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傳媒業銀行風險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銀行與傳媒行業的合作領域
目前銀行業與傳媒行業的合作還是以傳統媒體領域居多,主要以流貸為主,成型的合作方多是出版、報紙、廣電等有政府背景的單位或公司。選擇這些行業主要是因為其風險相對可控,并且經營有一定保證。但是隨著電視、電影市場的擴大,銀行也開始涉足電影、電視劇制作等項目貸款的運作,還有對動漫類等新興產業的初步接觸,都給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但是銀行對傳媒產業的介入整體較晚,對其產業的運作模式了解并不均衡,而且這些行業的主體多是輕資產單位,沒有多少固定資產,更多是創意型產業,這也給銀行量化其整體實力帶來了困難,銀行最看重的就是風險,能否把控風險是合作能否繼續的前提。
二、銀行資產在傳媒行業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分析及把控
1.行業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
近年來,廣電、出版、紙媒類的行業政策變化很大,特別是“十二五”規劃中從結構到體制、從生產到經營,推動著傳媒業的轉型與變革。此后,國家分別進行了廣電行業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一省一網”的合并、出版傳媒企業進行集團戰略性改組,推動產業化升級、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特別是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的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網絡媒體延續強勢增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競爭和合作加強,推動了人民網的上市。這些變化都迫使銀行業重新審視傳媒行業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對存量客戶的風險點也有所轉移,銀行的既有客戶多處于改制過程中,如出版集團、報業集團、廣電集團等,其原來多少都有些政府背景,改制后其經營基本交給了市場,企業自身有沒有持續的盈利能力將決定銀行資產的安全指數。這就要求銀行進行更詳盡的行業調查,做好行業發展預期,以加強對行業整體風險的判斷準確性。
2.市場變化帶來競爭風險。
2.1未來很可能出現“馬太效應”,更多資源集中在少數強者手中。經過一輪改制之后,市場將會優勝劣汰,實力強勁的公司最終會整合上市,籌集資金開拓新興領域達到良性循環,而較小的主體在競爭的壓力下會逐步退出,整個市場逐漸形成遵循市場化原則運作的環境。
2.2從單一經營向多元化發展。目前傳媒行業的盈利主要是依靠廣告,隨著近幾年新興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廣告分流,廣告收入在逐年下滑,這也迫使傳統媒體開展多元化經營,首先要打造好自身的品牌,然后利用自身的品牌平臺延伸到上下游產業,線上線下聯動。當然,具備條件的也會向非相關多元化產業發展。2.3各分項行業市場前景不一。出版和報紙類平面媒體將會加強與網絡、移動等載體的合作,以擴大其覆蓋面;廣播類呈維持態勢,電影、電視類的市場還有很大空間,特別是電影業中的民營公司已顯現強勁勢頭,如華誼兄弟、博納影業集團等;網絡媒體有著廣闊的平臺,將會呈上升趨勢。依據此市場前景,銀行必會對客戶的競爭力做出篩選,有著相對壟斷、影響力大、中央級省級的客戶會成為優選對象,給予合適的信貸支持。
3.傳媒行業普遍存在銀行信貸擔保能力弱的風險。
按現有的貸款擔保方式看,多數貸款采取大型影視公司擔保、提供抵押物、版權質押甚至連帶公司法人的個人資產進行擔保等方式。縱觀以上擔保方式多存在估值困難(如版權質押),抵押變現能力不強等問題,并不能起到真正的風險緩釋作用。銀行在第三方擔保主體的選取上,盡量選擇國有背景、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影視公司或者專門的擔保公司進行擔保;在抵押物的選取上,優先考慮土地、房屋等能夠較易實現抵押價值的資產;對于版權質押,筆者不建議采用,因為在中國當前物權法框架下,版權擔保的法律效力并不是特別充分,而且缺少專業評估機構予以估值,一旦成品的市場反應不好,其版權價值也不會有多高,無法切實履行其擔保職能。
三、總結
綜上,傳媒類行業小類較多,且各有特點和發展規律,在風險預計上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其中的傳統媒體受新興媒體沖擊,需要觀察其改制后走向,新興媒體卻因為發展迅猛,不好預判其行業最終情況。在當前的政策及市場環境下,銀行首先要對擬介入的傳媒行業有充分了解認識,審慎進入發展尚不成熟的行業;其次對客戶要有所甄別,不排斥民營公司,但要挑選優質客戶;最后設計合理的擔保方式,多要求大型擔保公司擔保,提供確實能實現的抵、質押物,以分散貸款風險。
作者:閻楓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