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考試后自我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中物理;試后反思;現狀;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7)4-0036-5
1 問題提出
在每次考試結束后,物理教師們常常積極對考試評價結果進行總結和反饋,對考試系統性、整體性、試卷以及學生總體成績進行分析,對學生理解能力、實驗能力、計算能力等能力現狀進行總結,而學生在考試后的自我總結和反思卻往往被忽略。對于學生來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考試后更重視分數和排名,而忽略了通過考試進行自我總結與反思的過程,致使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存在盲目性,很難做到舉一反三,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導致“會的內容仍然會,不會的內容還不會”,不利于自身物理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甚至會導致學習興趣的喪失。
因此,如何指導學生做好物理試后的總結和反思,進而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能力是值得廣大教師關注和重視的,減少學生存在“題目講多次仍然不會”“題目錯了多次仍然錯”的現狀,使考真正達到檢測學習效果和學習方法、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和查漏補缺的目的。
2 研究方法
本文中,筆者旨在通過問卷調查法對當前學生在高中物理試后反思效果的現狀進行調研,通過問卷調研,得出高中物理試后反思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而給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3 研究內容
鐘志賢老師在《基于信息技術的反思學習》[1]中根據反思過程中不同的性質與作用,將反思能力分為了:反思意識、反思技能和反思毅力。因此,在本次調研過程中,筆者圍繞學生的反思意識、反思技能和反思毅力3個方面進行問卷設計。
本次調研選取某中學高一年級5個班級共計2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于某一次階段性考試結束之后發放調查問卷,開展調研,依據調研結果,提出改進策略。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共197份,有效率為98.5%。
3.1 關于高中學生試后反思意識的調研
在對高中學生物理試后反思意識進行調研時,筆者提出了以下4個問題,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
通過這個問題可以發現,有47.71%的學生在下發試卷后“查看自己的錯題,并分析錯誤原因”,有52.29%的學生選擇“比較自己成績的高低”或“都不太關注”。由此可見,仍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在考試后忽略對自己的反思過程,成績高低是他們首先關注的問題。
通過以上兩個問題可以發現,在考試失敗時,有50.76%的學生表示“總是會”或“經常會”進行總結與反思,有49.24%的學生表示“偶爾會”“幾乎不會”或“完全不會”進行總結與反思。在考試成功時,有36.04%的學生表示“總是會”或“經常會”認真進行總結與反思,有63.96%的學生表示“偶爾會”“幾乎不會”或“完全不會”。由此可見,考試后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不會在試后進行認真總結和反思,特別是當考試相對成功時,更容易忽略對考試的總結與反思。由此推斷,這也是造成學生考試后不會的題仍不會、做錯的題仍然錯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對學生認為“考試后自我反思的意義如何”這個問題進行調研,發現僅有37.06%的學生認為“非常有意義”,62.95%的學生認為“有一定意義”或“毫無意義”。正是由于學生對自我反思意義的認識不夠充分,導致學生試后反思意識的淡薄。
另一方面,我們也對物理教師是否注重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進行調研,如圖5、圖6所示。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在考試后約有65%的物理教師會經常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教給學生進行試后反思的能力與方法,然而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老師往往會忽略這個問題。因此,部分物理教師對試后反思的忽略或指導欠缺也是造成學生試后反思意識和反思技能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對高中學生物理試后反思意識的調研,我們發現,考試后有一半左右的學生忽略試后的反思,尤其是在考試成功時,忽略試后反思的情況更為嚴重,這也是造成部分學生多次重復出錯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生對試后反思不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試后反思的意義認識不足,從教師引導方面,也可以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教師忽略引導學生進行試后反思以及對學生反思技能與方法的指導。
3.2 關于高中學生試后反思技能的調研
如圖7、圖8、圖9、圖10、圖11所示,筆者對高中學生的試后反思技能進行調研。
在對高中學生試后反思技能中的評價技能進行調研時我們發現,在每次下發試卷后,有25.38%的學生“會立即更正自己的錯誤”,有44.67%的學生“會與身邊的同學討論試題中自己的錯誤”,有29.95%的學生“等待教師進行講評”。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學生會通過自己更正或與身邊同學討論的途徑認識和分析自己試卷中的錯誤,能夠主動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考試情況進行總結反思。然而,也有29.95%的學生不會進行總結和反思,只是等待教師的講評。
