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智慧校園解決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范文第1篇

百億跨越之后的戰略篤定

2014年華為公司實現全球銷售收入約288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0%。華為在中國企業業務市場飛速發展,年新增銷售收入超過130億人民幣,實現了百億跨越,新增收入同比增長近40%,目前中國區合作伙伴超過4000家,貢獻收入超過80%,華為服務實現了50%以上的工程服務由合作伙伴承接。

通過與合作伙伴通力合作,2014年華為在金融、政府、大企業、交通、電力、媒資等重點價值行業高速發展、捷報頻傳:公用事業領域,華為已在深圳龍崗和南京建立起智慧城市的樣板;金融和大企業領域,華為與包括工行、建行、中石油等在內的全球500強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交通、電力、媒資領域均形成了多產品的良性布局。教育行業是華為九大重點行業之一,2014年華為在教育行業收入同比增長接近100%,年復合增長率超過80%,其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可謂全面開花,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已成為教育行業ICT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當前,以移動寬帶、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ICT技術正成為各個行業加速轉型的引擎。工業4.0、智能交通、遠程醫療、在線教育、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發展意味著傳統產業需要依靠ICT技術進行新一輪的“進化”,ICT基礎設施已經由過去的支撐系統向驅動價值創造的生產系統轉變。華為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1000億的聯接。面對這規模空前的市場,企業業務如何搶占先機,華為給出的答案是:渠道。

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馬悅在接受采訪時說:“2011年華為成立企業業務集團時就確定在企業業務領域兩個關鍵戰略:聚焦,被集成。聚焦是指華為只做熟悉的、可持續創新的、保持技術領先的、差異化的、易于被集成的、一站式的、以業務驅動的ICT基礎設施,而面對各行業需求、行業應用、行業軟件都由廣大的合作伙伴來提供。被集成是指根據聚焦原則,不做面向客戶界面的總集成,在客戶的交易界面,主要依靠合作伙伴來完成和提供服務。因此,這幾年,華為企業業務總收入有80%來源于渠道合作伙伴銷售,50%以上項目完全由合作伙伴提供服務。今年華為仍會維持80%以上的渠道合作伙伴銷售,提高服務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和交付的占比。”

為持續加強渠道組織建設,2014年華為在全國每一個城市都成立了渠道業務部,2015年還會專門成立渠道能力發展部,以便更好發展、培育、激勵、支持合作伙伴,維護好渠道秩序。在優化渠道政策的同時,華為將牽引合作伙伴實現四個方面的轉型:第一,從單純利益關系向文化和價值觀認同轉變;第二,從通路型渠道向解決方案型渠道轉變;第三,從單純的設備銷售到設備銷售加能力銷售轉變;第四,從單純的滿足客戶的辦公系統需求向滿足客戶生產系統需求轉變。

行業理解力日益增強,解決方案更貼近需求

三通兩平臺、智慧校園兩大解決方案,是華為在教育行業展區呈現的核心內容。此外,教育行業展區還設置了與合作伙伴聯合推出的智慧云課堂互動體驗區。可以看出,經過優化、提煉之后的方案能更好的貼合用戶的需求,這些關鍵字,無疑是教育信息化當前最關注的。

華為教育行業營銷專家鄧偉強認為,現階段學校是用主動的思路去進行校園信息化的建設,不再只關注網絡、服務器和部分業務應用系統,而是從業務戰略出發向下驅動,學校需要什么樣的業務流程,為了支撐這個流程需要什么樣的ICT網絡。以前數字校園的建設把教師、學生當做一個個對象進行管理,但到了智慧校園建設,教師和學生都是被服務的對象,智慧校園可以便捷地提供一站式服務,但必須要求各類的信息,包括宿舍和學生的信息資源都進行集中化管理。華為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概括起來是一個架構、五種應用。智慧校園的云端可以承載智能管控中心,智慧網絡以及教學樓、行政樓、操場、宿舍、圖書館不同場景的一些終端連接。在此架構上承載了五類服務,例如教學方面的智慧云教室、數字圖書館以及虛擬仿真實驗;環境方面的綠色節能,對全校的人員能耗進行智能管控;管理的儀表盤、辦公的協作、信息的和廣播,以及平安校園、一卡通等等。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范文第2篇

