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1篇

關鍵詞: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改革;教學效果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ength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Yan Lilong1, Ren Yuan2 , Zhang Ying1, Dai Yingjie1

1. Northeast agricult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150090, China

Abstract: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is one of core courses abou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building features in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course from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strength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other aspects were going active exploration,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目前,我國有近300所高校開設了環境工程專業[1],其中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是環境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受到了普遍重視。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環境工程本科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主干課程,同時又是一門多學科交叉、工程性質較強的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在短學時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信息量,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學校定位和專業特色,根據幾年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經驗和體會,對水污染控制工程這門課程進行了積極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改革教學方法,整合教學內容

1.1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水污染控制工程涉及化學、物理化學、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若在較少的學時內完成該課程的基本教學內容,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做好課前預習,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所學內容的相關知識,這樣授課教師不用對相關知識做過多闡述,明顯提高了授課速度。與此同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理論教學與工程實例相結合,如在講解污水水質指標和分類時,結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進行講解;在教授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時,結合哈爾濱太平污水處理廠的具體工藝進行講解,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1.2 選擇適宜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教材選擇上,我們一貫堅持選用全國知名出版社的高水平教材,東北農業大學“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選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廷耀、顧國維主編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冊),以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張自杰編寫的《排水工程》作為輔助教材,并在教學與輔導中利用相關期刊及互聯網資源構建立體化系列教材。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是以生物、物理化學、化工等課程為理論基礎,用工程學方法研究控制自然水體污染的途徑以及廢水處理的工藝和工程技術[2]。這門課程采用傳統授課模式所用的學時數一般為60~80學時,一些學校甚至達到100學時以上[3],而東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系則設定為48學時,明顯存在學時數不足的問題。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盡可能多地教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是任課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對教學內容要進行取舍。我們堅持的原則是“統籌考慮,避免重復”,東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系在相關課程設置中,開設環境工程設計和環境工程綜合實驗兩門課程,為避免課程內容重復,主要講解污水處理部分,以物理處理方法—化學處理方法—生物處理方法為主線,重點講解物理方法和生物處理方法,將課程涉及的設計性內容安排在環境工程設計上進行講述;有些課程內容,如吸附部分安排到環境污染控制綜合實驗課程上;通過對新技術、新理論做適當的補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明顯地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如講述生物脫氮理論與技術時,將短程硝化-反硝化、厭氧氨氧化等知識點進行了補充。總之,通過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全面地獲得水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2篇

(一)課堂教學組織方式

學院輔雙語教學實踐嘗試結合水污染控制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同步進行,實際教學活動中未增加課堂教學學時,堅持以專業性工程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兼顧提高學生專業外語的應用能力,包括專業英文詞匯的積累、專業英文文獻句段的習慣表達、外文科技文獻的核心內涵理解。教學組織總體上持續關注學生的興趣與授課反饋,充分利用并合理配搭英文教學資源,循序漸進,適當、適量、適時地將英文教學貫穿在課堂授課過程之中。

首先,強化針對性預習環節。各教學單元任務開始前,安排5分鐘左右的課堂時間,教師發放預習提綱,包括下一教學單元的重難點、雙語輔教學內容及其相關的英文科技文獻或教輔材料的梗概性選編、教師要求的預習方法與完成方式等,要求學生課后按要求認真完成。例如,若采用雙語教學的知識點為基本概念或原理,則需按預習提綱簡明扼要注明其基本要點與內涵實質的英文釋義;若為某一典型水處理技術方法,則應批注其單元操作控制步驟的英文關鍵詞。教師隨堂對預習情況進行抽查,計分重點考察學生對待預習任務的態度和關注程度,按15%比例計入期末綜合成績。針對性預習方式不僅避免了教師盲目編寫雙語教學講義,而且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思維,使學生雙語課堂教學的適應能力大大增強。針對性預習方式在強化雙語教學的同時,提高了課堂效率,有效解決了雙語教學流于形式的問題。