三年的時間,既漫長,又短暫,離開小學校園,第一次進入初中的那一天,就好像剛剛過去,轉眼間我們又要分別。我即將進入直升班,而同學們,也會在不遠的六月離開這個校園。我此時,既為即將進入高中而興奮,同時更為要提前離開這個快樂生活了三年的集體而不舍。在這離別之際,我沒什么別的送給大家,就把我初中三年來的學習經驗總結了一下,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今后幾個月備戰中考有幫助。不過在此之前,我還得說一句,學習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需要自己總結,別人的學習方法也只能借鑒,不能照搬,否則可能適得其反。我的學習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要注重課堂,這也是老師們說了多次的,千萬別小看課堂,如果課堂效率不能保正,補習再多也是事倍功半。課堂是我們現在接受知識最主要的途徑,尤其是復習階段,每個老師講的都是考試重點,如果以前掌握了的,可以再次鞏固,以前遺漏的,也可以查漏補缺。而課堂最重要的,就是記筆記,套用一句已經說爛了的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復習階段,更是如此,短時間內大量的知識汲取,記性再好的人也不可能都靠腦袋記下來,所以要記筆記,方便日后溫習。而且記筆記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好處,正如上次劉老師說的,可以控制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專注于聽講而無暇做別的事,這對于那些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的同學,也不失為一個強迫自己認真聽講的好方法。
第二是作業,這也是現在讓大家無限頭疼的問題,不過作業還是要做的,而且要認真做,大家不妨想一想,反正只有這幾個月了,只要堅持過去了,就能大有收獲。作業是我們學習的第二道防線,也是最后一道,通過做作業,我們可以找出自己在知識方面的不足,彌補學習中的漏洞,而現在,更可能是最后一次彌補的機會,如果錯過了,中考再考到,那可就后悔莫及了。因此,如果在以前抄作業,還說的過去,可在現在這個非常時期,再抄作業,可就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了。說到這,我還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做作業的方法,那就是每次做作業或考試的時候,我都把自己不會或不確定的題目做上記號,這樣等老師評講作業時,看到記號,就會記得仔細聽懂,也避免了因時間太久而忘記的可能了。
第三個方面就是考試,關于考試,我覺得相反于課堂和作業應該放輕松些,即使成績不理想,也不必太過沮喪,只需總結失敗經驗即可,就像剛考的那篇英語文章說的,我們不過是買個教訓,只是作者花的是錢,而我們花的是分數。每次大考完,我都會總結每個科目的得失,并且確定在下一階段需要彌補的目標,我想這也許是我的分數比較均衡的原因吧。這里我還要提到一點,就是千萬不要只盯著自己喜歡或擅長的科目,對自己的弱項更要努力,這里還得引用劉老師的一句話,“一個桶裝水的多少決定于它最短的那塊板子”,所以請大家一定要重視自己的弱項。
關于考試還有一點,就是考試時的時間分配問題,這里我要重點說一下數學考試,雖然我也是經常做不完的人,不過還是把我總結出的經驗跟大家說一下吧。我覺得,數學考試的時間分配就是一個速度和準確度的平衡的問題,這兩個一般人往往顧此失彼,因此我覺得,一個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就是學會按照自己的水平來合理分配這兩者,數學較好的同學,可以更注重速度,以達到攻克后面難題獲得高分的目標;而成績還有待提高的同學,則可以注重準確度,先把應得的分全拿到,再去想后面的難題,這樣分數應該也不會太低。我不得不承認,其實我自認為我的數學并不算好,我也經常和大家一樣做不出后面的題目,因此我很佩服熊智琪,因為他每次都能想出那些難題,因此我建議大家不妨有空去向他請教下他的方法。
第四點是對老師布置的其他一些非書面作業的態度問題,我不得不說,許多同學在這方面還有欠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語文英語的背誦了。許多人在老師布置了這種作業后,甚至回家看都不看,就等檢查時蒙混過關。其實,這只是自欺欺人,我們畢竟是為自己而不是為老師學習這樣做,即使僥幸通過,也只是欺騙自己,更不利于老師為大家水平做評估,制定復習方向。
我要說的是,那些背誦的東西,是文科中的死題目,是只要背了就能得分的,對于這種分,如果不拿,可就太對不起自己了。也許有人會抱怨沒時間,其實,只要抓住每天早自習的那幾十分鐘,應付這些就綽綽有余了。怕就怕長時間不背,日積月累,等到想背的時候不僅會因為數量太多而降低效率,更會產生煩躁心理,提不起一點精神來背了。所以對于背誦,我的建議是“今日事,今日畢”,拖得越久,負擔越重。
去年8月,劍橋大學首次在中國直接招收高中畢業生直升劍橋大學本科學習。有6人從100多名中國學生中脫穎而出,效實中學高三外語班的程燁同學就是其中一位,她也是浙江省惟一被錄取的。去年,程燁以理科661分的成績考取復旦大學。
記者昨日采訪了這位即將赴英的女孩。提起去年9月和11月劍橋大學兩次舉行的選拔考試,程燁至今仍是記憶猶新。第一次是筆試、聽力測試和口試,筆試的內容是20道全英文的數學題,這些數學題雖其本身不是很深,但對于中國學生,要過英文關尤其是有些術語,這卻難倒了國內這些保送清華、北大的學生。第二次是綜合素質筆試和面試,這次更絕,試卷一發下來,就是厚厚的40余張,有的考生一拿到試卷先就懵了。程燁是將所有題目做完了的少數考生中的一個。
事后,她回想說,一拿到試卷時確實有些慌,但很快她的自信心便讓她鎮靜下來了。不過,經歷過無數次大考小考的程燁告訴記者,這國外的考試和中國考試還真是迥然不同,一是考試寬而不深,微積分、會計、COM的泡沫等幾乎樣樣都涉及到;二是其面試題“量身定做”,根據學生愛好、特長出試題;三是其考試不重結果,重的是考學生的應變能力,有沒有科學的分析、解題方法,在考試中,主考官甚至還會提醒考生哪里好像做得不對。
