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調查中的小插曲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們來到市場,首先看到了一則告示:本店五周年店慶,甘庶汁買五曾一,咦,甘蔗的“蔗”字少寫了個草字頭,買五“贈”一寫成了買五“曾”一。我們告不告訴他呢?”我是這個組的組長告不告訴由我決定。如果告訴也得有我出面。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了嘀咕。最后我鼓足了勇氣,走到老板面前說:“叔叔,我們是錯別字調查小組的,糾正錯別字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我們的責任,今天發現您告示上面的兩個字寫錯了,請您把它改正過來。”我把這兩個字的正確寫法告訴了他,本以為他能夠虛心接受誰知他惱羞成怒,揮動著他的拳頭吼道:“關你屁事,快滾!”我們幾個人很無奈,也很沮喪,有幾個隊員都想打退堂鼓,我給他們作了思想工作,講了正確使用中國文字的重要性,他們又重新振作起來。我們繼續查找。
我們又來到一家小飯館,發現廣告牌上的“餐”字寫成了“歹”字,鑒于上次的教訓,我們怯生生的對老板說明了來意,老板非常客氣地接受了,馬上拿出粉筆做了糾正,并向我們表示了感謝,還稱贊我們是中國文字的小衛士!
從這件事中的小插曲,我們知道錯別字的糾正需要大家團結一致,共同糾正,也要從個人做起,全民行動,來彌補中國文字在使用方面的漏洞。
讓學生懂得真情實感是作文的血液
上六年級上冊百花園三習作《我的自傳》這一作文課時,我首先讓學生了解什么叫“自傳”,讓學生明白這一次作文的總體要求是講述自己成長中的重要經歷。要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經歷寫好,就一定得選擇一件自己認為是最能感動人的真實事例。把自己在事件中的真實想法寫出來,這真情實感就能打動人。
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當學生懂得了表達真情實感的重要性后,都想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卻由于沒有什么深的感受而咬起筆桿來。因為情感只能從生活中來,只能從生活的深刻感受中來,如果沒有這一點,瞪著作文本咬筆桿也就不奇怪了。在《調查中的“小插曲”》作文課時,我布置好學生調查“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這一活動的線路及注意事項,要求學生記錄好調查中所遇到的人和事,記錄好調查中的苦楚和快樂。學生們經過一周的調查,遇到了很多事情。很多學生說,這一次調查是“痛并快樂著”的一次活動。回到寫作的時候,自然就有話可說。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愁沒有情感,沒有感染力了。所以我們必須引導學生走向真實的生活,走向創作廣泛的天地,用自己的眼光去審視、感受、體驗生活,去抒發自己的感情,不要讓學生因胡編亂造泯滅了自己的良好的寫作動機。
多開設情景作文課,在活動中激感
面對真情實景,學生在創設的特定環境里觀察、體驗自己的寫作對象,容易釀造氛圍,激發興趣,觸發靈感。如讓學生看著課堂上突然生病的同學受到老師的關愛寫一件事,師生一起站在月光下、風雨中寫景致等,何愁寫不出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文章來?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養成自覺觀察的習慣,并在觀察中產生情感。
勤寫深思,在寫作中升華情感
人們說,在生活中,一見鐘情的人很多,而因一見鐘情而感動,尤其能白頭偕老的卻甚少。事實上很多人就是因為一見鐘情而傾心于對方而上當受騙。要知道,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真的,因而別格外當真。這一事理在寫作中也很有借鑒意義。若僅靠淺嘗輒止得來的情感體驗,是不可能感染作者自己的,更不可能感染別人了。只有通過深層思考,有了深刻的認識,并升華了情感,寫出的文章才能感染自己、感染他人。通過寫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認識再認識,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將淺層次的認識上升到深層次的認識。如一位同學寫自己作為一名班干部卻在班干部競選中落選的事,開始只寫到自己落選時的痛苦,后來經過多次修改、升華和深化,寫出了有深層理念和普遍教育意義的文章――自己落選并不可怕,關鍵是能不能做出好成績再上崗;目前的工人下崗并不可怕,關鍵是能不能以真本領再上崗。又如一位同學寫自己發現了村官賄選的事情,經過思考后動筆表達了自己對賄選者的諷刺。后來經過修訂,深化了主旨,寫出了有哲理性、對社會進步有積極作用的主旨――從報紙、電視上可以看到近年來用不正當手段競選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用不正當手段競選出村官,這個村官很可能會危害全村人的利益;如果用不正當手段競選出鎮官,這個鎮官很可能會禍害全鎮人民;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競選出縣官,這個縣官很可能會使全縣人民遭殃……為此,呼吁所有選民嚴肅對待自己的選舉權,堅決抵制賄選行為,以免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失去良心,失去自己及社會的大利。懇請有關部門馬上行動起來,制裁不法選舉行為,使社會朝著公平、公正、安定、繁榮的方向前進。
堅持認真挖掘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