其次,在課程輔雙語教學實踐中,不過多分析專業術語英文語法成分,重在逐漸培育和形成僅把英語作為不同于母語的一個載體,培養學生對英文科技文獻的熟悉關注度,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學生能持之以恒地涉獵專業領域外文文獻,并水到渠成地達到一定水平奠定良好基礎。

最后,彰顯輔雙語教學在授課方式上的靈活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包括英文網站資源、英文原版資料片等在內的優質信息資源,減少學生對外語授課的恐懼。一方面教師需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對涉及雙語授課知識點的材料進行篩選、剪輯、編排,對板書—課件—口頭的教學方式合理優化,以科學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達到“授之以漁”的教學效果。如:在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章節雙語授課時,各處理單元專業詞匯相對簡單,因此可通過全英文flash課件,配合學生圖片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另一方面,筆者認為輔助雙語教學中英文授課比例也不應拘泥于特定的任務性指標,而應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調整。眾所周知,課堂提問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活躍課堂氣氛,但該課程受到學時與開班人數的限制,提問互動未能深入展開。為避免出現“滿堂灌”,課堂上應適當采取開放提問,鼓勵大家廣泛參與,或者通過教師自問自答的過程啟發推理,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思考。

(二)課外教輔互動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為一門專業主干課,多年來課外答疑指導環節已成為該課程教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為有效提升雙語課堂教學效果,適當調整和強化了課外教輔互動,以緩解學生在雙語授課環節的緊張和壓力,持續激發學生對專業課學習的濃厚興趣。一方面增加了采用英語表述的課后作業考查,比如:結合文獻查閱簡單歸納某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沿革,對水處理單元技術進行典型影響因素討論,或者完成某特定污水水質處理的流程分析等。利用集中答疑時間,師生共同討論、交流作業內容,在各抒己見中,活躍學生思維,鍛煉科技英語表達,培養學生應用英語分析專業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較之于單純的中文教學,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接受認可度更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課后借助郵件提問,鼓勵學生采用英文郵件形式交流,教師每周集中一個上午的時間進行整理和選擇性回復,并就典型問題課堂集中解答,作業與課后討論按15%的比例計入期末綜合成績。為增強雙語教學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對知識點應用的理解,拓寬學生知識面,筆者嘗試將雙語輔教學實踐探索融入實驗環節,實驗報告冊中實驗所用儀器、設備以及試劑等采用雙語注釋,實驗結果討論中要求學生至少對一條結論用英文展開分析,讓學生嘗試簡單的科技英文書面表達,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教學環節對雙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三)課件內容與形式優化

作為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課件的不斷完善是其建設過程的重要環節。根據課程輔雙語教學模式的需要,對課件內容和形式進行了優化。

首先,對適合進行輔助雙語教學的內容進行精心選擇,按原理性、技術性、應用性、前沿性等幾個基本層次,優化輔助雙語課件編制方式進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原理性教學內容(需氧有機污染氧垂曲線、吸附理論基礎等)科學性較強,包含的基本概念和術語相對較多,課件中主要以關鍵詞的雙語表達顯示;技術性教學內容(污水處理工藝單元等)規范性較強,知識構成專業性、典型性強,課件中采用雙語概括關鍵句,簡述案例,并輔以原版英文資料;應用性教學內容(膜技術、離心機等)成套設備較多,與實際應用結合緊密,雙語更多地體現在圖片信息、國外應用性錄像短片等方面;前沿性的教學點(如難降解有機物高級氧化與吸附處理等)多為目前國內外研究熱點,英文科技文獻與網絡學術交流相對豐富,雙語課件的相關內容則采用權威研究成果列表歸類的形式,培養學生歸納文獻成果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科學問題探究的濃厚興趣。

