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情景教學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萬事開頭難,怎樣講好第一堂課關系到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激情和態度。中醫學和現代醫學是思維方式完全不同的學科,且學生已有2年多西醫基礎知識,現代醫學的理念早已先入為主。怎樣消除學生的排斥心理,讓其相信中醫、走進中醫,激發對中醫的興趣,精心設計第一堂《緒論》課顯得至關重要。例如,從一個輕松的話題開始:“大家看過中醫、服過中藥,印象中的中醫是什么?”當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時,一副清晰的畫面展現出來:一位神情嚴肅的白胡子老者,右手指放在一位表情痛苦老嫗的左手腕上,下面有一個藍色的小枕頭。采藥、煎藥,實施針刺、艾灸、推拿,煉丹,創傷手術等一幅幅畫面展現出來,學生一下子明白,這就是中醫。自然而然地引入正題,變枯燥乏味的中醫學的概念和理論為通俗易懂的生活現實,不僅僅完成了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更為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熱情。
2引入生活情景,化解教學難度
中醫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沉淀,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與天地人,與文史哲,與儒道佛,與政經社等形成了一個帶有明顯人文內容的,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醫學理論、哲學與傳統文化為一體的綜合體系。中醫學吸收了古代哲學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將氣的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等哲學內容來闡明中醫學的一系列問題,構成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哲學的內容以“抽象深奧、晦澀難懂”而著稱,五行學說是先民們認識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怎樣將復雜抽象的五行生克關系直觀地展現在學生們面前?通過情景教學引入大家生活中熟悉的“金木水火土”5種具體物質,聯想現實生活中木材點燃產生火焰,即木生火;火燃盡后變成灰燼即火生土;大量的礦石通過冶煉變成少量純的金屬,即革土成金;金屬熔化后變成液體類似于水,即金生水;雨水充足,樹木生長茂盛,即水生木。即為五行中相生關系。水可滅火,即水克火;高溫燃燒可使金屬熔化,即火克金;金屬制成的工具斧子可砍樹,制成各種模具,即金克木;大量的植樹造林可防止水土流失,即木克土;都江堰解釋了土克水。而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生,達到制則生化。自然界就是按照五行之間生克制化關系達到動態平衡,生生不息,變化發展。學生恍然大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掌握了五行的生克關系,激發了其學習中醫的激情和興趣。
3再現歷史畫面,豐富教學內容
中醫學包含了大量的歷史典故,如神農嘗百草,一天而遇七十毒,反映了當時先民們積累藥物學知識的艱辛。在講《黃帝內經》這部醫學巨著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其歷史地位的認識,穿插“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的典故。古代大的游牧部落黃帝聯合炎帝,與九黎族大酋長蚩尤決戰于涿鹿,即逐鹿之戰。蚩尤戰敗而亡。黃帝打敗炎帝,兩部落融合為統一部落。同時發現中原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特別適合于人類的生存。他們決定定居中原,統稱為華夏族,用龍作為圖騰,故其子孫后代被稱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在面對外國強敵侵略而處于亡國亡種的危機下,以“炎黃子孫”為旗幟凝聚中華力量,驅逐侵略,戰勝列強。這樣再現歷史畫面,既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又潛移默化地激勵學生們發奮圖強,傳承和創新中醫,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心。
4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動力
亞里士多德說:“人的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一番疑問,一番長進。”設疑能使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結構中產生矛盾,激起思考的欲望。課堂中教師恰當地設疑能讓學生產生懸念,不僅可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培養觀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堂中教師設疑及釋疑不僅能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掌握知識,還能培養科研的思維能力。教學中運用問題將多個知識點連貫起來,層層設疑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發一個又一個的學習。例如在講肝功能時,防止與現代醫學的肝臟生化功能相混淆。設計了如下一系列的問題:為什么肝病的患者心情急躁,為什么人生氣后食欲下降、頭暈眼花、兩脅脹痛,帶著疑問,在討論中,學生明白了肝藏血,因為肝為血竇,儲存一定的血液,調節外周血量,又能防止出血。現代醫學認為,肝也是人體的外周血液的儲備庫,能合成一定的凝血因子以防止出血。而肝在五行屬木,具有木行的喜調達,惡抑郁,主動主升的特點。這是肝主疏泄在調暢情志方面的功能體現。當肝氣郁結則心情郁郁寡歡、喜嘆息等癥狀,為肝氣升發不及的表現;若肝陽上亢或郁而化火則升發太過致氣機上逆,故頭暈眼花、耳鳴甚至昏厥。肝經布脅肋、循、繞陰器,故肝失調暢時其循經部位出現脹痛。木克土,病理情況下肝木乘脾土,致脾運化減弱,故患者出現納差。隨著一連串問題的解決,學生也明白了中醫要求高血壓患者調暢情志,情緒波動易致卒中偏癱的緣由。課堂中學生們熱情高漲,接連提問,那怎么治,前者柴胡疏肝散加減疏肝,后者天麻、鉤藤飲加減平肝。這樣通過設疑、討論、釋疑,使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掌握了難點內容,又有培養了中醫辨證的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習中醫的熱情和信心,創造了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
