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教師必備職業品質芻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幼兒教師是指在幼兒教育機構中對3~6歲兒童施加教育影響的專職工作人員。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雙邊活動的一方,是整個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影響極大。隨著幼兒公共教育的普及,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影響面越來越大,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一、幼兒教師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幼兒教師角色問題的實質就是幼兒教師在幼兒保育和教育中作什么樣人,做什么樣的工作的問題。教師本人的角色觀直接影響其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也影響著其所從事的教育工作,幼兒教師的角色觀與幼兒觀相輔相成,與教育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幼兒教師必是合格的教育者
幼兒教師是物質環境的提供者和組織者。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細心觀察者和記錄員,幼兒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和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不善于表達自己思想愿望,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就必須細心觀察,通過自己的一雙慧眼去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和不良傾向,給孩子及時的引導教育。幼兒教師是幼兒榜樣和示范者。幼兒好奇心強,接受能力強,善于和喜歡模仿,也容易受到別人的暗示和感染,因此,幼兒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為人師表,做幼兒的榜樣。幼兒教師還是問題的設計者和探索者。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必須善于設計問題,用問題引導孩子的活動和思維,而且應參與各種問題的探索活動,與孩子一起提出問題,假設并提出驗證問題,使幼兒活動成為有意的探索過程和經驗累積過程,唯有如此,幼兒的智慧才能得以成長,心靈才能得以豐富。
2.幼兒教師是幼兒知心朋友和游戲的伙伴
盡管幼兒是幼稚的個體,但也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隨著社會性得到初步的發展,也會產生交友的愿望,這時幼兒教師可以和孩子交朋友,以心換心,與幼兒建立親密的師幼關系。當幼兒教師把自己當做幼兒的知心朋友時,幼兒就是與教師平等的一員,教育過程就會更重視師生的平等交流。游戲活動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也是幼兒教育的主要方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課程內容融合在孩子自主探索活動中,孩子在游戲活動中主動的捕捉其中的文化信息并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幼兒教師不僅要為游戲提供材料準備,情節設計和充當游戲中矛盾的協調人,更應該參與游戲中并扮演游戲中的角色。在與幼兒一起游戲的同時,使幼兒不知不覺的接受指導。
二、幼兒教師對學前兒童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1.對心理的影響在幼兒園里對幼兒影響最大的是幼兒教師,幼兒教師的心理和行為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極大的幼兒,幼兒每周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幼兒園這個環境中,與教師朝夕相處,他們的游戲、學習、生活都由教師指導、管理和培養,教師不僅是幼兒知識、智慧的啟蒙者,更是幼兒情感、意志、個性的塑造者,在幼兒眼中,教師是無所不能的權威。而兒童時期的心里是否健康,對孩子一生的健康和幸福有著深遠的意義。幼兒教師對學前兒童心里的影響分為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如以孩子日常發言來說吧,幼師如果對孩子表現持關注,支持和認可的態度,并給與積極地回應,就能激起孩子更強的表達愿望,能使他們更想說、更愛說,當然也能更樂于說和更能說。反之,如果幼師對孩子不聞不問,否認緘默的態度則會大大影響他們的表達的積極性,久而久之會產生消極的自我意識,漸漸地對語言表達失去興趣變得不想說、不愛說,這一定程度上阻礙兒童的心里健康發展。
2.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認知是學前兒童發展的中心任務,幼兒認知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占主導地位,抽象邏輯性和隨意性初步發展。教育的任務在于積極引導幼兒認知從具體形象性到抽象邏輯性過渡。學前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直接決定著自我概念的發展水平。其認知能力的發展處于具體的形象思維階段,好奇好問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是學習動機產生的源泉,也是獲得良好效果的保證,所以,保持學前兒童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是教師的職責之一。除了學習材料、學習環境等客觀因素能夠影響學前兒童的認知能力外,幼兒教師無疑是另一重要影響因素。
3.對行為的影響
幼兒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孩子在這段時期行為習慣有著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孩子的良好行為規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幼兒教師的影響,他們尚不能在思維和語言水平上直接理解道德,而只是在感覺和行動上理解道德。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直接對幼兒起著影響和教育作用。
4.對情感的影響
通過普通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學習,知道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時期。幼兒園當仁不讓地成為幼兒情感教育的前哨陣地。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的直接教導者,與家長一起,承擔著幼兒情感教育的重任。幼兒期兒童的情感發展還很不成熟,積極情緒的開發和情緒、情感能力的調動需要依賴教師的鼓勵和引導。幼兒教師應該敏銳地捕捉孩子們給我們提供的信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我們要使班上的每個孩子快樂成長,用教師的愛心關照每個孩子,尤其是那些需要特殊關愛的孩子。這樣班中每個孩子才不會感到排斥。通常幼兒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贊揚,可能使某位孩子以后的表現更棒。幼兒教師師給兒童恰當的贊揚和鼓勵安慰,會使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關愛、被理解和接納從而產生安全感。反之,則會影響學前兒童的自尊、自信,繼而容易使他們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其情緒,情感的正常發展。
1.規范管理
需要在幼兒園教學工作中加強對幼兒教師的遵守規則和紀律要求,促使他們自覺遵守規則,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換句話就是說通過幼兒園的規章制度進行管理,讓規章制度成為制約教師行為和加強工作效益的指揮機制。
2.加強對幼師的培訓
優化幼兒園的培訓方式,多途徑提升幼兒教師專業素質。園本培訓是幼兒園較多使用的一種職后培訓方式,但是,對于許多非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來說,這樣的培訓不能解決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職業理想等問題,所以,多途徑的培訓方式,比如,學歷教育、短期脫產進修、專家講座等,是解決當前幼兒教師專業知識結構、專業能力不高的一個較為有效的辦法。
3.建立獎勵和競賽機制
通過激勵機制和競賽機制,促進幼兒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升。建立激勵和獎懲機制,對幼兒教師的行為進行規范,我們可以通過正面激勵和反面批評對幼兒教師的行為進行規范。通過競賽措施,使教師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素質并且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如以學期為單位舉行教師的藝術能力競賽,可以使教師主動加強藝術素質的訓練,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并爭取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以學年為單位,可以組織一些教學技能競賽和幼教科研能力競賽,這種競賽活動對提高教師的整體業務素質作用十分明顯。還可以結合教師的素質競賽活動適當輔以獎勵措施,這樣效果會更好。
四、幼兒教師應注重自身不斷地發展
1.熱愛幼兒
幼兒教師應熱愛我們的幼兒,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愛應是一種博大的、理智的、社會的愛,是一種責任,因此,幼兒教師沒有任何理由偏愛孩子,也沒有任何理由歧視、侮辱、甚至虐待孩子。
2.不斷學習
幼兒教師應把把自我的持續發展當做一種過程和必須,不再滿足現狀,力求突破,善于開拓進取,提高自身技能。不斷地充電再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發揚長處,更好的為幼兒的發展服務。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
3.完善身心健康
生理上,幼兒教師應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健康的身體是工作的基礎。教師可以平時多鍛煉身體,多運動等,保證自己身體處在良好的狀態;心理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作為幼兒教師,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和護理好自己的心里健康,健全自己的人格,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得注重自我心理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作者:冉威 單位:恩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