第三方調研顯示,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更加關注如何提高利潤率、提升銷售額、改善高成本、人才培養、加強研發能力、提升品牌影響力等經營問題。另外,不同行業客戶也正面臨信息錄入、信息輸出、信息利用及信息管理等不同層面的信息溝通難題。因此,富士施樂認為,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只有信息溝通技術與文件服務的結合才能有效改善客戶的溝通環境和業務流程,從而真正幫助客戶解決經營難題。

正因如此,富士施樂借助本屆DocuWorld大會,通過品牌及企業社會責任、數碼辦公、個人打印機、生產型按需打印以及智慧型文印服務等七個展區,全面展現了領先的創新技術和針對各行各業的業務流程解決方案和服務等。其中包括針對教育行業的校園一卡通文印系統整體解決方案、試卷云端上傳解決方案、酒店行業“無紙化訂房”解決方案以及針對政府部門的紅頭文件處理解決方案等。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施樂在本屆DocuWorld大會上首次公開展示了可為客戶提供高價值溝通的最新研發成果,包括掃描翻譯、圖紙差異檢測系統、電子筆系統、跨媒體轉換系統等。這些創新性的技術及解決方案,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辦公方式、業務流程以及溝通模式。其中,利用掃描翻譯技術,用戶可通過數碼復合機實現中文簡體、中文繁體、英文、日文、韓文等多國語言的文件實時翻譯;圖紙差異檢測系統可通過掃描修改前后的兩份圖紙文件,自動查找出圖紙差異;電子筆系統則可隨時將手寫內容存儲于系統并在需要時轉換至電腦進行編輯;跨媒體轉換系統實現了印刷品和網頁的內容鏈接,開創了全新的跨媒體營銷方式。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范文第3篇

在此背景下,為了給學校師生帶來全新的網絡體驗,進一步提升校園網的信息服務質量,華南師范大學(以下簡稱“華師”)進行了骨干網升級改造,借助銳捷網絡的“極簡”校園網解決方案,建設了覆蓋全校教學樓以及石牌和大學城校區9000間宿舍的無線校園網,走出了一條邁向智慧校園的新道路。

提升校園智慧“五個需求”

華師始建于1933年,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現有廣州石牌、廣州大學城和佛山南海3個校區,占地面積3025畝,全校師生將近4萬人。

在此次智慧校園的無線建設中,華師從以下五方面提出了具體需求:

全覆蓋、無死角的無線校園網信號覆蓋,同時需要支持無線視頻會議、無線語音、無線監控以及IPv6技術應用;

支持無線身份認證,以及多種計費和用戶控制方式,并且支持在802.1X及Web模式下的快速認證;

根據學校建筑物和不同應用場景,全面考慮無線干擾、無線安全以及無線漫游等問題,確保每個用戶都能體驗到最佳的上網效果;

針對原有網絡中存在的安全審計風險和逃費問題,建立一套集中式的檢測方案進行防范應對;