5虛擬自然環境,增強教學效果
虛擬一定的環境,啟發學生大膽設想,使抽象的理論和概念賦予生命。在方劑學的教學中,要求學生記憶幾百首方劑的藥物組成、功效主治等,量大、易忘、易混淆,怎么辦?采用虛擬場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講“三仁湯”時,讓學生想象在一個天氣炎熱、雨水充足的長夏,杏仁、薏苡仁及白蔻仁3個好朋友去郊游,走進一片茂密的森林,濕氣很重,地面很滑,大家不小心,腳下一滑,撲通一聲倒在濕地上,這時互相幫助,終于克服濕熱,重新站起來了。這樣大家輕松地記住了“三仁杏蔻薏苡仁,竹葉樸通滑夏存,宣上暢中又滲下,三焦濕熱盡能除”這首方歌,而且記住了濕熱壅于上中下三焦的主治,清泄三焦濕熱的功效。
6引入臨床病例,培育思維能力
1.1概念詮釋
我國古代教育十分重視環境對人的教育作用,例如,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張“相機教學”,就是抓住時機,運用情境,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列女傳》中孟子母親“三遷教子”“斷織教子”,也體現了情景在教育中的作用。國外也不乏教育家在教學論著和教學實踐中關于對情境教學的思考與經驗。例如法國的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記載了教師把愛彌兒帶到大森林辨別方向的實例,美國的杜威、前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均對情境教學作了有益的探索。情境教學法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中早已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其主要特點就是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善于創設兒童生活中經歷過的、與生活相似的和與課文內容有聯系的實體情境、通過模擬情境、語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等多種情境,讓兒童“情動而辭發”,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語言發展水平。
1.2對于聽障兒童教學的作用
情景教學在健全兒童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對于聽障兒童語訓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為促進聽障兒童最大限度地發展語言能力、提高語訓教學效率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聽障兒童由于聽力障礙,視覺及其他感官的綜合運用和提高學習興趣對于他們的學習更為重要。其一是激發學習興趣。在低幼兒階段,聽障兒童的學習動機常常是和興趣分不開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康復效果的好壞和成敗。由于情境教學法的新穎化、趣味化、游戲化,使受訓聽障兒童從要我學、逼我學、到我要學、我要練,從而能積極的參與語訓活動。其二是促進學習和掌握語言。語言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特定的生活環境。從某種意義說,語言和生活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嬰幼兒從咿呀學語到基本學會說話,是生活環境造就成的。其三是理解語言和運用。借助創設的情境能使受訓聽障兒童既能從整體上理解詞語,也能從特定的情境中,即一定的形象、動作、過程中體會并理解詞匯、句子的含義。情境教學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可以聽,可以啟發他們思考并產生強烈的表達愿望,促使他們從內部語言逐步過渡到生活語言。其四是促進思維發展。語言和思維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語言的不斷積累和發展,也必然促進思維的發展和提高,設置情景,運用情境教學進行聽障兒童語訓,不但為發展受訓聽障兒童的語言提供廣闊的空間,隨著思想思維的不斷豐富,也必然會促進和推動受訓聽障兒童的抽象思維的提高,使聽障兒童進入情境產生豐富的聯想,使他們的思維水平得到較大的發展和提高。
2情境教學的具體手段
2.1創設故事情境
例如“會變顏色的小蝸牛”中,教師創設了一個情境化的游戲場景——“蘋果園”與“葡萄園”,讓幼兒扮演蝸牛寶寶、老師扮演蝸牛媽媽進行故事游戲,將幼兒帶入故事情境中,“真實具體”地感知和體驗故事,享受溫馨和甜蜜。這樣情境化的游戲創設,為幼兒理解故事提供了感受和體驗的機會,幫助幼兒掌握簡單的語言句式,為后面的續編做好認知和情感上的雙重準備。
2.2創設操作情境
學齡前聽障兒童由于年齡小,光聽不一定能掌握知識,往往要通過實際的操作才能學會。如在教幼兒“排序”時,就要準備好可以操作的教具,讓幼兒人手一份。在班級中的區角創設中,數學區要注意創設操作的情境,因為數學區是幼兒課堂知識的反饋,幼兒在這里觀察、操作、探究,不但培養了幼兒舉一反三的學數學的方法,也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活動常規。如在小班的認識數字“1~5”的活動中,教師設計“我喂動物吃豆豆”的情境,把可樂瓶裝扮成一種小動物,剪出一個嘴,上面貼著相關數字等,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數量與數字的關系。
