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航空經濟航空航天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機遇與挑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及速度經濟時代的加速發展,航空經濟在社會發展領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設和發展,不僅為中原經濟區的進一步建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同時隨著航空航天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也給河南省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
(一)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助推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
1.國家重視航空、航天發展
在《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16個重大專項中,大型飛機、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被列入其中,同時它們也被列入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顯示出我國對航空、航天產業在國家科技及經濟發展中戰略性地位的重視。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國家決心和驚人進展,也給原來航空工業行業的各高校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更強烈地擁抱航空,凸顯航空特色成為原航空工業高校明確的戰略抉擇(張天夏,2013),也為其他有實力開辦、發展航空航天類相關專業的院校指明了發展方向。面對如此有利的發展環境,河南省也應該把握機遇,繼續發揮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原有的航空特色,整合全省優秀的高校資源,大力發展完善航空航天類學科建設,跟上國家發展的步伐。
2.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需要
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指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全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該規劃現在已經成為中原經濟區國家戰略的強有力抓手,成為河南省與國家有關部門對接的政策依據。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設,一方面需要大量優秀的航空航天類專業人才投入到港區的實際建設和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需要一批具有高水平科研開發能力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支持港區的長期穩定發展。而航空航天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與長期的智力支持都離不開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與完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立帶來了各層次航空航天類專業人才的剛性需求,但河南省目前對航空航天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基礎相對薄弱,省內相關人才的供給遠遠不夠,而長期從省外引進人才又會給港區的建設帶來成本等方面的壓力與問題,所以河南省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勢在必行。與此同時,河南省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不僅能夠解決為鄭州航空港區輸送人才的問題,從長遠來看河南省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與完善也將促使河南省航空航天類相關專業的科研能力及高端人才的培養,從而進一步為鄭州航空港區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長期的智力支持,促進鄭州航空港區高端產業的不斷發展。由此可見,航空港區的建設及航空經濟的發展與航空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息息相關,航空港區的建設將帶動航空類高校及相關專業的發展與完善,反過來航空類高校及相關專業的發展與完善又支持和推動了航空港區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河南省應把握住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這一機遇,加快河南省航空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建設,從而促進河南省航空經濟的不斷發展,進而推動中原經濟區的進一步發展。
(二)河南省航空航天類高校與學科發展
必須直面國內競爭壓力縱觀全國各大航空航天類高校,除國內五大航空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以外,許多985或211院校(如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及一些民航(如中國民航大學)與軍事航空院校(如國防科技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也都開設了航空航天類相關專業。這些非航空工業高校非常重視國家科技戰略的轉變與航空經濟的凸起,不斷加強航空航天類相關學科與專業的建設,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積攢了相當的實力,增加了我國航空航天類中高端人才的供給。但這些高校打破了航空工業、民用航空高校傳統的人才培養領域之后,也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河南省高校航空布局的空間。河南省航空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從整體來看河南省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與國內一流航空高校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因此,為縮小差距,河南省亟須將省內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上升到我省高等教育“十三五”與中長期發展規劃之中,以平衡和完善我省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進而更好地服務于中原經濟區的建設與發展。
二、對策與措施面對航空經濟
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日趨重要的戰略地位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立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河南省必須重視航空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制定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核心的河南航空人才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實施本科航空類高校、高等職業教育航空類高校協同發展戰略,以滿足航空港區建設對不同層次航空人才的需求;構建特色鮮明的航空類大學、航空類特色學院、航空類相關學科集群、航空類產業技術研究院為支撐的高端航空教育和科研生態體系。具體措施如下:
(一)盡快組建鄭州航空大學建議
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為基礎,全方位升級改造,組建新的鄭州航空大學,形成航空制造與民航運輸齊全的特色大學。鄭州航空大學應在鞏固現有優勢學科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優秀師資,加大學科整合力度,增加相關專業,健全有關學科,組建相關院系,重點建設航空制造工程學院、飛行器工程學院、國際飛行學院、空中交通管理學院、乘務學院、航空物流學院;深化航空經濟、航空安全、通用航空和航空法律等專業建設。打造雙翼齊飛的人才培養體系。在研究生培養層次,優先發展與航空有關的教育,尤其重視航空專業碩士的培養。在本科層次,擴展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之下的各類專業,健全有關民用航空運輸專業。
(二)加速創設若干獨立航空學院
針對航空制造與民用航空運輸兩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應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加速組建若干飛行學院;另一方面應建設以航空工業為主的航空學院。目前,河南省內有兩個飛行人才培養基地:洛陽有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安陽有安陽航空運動學校、安陽工學院飛行學院和安陽職業技術學院的通用航空飛行人才培養基地。鑒于國內飛行人才奇缺的現狀,應該高度重視組建若干新的飛行學院。優先發展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牽頭的國際飛行學院。該學院將由紐約市立大學約克學院和紐約飛行學院、鄭州航院和河南省民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組建,開展航空相關專業合作辦學。該學院選址在鄭州市上街區,按照股份制模式運行管理。學院將主要開設飛行技術、飛行器制造、飛行器動力、機務維修、領航、簽派、安全技術管理、航空金融、空中乘務和航空物流等相關航空專業。中原工學院與俄羅斯這種國際合作創建航空學院的模式也可以推廣。此外,適時推進河南省民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戰略合作,在河南境內選址建設新的飛行學院。
(三)重點發展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航空物流與航空金融學科
鼓勵河南省具有工科重點學科的高校,特別是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中原工學院、河南科技大學與河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大力發展航空航天類專業,在本科和研究生兩個層次“雙翼齊飛”,積極培育航空人才。依托自身優勢,依托國內外力量發展高端的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建議先從該學科的有關專業、有關方向發展,逐步向該學科下設的有關二級學科與重點專業匯聚,從而以學科發展促進河南航空優先發展戰略的實現。為適應鄭州航空港建設和河南地處中原、貨通天下、物流便捷的優勢,重點支持相關高校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和航空金融等學科。為此,要高起點規劃,突出航空物流特色,重點設置航空運輸、航空物流、物流工程、倉儲配送、報關、保稅物流等專業,力爭打造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的航空交叉學科。
(四)以鄭州航空產業技術研究院為依托發展戰略性
新興產業科研院所集群為從根本上解決河南航空發展的原動力不足問題,相關部門應在鄭州航空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基礎之上,集合相關專業優秀人才與科研力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研院所集群,舉全省之力打造前瞻性、整體性、基礎性的民航和航空高科技研發中心。一方面,已建好的鄭州航空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依托鄭州航院,吸收中航工業的國家航空研究院、北航、南航、西工大、中國民航大學等國內外航空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資源,培養碩士、博士;加強航空類技術的原創能力與技術轉移。另一方面,通過研究院集群的建設和發展,重點開展河南民航和航空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和基礎性技術發展的策劃與研究,研發具有影響力的高新航空技術、航空物流技術、信息技術和航空產業投資,推進河南民航和航空工業科技水平和整體競爭力的提高。
三、結語
面對航空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河南省雖然也面臨著航空航天類高校及相關學科發展基礎薄弱等困難與挑戰,但河南省高校潛藏著發展航空航天類專業學院、建設航空航天類相關學科與學科集群的巨大熱情和潛力,只要政策設計得當,規劃合理,河南省高等教育支撐航空航空經濟的局面一定能盡快實現。
作者:張志宏任艷欣郝紅軍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