建立統一的IT運維管理平臺,能夠實現有線以及無線設備的統一監控分析,運維視角要從業務系統和用戶體驗出發,提高服務質量和故障降低響應時間。

化繁為簡

打造極致業務體驗

經過多輪篩選和評估,華師最終采用了銳捷網絡提供的“極簡校園網解決方案”,完成了骨干網改造、無線覆蓋、客戶端防、網絡優化和智能運維的升級部署。

以化繁為簡的方式,讓上述問題和需求得以一一解決。

第一,建立高可靠骨干網絡,整合資源打造服務型網絡。

首先,華師通過銳捷RG-N18010數據中心交換機構建了三校區的冗余核心,實現校區冗余互聯以及故障毫秒級切換,打造了校區互聯以及各功能區互訪的高可靠高速樞紐。

其次,高可靠的核心層可以將各校區/各功能區的網絡故障回歸到本地,限制網絡風險的蔓延。

此外,核心上聯出口設備帶寬更新到40G,滿足學校未來5年不斷增長的帶寬要求。在大學城城區以及石牌校區宿舍區部署的極簡網絡,穩步地推進未來三校區極簡架構的實現,為打造服務型網絡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無線“智分+”覆蓋9000間宿舍,滿格信號提高用戶體驗。

學生宿舍區采用了銳捷“智分+”無線網絡解決方案進行主覆蓋,采用了最傳統的雙絞線作為主AP和微AP的連接線材,大大簡化了布線難度,并且最大限度降低了饋線對信號延伸的衰減。

在實地測試中,宿舍每個房間可以獨享300Mbps(2.4G)和877Mbps(5G)的最大接入速率帶寬,充分滿足學生在線學習交流和高清課程觀看的高帶寬需求。

從“智分+”的宿舍熱力圖來看,2.4Ghz和5Ghz信號強度均在-50dbm以上,室外走廊的信號強度也不低于-60dbm,能夠保證宿舍用戶終端始終與AP保持到較高的速率,從而獲得良好的無線網絡品質。

第三,采用WIS無線智能服務平臺,智能消除無線“災區”。

銳捷網絡提供的WIS無線智能服務平臺大大簡化手工網優的工作量,并通過可視化的圖形和數據報表實現了更精準的網優。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員根據用戶體驗狀況進行“災區”對焦分析,結合終端大數據收集和分析,并考慮環境因素,終端因素,進行全局分析后自動給出最優解決方案,并可自動實施。

第四,清除“黑”,用服務質量提升開網用戶數。

在華師石牌校區,通過核心交換機旁路部署銳捷的集中防檢測設備,準確檢測出網絡中存在的上網用戶行為,并將數據同步給銳捷RG-SAM等認證計費系統,進而實現多種處置策略。這套方案不僅適用于現有802.1X認證以及Web認證,同樣適用PPPOE認證,可在更廣泛的網絡應用場景中杜絕用戶行為,保護實名制W絡中賬戶與IP的有效對應關系。另外,這套方案將運維人員工作量大幅降低,其工作方向也從防范“黑”轉到進一步提升用網質量上來,其效果大大提升用戶的開網數量。

第五,關注業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智能綜合運維平臺實現全網“一體化”管理。

銳捷網絡的RIIL綜合智能運維系統,是華師極簡校園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業務維度和用戶維度出發,實現了對華南師范大學有線設備以及無線設備的統一管理和狀態呈現。RIIL的“一張圖”即可呈現校園網運行狀況,包括出口流量狀態、出口是否暢通、各個區域流量以及連通性、核心連通性、認證狀態、無線訪問體驗等。

利用端到端跟蹤功能,網絡中心老師能夠快速了解用戶業務訪問的具體狀況,實現快速排障和定位問題,確保教學業務穩定運行。

“極簡”用智慧贏得未來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范文第4篇

6月13日,2014智慧校園管理與建設暨高校信息化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六朝古都南京舉行,會議地點就在東南大學禮堂,相關專家進行了教育信息化的專題演講,與會嘉賓也分享了本次會議協辦方――華為公司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其“創新成就未來,智慧互聯”的理念為中國高校信息化建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會議期間,本刊記者協同媒體同行對華為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馬悅在研討會的致辭中說:“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知識傳播的限制,讓所有人都能平等獲得不同國家的知識,在線課程包括開放教育資源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知識能夠隨時被分享、傳播。當網絡連接覆蓋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時,教育一定能發揮更大的價值,我們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最成功的大學一定是能夠為全世界提供知識的大學。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認為我國教育信息化還應加深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強化基礎設施的認識,建立完善機制,采取應用驅動為推進的方針,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變革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平衡教育資源,推動均衡發展。”

