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化時代下城建檔案定位轉型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網絡時代的到來,正在改變城建檔案的工作方式,給城建檔案行業帶來了定位轉型的試題。本文淺述了城建檔案行業和從業人員的現狀,分析了網絡信息化給城建檔案帶來的變化和存在的問題,展望了城建檔案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未來趨勢,提出了城建檔案的定位轉型。
關鍵詞:信息化;城建檔案行業;定位;轉型
當信息化已經發展成為新興社會生產力的今天,網絡時代的到來,正在影響城建檔案行業的工作方式:純人工資料審核加入電腦、管理軟件的操作,紙質檔案接收加入數字化檔案的轉換和保管,電視、廣播、報紙的宣傳方式轉變為網站、微信、公眾號的宣傳推送,聲像檔案快速成為城建檔案的接收新內容。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浪潮也在不斷沖擊著城建檔案行業:雙套制歸檔模式、電子文件海量產生、信息傳播多樣化、存儲介質快速擴容等新生事物讓城建檔案行業開始思索發展的路徑。江蘇省住建廳在2016年12月正式取消“工程檔案編審費”,使得江蘇省城建檔案行業正式由行政收費事業單位轉向免費提供服務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在“十三五”的收官時期,城建檔案行業正在進行著一場改革,這是給城建檔案行業帶來定位轉型的試題,更是對城建檔案管理人員提出角色轉換的考題。
一、城建檔案行業現狀
城建檔案行業自20世紀80年代成立管理機構以來,就成為了檔案行業中一個重要的專業檔案管理機構。與綜合檔案館不同之處在于,城建檔案館與建筑業息息相關。在城建檔案的接收和利用方面,由于各地建筑業發展的水平不一,主要呈現兩種管理模式:一是重管理、輕利用的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主要出現在縣一級的城建檔案館,或房地產開發起步較晚的城市、檔案利用觀念落后、檔案利用率比較低的城建檔案館。這一類型的城建檔案館大部分的工作量都來自于城建檔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前期審核工作,而前期審核工作往往與行政執法檢查相結合,牽扯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在館藏方面,由于利用率不高,利用形式和內容單一(館藏利用多為查檔利用形式,由于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限制,查檔就是單純的查檔,不提供解釋和說明),缺乏對館藏檔案的開發利用,往往發展成為館藏就是保管。二是管理與利用并重的模式。在建筑業和房地產業比較發達的地區,檔案的開發利用已經比較成熟。城建檔案館在加大前期監管和審核工作力度的同時,必須有同樣多的人力投入到查檔利用上。但這種利用方式與第一種模式是一樣的,僅僅提供查檔服務,并沒有提供對館藏資料的釋疑,對于館藏資料也同樣沒有進一步開發利用。只是在工作量的分配上,屬于“管理與利用并重”的管理模式。從本質上,這兩種管理模式,都是側重于前期工程資料的管理、審核、接收,而對于館藏資料的開發利用,都是流于查檔形式,不求甚解。這固然有人的專業技能的限制,卻也是大量的工作注意力投入到前期管理中所造成的必然現象。
二、城建檔案管理人員角色現狀
城建檔案是建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建檔案貫穿了建設工程的全過程,所以,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城建檔案管理人員必須要行使行政執法權,對城建檔案的形成進行監管,以確保城建檔案歸檔的完整和真實。城建檔案館藏內容主要為專業性很強的建筑圖紙等內容,由于大多數城建檔案管理人員并不具備識圖讀圖的專業技能,在館藏利用上,主要是查檔的利用方式,并不對館藏內容進行更深一步的編研、科研,更談不上深層次、多方位的開發利用。這都使得城建檔案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扮演的多為“管理者+保管員”的角色,長此以往,城建檔案部門留給公眾的印象就是不需要專業技能的“保管員”。
三、網絡信息化給城建檔案行業帶來的沖擊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信息化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在未來,必然會沖擊行業的就業行為。面對這樣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浪潮,城建檔案行業也正在進行著一場變革。
