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光盤行動的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三峽大學“光盤行動”已歷時近兩年,2013年4月15日,提出了“光盤行動、拒絕剩宴”的口號,便在三峽大學校園中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光盤行動”。一年過去了,珍愛糧食、反對浪費的“光盤行動”已得到全校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已蔚然成風,已成為校園新時尚。
三峽大學積極貫徹落實教發函[2013]29號《教育部關于在高等學校開展反對餐桌浪費專項行動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建設節約型校園為目標,積極宣傳餐桌文明知識,倡導餐桌文明行為,大力提倡文明用餐的良好風氣,培養三峽大學師生健康文明的餐飲文化和勤儉節約的良好道德風尚。
針對各種在食堂中出現的浪費現象,三峽大學后勤集團以建設節約型校園為目標,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持續推進“光盤行動”,積極宣傳餐桌文明知識,倡導餐桌文明行為,大力提倡文明用餐的良好風氣,培養健康文明的餐飲文化。
1.宣傳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三峽大學后勤集團加大了反對餐桌浪費專項活動的宣傳力度。一是通過校報、廣播臺、微博、微信、網絡、光盤督導崗等學生樂于參與的平臺,全力宣傳推廣“光盤行動”;二是充分利用食堂LED電子顯示屏、宣傳欄、橫幅等多種載體宣傳,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三是通過啟動“‘光盤’行動,拒絕‘剩’宴”簽名儀式,組織員工和學生代表在橫幅上簽名,飲管會會長宣讀倡議書的形式,培養學生的節約行為。
2.文明督導見成效,長效機制顯決心。后勤集團聯合學生工作處、大學生飲食管理委員會積極邀請學生社團組織參與,完善學生志愿者到食堂文明督導的長效機制,通過佩戴紅袖章、設立光盤行動督導崗、開展“最光盤”標語征集、青年志愿者張貼飲管會官方微博二維碼餐桌便箋、網絡“光盤行動”微話題討論、現場規勸等方式,將餐桌浪費行為下降到最低限度。
3.精細化管理上層次,多元化配餐受熱捧。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狠抓食堂精細化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伙食質量,減少進餐中因食品質量問題而產生的浪費食品行為。各食堂還根據師生口味的變化情況,不斷變換花色品種,科學編制菜譜,通過“粗菜細做,細菜精做”等方式,不斷推出適合師生口味的可口飯菜,減少因不好吃而產生的浪費行為。
為了更好地滿足師生多元化口味,減少因份量較多引起的不必要浪費,各食堂不斷推陳出新,近年來,在各餐廳開設了量販式自助稱菜窗口。口味百變的自助餐,可以旋轉的麻辣燙,健康美味的蒸菜,可圈可點的火鍋,品種豐富的小蝶菜,在滿足師生舌尖上的享受的同時,以小份、半份而著稱的飲食品種更是受到了同學們的青睞,極大限度地杜絕了浪費現象,“光盤”形象比比皆是。
4.調整供餐模式,多渠道減浪費。后勤集團各食堂紛紛嘗試改變供餐模式,推出小缽菜、自助餐等多種供餐方式,不斷變換飯菜品種,努力提高飯菜質量,盡量滿足學生不同口味的需求。食堂在售賣過程中也提供了差異化、人性化服務,主動征求學生意見,著力引導師生適量點餐、減少浪費,努力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使節約之風成為校園新時尚。一是進一步劃小打飯、打菜的計量單位,通過實行打“一兩米飯、例份菜肴”的方式,避免女生及食量小的學生出現的“被迫浪費”現象;二是在食堂中推出自選和套餐形式的選餐項目,使學生做到按需選購;三是大力推行消毒碗筷,增加餐盤和碗筷的消毒使用頻次,減少一次性碗筷及食品袋的使用量,減少浪費。
5.關心糧食和蔬菜,“農校對接”引領“光盤”新風尚。2012年的世界糧食日里,國家糧食局首次向全國糧食干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愿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后勤集團創新采供渠道,堅持“農校對接”,源頭采購,構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從源頭直接采購,有效減少了學生食堂食品采購中間環節,降低了食品采購成本,更好地保障了學生食堂的食品安全和價格平穩,不僅維護了學生的利益,更是豐富了食堂菜肴品種。食堂通過大鍋改小鍋,大盒換小盒,一份分半份,增加花色品種,讓師生有了更多的選擇,從源頭上減少了餐盤里的浪費。
6.深入學生聽心聲,改進伙食減浪費。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除了堅持每個月一次的顧客綜合滿意率問卷調查外,去年上半年,還聯合飲管會開展了“我心中的食堂”意見反饋活動。通過意見調查發現,存在浪費現象的學生中,45%的學生會因為當日飯菜不好吃選浪費糧食,這也成為高校大學生普遍浪費糧食的一個重要理由。40%的大學生會因為點餐量過大而吃不下所以浪費食堂,這些人多數為女大學生。另外還有食堂不干凈吃不下和其他原因沒胃口而浪費的人群占15%左右。針對廣大學生的意見,食堂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