針對華為“讓所有人都能平等獲得不同國家的知識”的觀點,本刊記者特別感興趣,當問及華為如何支持偏遠地區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問題時,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胡忠華說:“第一,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就是要實現打破時間、打破地域這樣一種溝通和教學的目標和模式,即我們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第二,是我們怎么去達到這個目標,其中云計算是實現資源共享的一個很關鍵的技術和產品,只有實現資源的共享才可能去做到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溝通。重點應加強農村、偏遠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可充分利用國有通信企業的現有網絡,解決當地校園的網絡接入問題,盡快實現‘校校通’;加大教育系統各環節信息化的應用力度。對各類行業信息化來說,建設是基礎,應用是關鍵;加強教育信息化產業鏈建設。教育信息化必須鼓勵和帶動多方參與和投入,形成全社會共建的良好氛圍,才能持續健康發展。以‘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優質平臺為依托,調動一批教育、科技相關企業參與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積極性,推動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資源開發與推廣、偏遠地區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等項工作中。華為在這方面作出了較多貢獻,如Cernet重點高校IPv6系統案例、廣州教育局科研網云計算平臺以及清遠職業技術學院桌面云應用等。”

青春易逝,智慧無價。大學校園不光是青年人浪漫的地方,更是智慧養成、夢想實現的地方。從不同地方步入大學的青年人,尤其是從偏遠地方付出更大艱辛、突破各種更大障礙步入大學殿堂的莘莘學子,對自己的未來承載了更多的希冀。他們期望有個平等實現夢想的環境。對此,華為的理念無疑是深受廣大青年學生歡迎的。

最后馬悅總結說:“大家都在說中國夢,我認為教育夢是中國夢的先決條件和基礎,信息化能夠幫助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打造一個高效靈活平等的教育平臺。信息化的建設對于教育現代化的影響體現在教育模式的變革、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變革,以及教學途徑的變革和精準的教育管理的變革,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這幾個方面的變革。華為公司提供了ICT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我們過去多年來也持續把教育信息化方面作為重點進行投入。華為的教育解決方案,我們認為可以更好地實現學生和教師以及教育各界群體之間的自由交流,這也是華為作為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對教育領域的一個獨特價值。在教育行業,華為提供了從區域到教室、從學校到個人的多層次的ICT解決方案,包括高等教育,也包括基礎教育以及資源共享平臺――就是我們的云數據中心。我們為中國教育現代化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撐,也助力實現中國教育的公平。”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校信息化;智慧校園;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35-0158-03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根據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大力推進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構建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整合信息資源,建設信息化公共支撐環境等的具體內容。根據《教育部關于辦好開放大學的意見》的要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新成果,聚集優質教育資源,豐富教育教學手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征的開放大學辦學模式,滿足全民學習、終身學習需要,建設學習型社會。把握《貴州省十三五規劃》大好機遇: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實施“互聯網+”行動,促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順應貴陽市智慧城市工程的建設。結合貴州省各個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現狀:網絡基礎設施薄弱,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信息化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各個服務系統相對獨立,沒有完善的共享與自動化機制。結合國內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先進經驗。貴州各大高校都在紛紛力爭打造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的校園信息化建設,加快“數字化校園”或者“智慧校園”的實現。本文以作者所在的單位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力爭在“十三五”打造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的“智慧校園”為例,談談當前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一些設想與方法。