昨日,程燁自我總結說,能讓她在這次艱難的劍橋考試中立于不敗之地,除了自己興趣廣泛,知識面廣外,還有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她一向注重建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
能在100多名學生中勝出,被著名的劍橋大學錄取,程燁是幸運的,但其今天的幸運絕非偶然所得。她的成功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教學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導向與監控的重要作用,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每一個人的發展都有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使評價更能促進主體的發展,我在教學中進行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孩子都體驗成功的快樂”的嘗試。
1 允許學生失敗,倡導“再來一次我能行”
教學的過程就是使學生從不懂到懂的過程。因此,任何時候的評價都不要急于給孩子不好的成績。允許他們失敗,允許他們失敗了站起來,鼓勵他們再來一次,幫助他們樹立一定能獲得成功的自信心。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強調考試也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手段,考試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孩子和家長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訓迎頭趕上。因此,每次單元考試后,如果有一些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時,應允許這些孩子復習后重新考過,滿意哪次成績就把哪次考卷帶回去給家長見面。孩子為了能在家長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狀態,總能主動認真地復習。通過復習,既彌補了知識的缺陷,又獲得了好成績;既讓孩子嘗到成功的甜頭,又滿足了孩子家長的需求,一舉多得。這不是比家長看到孩子差的成績而大發雷霆,訓斥一番,效果更好嗎?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每個孩子都能嘗到學習勞動的快樂,體驗到克服困難的驕傲。
2 尊重個體差異,實施因人施評
個體的發展具有獨特性和不均衡性,作為教師應該通過給予每個孩子積極的評價,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幫助他們悅納自己,擁有信心。去年我接了四年級一個班,班里有個孩子叫謝志彬,據了解,這孩子父母離異,母親長年外出打工,他從小與外祖父一起生活。由于外祖父年邁,對他的管教有所欠缺,他也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學習紀律性不強,從一年級開始語文、數學就沒及格過,不僅他的母親、外祖父對他有所失望,就連他自己也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知道了這情況以后,我一方面與他的家長取得聯系,請家長一同配合,一方面對他在學習過程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方式與標準的評價。每天,只要他不違反學校紀律,按時上學,他可以得一個“優”。當天的作業中只對做正確的題目打鉤,所有錯題,課后我幫他一一講解,重新訂正后再評分,當他第一次得“優”時,他瞪大眼睛望著我,無法相信這是真的,我摸摸他的頭,告訴他:“沒有人天生就是違反紀律、學習不行的,遵守紀律、學習好,你也會做得到,這就是你付出努力的回報,堅持下去,老師相信你能行!”第一周,志彬同學還有違反紀律的現象,再過了幾個星期,他已把絕大部分的陋習改了,學習也認真了。他的各科成績也從開學初的二三十分提高到六十多分了,他能集中精神去學習了。我也沒想到,一個優字,改變了這個學困生的命運,一個肯定,使孩子看到了希望。他學得自覺了、努力了、開朗了……不同的評價標準使他獲得了信心這第一個臺階,他是踏著肯定、贊賞的階梯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的。
3 鼓勵挑戰自我,挖潛能,分階段小結評價
根據新課改理念,在評價中應做到,在不同的階段引導學生給自己提出新目標,自我激勵發揮多方面的潛能,從而幫助學生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
新學期開始,我就與孩子們一起開展“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結”的活動:每周小結的內容是本周我得了幾個優,與上周相比,我多得了幾個;月總結時,不只是優的個數最多的孩子能得到獎勵,那些平時成績不是太好,但每周優的個數在不斷增加的同學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獎勵。這無異在每個孩子的面前都掛著一個“蘋果”,為了嘗到“蘋果”的香甜,誰也不敢懈?。簩W習成績差的孩子,嘗到了成功的滋味,充滿信心,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學習好的孩子也常常會有危機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一松動,就會被別人超越。因此,孩子之間形成互相競爭,不斷追求進步的積極心態,從而增強了學習的內驅力。
4 師生互動,為學生提供自我總結、評價學習結果的時間與空間
