惡補、博客、黑客、黑哨、北漂、香蕉人、蟻族、閃客、閃婚、閃離、裸婚、裸機,等等。這些詞語為什么能被收錄?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新詞有沒有生命力,能不能較穩固地被人們使用,要看這個新詞所代表的社會生活是否典型。如“粉絲”作為英語fans的音譯詞被廣為使用,也被收進了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但與“粉絲”相關的“涼粉”“何粉”卻不能被收錄?這是為什么?“涼粉”指的是超女張靚穎的粉絲,“何粉”指何炅、何潤東、何晟銘等人的粉絲。這類粉絲只是階段性的,僅局限于某一群體,不具有典型性。而“發燒友”“香蕉人”“蟻族”“月光族”“北漂”等都是具有典型性的網絡詞匯。

第二,網絡詞匯有沒有生命力,還要看這個詞所代表的社會生活是否具有普遍性。如“網戀”指通過網絡談戀愛,這種社會現象早在21世紀初就有了,如今,各種婚戀網站成了人們尋找戀愛對象的一個主要途徑,網戀已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新版《現代漢語詞典》將“網戀”一詞納入其中。再如“裸婚”“閃婚”“團購”“網購”“拼車”“秒殺”等記錄了當代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也具有普遍性。

第三,要看這個網絡詞匯記錄的社會生活是否具有穩固性。如“職粉”是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71個新詞語之一,指職業的“粉絲”組織者。他們以制造明星為職業,組織“粉絲團”、拉票會,在各大論壇灌水,在貼吧中“爆猛料”,為選手炒人氣,并且根據工作量的大小領取傭金。“職粉”能不能在下次修訂《現代漢語詞典》時被收錄,就要看這個詞是否還廣為使用,看職粉是否固定成為一種職業。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收有“狗仔隊”,就是因為1998年狗仔隊就作為一種職業出現了。“博客”“人肉搜索”“草根”“菜鳥”“黑客”“憤青”等都是流行已久的網絡詞匯,具有很強的穩固性。

二、網絡語言應堅持詞語的表義功能

為什么“版主”就是規范詞,“斑竹”則不是?為什么“稀飯”“杯具”“鴨梨”“神馬”“童鞋”等不能成為“喜歡”“悲劇”“壓力”“什么”“同學”的規范表達?因為“版主”能準確地表義,雖然指的是比喻義,但也是合理的,因為詞義中可以有比喻義。“斑竹”“稀飯”“杯具”“鴨梨”“神馬”“童鞋”等都是諧音詞,按照現代漢語用字規范,這算是錯別字,所以不應該鼓勵這樣的用詞方式。

還有一類是用一個諧音詞替換其中一個語素,如“桑心”表“傷心”、“少年”叫“騷年”、“小盆友”表示“小朋友”、“有木有”即“有沒有”,這種情況就應該視為寫錯別字。這些不符合漢語構詞法的網絡語言可以出現在網絡里,但學生作文里絕對不允許出現。

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警惕網絡諧音詞的泛濫。詞匯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每個詞語都應該承載一定的意義,因此必須選用表達相關意義的漢字來記錄,這一規則是不能逾越的。

三、網絡語言必須符合構詞法

漢語合成詞有復合式、附加式、重疊式三種構詞方式。復合式是指兩個不同的自由語素或半自由語素合成的一個詞,有聯合型、偏正型、補充型、動賓型、主謂型等;重疊式則由兩個相同的自由語素或不自由語素構成;附加式指一個自由語素或半自由語素和另一個不自由語素的組合,有“詞綴+詞根”和“詞根+詞綴”兩種形式。網絡語言的構詞法自然也不能違背漢語構詞法。如網絡上用“走召弓雖”表示“超強”,這顯然是玩文字游戲,不可取;網絡中還有很多單純的拼音縮寫詞,如“哥哥”(GG)、“老公”(LG)等,都不規范。