1 基礎知識簡介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作為一種新興網絡技術和產業模式[1,2],在業界受到廣泛關注。從國際電信聯盟(ITU)在信息社會世界峰會上的《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中可以總結出物聯網所體現的兩層基本涵義:(1)目前的三大網絡,包括互聯網(Internet)、電信網、廣播電視網是物聯網實現和發展的基礎,物聯網是在三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2)用戶應用終端從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與通信擴展到了人與物、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溝通連接。因此,物聯網技術能夠使物體變得更加智能化。從目前的發展形勢看,最有可能率先獲得智能連接功能的物體包括家居設備、電網設備、物流設備、醫療設備以及農業設備,并基于此實現人類與自然環境的系統融合[3~5]。

IBM 公司于 2007 年底宣布了云計算計劃[6],云計算的概念出現在大眾面前。所謂云計算,簡單地說就是以虛擬化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以用戶為主體為其提供基礎架構、平臺、軟件等服務為形式,整合大規模可擴展的計算、存儲、數據、應用等分布式計算資源進行協同工作的超級計算服務模式[7]。 虛擬化為云計算實現提供了很好技術支撐,而云計算可以看作是虛擬化技術應用的成果。在過去的幾年里,已經出現了眾多云計算研究開發小組,如谷歌( Google) 、IBM、微軟( Microsoft) 、亞馬遜 ( Amazon) 、EMC、SUN、HP、VMware、Sales-force、Alisoft、華為、百度、阿里巴巴、中國電信等知名 IT 企業紛紛推出云計算解決方案。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編寫的《大數據時代》中大數據指不用隨機分析法(抽樣調查)這樣捷徑,而采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大數據的5V特點(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Veracity(真實性)。[8]

智慧校園主要依托上述三大技術,國內外已經具有很多成功例子。

加利福尼亞大學有10個分校以及5個醫療中心,同時還管理著美國能源部的一些實驗室。校區過于分散,迫切需要一個先進的決策系統來了解各方面信息,及時做出正確決策。加利福尼亞大學將整個校園看做是一統一、集成的生態環境,將所有數據進行整合和實時展現,對歷史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提煉出關鍵信息,進行趨勢預測,為決策提供科學化的依據。這套決策系統以網絡和物聯網為基礎,實時了解各核心業務的動態,實現各個系統間的數據相互共享和協同,最終,將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分析,并在“校長儀表盤”上以圖表形式直觀的展現。例如,在對學生的精細化管理和服務上通過實時獲取學生信息,設定學生在校園內48小時內更新無狀態則報警。所展現的數據包括科研基本信息、教學狀態信息、業務管理信息、IT運維信息、學校財務信息、安防監控信息等覆蓋學校生活各個方面的整體狀況。校區及醫療中心的總體情況都會通過儀表盤應用顯示到校長面前,校長能夠實時了解校園安全、校園運轉、風險分析、財務情況等信息。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是一所擁有超過30000名學生和近8100名教職工,在工程、科學技術和教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都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綜合性大學。隨著學校的發展壯大,師生對能提供學術計算的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校方想通過云計算平臺,高效管理這些相關資源。因此學校將資源進行整合,成立了虛擬計算機實驗室Virtual Computing Lab( VCL ),建立云計算系統平臺。用戶可以及時或者預約的方式通過該系統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和解決方案。學生能通過網絡接受免費的教學材料、應用軟件、在線存儲等。該系統的建立降低了75%的軟件許可成本,每個應用系統服務的人數也提高了150%,另外,計算資源在科研、教學和管理間的轉移更加靈活,學校服務器和計算機實驗室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師生滿意度大幅提升。

浙江大學智慧校園以通信網和云計算為基礎,搭建智慧應用平臺,總共有幾十種應用系統服務于校園的管理和設施,學校內的各個方面都包含其中。他們的規劃完全按照中國電信浙江省分公司的方案分成了智慧應用、智慧平臺、云計算和通信網四個部分。其中智慧應用分成了智慧校園的管理和設施兩個部分,服務于學校的教研、設備、日常生活、公共交通等各個領域。