2.3創設游戲情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心和想象力是聽障兒童主動學習的動力,為了引發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利用玩具和游戲寓教于樂,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最樂于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而幼兒每一次游戲,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點子,無形中就培養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知識與游戲緊密結合,能夠使幼兒獲得有益的經驗,也使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例如,小班認識顏色紅、黃、綠,教師有意識地在活動室內懸掛用紅、黃、綠三種顏色制作的圖片,并擺放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物體、玩具,使幼兒認識紅、黃、綠的完整表象。隨后領幼兒玩“看誰拿的快又對”的游戲。即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塑料雪花片混放在一起,讓幼兒分揀出各色塑料雪花片,誰撿的又對又快為勝利者,獎勝利者小獎品。為了加深幼兒們對這三種顏色的認識,自由活動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們玩“小汽車”的游戲。教師手持紅黃綠燈的道具,幼兒們扮演小汽車司機,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做游戲:“小汽車嘀嘀嘀,開到東開到西,紅燈停綠燈行,看到黃燈等一等”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身體,又可以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游戲化。從而讓游戲成為上課的主要形式,使幼兒在輕松、活潑、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在玩的過程中接受新知識。
2.4創設生活情境
發現生活中的教學情境,像小朋友有幾只手,班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等。所以創設生活情境,也是促進聽障兒童更好康復的方式,在生活情境中,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一些粗淺的知識。如在小班的幼兒洗手時,可以讓幼兒數數水龍頭有幾個,喝水時數數有幾個同伴喝水了,練習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中班的可以請幼兒數數今天到園多少個同伴,請同伴相互檢驗是否正確。這樣讓每個幼兒都得到鍛煉。真實的生活情境,是幼兒最熟悉的場景,能更好地吸引幼兒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注重創設整體的教育環境
通過以上手段,可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在環境的刺激下,幼兒會對事物產生興趣,從而大大提升學習的效率。教師在創設環境時,應注意其整體性和豐富性,并從以下方面著手。
3.1設置問題情景。
即傾向于將所有與教育有關的事物結合起來,形成幼兒認知沖突,激起幼兒探究興趣。教師作為環境的創設者,主要任務是通過觀察和聆聽,從幼兒的活動中獲得“教”的信息,并結合環境的調整或改變,將幼兒的興趣從好奇引向研究。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將能促進幼兒健康地發展。為此,中心按照教育性、參與性、動態性、藝術性、方向性的要求,因地制宜創設了生動有趣的圖畫,室內創設了不同功能與特色并充滿懸念和樂趣的活動區域,以真正成為兒童的樂園。
3.2緊扣聽障兒童的興趣點。
在活動區創設時,教師應盡量發現幼兒感興趣和能激發幼兒興趣的活動。如小班的娃娃家、大班的科學探索區等,并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例如,經常聽音樂,使幼兒注意某些音樂旋律,就容易激發幼兒對音樂的愛好;給幼兒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則能引起幼兒對閱讀的興趣;讓幼兒廣泛地接觸生活中一些他們能理解的事情,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知識,可以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興趣越廣泛,他們的精神世界就越豐富,思維就越活躍。即使是最頑皮淘氣的幼兒,一旦置身于新的環境中,也會睜大眼睛,專注地認識這個世界。他們會很有興趣地觀察樹上叫的小鳥,水中游的魚兒,地上爬的小蟲等等。在觀察的過程中,他們常常會驚喜地發現大蒜長芽了,蘿卜葉子長出來了,小蝌蚪長出腿了這樣慢慢地就會培養起幼兒穩定的求知興趣,使他們在觀察中發現,在發現中詢問,在詢問中思索。因此,中心充分地利用教室的各個角落,布置了建筑區、角色區、科學區、閱讀區、自然區、美術區、手工區、音樂區、結構區等等,并根據教學內容和季節的不同,不斷地提供新的材料和內容,盡量騰出可讓幼兒活動的地方,使幼兒們不感到教室布置的呆板,可以根據各自的興趣來學習。平時也經常帶領幼兒到室外園外去,大自然中的鮮艷的色彩、萬千的姿態、神奇的變化最能吸引天真活潑、富于好奇心的幼兒,在這種自然、和諧、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周圍事物的關注和學習的興趣被充分地激發起來。例如,在耳蝸大班的游戲課上,為了讓幼兒懂得買、賣的關系,在教室的一角創設了一個小百貨商店的情境,讓每個幼兒輪流當售貨員和顧客。通過這樣的學習,班里的17名幼兒不僅懂得了買、賣的意義,還從中學到了禮貌知識、生活情感,從而有效地發展了語言,真正得到了幼兒的喜歡和家長的認可。又如,在講解“爺爺”“奶奶”一詞時,請聽障兒童的爺爺奶奶來到課堂,讓他們親自感受長輩對兒孫的疼愛,并且讓聽障兒童們學會感謝長輩,倒水送給爺爺奶奶喝,使他們從中體會到了“爺爺、奶奶愛我”,還學會了“我愛爺爺、奶奶”這樣的生活情境,幼兒們幾乎天天感受到,但他們似乎習以為常,只有當學習了語言,幼兒們才體會到被愛的快樂,并且學會感恩,更好地利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想。課后班里的幼兒家長普遍反映幼兒比以前變得懂事有禮貌了。
