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小學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教育應是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相結合。農村教育由于教育環境在農村,教育對象是山村孩子,則更顯示出教育者的重要性。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家庭教育顯示出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因為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就正如人們經常所說:人的一生受到的最早教育是家庭教育。但農村家庭教育很不落實,家長外出,老師少有機會同他們聯系,不能完成教師與家長關系的直接性與間接性。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把這些孩子當成“小少爺”、“小公主”,重也不是,輕也不是,溺愛驕慣,重養輕教。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們,這些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親戚帶,就象農村里常說的:“這孩子不是自己的,隔了一層,首先要滿足他們。”這樣下去,放任自流,這些孩子就成為我們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家庭中,有的家長寬嚴失度,方法不當,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每次檢測、考查要求孩子考到多少分,給自己的孩子上了一道無形的枷鎖,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相當不利,更談不上和諧發展。
有這樣家長的孩子,越來越怕上學,越考試越害怕,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友的一生都在受教育,而影響最廣泛的是社會教育。現在農村,相當一部分家長對一子女的教育持消極態度。甚至出現“讀書先用論’,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氣氛,致使很多學生氣習積極性差,將學習視為自己負擔、有些學生過分追求物質需要的滿足,為使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不惜失學,去城市打_I_。我們當老師的是一個雙重身份的演員,應給學生灌疏一些競爭意識,讓他們杜絕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頭腦去開創一個屬于自己的天地。
經濟決定教育,落后的農村經濟束縛著教育的發展,沒有齊全的、標準的教育設施,無法創造出良好的教育環境。科學的現代教育手段無法實施,如今有的小學的講臺,還是用一塊長石條搭起來的,學生面對的除了老師就是課本,更沒有象樣的課外讀物,對于那些高科技產物總覺得那么陌生,好象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學生的特長需求不能滿足,也不能培養學生的廣泛興趣愛好。我一們小學教師應抓緊時間學習,練出過硬的基本功,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進行教育,認真鉆研,積極探索,為基層教學開出一條新路。農村的孩子除了每天學習之外,還要做很多的家務,所以我們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途徑,老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四十分鐘。農村的孩子由于環境條件的限制,見的、聽的,乃至想到的東西比較少,但他們并不笨,我們農村的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個性特征和年齡差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當前情況看,村小教育條件較差,不少教師還是采用“注人式”“填鴨式”教學,這樣學生就唯師是從。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大膽創新,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課堂教學中要做到開發智力,精講精練,要多給學生一點活動的時間,要注意學習方法的培養。
學校教育是集體教育,學校教育的好壞主要體現在校風、學風和教師個體身上,特別是教師個體。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對學生傾注熱情,不僅是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手段,也是衡量教師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高低的一把尺子。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學生才樂于接受老師,接受教師的教育。農村的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社會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農村教師要有一定的危機感和使命感,多學知識,武裝自己,不斷地研究教育改革中的新問題、新現象,了解和研究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將“素質教育”和“減負”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