其次,課程雙語教學課件的內容編排并非面面俱到,取舍原則主要基于學生對采用雙語教學知識點的接受程度,并兼顧課時與大綱進度。教師應根據專業知識難易程度、學生英語理解平均水平因材施教。就該課程而言,在水污染控制基本原理部分采用雙語輔助教學,學生具有環境工程概論的基礎,易于在授課初提高學生的接納度和參與程度,讓學生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選擇比較典型的,目前在水處理領域應用相對較多的技術性方法,如沉淀、吸附、混凝、好氧活性污泥處理法等內容適度進行輔雙語教學,重點突出而又有拓展空間。課件內容編制應注意考慮知識點在國內外教學體系中的差異,比如,國外一些原版教材一般籠統考慮水處理過程,沉淀、過濾、混凝等主要針對給水處理,而該課程重點針對污水處理與污染物控制,因此在注重對原版英文教材、英文文獻取舍的同時,應按教學大綱認真選編課件內容。

此外,從專業詞匯的認知與知識講授的角度,需充分考慮詞匯的前后銜接、循序漸進,逐漸接觸、逐步積累。輔助雙語課件制作的主線也應從易到難、從單個詞匯標注到句,具體內容上可以根據難易程度作局部調整。基本原則是盡可能減小課程在輔助雙語教學中師生的交流。難度較大相對復雜的內容以中文為主,配以章節、小標題或提綱,重要專業詞匯和術語用英文表達;而易于理解的部分,采用全英文課件形式。

二、結語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水污染控制工程;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4-0047-02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主要技術課之一,在當前水環境污染和水資源緊張的日益嚴峻的形勢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學工作也相應得到各高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據統計,截至2009年全國設置“環境工程”本科專業的高校共計247所,進行《水污染控制工程》精品課建設的高校數量達75所(約30%),精品課建設均分別從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各個方面加強該門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1]。比如有的高校將理論教學學時數從60學時增加至80學時,組織學生參觀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等,以此加強學生對污水處理的感性認識,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獨立思考能力等均得不到加強訓練,往往使學生參加工作后鍛煉一至三年才能勝任工作要求,用人單位常常也反饋到各種不同的聲音,對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感到不甚滿意。雖然各高校從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各方面加強了該門課程的教學工作,但學生均是旁觀者或學生均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從旁觀者或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理論知識運用的實踐者,其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得不到訓練,獨立思考處理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加強,不能將其大學所學到的知識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其原因不在于學生,而在于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以及我們的教學工作沒有給他們提供一個綜合知識實踐運用的平臺。本文針對當前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開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搭建一個開放性實踐教學平臺,給學生提供一個綜合理論知識實踐運用的平臺,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開發。通過組織學生收集各類性質污水并進行水質分析化驗,按照不同污水水質確定污水處理方案及工藝流程,進行室內污水處理效果小試試驗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綜合知識運用及綜合能力訓練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一定的創新性。

一、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目的

開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搭建一個開放性實踐教學平臺,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居民生活區、工業企業收集各類污水水樣,以實際生活污水和各類工業廢水為對象,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生物技術設計不同性質污水處理工藝,并通過試驗取得設計參數,優化污水處理工藝方案,通過小試試驗使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18918-2002)”和“污水回用水質標準(CJ/48-1999)”要求。每年組織學生開展水污染控制工藝實踐競賽活動,形成一種開放性實踐教學體制。

二、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目標

1.通過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學生對《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論知識的學習得到了深化,對污水處理可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將《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微生物》、《環境化學》、《工程流體力學》、《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各門課程知識綜合運用到污水處理實際工程中,使學生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得到較大程度的增強。

2.通過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采集水樣、化驗分析水質、確定污水處理方案及工藝流程,并進行污水處理效果考察,使學生達到一個優秀本科畢業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水平。

3.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使學生認識到實際工程問題的解決需要各門課程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并培養了學生科學研究精神、吃苦耐勞精神,增強了其科研團隊意識。