3.3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的采用對培養聽障兒童的創新精神具有積極的作用。多媒體技術具有集圖像、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的多種信息功能,可向幼兒提供全方位刺激,以生動直觀、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兒呈現知識,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處于驚奇、探索的學習氛圍中,既可激活幼兒的思維,又有利于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一個好的教學課件,必須具有極強的交互性、可操作性。學前聽障兒童的興趣來得快消失得也快,要抓住幼兒興趣的最高點,不失時機地了解幼兒感興趣“要看、要聽、要想知道”的內容,快速直接地展示在幼兒面前,使幼兒的興趣和思維得以連貫、加深、延續。在制作課件過程中,要注意課件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隨意性。能夠根據情節變化,幼兒的適應狀況和知識掌握情況,隨時調用,操作。如在繪畫“美麗的蝴蝶”課件中,通過多媒體為幼兒展現了形、聲、音、像相結合的各種各樣的蝴蝶的生動形象,使幼兒了解了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對稱圖形的畫法,激發了繪畫興趣,使他們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想象空間,幼兒從這里接受到新異的信息,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想象蝴蝶動態的“相似塊”,這個新的“相似塊”與幼兒頭腦中原有的“相似塊”相匹配,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摹仿和創造。運用多媒體技術后,不但沒有了教師示范會擋住部分幼兒視線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示范圖像小、速度慢、涂色費時等現象,幼兒不但看得清楚聽得仔細,而且如果幼兒有疑問還可以再次演示,強化示范步驟。
4結語
教師在開展這一類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制定出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學習計劃,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素質,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促進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當前航空英語口語的教學狀況
對航空英語進行口語教學的時候,很多學校并未將應與航空進行有機的結合。也就是說,教師在航空英語口語講授的過程中,英語口語教學與航空知識時分開教授的,這導致學生學習的知識不成系統,過于零散。這所導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對學生關于航空崗位方面的知識認知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在航空英語的口語教學上,其方法的使用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很多教師都習慣性地采用傳統式教學方法來對航空英語進行講解,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習的最終效果。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這種現象的出現對學生學習的進步與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在學生對航空英語進行學習的時候,因為口語實踐的機會少,所以不能將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到實踐中來,喪失了必要的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在與外國友人交流的過程中,無法順利的進行,對學生長遠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3.航空英語口語情景教學方法的探析
在了解航空英語口語教學的特點與教學現狀就可以看出,現如今航空英語口語教學并不容樂觀。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展。針對此種情形,口語情景教學方法,有必要進行分析。
3.1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
對航空英語的口語進行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情境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師可以利用直觀道具為學生們創造必要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輔助,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中,融入到口語學習內,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就能夠對英語進行更好的練習。舉例來說,教師可以租賃一些航空專用服飾,讓學生們穿上航空服飾進行口語情境對話,這樣學生就會感覺自己是一名空乘人員,進而產生一種責任感。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格外的認真、努力。
3.2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
英語教師在開展航空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情景。現如今,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大。多媒體教學的獨特性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種圖文并茂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師可以將英語通過多媒體播放。學生在此環境下就能夠糾正自己的發音,促使自己的英語更加標準。在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教學時,教師擁有絕對的主動權和自。所以,教師就可以對網絡資源進行充分地調配,采用多媒體技術來促使教學活動好溝通與交流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因為多媒體教學的素材比較豐富,多事教師能夠將其和課本相配套的DVD,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
4結語
1.1因人而異,創設學習情景