(一)信息化背景下城建檔案工作內容的變化。1.檔案管理軟件的應用。為使城建檔案工作更為規范、有序、簡便操作,由鎮江市城建檔案館與南京大學合作開發的城建檔案管理軟件已經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在江蘇省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城建檔案館使用該軟件進行檔案前期審核工作和館藏統計工作的管理。檔案管理軟件的應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前期審核人員和后期統計人員的工作量,已經使城建檔案管理工作步入信息化。2.工程管理軟件的應用。由江蘇省質監部門和多部門合作,在全省推行的工程管理軟件,已經在建筑業廣泛應用。建設工程的相關資料管理人員都在使用該軟件進行相關工程資料的制作。3.聲像檔案的產生。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城建檔案一個新門類—聲像檔案。這是城建行業全新的檔案形式,由最初的攝像機、照相機等載體,進化到數碼相機、手機等載體,存儲介質也由錄像帶,進化到存儲卡。操作方式日趨簡便,存儲容量日趨擴大,聲像檔案的采集也越來越容易。4.數字化檔案的快速推進。數字化檔案是對館藏資料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數字化,對館藏資料的快捷利用、異地備份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館藏資料的電子存儲方式的創新,為網絡傳播和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5.雙套制歸檔模式的產生。由于電子文件的海量產生,使得檔案行業面臨著全新的挑戰,也衍生出雙套制歸檔模式,這也是被信息化浪潮沖擊的最顯著的表現。
(二)城建檔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1.檔案管理軟件應用的問題。雖然城建檔案管理軟件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工作行為的簡便、規范,但由于各地城建檔案館職能、工作流程不一,在使用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軟件版本不統一、機構內容職能不能自由刪減、缺少聲像檔案審核內容、證件打印調整不便等問題,給軟件的廣泛推廣帶來了一定的阻礙。2.工程管理軟件存在的問題。雖然工程管理軟件是純商業模式,但在使用中,也存在著內容更新不及時、驗收表格缺失、界面混亂、內容可隨意更改等軟件使用問題。在使用人員上,也存在著建設工程從業人員不規范操作、故意造假等問題。3.聲像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聲像檔案因其特有的時效性而具有與紙質檔案不同的收集方式,但在聲像檔案的收集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仍然存在采集方式不統一、采集內容不規范、元數據可更改等問題帶來的聲像檔案造假。4.數字化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紙質檔案數字化有利于檔案的快速利用和后期編研,但數字化工作量龐大,不可能由檔案館自行完成,多為外包方式完成。在紙質檔案數字化工作中,存在重復掃描、數據保密不夠、掃描不清晰等問題。而數字化掃描,僅僅是把館藏資料掃描成JPG、PSD等文件格式,對于后期的文檔再利用也存在極大的不便。5.雙套制歸檔模式推進中的問題。雙套制是目前適應網絡信息化的檔案保存方式,但在推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收集、鑒定、保管、利用等技術性的問題,也必然會遇到人的觀念更新的問題。6.城建檔案管理人員專業技術知識有限。城建檔案行業因其特殊的行業屬性,城建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偏雜,工程專業類城建檔案管理人員多安排在審核管理崗位,館藏管理多為計算機等專業的城建檔案管理人員。而對于圖紙等工程資料,非專業人員了解能力有限,這就造成在后期的館藏開發利用上,各城建檔案館幾乎都是空白地帶。7.軟硬件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檔案館館藏數字化的加速推進、檔案管理軟件的廣泛應用、聲像檔案的不斷成熟,城建檔案館的硬件設施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也在不斷更新。但由于軟硬件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造成電腦系統、軟件、服務器、存儲器、聲像設備等軟硬件必須不斷更新,這給城建檔案館的財力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也給數字檔案館的建設帶來了新的問題。
