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應對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會計信息準則的制定就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直接導致了會計業務工作的不確定性,會計工作的監督機制很容易受到忽視,當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出現矛盾時,企業往往會重視自身利益,會計人員為了協調好自身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就會提供虛假信息,維護企業利益。政府對會計工作的監督管理也不到位,沒有形成完整的監督管理體系。
對會計造假行為的懲罰力度不夠。我國針對會計人員的行為已經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但是對會計信息造假者而言,這些規章制度起不到約束作用,很多人寧愿接受懲罰也要制造虛假信息,這說明造假成本遠遠沒有造假帶來的利益大。有些大型的銀行能夠坦然接受懲罰,在名譽和道德上造成的損害造假者也不在意,再加上監督管理不到位,更是間接縱容了會計信息造假現象的發生。
解決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1)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在會計工作人員的任命上,應該挑選具有專業基礎知識,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從業人員,重視工作人員年齡結構的調整,使會計人員在上崗之前就具備承擔工作責任的能力;其次,要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專業教育,通過定期培訓、企業交流與合作等方式,促進會計人員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再次,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銀行應該加強對職業道德素質的宣傳,使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會計人員應該嚴以律己,不做違法違規的事情。
(2)加強制度建設。不僅要加強會計管理制度的建設,還要加強監督制度的建設,完善會計法律法規。通過對會計法律法規的宣傳,使法律法規深入人心,明確會計管理部門的權利、職責和義務,加強對會計人員日常工作行為的管理,銀行內部要加強對會計行為的監督,政府部門也應該和企業相互配合,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
(3)加大對會計信息造假的懲罰力度。要想控制會計信息造假行為的發生,必須對造假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一旦發現銀行故意提供虛假信息的行為,就要依法嚴處,絕不姑息縱容,一旦發現造假苗頭,就要一查到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不但要增加經濟方面的懲罰,情節嚴重者要追究其法律責任,使會計信息造假得到的利益遠遠比接受的懲罰要少,會計信息造假者要付出聲名狼藉、傾家蕩產的代價,這樣勢必會減少造假現象的產生。會計信息失真既有會計工作人員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法律條例、管理制度等客觀方面的原因,無論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對會計信息加以重視,提高會計人員的總體素質,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是能夠得到解決的。銀行管理部門應該針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采取強硬措施,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作者:徐秀梅葛艷秋單位:吉林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