首先,5月,飲食服務中心對五大食堂的大鍋菜紅案廚師進行調整,民主評選紅案廚師長,并對部分紅案廚師的崗位進行了調整,通過調整,充分調動了食堂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意識,食堂廚師隊伍活力,從而達到進一步提升食堂大鍋菜食堂質量的目標。
其次,廚師們創新操作模式,大鍋改小鍋,大炒改精炒,由原來的一鍋出的大鍋菜改為分窗口的精品菜,出現了精品凈素菜、精品凈葷菜、平鍋菜等窗口,精致的容器替換原有的不銹鋼容器,增加炒菜次數,不斷更新菜式,保證菜品新鮮度,從各方面滿足廣大師生的口味需求。
再其次,食堂新增電能保溫設施,確保食物在冬天也能冷熱適宜,讓學生時時有熱的飯菜吃,適宜的溫度,良好的口感,極大限度地減少了學生們因吃不到熱的飯菜而產生的抱怨,有效控制了浪費現象。
通過學校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現在,“反對浪費、節約光榮”的校園文明新風已在三峽大學蔚然成型。在飲管會學生的協助和帶領下,前來就餐的同學吃光自己的盤子,清理使用的桌子,并在微博、群里曬出自己的光盤。三峽大學實行“光盤”行動后,食堂餐具回收處的泔水明顯減少,學生送回的餐盤多數已空盤,以沁苑餐廳為例,泔水收集量從日均400多公斤下降到不足200公斤,“光盤行動”以來,全校餐廳的泔水量減少了一半。光盤行動讓同學們認識到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同學們普遍覺得這樣的倡導非常有必要,非常好,時刻提醒大家吃飯時不要浪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今年以來,井陘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農廣校),立足本職,充分發揮其職能,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培訓活動,扎扎實實地做好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上半年共舉辦四次大型培訓活動,讓廣大農民群眾切實得到了實惠,我們的培訓工作也有了明顯進展,現將我校上半年培訓工作情況作一簡單的匯報。
一、完善制度,全力推進大喇叭工程建設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這個媒體,把我們的資源優勢發揮到最大的效應。(一)是完善各個播放點的制度保證按時長期播放,專人專管,保證根據農村農時季節播放,我校還設專人定期檢查和更換播出內容,實現資源共享,交流傳播。(二)是全面帶動,搞好各點服務,保證10個大喇叭村的科技光盤供應及時,在中央校、省校、市校的支持下儲備光盤30多個種類,1200多盤,我們又查漏補缺,新增光盤200多盤,錄音磁帶也儲備了1000多盤。同時為了方便存取,實行微機管理,編號分類,排放歸一。
二、按需施教,開展多種形式培訓。
在工作中我們注意區別對待,因時而異,抓住時機集中開展培訓,首先在冬季我們利用農閑時節,組織有關農業專家舉辦冬季農民技術培訓班,培訓農民80余人。高致病禽流感蔓延期間,看到群眾對此病的防控知識知之甚少時,我們便聘請專家,為全縣養雞大戶160余人舉辦了禽流感防控知識講座。第三,三月份,我校參加了縣組織的科技下鄉活動,現場為群眾提供光盤100余套,發放科技明白紙5000余份,圖書200余本,現場解答農技咨詢500余人次。
三、強化管理,進一步加強農民科技音像資料進村入戶服務站建設。
農民科技音像資料進村入戶服務站工作,也是我們培訓工作中重要的一項。在去年建立的基礎上,有些工作還不夠完善,為了能及時反饋各站需求信息,確保科技信息及時、準確送到農民手中,我校對一些規章制度進行了完善。通過服務站建立,我們可以和農民面對面進行交流,現場傳播科技知識,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援助。上半年服務站為農民提供光盤100多片,深受全縣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
四,乘勢而上,大力推進“三進村”活動。
今年以來,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經濟發展局對照《煙臺市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實施方案》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從紙張正反面打印、空調溫度控制等舉手投足小事做起,吹響創建節約型機關“沖鋒號”。
一、強化目標管理。制定了《關于印發<2020年度經濟發展局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強化能耗、水耗目標管理,明確了年度節能目標任務。通過一系列節能降耗措施,使我局年度人均綜合能耗較上年同期下降2.5%以上,單位建筑面積能耗較上年同期下降2.2%以上,人均水耗較上年同期下降3.5%以上,達到區主管部門對我局節能工作的責任考核目標。動員廣大干部職工切實增強資源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責任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升油、一張紙等點滴小事做起,勤儉辦事,逐步形成崇尚節約、厲行節約的良好氛圍。
二、完善制度體系。為健全節約能源資源管理制度明確負責節約能源資源工作的科室和中心職責,2020年經濟發展局調整了《關于調整區經濟發展局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明確了管理崗位,制定了《區經濟發展局用電管理制度》《區經濟發展局節約用水管理制度》《區經濟發展局綠色辦公管理規定》《區經濟發展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區經濟發展局能源資源消耗計量制度》。
