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紅十字會對大學生德育教育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校紅十字會與大學生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
紅十字會,起源于意大利,德國人亨利•杜南在目睹國家因戰爭所造成的大量悲劇之后,與伙伴一起成立了中立的救援傷兵機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機構逐漸從歐洲影響到全世界。當前,在世界和平、經濟共融的良好背景下,傷兵救援已經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然而紅十字會并未因此而結束它的歷史使命,而是以“人道主義救援”為主要宗旨,開展文化教育、傷病扶持、愛心公益、救援搶險的善后工作。與此同時,紅十字會立足于先進技術與優良品行對被援助者的良性影響,以及社會群體中高素質人才的愛心公益需求,逐步在校園開展與落實高校紅十字會建設工作,致力于凝聚高素質人才,培養公益性人才。公益事業作為社會正能量,對高校大學生德育教育而言,是無可比擬的最佳教科書,借由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感受社會良性道德品質建設進程,對當代高校大學生而言,是最生動無比的教育課程,對其自我認知、社會責任認知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手段。因此,當前高校紅十字會與大學生德育教育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聯系,二者互相協助,共同進步,不但滿足了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需求,同時也保證了高校紅十字會向社會輸送高素養、高品質人才,加強高校紅十字會的公信力與影響力。
(一)推動大學生全面認知社會基本情況
德育教育的重點在于,借由社會具體情況來培養與完善大學生的各項素養,包括文化素養、素質素養、認知素養。其中,認知與了解社會基本情況,對身處象牙塔的大學生尤為重要。高校紅十字會借由自身手段,令大學生群體全面認知現代社會具體需求,通過對貧困、孤老、病患的救助來感受當前社會的基層實際需求,為其未來更好地推動社會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與此同時,社會基礎的全面認知將有助于大學生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深刻了解自身定位,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
(二)鼓勵大學生深入參與社會救助活動
社會救助活動是一堂生動的教育課程,真實地展現了當前社會面臨的具體困難,有助于觸動大學生更自覺、主動地參與到社會救助活動中去。舉例來說,社會對于艾滋病患者普遍帶有有色眼鏡,但實際上正常的接觸與交流并無任何感染危險。通過參與相關救助活動,讓學生了解艾滋病相關知識,推動大學生幫助、扶持、理解、包容艾滋病患者,不但能保證社會弱勢群體中艾滋病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時也能促進大學生更科學、更理性地建設自身的思想認知,完善大學生的素質建設。
(三)建設大學生個人良好素養
德育教育的實際手段包括理論引導、實踐教學等多項內容,相較于理論引導,實踐教學更直觀且具有影響力,因此實踐教學一直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紅十字會工作的開展,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臺,不但促進了高校學生參與到社會援助活動中去,同時也為高校學生引薦了社會上眾多的先進典型。在社會正能量長期的熏陶之下,高校學生個人素養的建設將得到良性的引導,從而確保個人素養的優化培養,進而實現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優化的最終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的開展如若借助高校紅十字會推動,可更科學、更全面地培養出符合當代國家需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同時,高校紅十字會在促成德育教育在大學生素質培養中開花結果的同時,也將實現自身人才儲備的完善,從而保證向社會輸送更高質量的志愿者團隊。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高速發展,救死扶傷已然成為人性光輝中永不磨滅的課題。推動高校紅十字會在德育教育中的影響力,使高校德育教育培養出更符合紅十字會需求的優秀人才,是當前高校文化教育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中之重,值得各高校紅十字會組織與校園管理人員的高度關注。
作者:孫新 單位:天津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