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方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法是深層次的指導原則,影響著各個具體的教學方法的走向,也影響著人們對于教學方法的采納。因個體教育背景、成長環(huán)境、語言資質(zhì)和興趣的差異,學生們語言表現(xiàn)大相徑庭,尤其是在口語方面,很多學生沒有實際的英語口語交流經(jīng)歷。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學口語課的開展。本文從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恰當?shù)慕虒W方法、充分的課前準備以及靈活的教學檢測手段四個方面探索教改環(huán)境下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以期引起廣大教師的關注。
1.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它,所以學習者應該練習使用語言。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促成人們的互動和交流。因此,通過兩兩或是組內(nèi)成員之間的交流,學生們應該有機會盡可能自然地進行英語的學習。人們經(jīng)常把語言比作是工具,我們用工具解決具體的問題,用語言來交流。不加以使用,不管是工具還是語言的存在都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口語課中,教師們總是盡可能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相對自然的機會以“說”的方式使用語言。以高一年級(3)班為例,圍繞“hob-by”主題,整個課堂活動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主題:Whatisyourhobby?目標:學習如何設計安排英語談話;學習進行有意義的英語交流;通過合作式學習復習學過的詞匯短語;圍繞“hobby”進行主題討論交流。學生:三人一組,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準備時間:教師提前安排布置相關主題的預習任務。課堂時間安排:每個實習小組課堂上有不少于20分鐘的切實口語操練時間。第一步:熱身練習。分角色朗讀;時間:3分鐘。活動內(nèi)容來源與相同主題的聽力材料。要求學生們分角色朗讀出聽力內(nèi)容,目的在于再次回顧主題的同時,豐富學生“說”的素材。只有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們會偶爾糾正學生的明顯發(fā)音錯誤,經(jīng)常被誤讀的詞匯或頻繁出現(xiàn)的錯誤發(fā)音會在疑惑的教學過程中加以強調(diào)改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更像是“糾錯者”。第二步:模仿練習。做對話;時間:3-5分鐘。活動要求學生依據(jù)朗讀內(nèi)容自己做出類似的英語對話。學生們需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口語水平對范例做出一些調(diào)整和改變,教師把可能需要的詞匯短語顯示在黑板上。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主要是“參與者”。第三步:練習活動。做訪問;時間:3-5分鐘。這一環(huán)節(jié)和上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緊密相連的,教師隨機加入一些學生組內(nèi)的討論,采訪學生們個體對這個話題的感受。例如:“Whatisyourhobby?”,“Whydoyoulikeit?”等等。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主要是一個“傾聽者”。第四步:交際活動。真實的對話交流;時間:10分鐘左右。這一環(huán)節(jié)延續(xù)上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生們可以在主題討論的基礎上,延伸輻射自己喜歡的任何話題,前提是用英語交流。在學生們出現(xiàn)沉默的時候,教師需要充當一個參與者,主動引入學生們可能會感興趣的話題,并做簡短的示范,隨后,分享學生們的想法。
2.恰當?shù)?a href="http://m.cslysj.com/lunwen/dyjylw/yykylw/201601/796244.html" target="_blank">教學方法
2.1因材施教
對于教學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確切了解學生所處的程度、學生的進展。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盡管教師不可能總是針對不同的學生徹底更換教學方法,但卻可以在不同的細節(jié)上做一些微調(diào),比如使每個練習都更有針對性。面對一些程度稍差的學生,在初期階段教師可以考慮多給他一些未經(jīng)改動的課本原題,讓學生們能夠通過準備自己掌控,以此增加他們的信心。同時,課堂活動應該幫助學生從技能獲得階段向技能運用階段轉變。盡管這兩個階段緊密相關,但并不會自發(fā)的轉變。對于程度稍差的學生,教師引領他們盡可能自然的逐步進入自發(fā)交流。不管是口語課上采取的課堂活動還是口語的進步都因該采取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方式。
2.2循序漸進
口語課堂活動的目的是開展真實有意義的口語交流。所有的課堂口語活動都應該可以引導學生們產(chǎn)生有目的的言語。在范例的課堂中,每一種教學活動的類型都有明確的目的,學生也可以由此展開各種類型的互動。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看似是不受主題限制的自由交流,事實上也是基于學生在前幾個練習之后的自我感受抒發(fā)。課堂活動應該幫助學生右技能獲得階段向技能運用階段轉變。盡管這兩個階段緊密相關,但并不會自發(fā)的轉變。剛開始口語學習的大學新生正處于這個轉折點,教師們引領他們盡可能自然的逐步進入自發(fā)交流。所以,不管是口語課上采取的課堂活動還是口語的進步都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
2.3自主學習
學習者必須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習者在課堂上應該承擔積極主動的角色。語言,尤其是口語,要靠學習者自己完成,學生應該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在口語課堂活動中,教師的角色被盡量弱化,多數(shù)的學習任務都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完成的。教師在課堂中主要充當好兩種角色便可以,一是激發(fā)者,幫助促成學生的互相交流;二是參與者,是不是加入學生的小組活動,了解學習進展。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教師也可以成為學生問題的分析者,小組活動進程的控制者或者是顧問等等。
3.充分的課前準備時間
“說”的主題的前提準備以及對于主題的熟悉都可以提升口語表現(xiàn)。課堂上面對一個口語任務,學生感到最大的壓力來自與有限的準備時間。很多研究資料都表明,很多英語學習者,尤其是那些口語方面相對比較弱的,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在有限的準備時間內(nèi),同時兼顧到口語的形式和意義是很困難的。鑒于筆者面對的是高一學生,口語初學者,充足的準備時間是非常必要的,在這段時間內(nèi)學會統(tǒng)籌安排自己的口語表述內(nèi)容亦是非常重要的“說”的技能。研究表明不論是課前準備還是課堂準備,對學生實際的口語表現(xiàn)并沒有產(chǎn)生迥異的影響。就實際情況而言,教師也不可能在個別小組停留的時間過長。課前的準備可以更好的降低學生們的緊張情況,使他們更有信心說英語。
4.靈活的教學檢測手段
口語課所采取的課堂檢測手段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完成。因為形式上更像是一種游戲,所以很受學生歡迎。通過口語游戲,教師至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以下問題:(1)在明顯縮短了準備時間和面對微調(diào)后的主題,學生是否能夠像平時上課那樣有效組織自己的英語表達;(2)學生是否可以選用重點詞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圖;(3)學生是否可以充分利用和同伴之間的互動并從中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4)學生是否可以熟練使用本學期課堂所學的詞匯句型。通過學生的測試結果,教師可以進一步評估自己的教學安排和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和劣勢。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是一個艱深的任務,受很多的因素影響。也許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地域,口語課的形式可能多種多樣。但只要知道口語課開展的內(nèi)在原則不變,那終歸是萬變不離其宗,口語課的意義和效果也不會變。本文所介紹的口語課教師只是筆者的一種有益嘗試,并非成熟的樣板,其中很多細節(jié)問題都不盡理想。但希望這種嘗試對國內(nèi)其他學校的口語教學工作有所借鑒和啟示。
參考文獻
黃庶.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淺談[J].科教文匯,2009(11).
作者: 司開榮 單位: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