三、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內容

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理論知識為基礎,以實際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為處理對象,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生物技術,按照“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18918-2002)”和“污水回用水質標準(CJ/48-1999)”處理要求,通過實驗確定污水處理工藝參數,確定不同性質污水及不同處理水質要求的工藝流程;按照所確定的污水工藝流程,進行污水處理室內模型小試試驗,考察污水處理效果,并進行污水處理技術經濟分析,確定最佳污水處理方案和工藝流程。為學生提供一個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平臺,加強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綜合知識運用能力。

四、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特色

1.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是綜合理論知識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實際應用,既強調了基本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又鼓勵學生探索前沿技術,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相互協作能力融會貫通在水處理工程實踐中;既是將所學知識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一個平臺,是該門課程教學工作的一個創新舉措[2]。

2.讓學生從當前各高校,從加強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中,從動者、旁觀者轉變為現實實踐活動的參與者,是將獨立分散的知識綜合運用的一個具有系統性的實踐過程,是將“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回到實踐”中的一個實踐過程,是理論知識“升華”的過程。

五、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在特定時間內采集生活污水、各類工業廢水等不同性質的污水水樣,并進行污水水質化驗分析。

2.采用生物技術處理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內培養優勢微生物種群,但微生物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時間并受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好氧微生物的培養一般需要7~10天的時間,而厭氧微生物的培養則需要1~3個月的時間,污水處理試驗不能夠同步,處理效果難于評價。

3.同一污水水樣可以采用不同的處理技術達到相同的出水水質要求,確定最優處理工藝方案需要進行污水處理效果不同連續試驗的對比分析,并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在此過程中各種運行費用難于精確計算。

4.反應器的加工需要特定的專業制作。

六、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意義及成果展望

通過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有望開創高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的全新嘗試,極大程度提高學生各種污水處理技術的綜合實踐運用,學生綜合能力得到較大提高,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系統性地綜合運用得到較大程度提高,學習本課程理論知識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開展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研究,對學生來講既是科研創新活動,也是一種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社會實踐活動,對本學科建設意義重大:每年組織學生定期舉辦“污水處理技術”競賽活動,形成一種體制;進行開放性實踐教學改革,對提高高校實踐教學水平、學科建設創新意義重大;和工業企業及居民區物業相聯合,為工業企業和居民區污水處理提供新技術,為污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并為促進學生的就業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江長勝,郝慶菊,肖廣全,等.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生產實習的改革與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29):82-84.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4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水污染控制工程;微課;教學模式

一、水污染控制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面對日益嚴峻的水源短缺與水體污染危機,利用科學的理論與技術,控制水污染,保護水環境,勢在必行。水污染控制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顯。然而,該課程教學仍存在如下問題。

(一)理論講授教學模式單一

在傳統教育制度的思維模式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的主要教學形式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過程易出現注意力渙散的現象。

(二)教學過程難以做到因人施教

傳統的課堂教學采取統一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學,難以面面俱到,兼顧每個學生,勢必有部分學生難以在課堂上汲取足夠多的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程度。從培養學生能力的角度看,現有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求。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研究

2012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和知識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微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微課”(SPOC)概念被提出,并在教育領域得到迅速傳播[3-5]。翻轉課堂理念將互聯網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為微課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提供了機會與空間,為大學教育改革提供新途徑和新思路[6-9]。鑒于《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我們進行了微課教學改革,構建了翻轉課堂教學體系,具體教改思路如下。

(一)微課教學體系的設計

按照本科生培養計劃要求和課程教學大綱,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踐,選擇《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中的教學重點、難點、疑點,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內容作為知識模塊,錄制成相對獨立的微課短視頻。短視頻教學內容精細,主題突出,指向明確,既要保證教學內容的清晰完整性,又要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具有學習欲望,不感到枯燥乏味。將《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中各個知識模塊以豐富的多媒體形式展示,并配置有教學內容的電子書,包括PPT課件、重點難點解析、隨堂測試、問題討論、教師課后的教學總結與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以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內容,構成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微課資源包”。