網絡語言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詞群化趨勢明顯。如“黑”族詞有“黑馬”“黑客”“黑哨”“黑金”“黑的”等,“拼”族詞有“拼車”“拼購”“拼客”“拼房”“拼飯”等;“客”族詞有“黑客”“博客”“播客”“閃客”“曬客”等。這些都符合漢語構詞規律,顯示了漢語強大的造詞能力。

四、字母詞也應朝著符合漢語語言規范和社會習慣的方向發展

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中,新收了239條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引發熱議。據報道,百余名學者聯名舉報,認為這違反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規。其實有些字母詞已經為公眾所熟知,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如CT、B超、X光、AA制、VCD、QQ、E-mail、IC卡、IP地址、U盤、KTV、T恤衫、TV、 CPI等,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把人們使用的字母詞總結、記錄下來,并給出了相應的解釋,是尊重語言生活、語言事實的一種表現。據調查,字母詞歷經五年存活下來的不足15%。從詞形的穩定性上看,帶漢字的字母詞存活下來的比例高于不帶漢字的字母詞,這說明帶漢字的字母詞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所收錄的字母詞多數是西文字母,但也有少數漢語拼音的縮寫,有GB(國家標準)、PSC(普通話水平測試)、RMB(人民幣)、WSK(全國外語水平考試)。我們看到只有在必須體現中國國家特征的時候才用漢語拼音縮寫,也就是說,我們不鼓勵漢語拼音縮寫。網絡上流行很多拼音縮寫,如BT(變態)、ZT(轉帖、豬頭)、JJ(姐姐)、PF(佩服)、BS(鄙視)等,不能很好地用于表達,是不科學的。作為一名語文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向學生指出其中的危害,阻止這種用詞方式的泛濫。

五、使用數字詞更應規范化

網絡語言流行的純數字詞就有兩百來個。這里列舉數例:

94(就是)、8006(不理你了)、729(去喝酒)、609(到永久)、6868(溜吧溜吧)、58(晚安)、521(我愿意)、1314(一生一世)、1414(要死要死)。

網絡語言與語文教育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學語文;語言教學;網絡語言

語文學習主要是通過聽、說、讀、寫的形式,利用語文教材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加他們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語文學習就是語言學習,在網絡時代,網絡語言對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有滲透和影響,本文中所指的網絡語言就是網民在虛擬平臺上使用的語言,下面將談談其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影響。

一、網絡語言對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影響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中學生能夠有耐心地、專注地去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說話態度、面目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觀點和意圖等;在上課學習和日常交談中能夠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網絡語言的簡潔性、創新性、形象性都符合口語交際的要求。中學生通過網上聊天,可以鍛煉組織語言的能力和理解力。網絡語言豐富了中學生的詞匯,有利于他們的語言積累,為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文素養打下了基礎。網絡語言能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同學們之間的交流溝通更沒有障礙,為口語交際提供了動力。但是網絡語言也具有隨意不規范性、低俗不文明的特點,不符合言語規范,不利于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中學生的思維活躍、自主性和創造能力都非常強,容易創造新的語言,對語言的感悟力和運用能力較強,這是他們的優點也是他們的缺點,怎么利用好其優點進行創造學習,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引導,如讓網絡語言成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利因素。

二、對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

網絡語言的出現給傳統的語言文字注入了一股新的源泉,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網絡語言中不乏優雅、生動個性的詞匯,如且行且珍惜、氣質、穿越、本宮等,中學生吸取了這些詞匯,不僅豐富了詞匯量,也增強了他們的寫作表達的生動性。這些個性生動、幽默詼諧的語言,符合學生的求異心里,增強了他們對寫作的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些個性鮮明、生動有趣的的詞匯對中學生減少寫作束縛、自由創新表達起到了推動作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指出:減少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創意的表達,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網絡語言對學生寫作提供幫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如網絡語言中出現了很多低級、粗俗、不文明的垃圾語言,中學生正處于從兒童到成年人的過渡期,好奇心和模仿力強,加上其思辨能力還不成熟,而且網絡語言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報道和綜藝節目上,使中學生把其當作了經典,當成了正確的語言,致使學生的作文里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形式:“漢字+英文+數字+符號”,而且口語化嚴重,有些學生的作文中還帶有低俗的詞匯,這大大影響了中學生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對中學生審美的影響