三、推行綠色辦公。我局充分利用政務平臺、微信(QQ)工作群發送文件、會議通知、學習資料等,積極推進無紙化辦公;辦公區域充分采用自然采光,會議室、走廊等公共區域杜絕長明燈現象;夏季和冬季由能源管理員對科室進行監督,嚴格執行空調溫度控制標準,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低于26攝氏度,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高于20攝氏度;向干部職工發放綠色出行倡議書,鼓勵干部職工帶頭踐行“135”等低碳出行方式;加大綠色采購力度,帶頭采購更多節能、節水、環保、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綠色產品,規范公務用車使用管理,實行單車油耗核算,建立統計臺賬和公示制度。
為了貫徹落實教體局關于美好“食”光宣傳活動的工作要求,努力提高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的節約意識,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美好“食”光宣傳工作。現將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成立領導小組
為切實抓好這次美好“食”光宣傳活動,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以總務主任為副組長、各班主任為成員的宣傳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具體負責宣傳活動的計劃、安排、組織和實施。
二、采取多種措施,切實抓好宣傳活動的落實。
根據實際,我校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抓好宣傳,切實提高全校師生的節水意識。
1、為了使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美好“食”光的深遠意義,各班組織開展了以美好“食”光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師生們共同查找有關美好“食”光的資料。在班會上,同學們相互交流了很多有關美好“食”光的好方法。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懂得了美好“食”光的重要性,都表示要從自我做起,不浪費糧食的好學生。
2、各班組織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同來勤儉”的家校宣傳活動,要求學生把校園美好“食”光宣傳活動帶進家庭,同學們將自己學到的美好“食”光知識向家人、朋友進行宣傳。
3、學校發出倡議:光盤行動,不浪費糧食。
關鍵詞:檔案;現狀;措施
為了不被時代潮流所淘汰,檔案工作者應盡快順應社會和時代需求,在管理工作中也要與時俱進,抓時機,搶機遇,提升檔案管理步伐,盡可能提高人民群眾的利用率和滿意度。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行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有效結合。
本人在基層檔案部門工作二十多年,對檔案工作非常熟悉和了解,深知檔案工作的繁重與繁瑣。近幾年,由于人口老齡化和國家基本建設投資力度加大等各種原因,涉及到水利,土地、房產、經濟、財務工資等方面的檔案查閱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有為社會團體組織服務的,有為個體服務的,總之是一個字“忙”,有時忙的一天連口水都喝不上,且效率底,基層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工作量之大,繁重程度可想而知。落后的管理方法,直接導致了服務質量,也是群眾不滿意的原因;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已成為當務之急,也到了火燎眉毛之即;是“互聯網+”行動計劃下的檔案新常態,等不來,熬不得。
1 檔案數字化的意義
檔案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個人在社會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備查文字材料、圖像、聲音等各種形式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檔案數字化是采用掃描儀或數碼相機等設備將紙質檔案進行數字加工,將其存儲在磁帶、光盤等載體上并能被計算機識別的加工處理過程。加速檔案數字化建設,能使檔案利用起來更加準確,方便、快捷,使一部分已經解密的,對外可以公開的、歷史檔案信息資源得到共享,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是檔案信息資源,經濟價值、社會價值難以充分發揮,更難適應當代“數字化生存”的形勢。實現檔案原件數字化,對檔案信息的現代化管理,使用和傳播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從而滿足社會各階層對檔案利用的需求。相對于紙質檔案而言,數字化檔案除了有存儲量大、易保管,便于檢索特點外,還可保存聲音、視頻、圖像等動感功能。更清晰的還原歷史原貌。
2 檔案數字化的現狀