(二)微課教學模式的構建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學習采用“網絡+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以微課短視頻形式展示,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優勢,采用豐富的圖形圖像、多姿的Flash動畫、聲色兼有的DV視頻等多元化要素,動靜結合地解決教學問題,針對性地解惑、啟惑,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教學采用實物模型、CAI多媒體課件和板書有機結合的模式,教師組織大家研討,強化對知識的掌握;保留板書教學,引導學生思路,強化過程理論的推導,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三)翻轉課堂的實現

微課教學視頻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網絡推送,學生可利用微課資源實現移動學習與自主學習。教師成立在線論壇,及時給予學生以指導,答疑解惑,搭建師生交流溝通的橋梁,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通過微課平臺,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學習過程,充分感受到學生的學習體驗,做到學情全透明。教師課堂講授的側重點在于解決學生的網絡學習困惑,可以采取課堂練習、組織討論、提問答疑的形式,強化學習知識點,實現“先學后教”的課堂翻轉教學。圖2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結構圖。

三、翻轉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為導向,以現代化微課教學為手段,構建了“互聯網+”時代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體系。通過改革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理念。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須注意以下問題。

(一)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系

微課教學模式實現“課堂翻轉”,體現“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微課豐富了教學手段,但微課視頻時間短,且以知識點為單元,只能作為傳統教學的補充和輔助手段,不應忽視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合理分配,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防止網絡教學的片面化,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連續性和教學內容的完整性。

(二)網絡學習與課堂學習的關系

微課教學中,網絡學習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微課教學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強化,是學習資源的拓展提升。微課基于課堂教學,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強化,但不能代替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保持課堂學習的主導性地位,加強知識難點和重點的講授,組織學生回答、討論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性,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解惑、接受和掌握。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5篇

1.提升教師教學方法與技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態度。

提升教師教學方法與技能是構建和諧的全日制自考助學教學秩序的基本途徑。自考的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將以知識的融會貫通和自考達標兩個目標為主,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考助學單位應充分發揮全日制教學的優勢,積極開展教學方法改進的活動,以引導式、討論式教學為主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刻苦努力完成學業。一方面,只有提升教師教學方法與技能,才能真正地把學生的眼睛從手機上移開,專心地聽講,建立起有效的師生互動,保證學生的到課率和抬頭率,才能形成真正和諧的教學秩序。另一方面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自考達標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只有兩者統一、互相促進的課堂才能形成真正和諧的教學秩序。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諧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的全日制自考助學教學秩序的重要途徑。教師給予自考生更多的耐心逐步地幫他們樹立起學習信心糾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既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知識程度、對知識的渴求程度等,又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關懷。學生才能在此基礎上滿懷信任地接受教師的引導,養成自主發現、探索、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

3.建立素質人才培養機制。

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相當一部分自考畢業生遭受過就業及升職歧視。在目前全國高校畢業生均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面前,自考助學院校更應在緊抓自考課程通過率的基礎上,認真探討自考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問題樹立素質人才培養觀念建立健全素質人才培養機制。全日制自考助學單位應按合格普高畢業生的標準制訂、實施助學生培養方案特別是本科或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分院在進行自考助學活動時更應借助高校自身資源優勢,共享師資力量、科研實踐平臺。高教自考助學單位在開展自考助學活動時在注重提高學習效率、不斷提高自考通過率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考助學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杜絕片面追求通過率和畢業率通過建立素質人才培養機制,達到與普高相一致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育人目標。

二、總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软件 | 亚洲国产网站 |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草在线免费福利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 |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 色污污 | 成人av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 亚洲视频1区 | 一级毛片在线 | 动漫卡通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介绍 |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麻豆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天堂 | 在线精品福利 | 三级黄色激情片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浪潮 | 久久com |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尤物 | 国产a级大片 | 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 中文在线一区 |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无遮挡大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7777婷婷 |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黄网址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激情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毛片 | 国产精品岛国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操人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网 | 亚洲se主站 | 日韩有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