從中職學校學生的基本情況看,他們的成績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首先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學習情景的創設。首先,在生活中尋找素材,創設情景。計算機教師應該注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引入日常的素材。比如:在學習“制作密碼表單”章節,老師可以通過QQ聊天工具的登陸界面為案例,讓學生找出如何用VF制作密碼表單,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隨時問學生問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鞏固學習內容;其次,可以通過直觀演示,創設學生的美感情景。美感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調動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比如在Dreamweaver章節中,老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自己的個人主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會給學生一個問題“如何做出這樣漂亮的頁面來呢?”依托學生高漲的情緒,抓住時機導入新課。
1.2積極引導,強化師生互動
計算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強化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一方面,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在課堂中設置各種情景問題,加強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老師要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每個問題,并且要進行正確的指導,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問題,打消學生的消極心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都保持一個良好的態勢。在互動中,計算機任課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問題進行提綱式指導。另一方面,還應該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討論中強化所學知識,比如在學習五筆輸入法的章節,老師可以讓各個小組進行比賽,通過這種方法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計算機教師組織各個小組進行最終評比,通過學生的自我演示、方法交流,互相啟發、互相影響,不斷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形成快樂的計算機教學。
1.3概括總結,深化情感體驗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通過主動學習和實踐獲取知識往往比單純的理論學習和記憶更加深刻、更加牢固。在情景教學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之后進行概括中介,進而深化情感體驗,這樣以來,學生所學的知識才更加的有條理,記憶的更加深刻。計算機任課教師應當有目的地為學生準備實踐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內化,享受解決問題后帶來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并最終經過自己的總結和概括,成為一套系統的、有條理的知識體系。這時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才能夠更加深刻。
2結語
1.學生水平層次不齊,教學設計難度大。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普通高中畢業生通過正規的高考并錄取入學,這類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但整體英語水平不高;另一類是從中專、技校、職業高中升入高職的三校生,這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不太感興趣。因此在同一個課堂上的教學設計難度非常大,很具有挑戰性。
2.教學內容同實踐相脫節。目前,高職高專英語課堂大部分仍舊以日常的詞匯、語法、翻譯等為中心,沒有很好的把內容的設計與學生所學專業結合起來,所以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不能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價值,造成學習興趣不濃,動力不足,效率低下。
3.教材編寫不成熟,不完善。通過對不同出版社的高職高專系列教材研究,我們仍然沒有找到一套完整的、符合職業技術學院學生使用的英語教材,主要原因是學生生源復雜,知識結構、層次不一。
4.高職高專英語教師專業化程度不夠。高職高專英語教師除了要求具備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教育相關學科知識,還要熟練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行業發展動態,只有將基礎英語教學同行業英語相結合,強化英語作為專業課程服務的功能,才能切實達到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針對以上提到的當前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在現有的教學條件、教學環境、教學生源都無法改變的情況下,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師應該如何積極的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將新的活力注入高職高專的英語課堂,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呢?我們將從以下幾個問題展開:著名學者章兼中教授曾說:“如果語言離開了當時的情景和具體的實踐,它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英語的情景教學模式給予學生的是一種虛幻的體驗,營造的是一種真實的語境,它可以使學生如臨其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那么,首先,什么是情景教學?所謂情景教學,顧名思義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來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二、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情景教學