學生對學習結果的自我總結、評價是學生一次極好的反思的機會,這種反思的過程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夠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與收獲,這種體驗性的東西是別人無法代替的,這種體驗對于逐步培養學生學科興趣、學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節課中應該為孩子留下5分鐘的時間,讓孩子說一說: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這節課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對我將來的學習有什么好處?孩子們對于這些問題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單元結束后,組織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學習進行一次總結與評價。讓孩子寫一寫 :(1)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中你哪些內容掌握得好?還存在哪些困難與不足?(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對你的學習有何幫助?(3)你最想對教師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孩子的反思交來后,就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在每個孩子的自評后寫上幾句老師想對他說的話:有鼓勵性的、有指導性的、有診斷性的等等。多元智慧理論認為,反思出智慧,反思不僅是一種外顯行為,同時在反思中學生又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進行了隱性的評價,因此,它是對學習過程與結果的雙向總結,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調控自己。
5 家?;?,加強溝通,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目標落實;完善制度
班主任的工作,最基本的一項就是創建一個團結和諧、奮發上進的班集體,而實行目標管理則是創建這樣一個班集體的最佳途徑。
一、明確目標逐一實施
每學期開學,在擬定班級工作計劃時,我總是制訂出一條條明確的目標,張貼在學習園地上,讓學生對各項目標做到心中有數。萬事開頭難,我首先從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入手。在第一周周會上,我把《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課堂常規》等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目標去落實。我給學生提出的第一個目標是:按時到校,不遲到,每天帶齊學習用品,待課堂紀律井然有序后,我再落實紀律、衛生、體育等方面的綜合目標。
一個個較低層次的目標實現了,我就趁熱打鐵,總結已取得的成績,鼓勵學生實現較高層次的目標,即學期奮斗目標:爭做優秀學生,爭創先進集體。目標明確后,我有意圍繞目標來設計活動,目的在于通過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提高認識,積極行動起來,制訂與班級目標相一致的個人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奮斗。如期中考試前,我向學生提出“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的目標后,開展了“比一比,誰得獎”的學習競賽活動,設立學習競賽“三獎”:即優秀獎、進步獎、單科獎,并準備了小獎品吸引每一位學生去競爭。同學們紛紛定出了個人計劃、學習目標,有的甚至回家貼在床頭邊,以此來激勵自己。針對學校舉行的廣播操競賽活動,我又適時提出了新的目標:“必須獲獎,力爭第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利用體育課、課外活動課,親自帶領學生訓練。看到老師和他們一起頂烈日,流大汗,學生的訓練勁頭怎能不足呢?為了苦中求樂,我還采取了一個小小的激勵辦法:如果廣播操比賽奪得第一,老師請全班同學吃零食。為了班級榮譽,也為了能“宰”老師一頓,學生個個摩拳擦掌,訓練勁頭更足了。因為一系列獎勵辦法的使用,所以我班在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中屢屢獲獎,學習成績在全級中名列全茅,各項目標都能得以實現。
擬定目標后,我總是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實現各項目標,并且做到活動系列化,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使學生獲得較清楚的道德認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一步是贊頌老師,通過小組座談、寫作文、演講等形式,把各位同學了解到的情況集中起來,使學生對老師的工作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第二步是開展尊師行動,利用周會展開討論:最好的尊師行動是什么?通過討論,有的學生說:“做好每一次作業,不讓老師重批重閱?!?/p>
二、完善制度落到實處
在創建班集體的活動中,班主任提出的目標再動聽,如果得不到學生的配合和認同,就不能發揮目標管理的功效。讓學生自己提出目標,創建民主、和諧的班集體,這是學生認同和參與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
小組值日制:班級的日常工作很多,過去我總是把班級事務交給幾個信得過的、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去做,這不僅加重了班干部的工作負擔,還挫傷了大多數學生為班級服務的積極性。
班長輪流制: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我還讓同學們輪流當班長,每人一周,負責班級工作輪流當班長,這對于沒有當過班干部的學生,確實是一種有益的鍛煉和考驗。
民主生活會:開好每周一次的民主生活會,在民主生活會上,先由上一周的各值日組長和值周班長總結值日情況,表揚先進,批評后進,提出下周的建議和要求;然后由全班同學發表意見和看法,對值日組長和班長的工作進行評議,對照職責逐條考核。民主生活會是對上一周全班情況的回顧和總結,是全班同學暢所欲言的時刻,是大家為班集體獻計獻策的“群英會”;民主生活會也培養了學生的民主思想和集體主義觀念,很好地進行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