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資源共享圖書館開放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的必要性分析;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的可行性分析等進行講述,包括了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是歷史發展的要求、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求、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是“人文精神”的體現、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有利于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有助于提高社區居民文明程度的提高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社區服務信息資源共享
論文摘要:高校圖書館作為各級圖書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在資源共享、服務社會方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文章從多方面分析了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
20世紀90年代以后,信息資源共享有了新的突破和進展,從區域性或行業性共享網絡建設開始,隨后出現了全國性共建共享網絡。特別是在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后,信息資源共享邁出的腳步越來越大。目前,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工程”的引領下,以國家圖書館為中心,地方各級圖書館為分中心的組織結構都在摸索著新的知識傳播途徑,嘗試著新的資源共享方式,為和諧社會的建設盡職盡責,為讀者提供更深、更細、更全的服務,以提升圖書館的有效性。2008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第9次年會召開,年會主題為“圖書館服務:全民共享”,這是中國圖書館學會第一次提出將圖書館的使命和職責延伸到全民共享圖書館服務的層面,體現了圖書館事業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前進軌跡。高校圖書館作為各級圖書館中的一分子,在做好學校內部讀者服務工作的同時,面向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1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的必要性分析
1.1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是歷史發展的要求
當前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社會,全體社會成員都崇尚知識并堅持終身學習,學習成為貫穿于全社會成員整個生命的社會。而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人人皆學之邦”,首先必須有讀書學習的場所,高校圖書館因有豐富的館藏信息、知識資源、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良好的學習環境、濃厚的學習氛圍,是建設全民學習型社會最佳的學習場所與最重要的學習機構之一。目前,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大學圖書館除了為本校師生服務外,一般都對外開放,為社會服務。如英國的大學圖書館閱覽室里就大約5%是市民。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第21條規定:“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北京圖書館條例》第十條也規定:“本市鼓勵學校、科研機構以及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圖書館(室)對社會開放。”事實上,我國的一些高校圖書館,如廈門大學圖書館,上海的幾所著名高校圖書館等,均已經開始嘗試走向社會,為社區服務,并取得了成功的經驗,為其他高校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1.2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求
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在2005年召開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總書記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目標為社區建設指明了方向。搞好社區建設尤其是社區文化建設,對于構建和諧社會顯得尤為重要。雖然社區文化建設在組織領導、制度建設、基礎文體設施建設、社區文化室建設上,以及組織開展社區文化體育活動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推動街道和社區文明建設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作為社區文化建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卻相對落后。目前全國的社區圖書館很少,許多城市幾乎沒有社區圖書館。在美國,大部分的城市社區都有圖書館,平均50%的居民持有借書證。我國社區文化服務水平遠遠低于美國,造成目前城市社區沒有設立圖書館的原因有三:首先,政府觀念沒有轉變,對社區文化建設不夠重視;其次,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人們提高文化素質的經濟基礎和意識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再次,分布在城市社區中的眾多各級各類圖書館,包括高校圖書館,沒有打破條塊分割的局面,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主動的為城市社區居民提供服務。高等院校圖書館應該將其蘊藏的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使圖書館成為根本意義上的人類一切精神財富的寶庫,并建立起一個開放的管理體系,最大限度的滿足社區居民對知識的渴求。
1.3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是“人文精神”的體現
在高校圖書館,人文精神應一直貫穿圖書館服務的整個服務過程。高校圖書館向社區開放,首先通過熱情周到的服務,傳遞給社區居民溫馨、愉悅、快樂的信息,讓居民在滿足閱讀需求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這是無償的附加值服務,是人文精神的一種表現。其次以快速準確的服務,迅速滿足周邊居民多樣化的信息需求,通過書評、新書報道、讀者咨詢以及居民聚會、交流等多種形式,以獲得最新的需求信息,并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由于不存在以往按身份、職務、職稱、學歷等的不同,對讀者在借書的數量和期限甚至于閱覽環境區別對待的問題,讓周邊居民能平等的享受豐富的圖書文獻資源和信息資源。實現了每一個進人圖書館的讀者都擁有平等利用圖書館資源和平等地享受圖書館環境的權利,充分凸現圖書館對待讀者的人文關懷。
1.4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有利于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