南京郵電大學貫徹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校園的建設思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設各種先進應用服務系統作為載體,并將教研、學校管理和校園生活融為一體、構建出一個新型智慧化大環境,快速、準確地將校園中的各業務過程中的相關信息反饋給人們,學校制度和管理的創新和改進,需要各應用系統提供綜合的數據分析,為業務流程的管理、改進和再造提供數據技術,實現并促進信息化教育、科學化決策和規范化管理的科學發展。集成各應用系統從而使校園的信息得到共享,破除了信息孤島,推進教研、學校管理、校園生活、后勤服務向智慧化發展。

總之,智慧校園建設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核心特征:根據識別用戶角色,為每個人提供可定制的個性化服務,在一個統一的全面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平臺上獲取所需的服務;集成學校各個應用系統,實現信息互聯,系統協同,打破信息孤島;學校的大協同信息平臺不僅實現校內的協同工作和信息共享,還為學校和外部環境的溝通提供接口。

2 智慧校園的架構設計

從上面智慧校園實現的成功案例中,一般 “智慧校園”是一個包含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的綜合體。首先,把傳感器嵌入和裝備到校園里的教室、圖書館、食堂、實驗室、會議室和宿舍樓等地方的終端設備上,使其形成的物聯網與互聯網相聯,實現校園生活與物理系統的整合;而后將教學系統、學習系統、管理系統、辦公系統等眾多軟件系統平臺整合并融人“校園云”;最終,將“校園云”、物聯網、互聯網整合起來,建立“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實現大規模數據實時抓取,深度分析計算,形成更有效的決策依據。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的“智慧校園”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為了更好地實現上面描述的“智慧校園”,一般建設重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各種通信網絡與通信平臺的集成。研究電信網絡、WLAN、互聯網、教育資源網和物聯網高速融合通信,實現整個校園網絡覆蓋。研究集成高清視頻、語音、數據和流媒體的IP統一通信,研究語音通信能力、短信通信能力、微信通信能力和視頻通信能力的通信集成平臺。實現低成本、高安全、高清晰、高穩定、可重復、可擴充的校園信息通信和數據流通,促進應用集成、系統融合和數據共享,全面高效地支撐智慧校園的各種信息化建設和應用。

(2)各種異構系統的集成。研究現有各種異構應用系統的集成方法,實現統一操作和數據共享。由于之前大部分高校沒有一個統一規劃信息化建設的部門,由各個部門自己建設自己的應用系統,從而造成目前一個學校很多應用系統各自獨立,不能互動和共享信息,形成一個一個信息孤島。通過研究異構系統的集成方法,找出一種科學的,實用的辦法,是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一大難題。

(3)大數據云計算中心。研究大數據存儲與分析的云架構,構建服務器集群和存儲器集群,為各個系統提供統一的數據源,對大量結構化與非結構化形態的數據進行有效管理與分析,形成智慧教學、智慧管理和智慧生活。實現開放教育的科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對教學全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監測、評價和綜合考核,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服務。

(4)云服務系統。研究云服務系統的開發與搭建,為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優質服務。對目前使用的在線學習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虛擬實驗室教學系統、計算服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實驗系統與考試系統等等改建為云端系統、讓學生能利用各種設備完成學習,實現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生隨時學習、隨處學習。

3 建設目標與要求

通過智慧校園的建設,一般要求達到如下目標:

(1)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基于個人的個性化設計定制服務。

(2)提供對學校各項業務的整體智慧化解決方案規劃,實現物物互聯共享與協作的高效運行。

(3)為學校的建設提供現代信息技術保障,聚集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提供先進的學習條件,擁有完善的、科W的辦學體系,基本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為學習型社會提供重要支撐,為人力資源開發提供重要保障。

(4)為學校與外部環境提供一個共享與交流的借口,順應貴州省大數據發展和貴陽市智慧城市建設。

(5)為學校培養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方面的人才提供實訓平臺。

為了完成上面提出的目標,一般在實施過程中要求:

