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環境下圖書館管理模式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圖書館管理目標和手段發生變化
進入電子化時代以后,圖書館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來看待資源問題。電子化是作為實現目標的輔助手段,不論形式如何,原則都是從效率和效用兩方面管理好資源。圖書館界應當通過共同參與藏書大綱建設,在宏觀上規劃圖書館服務,建立全國分布式藏書資源,從效率和效用方面向地區提供信息協作服務,以支持社會、經濟、政治、教育和技術的發展,這是圖書館為提高其社會服務質量所做的主要貢獻,也是圖書館取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社會作用的根本原因。
2圖書館管理取得的成就
電子環境下圖書館管理,技術領域中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是比較成功的,還有近幾年圖書館界流行的“總體質量管理”,應該說也是很有成效的。管理科學的發展是迅速的,圖書館管理人員應當不斷學習管理科學新理論,尋求經營管理圖書館的新方法。圖書館管理與其它商業性管理的本質是相同的,即面臨的任務是如何保持高效率機構的運作,目的是降低成本,在效用方面要考慮如何滿足讀者的需求。從行政責任角度看,管理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有效的利用各種已有資源去組織一個高效率的機構。但是,與其它商業性管理不同的是圖書館員面對的是服務與讀者之間的界面,而商業性管理有時可以遠離客戶,甚至不直接與客戶發生聯系,圖書館則不能這樣。為特定的個別讀者服務,確保讀者需求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是圖書館員工作的重點與挑戰。因此,以市場、用戶(讀者)需求為導向開拓事業是圖書館管理人員必須遵循的基本點。圖書館如何適應市場經濟條件而發展,在管理方面還有許多潛力可以發掘。
3展望
圖書館管理未來通信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圖書館管理必須圍繞圖書館業務的開展而進行。圖書館管理最終成效應從使用人力、物力、財力的合理性和滿足讀者需求的程度上反映出來。在加強宏觀和微觀圖書館管理的同時,應該密切關注整個圖書館事業管理的方針、政策。隨著社會進步,電子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的理念、目標和手段均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因此,圖書館管理人員應及時調整傳統圖書館結構,將業務重心從收藏轉移至服務,以便能夠以最合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全方位多層次地為讀者提供服務。
作者:馬曉 唐梅 單位:空軍勤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