1.不少基層領導不知是受專業所限還是急功近利所迫,普遍對檔案認識不足,更不知道檔案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對它隱性的經濟價值認知不到位。總覺得檔案不算什么,就是些資料而已,看不到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大凡在單位做檔案管理的都是些老實人,遠遠不如管人事的和管財務的人員;對檔案管理的投資更是少之又少,直接導致一些很寶貴的歷史檔案資料損毀嚴重,因為檔案管理人員所處的位置尷尬,造成有價值的檔案資料借出去收不回來;很重要的科技檔案不歸檔等等如此現象不是個案。提升檔案數字化建設需要資金支持,領導重視檔案的管理,支持檔案工作,那么檔案工作就能做好。因為軟硬件更新發展很快,往往每隔幾年就要更新換代,甚至更短,相比紙質檔案而言,數字化檔案建設投入的資金更多,所以領導的重視程度決定了檔案服務工作的質量。
2.基層檔案人員綜合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檔案數字化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不僅需要檔案管理專業知識,而且需要較高的計算機技能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都需要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員來承擔這些業務,我們面臨的現實是能按照這個標準去工作的人很少甚至是稀缺。基層檔案員大多是六零后和七零后,思想觀念陳舊,計算機技術相對落后,對檔案數字化,信息化知識非常欠缺,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檔案數字化建設的需要。加大對檔案工作人員的培訓,為檔案數字化建設奠定基礎。
3.數字化檔案存儲的弊端是,信息易改、易泄露、易復制等問題,還存在網絡病毒、硬盤損壞等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尤其在網絡上運行,更難以把握。
4.首先保持紙質檔案原來的整理保管方法,電子檔案雙備份制度。紙質檔案的優越性在于原始性、真實性、可靠性特點,檔案的重要功能便是{證功能,紙質檔案往往難以做到無痕跡的修改,人們遇上事時,往往會說:這“白紙黑字”你抵賴不了,紙質檔案做為現在最廣泛的記錄載體,其所具有的憑證效力和法律效力是不可置疑的。但缺點也是很凸出的,紙質檔案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毀,比如高溫、高濕、強光、有害氣體都會使紙張發生氧化反應,使紙張變得易碎,保存時間過長,字跡發生擴散,模糊等現象。
5.數字化檔案的優越性在于能夠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和儲存量大等優點。電子檔案一般存儲在光盤和軟盤里,在一些單位里,也許幾張光盤就能完成整個檔案的管理,這也就免去了所占有的場地,紙質檔案的管理要耗費管理者大量的精力和勞力,所以說電子檔案的優越性自然是十分明顯的,便于存儲,節約空間,不易損毀,易于實現遠距離共享都是優越性的體現,還具備錄音,錄像等儲備手段。檔案數字化刻錄成光盤至少一式二套,一套放入專用庫房,每幾年檢查一次,發現信號丟失,立即進行復制或數據修復。
3 應對措施
1.建立和完善檔案數據庫建設,數字化副本異地保存。做到與網絡斷開,專人專管,采取加密、防病毒、防火墻等安全保密措施,確保檔案高度安全。
2.做好檔案宣傳,讓每個人都知道,檔案與你的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把每年領導干部的考核納入到檔案管理的范疇;讓領導充分重視,切實擔負起支持檔案數字化責任,加大資金投入,及時購買或更換軟硬件設備,確保檔案數字化的物質保障。
3.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基層檔案員的綜合素質。檔案數字化工作不僅需要檔案專業知識,而且需要專業的計算機技能。加大對檔案工作人員的培訓,重點進行檔案基礎業務,檔案信息化、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計算機操作方面的培訓;指導檔案管理人員對各門類,各學科、各種載體的檔案規范整理,嚴格標準;把檔案工作做好做扎實。及時對一些好的經驗和好的做法進一步推廣,檔案工作人員要固定,不要頻繁的更換;注入新生力量也是非常重要,人才是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根本,網絡設計和硬件配置需要專業人才,設備維護和軟件開發也需要專業人才,數據庫的建立數字檔案的管理同樣需要專業人才,沒有這些人才做基礎,數字化建設要從規劃變為現實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只能算是“紙上談兵”。檔案工作者,一定要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吃的起苦,耐得住寂寞,尤其是年輕一代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在做好平時工作的同時,要擠出時間努力學習檔案業務知識和計算機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跟上檔案管理現代化步伐,才能更好的為社會各界服務。
參考文獻
[1]科技檔案管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檔案保護技術.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3]檔案管理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