1.加強高職高專英語教師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建設。作為一名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師在教授一些基本英語技能的同時,更側重于滿足有關專業技術的需要,注重實用知識的傳授,如一些本專業的術語、原理的英文表達,以及國內外的一些技術動態。鼓勵教師走入學生當中,參與學生實踐,例如我院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在醫院進行見習時,英語教師可一同前往,現場教授學生怎樣看英文藥品的使用說明,進口醫療器械的操作說明等。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英語知識的運用效果,感覺到自身英語專業詞匯的缺乏,就更加激發了學習的動力,而教師也通過實踐教學的參與調整下一步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使之更明確化、具體化、實用化。另外教師還可根據英語詞匯、語法的實際應用頻率,嘗試自己編寫制作符合實際教學的教材和PPT,并帶入課堂。
2.重視情景教學法的課堂設計。任課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備課。
(1)要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英語掌握的基本情況,能將該班學生按英語的水平合理的分組,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設計出相應的學習任務;
(2)要了解所教授內容的所有相關知識,如專業背景、文化環境,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提出相應的問題,設計合理的情境,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查找資料,組織學生有效的進行自學;
(3)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拓寬教學空間,使英語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具體,達到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的效果,如在學習關于節日的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春節、圣誕節、潑水節的場景,配合上鞭炮、舞龍、圣誕樹、圣誕大餐、傣族潑水狂歡的視頻、圖片及相關的音樂等,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情緒受到感染,注意集中,這樣調動了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到英語學習中,能更好的收到教學效果;
(4)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前后連貫,遵循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原則。
(5)情景創設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真實性、愉悅,輕松,娛樂性、自主性的創設。在盡可能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自主學習的優勢。在此,僅以我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一課為例,對情景教學的具體操作步驟進行簡單的介紹:課前,教師選擇了適合醫學生觀看的電影HouseM.D.Season1片段。首先組織第一輪的聽力訓練,播放視頻之前,要求學生邊看邊聽,找出視頻中出現的醫學詞匯和醫學術語,如Lupus狼瘡(豪斯叔有名言“it''snotlupus”)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核磁共振TB(tuberculosis)肺結核等,然后提出問題如:WhatistheMRT?讓學生分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討論,并進行課堂陳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的同時鍛煉自身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醫學詞匯和醫學術語學習完后組織第二輪訓練:再次播放電影片段,讓學生仔細觀察美國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方式以及相關治療操作規程是否正確,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小組討論。每個小組提出一個不同意見進行交流。最后安排下一堂課的思考題目:中國醫生與美國醫生的不同?怎樣做一名與文化相適應的醫生?下節課討論。
3.關注情景教學法的課堂實施。在情景教學的課堂實施過程中,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是對一名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考驗:一是要把握好所設任務的難度,如果教學設計中任務的難度過大,就會讓學生產生焦慮、畏難的情緒,進而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二是要把握好課堂上師生的角色定位,從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一人“獨舞”的局面轉變為情景教學模式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二者并重。師生間保持平等的交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要遵循開放性和鼓勵性的原則。任務的設計與實施本身只是一種方法、手段,它本身不是內容、目的,因此對于學生的任務的完成方法、展示效果及評價等方面應該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允許學生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教師要適時的抓住一切機會肯定和鼓勵學生,讓學生一點點積累成就感,增強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