中學生在審美感知上是靈敏的,但由于他們的審美經驗不足,加上閱歷淺量,在美的感悟和理解上存在著偏差。流行的網絡語言很容易對學生的審美心理產生沖擊,中學生的接受能力快、模仿性強,而且他們還沒有形成科學的審美標準,有時以丑為美,以惡為善,影響了他們審美心理的完善。隨著生理和心理的不斷發展,中學生的審美想象更多地是體現在創造力上,他們的思維活躍、追求個性、創造力強,有時會冒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觀點,網絡使他們有了發展的空間,但又讓他們變得肆無忌憚。比如,網絡語言中低級粗俗的語言對中學生的創造想象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的創造出現偏差,審美想象力低俗。審美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有感而發的一種心理體驗,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不穩定,叛逆心強,在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時通常會使用網絡中的低俗語言進行紓解,審美情感不成熟。

四、引導中學生正確認知網絡語言

首先,在語文教學中明確語言的規范性。語言規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新的語言現象,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也就約定俗成的形成了新的規范,但是也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如一些粗俗用語等不在規范內。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告訴學生使用不規范語言的危害,以及如何規范使用語言,幫助他們形成語言使用的規范認知,進而從訓練識字音、辨字義入手培養學生的語感,增強他們的語文素養。采取諸如此類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帶他們領略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會對學生的語言使用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其次,引導學生學會甄別網絡語言。如今,網絡語言以勢不可擋的趨勢進入了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正悄悄地改變著他們的語言習慣,改變著他們的思想觀和價值觀。青少年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極易受到不規范語言的影響,進而導致他們的語言表達略顯暴力和粗俗。因此,如何甄別、選擇和使用網絡語言是青少年必備的能力之一。那么,怎樣加以引導,讓學生學會甄別網絡語言、使用正確規范的網絡用語呢?首先,教師應擴大知識面,對網絡語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再根據學生日常使用網絡語言的現狀,給予合理的分析指導,讓學生真正了解網絡語言。其次,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和美育的教導,以網絡語言為例進行教導,對癥下藥,讓學生逐漸學會對網絡語言進行甄別,并且自覺地摒棄粗俗的網絡用語。最后,存在即合理,網絡語言作為互聯網的產物,它的產生和發展有一定的合理性。網絡語言的表現形式、產生途徑多種多樣,其形象生動的表達效果,滿足了網民交流的需要,并豐富了漢語詞匯,也為外來詞匯的融入創造了契機。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缺乏自控力和辨別力,在網絡的洪流中容易迷失自己,對事物的判斷出現偏差。因此,教師應該加強指導和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在學習中領悟和成長。同時教師也應該引導和規范學生學會甄別網絡語言,對網絡語言形成正確的認識,加強對不良網絡語言的抵制力,摒棄粗俗網絡用語,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俱全的優秀學生。

作者:李平 單位:河北省寧晉縣唐邱鄉唐邱中學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 | 日韩欧美色图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月 | 亚洲污视频| 欧美在线a| 少妇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 在线精品国产 | 福利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 91色在线视频 | 永久免费av在线 | 亚洲在线播放 | 在线一区二区免费 | 免费看成人吃奶视频在线 |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综合欧美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免费区一区二区三视频免费 | 久久骚| 五月婷婷丁香网 | 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看亚洲黄色片 | 久久男女视频 | 午夜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偷拍亚洲|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av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www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ⅴ | 正在播放91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 久久全国免费视频 | 男人的天堂avav | 成人高清在线 |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