四、城建檔案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開發應用,智能時代已經悄然到來。在不遠的將來,不僅是檔案行業,整個人類的工作、生活、行為、觀念都將經受沖擊。城建檔案的管理內容、工作方式、開發利用中的部分工作內容必然要被智能化所取代,而城建檔案行業的定位、城建檔案管理人員的角色,也必然會發生大的變化。所以,城建檔案行業及從業人員,必須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意識。
(一)行業規范標準日趨細化。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必然會帶來行業標準的規范和細化,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助力下,城建檔案的收集、管理、接收、利用的方式、內容必然會細化到建設工程的每一個節點,細化到每一份資料,細化到每一個行為。
(二)審核接收實現以智能化為主。當最基層的城建檔案歸檔內容和行為被完全細化,今天以人工為主的檔案收集、整理、接收的歸檔方式,必然會被以智能化為主的新“檔案行為”所取代,智能化是未來城建檔案審核接收的主要方式,大量的前期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被解放出來,轉向后期的開發利用。
(三)城建檔案實現電子檔案歸檔。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電子文件的鑒定、保管等技術問題必然會被攻克,電子文件歸檔必然給城建檔案行業帶來審核、監管、接收、利用的一場革命。
(四)館藏資料數字化水平提升。信息化帶來的技術變革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未來的館藏數字化絕不僅僅停留在原件復制的程度上,必然會深化到后期編研開發利用上,在保持原件原貌的基礎上,可開發利用的資料(如圖紙),數字化程度必然會縱向加深,在編研方面的技術應用必然會更為廣泛。
(五)開發利用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當電子檔案被完整接收、前期審核的專業技術人員轉向后期開發利用、館藏資料數字化程度加深,館藏資料的開發利用方式會實現信息化、智能化,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技術的成熟,多維城市的建模,城建檔案的開發利用方式、內容,必然在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中,進入一個全新領域。
(六)庫房管理實現智能管理。所有的館藏都需要在安全的庫房管理中進行保管,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未來的庫房管理必然會轉向智能管理,庫房管理也不需占用太多的人力和時間,這就要求庫房管理人員也必須進行重新的自我認知,“保管員”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
(七)城建檔案管理人員向高科技專業人才發展。當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沖擊城建檔案行業,改變城建檔案的工作方式、內容,要求擴大開發利用的形式、創新館藏應用領域的時候,城建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向高科技、高水平專業型人才發展和轉型,才不會被行業所淘汰、被時代所摒棄。
五、城建檔案的定位轉型
信息化、智能化帶給城建檔案行業的絕不是災難,而是發展、創新和機遇,它帶給了城建檔案行業全面提升改造的契機,更帶給了城建檔案管理人員服務、科研理念的更新。通過前文對現狀、影響、問題、趨勢的探討,不難看出,城建檔案行業的定位轉型,必須是軟硬件并重,硬件是工作的方式、內容,軟件就是人和理念。
(一)城建檔案工作方式的轉變。1.在城建檔案的收集、管理、審核、接收、庫房的工作環節中:由“人工為主,信息化為輔”向“信息化+智能化為主,人工為輔”的工作模式發展。如圖1所示。2.在城建檔案的館藏開發利用環節中:由“人工與信息化投入較少”向“大量人工+信息化+智能化”的開發利用模式發展。如圖2所示。
(二)城建檔案工作量分配的轉變。由“側重前期收集、管理、審核、接收”向“著重館藏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分配工作量發展。如圖3所示。
(三)城建檔案管理人員的角色轉變。由“管理員+保管員”向“管理者+服務者+科研者”的角色轉變。如圖4所示。在信息化的沖擊下,城建檔案行業不能再固步自封,要開放思想、創新行為,就要從觀念、行動上進行轉變。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背景下,快速轉變思維、改變態度,跟上時代的腳步,做時代的弄潮兒,抓住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機遇,實現城建檔案事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大發展。
作者:陳實 單位:泗陽縣城建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