(1)建設理念要先進,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發展的最新三大產物,發揮好信息化技術的最大優勢;

(2)重點為高等教育服務,支撐貴州教育云的建設;

(3)緊密結合省與學校十三五規劃的信息化建設內容;

(4)整體思考,一次規劃,分期投入,分步建設,做到邊建設,邊利用,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5)要深入調研,摸清家底,實事求是,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合理規劃,節約成本,提供有效服務。

4實施內容規劃

智慧校園的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一般不是一下就能建起來的,沒有一個科學的實施規劃方案,往往會導致工程的失敗。我們經過詳細的考察與研究,提出了下面的實施規劃方案。

總體建設思路:先骨干(骨干包括兩網(校園有線網和無線網)、一心(數據中心)、一出口、兩平臺(一卡通平臺和系統集成平臺)),后枝葉(各種業務系統)

下面是我們學校具體的實施步驟:

第一步:

1.全光網改造;

2. 全無線覆蓋;

3.出口帶寬提速;

4.數據中心云遷移;

5.一卡通平臺;

6.OA系統。

第二步:

系統集成平臺;

圖書館信息化的升級,改造,系統集成與一卡通對接;

第三步:

教務系統的升級,改造,系統集成與一卡通對接;

后勤管理系統的升級,改造,系統集成與一卡通對接。

第四步:

云桌面實驗室與辦公室的建設,系統集成與一卡通對接;

其它系統的升級,改造,系統集成與一卡通對接;

第五步:

建設大數據應用系統。

通過上面一步一步的完成,最終一個學校的智慧校園就給完成。

5 建設保障

智慧校園是一個讓人興奮,但又有很大風險的項目。因此必須要建立相應的保障體系,才能保證該項目能有效地完成。下面是我們研究后建設的保證體系。

學校成立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學校校長和各個部門的主要領導,由校長任組長,一起把握和推進信息化建O;

學校成立信息化建設專家委員會,由校內和校外長期從事校園信息化建設的資深人員組成;

學校成立專門的信息化建設辦公室,負責信息化建設的具體事項;

在整個建設期間,學校每年預留專門的建設金費,供信息化建設專用。

6 建設成果的推廣

今天是云計算的大力發展時代,貴州三大電信運營商在貴陽的不同地方都建了超大的IDC。我們建設智慧校園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條件,建設期間可以采用以租代建的方式,實現花小錢辦大事。建設好的系統,可以通過IDC中的云架構,分享給其它高校使用,大大降低建設經費,提高系統的使用率。

7 結束語

智慧校園建設工程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也是當前各個高校開展得熱火朝天的項目。如何保證智慧校園建設成功,本文提出了一套嚴密的方法,供大家借鑒。

參考文獻:

[1] Huang Y H,Li G Y.Descriptive models for internet of things[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C].Harbin,China:IEEE Press,2010:483-486.

[2] 朱洪波,楊龍祥,朱琦.物聯網技術進展與應用[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1(1):1- 9.

[3] 吳吉義,平玲娣,潘雪增,等. 云計算: 從概念到平臺[J]. 電信科學,2009, 25(12) : 23-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波多野结衣护士三级 | 在线a视频网站 | 狠狠搞狠狠干 | 色噜噜在线观看 | 亚洲在看 | 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 欧美另类一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观 | 国产精品观看 | 亚洲成人av电影网站 | 精品欧美| 欧美特黄一级 | 国产观看 | 神马久久精品 | 99精品热| 欧美精品第一页 | 亚洲精品3区| 黄色片网址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软件 | 国产精品二区一区二区aⅴ污介绍 | 国产永久免费 | 成人一级毛片 | aaa成人 | 欧美日韩国产专区 |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 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黑人巨大久久久精品一区小蓝 | 国产福利av| 日本三级网址 | 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影院 | xxxx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 | 国产嫩草影院 | 成人性视频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大便 | 欧美专区在线播放 | 国内成人在线 | 日日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