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務課堂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財務分析課程是為了適應我國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和會計學科體系改革的客觀需要而設立的,且隨著企業自主權的擴大,越來越多地受到有識之士的重視,學科地位與日俱增。因此,作為教授財務分析課程的老師,如何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到實踐中,發揮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尤為重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發展與完善,同時,也促進了財務分析學在我國的發展,使其成為一門嶄新的學科。它包括的內容廣泛,涉及問題繁多,主要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財務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的盈利狀況、營運狀況、權益狀況、風險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為企業的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作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
文章旨在研究有效的財務分析課堂教學模式,以達到財務分析課程最終的教學目標。
一、財務分析課堂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強化財務報表編制環節是學生掌握財務分析方法的基石
財務分析課程雖然是在《會計學原理》、《中級會計學》等先修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但由于課時有限,學生對于財務報表的編制方法及流程掌握不夠熟練,這就影響到學生對于財務分析方法的掌握。因為他們不理解報表項目,不理解項目數據的來龍去脈,就會死記硬背財務分析中所涉及的財務比率公式,死記公式的含義,生硬地解釋數據變化的原因。對此,我每次正式講解財務分析理論之前,總要利用一些課時訓練學生財務報表編制的能力。這一方面強化了學生對先修課程知識點的掌握,另一方面,為后續財務分析理論的講解打好基礎。我認為,學生如果連財務報表都不會編制甚至不理解,何談財務報表分析。而財務分析的依據主要就是財務報表,因此,強化財務報表編制環節是學生掌握財務分析方法的基石。
(二)擴展學生相關學科知識是充實財務分析內容的關鍵
財務分析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體制改革與現代公司制的出現,財務分析的領域不斷擴展,早已不限于初期的銀行信貸分析和一般投資分析,在資本市場、企業重組、績效評價、企業評估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就要求財務分析的內容要充實,以滿足不同的財務分析主體的需求,做到財務分析信息的多樣性,即內外部信息的結合、財務與非財務信息的結合、定期與不定期信息的結合以及數字與文字信息的結合。僅憑掌握幾個主要財務比率的計算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財務分析課程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做到的第二點就是利用課余時間拓展相關學科知識,如企業管理戰略、財務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統計學等,特別指出企業管理戰略中的邁克爾·波特的五種競爭力和SWOT分析法,以及市場營銷的各種策略都是可以滲透到財務分析內容中的。只有掌握的知識越多,財務分析才能越透徹、全面而充實。因此,擴展學生相關學科的知識是充實財務分析內容的關鍵。
(三)實施課堂案例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財務分析能力的途徑
實施課堂案例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財務分析能力的途徑。我采用案例教學和實例、范例輔學的二元教學模式。而實例的內容是完全真實的特定事件,有明確的決策方案和最終結果;范例一般都是某件事情或者前人對問題處理的經驗教訓,有正、反兩方面的素材。案例則是來自于現實,甚至可以說來自于實例、范例,編撰者根據需要將其進行適當加工整理后的素材,它是中性的,沒有感情色彩蘊含其中,參與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結論。
1.教師以案例進行導學
案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有著顯著的差異。教師應根據課堂知識點的要求選擇適合的案例,在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剝去案例非本質的細節,揭示其內部隱含的深層問題,啟發學生,鼓勵學生從多角度系統綜合分析,理解領會課堂上學到的財務分析方法。由于學生主導課堂教學,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不同意見的唇槍舌戰就變成其獲取知識和引發思考的動力。同時,學生將自己置身于案例情境中,可以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用理論分析實踐,將實踐上升到理論,更促進對理論的理解。如果說傳統的授課模式是“結論導向”,那么案例教學則是“思維導向”。
2.學生以實例、范例進行輔學、驗學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財務分析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的最后環節,我大多采用學生分組協作方式完成其對一個實例或范例的財務分析報告。首先,將學生每4人分為一組。要求小組人員分工利用網絡或其他媒體資源選定一個研究對象,搜尋并匯總與研究對象相關的所有資料,大家在一起協商提煉、整理。其次,要求小組成員根據所查資料,利用學到的財務分析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可以進行全面分析,也可以進行專項分析,分析方法、分析范圍、內容不做統一要求,但最終必須形成書面材料,同時制作必要的課件。讓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針對所選的研究對象在課堂上闡述其財務分析報告的內容。最后,在小組間相互點評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財務分析思路、選用的方法恰當與否、解決問題的路徑以及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作出評價。
通過案例教學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和個人潛質,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二、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模式的完善措施
盡管自身在財務分析課堂教學中已有了一點經驗,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教學改革要求的不斷提高,仍須借鑒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先進經驗,結合本校學生特點,進一步完善教學模式,有效提高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提高自編財務分析教學案例的能力
在過去的財務分析課程教學中,都是選用現成的教學案例。實際上,對于現成教學案例的編寫背景及內容有時并不十分理解,適用性不強,尤其是借用國外案例時,問題更加突出。這或多或少給教學實施造成了一定障礙,為了改善教學效果,應該在今后學習掌握自編教學案例的方法和技巧,編寫出適合自己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案例。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
案例教學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有自編教學案例的能力,還要具備專業實踐能力尤其是經營管理的實踐經驗。利用課余時間,應該多與企業協作,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只有這樣,才能豐富財務分析課堂教學內容,將有些抽象甚至空洞的理論轉化成具體、現實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對財務分析課程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三)在時間和空間上進一步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力度
作為一所綜合型、應用型的大學,培養學生的雙基能力是教學目標之一,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模式應該與其相一致,突出應用型的特點。教師應強調“師生互動”的教學理念,注重以學生為本,在時間和空間上為學生多創造自我鍛煉的機會。在學生的自我嘗試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教師解答問題,以求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如布置大量的查閱任務,但這種任務的執行一定使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從無意識到有意識,教師只起到提示財務分析關鍵環節、解惑的作用。
(四)財務分析課程的考核評分標準化
財務分析課程的考核方式多以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為主,由于財務分析報告內容和形式的差異,評價方式也沒有統一標準,且這種方式受主觀因素影響比較重,缺乏公允性。在今后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潛質,應探討多樣的考核方式,使成績構成多元化,并且合理制定考核項目,量化考核標準。
綜上所述,有效的財務分析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師要不斷投身教改,更新教育理念,從而更好地提高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出現代企業迫切需要的財務分析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先治.財務分析教學案例[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張先治,陳友邦.財務分析[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3]張先治.財務分析教學資源系統建設的嘗試[J].中國大學教學,2007,(6).
[4]鮑金良,曉芳.案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3,(4).
[5]李文美,朱學義.淺談財務分析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煤炭高等教育,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