要創建節約型社會,首要的是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高校圖書館具有非常豐厚的資源積累,卻沒有被充分利用。目前,高校圖書館具有場所、專業人才、圖書文獻、設備等豐厚的資源,但由于其服務范圍局限于學校內部,各種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其資源優勢不能得以充分發揮,據調查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率還不足30%。由此可見,高校圖書館在滿足教學和科研需求的同時,完全有能力兼顧社會公眾的需求,充分利用圖書、設備等資源,在促進社區文化建設的同時也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
1.5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有助于提高社區居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而社區作為基本社會單元在城市文明中又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高校圖書館在發揮自己文獻資源優勢的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高知識群體的人力優勢,幫助社區成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社區成員將個人的奮斗目標與社會發展統一起來,指導他們接受新思想、新技術;另一方面引導社區成員用“法”和“德”的標準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高校圖書館既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同時又促進了社區文化建設。
1.6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有利于公民“終身學習”
知識經濟時代,每位公民唯有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素質休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公民不斷的學習,社會才會進步,民族才能振興。現代圖書館被稱為沒有圍墻的學校,是每位公民接受終身教育的場所。高校圖書館有責任以先進的科學文化思想陶冶社區居民的情操,啟迪社區居民的思想,凈化社區居民的心靈,使社區居民近距離領略和感悟“無圍墻大學”的氛圍并自覺提高自身素養,不斷獲得個人進步,從而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2高校圖書館面對社區開放的可行性分析
2.1高校圖書館擁有硬件環境優勢
相對于其他類型圖書館來說,高校圖書館現代化程度較高,技術能力強,人員素質佳,經費投人大。目前,我國的高校幾乎都建有自己的校園網,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制作了自己的網頁,國家建立了專門的教育科研網(CERNET),高校圖書館通過自己的局域網經校園網和CERNET、INTERNET互聯,組織成相互交織的信息網絡,從而可以充分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
2.2高校圖書館擁有文獻信息資源優勢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1200余所,擁有文獻5億多冊,文獻信息資源占全國圖書館總量40%以上。國家每年都有龐大的資金劃撥到高校圖書館用于文獻購置,源源不斷的補充國內國外相關學科的最新書籍和刊物,將當今社會最前沿的知識展示給讀者。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擔負著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雙重任務。高校圖書館藏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藏書系統完整,學科專業齊全,信息含量較高,與學校所設置的專業聯系密切,針對性強,提供的信息準確性、權威性高。高校圖書館館藏的信息資源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類型上,都是社區圖書館所不能相比的。隨著高等教育的高速發展,圖書館建設經費的大幅度增加,隨之而來的文獻數量的增加以及紙質型資源和數字化信息資源共存互補,共同發展,使高校圖書館在文獻的收藏上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3高校圖書館擁有專業人才和高素質人力資源優勢
高校圖書館不僅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優勢,而且有著龐大的專業人才優勢。有資料表明,高校圖書館擁有一大批圖書情報工作人員,其中90%以上為大專文化,碩士以上學歷的專業學科館員逐年增多。他們除了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外,還有過硬的圖書情報專業技能,豐富全面的文化知識,熟練的計算機技能和較強的外語閱讀寫作能力。人員配備齊全、比例均衡、文化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他們可以解答咨詢問題,也可以輔導讀者,具備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
高校圖書館在與其它類型的圖書館相比,其獨到的優勢在于擁有全校大學生這一可以挖掘的巨大人力資源庫。圖書館可以調動館員積極開展社區用戶咨詢與信息服務,也可以組織全校熱心讀者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到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中來,深人到社區、單位用戶中去,開展宣傳教育和科技知識的傳播等工作。這種社區文化教育服務,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他們了解社會,學習實踐創新的過程,對他們適應社會,以及將來的畢業求職都是大有裨益的。高校圖書館的這一不容忽視的人力資源庫不需要額外組建和額外投資,而且在校大學生充滿青春活力,文化水平高、工作熱情高漲,盡管畢業生年年離校,卻有新生不斷補充。用之不竭的人力資源是高校圖書館得天獨厚的優勢。
2.4高校圖書館擁有基礎設施優勢
高校圖書館還有館舍及其他服務基礎設施的優勢。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人,高校圖書館發生了顯著變化。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各高校紛紛新建(擴建)規模大、功能先進的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環境優雅,大多數館在平面布局上,采用大開間、全通透、開架閱覽的模式,集藏、借、閱、咨、查網絡服務于一體。現代化設施齊全,有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欣賞室、多功能報告廳、以及休閑消費功能的咖啡廳等,各種服務設施日臻完善,為讀者營造了一個寧靜、健康而舒適的學習環境。設備的先進、網絡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檢索的方便和快捷、現代技術的充分利用、更具人性化的建筑和優雅的文化氛圍是其他類型圖書館所不可比擬的。
3結語
開展社區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服務讀者、服務社會的延伸,是圖書館功能的放大與輻射,也是響應中央號召產學研結合的方式之一。高校圖書館有能力和義務向社會開放,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歷史發展的要求。高校圖書館只有面向社區開放,才能開創圖書館“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工作新局面,從而提高學校和圖書館社會地位及降低能耗與成本,使大學真正從象牙塔走向平民,成為居民終身教育的場所。高校圖書館在為社區服務發揮應用作用的同時,也會促進自身的創新發展與建設,體現出自身的存在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