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保險制度對人力資本積累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會保險制度是指由法律規定的,依照某種確定的規則所實施的社會保險政策及措施體系,屬于一種社會性事業。在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具有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特點,在保障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公平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資本主要是通過多人自身的多方面的投資,形成的具有人身依附性,同時能夠為自身帶來未來收益的知識、技能以及健康因素所體現出的價值。在當前科技發展的帶動下,人力資本相比于物質和貨幣等資本而言,有著更大的增值空間,因此,做好人力資本積累,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不懈動力,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1.社會保險GDP比值的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社會保險GDP比值與人力資本存量存在著正相關性,比值每增加1%,則人力資本存量會上升0.398%。作為評價社會保險水平的綜合性指標,社會保險GDP比值能夠有效促進人力資本的積累,為我國社會保險事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可靠佐證。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使得社會保險能夠間接推動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其自身經濟穩定器作用。對此,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推動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2.社會保險覆蓋率的影響
實證結果表明,當前社會保險中的五大險種對于人力資本積累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屬于正面影響,而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則屬于負面影響。
(1)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的覆蓋率每提升1%,人力資本存量提高0.65%,在0.20的置信度下,這種分析的因果關系是比較可靠的。分析表明,養老保險對于人力資本的正向影響,主要是通過生育率、退休年齡以及教育實現的。
(2)失業保險。失業保險的覆蓋率每提升1%,人力資本存量提高0.40%,在0.20的置信度下,這種分析的因果關系是比較可靠的。而其對于人力資本的正向影響,同樣是通過三個方面實現,即再就業培訓、預警機制以及人力資本遷移。
(3)醫療保險。相比較而言,雖然醫療保險覆蓋率同樣在正方向上影響人力資本存量,但是影響效果并不明顯,與許多專家學者的分析結論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出入。之所以如此,一是在基本醫療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的現在,人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積極加大醫保投入,其邊際效果并不會很明顯;二是醫療保險在不同收入人群中的作用逐漸分化,對于高收入人群,醫保費用的增加并沒有多大作用,而對于低收入人群即使增加了醫保,也無法充分滿足其自我保健需求。
(4)工傷保險。工傷保險對于人力資本存量有著輕微的負向影響,不過可信度并不高,可以看做是中性的影響,或者認為不存在影響,這里不做贅述。
(5)生育保險。生育保險的覆蓋率每提升1%,人力資本存量下降0.296%,在0.10的置信度下,這種分析的可信度很高。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主要體現在生育率和女性生育勞動者兩個方面。以生育率為例,由于生育保險的存在以及逐步開放的二胎措施,社會生育率有了相應的提升,在社會人力總投資相對固定的情況下,人口數量的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個體人力投資減少,進而減少人力資本總體存量。
三、完善社會保險制度,促進人力資本發展
1.提高社保水平,加大資金投入
由上文可知,社會支出GDP比值對于人力資本的積累有著正向影響,同時也是評價國家社保水平的綜合指標,因此,繼續加大社保資金投入,提升社保水平,是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核心和重點。
2.降低保費繳納,加大財政補貼
從目前來看,我國社保收入的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居民繳費水平的增加,給居民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盡量加大政府財政補貼力度,降低居民保險繳費水平,促進人力資本的不斷積累。
3.加大醫保投入,推動體制改革
政府部門應該繼續加大醫保投入,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好的醫療環境,同時實行因人制宜的醫保制度,對高收入人群實施減稅措施,鼓勵自費醫療,提升中收入人群醫保水平,對低收入人群則提供免費醫保,促進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總之,社會保險制度對于我國人力資本積累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推動社會保險制度的穩步發展。
作者:李瑞梅 單位: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