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鋼纖維耐磨地面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結合某智慧物流產業園區工程實例,經過不斷分析與優化,對鋼纖維耐磨地面混凝土質量控制與施工過程控制進行了論述,對工程涉及重要時間節點與指標進行了分析,有助于該類高品質倉儲物流地坪工程的風險防范與質量提升。
[關鍵詞]混凝土;鋼纖維;耐磨地面;智慧物流
現代物流正成為許多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斷改善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型智慧物流園區的設立也逐步成為城市服務的重要環節。物流園區倉儲地坪質量作為其建設工程質量重要評價因素,施工過程受到廣泛關注。綜合實用性與耐久性,現代物流倉儲地坪通常采用鋼纖維混凝土覆金剛砂耐磨材料進行施工。其中,鋼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突出,主要表現為具有良好的抗彎、抗拉、抗沖擊性能,且能夠有效避免結構裂縫的產生,表層輔以金剛砂進一步改善其耐磨、抗滲性能,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鋼纖維耐磨地面混凝土質量控制與施工要點進行了一定研究,為該類工程建設積累一定經驗與支持。天津某大型在建倉儲物流產業園,采用鋼纖維混凝土覆金剛砂耐磨材料進行地坪施工。該工程分為6個倉儲庫房,耐磨地面面積共計10萬m2,設計要求采用CF30混凝土進行澆筑,板厚22mm。鋼纖維選用對混凝土抗折強度和彎曲韌性提高效果較好的端鉤型鋼纖維進行配合比設計,摻量21kg/m3,表1為其物理性能.表層耐磨材料選用西卡彩色礦物骨料干撒式地面硬化劑金剛砂。
1混凝土質量控制
1.1原材料選擇
(1)水泥選用安定性較好且水化熱較低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關注水泥氯、堿含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考慮到粉煤灰自身密度相對較小,振搗過程中易發生漂浮而影響表層漿體質量,該工程CF30混凝土不摻粉煤灰。礦粉的摻加除對成本控制有積極意義外,有助于減少混凝土經時損失,提高混凝土抗離析、泌水性能,故選用S95礦粉進行拌和。摻合料用量除試驗室進行配合比設計外,應結合施工條件,夏季施工有利于礦粉的摻加,冬季施工則應相應減少摻量。(2)天然砂選用Ⅱ區中砂,細度模數2.6~2.8,含泥量≤3.0%,泥塊含量≤1.0%。鑒于機制砂往往級配分布不合理情況,若選用機制砂進行生產,應將機制砂各區間分計篩余作為重點監控對象,確保級配分布合理。粗骨料為級配碎石,控制最大粒徑,該工程粗骨料粒徑為5~25mm。骨料均需關注含雜情況,輕質雜質會在施工過程中上浮形成表面缺陷。(3)外加劑選用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結合環境與施工情況對外加劑組分進行調整,合理摻量下控制初凝時間4~6h,含氣量≤2%,保坍、保水性能良好。
1.2配合比設計
鋼纖維耐磨地坪混凝土單次施工面積較大,混凝土自身收縮應力加大,為避免裂縫出現,常采取以下措施:(1)減小自身收縮,可通過改善原材質量,提高致密性,降低細砂與漿體體積分數來實現。(2)減緩收縮過程,可通過合理選擇與控制施工環境、規范養護、適當減少外加劑用量來實現。(3)提升自身抗力,可通過減小水膠比與控制摻合料用量,增強混凝土結構內部抗拉強度來實現。(4)提高骨架約束,可通過改善骨料級配,提高骨料(尤其粗骨料)體積分數,在滿足混凝土和易性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砂率來實現。由于鋼纖維的存在,混凝土內部鋼纖維界面附近結構發生改變,為保證砂漿對鋼纖維的握裹作用,避免缺陷產生,不可一味降低砂率與漿體量。與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相比,為保證鋼纖維混凝土和易性,在水膠比不變的前提下,每增加0.1%體積率鋼纖維摻量提高1kg單方混凝土用水量。此外,為提高耐磨地面使用周期,應整體考慮材料級配,提高混凝土密實度,保障混凝土強度。
1.3生產過程控制
混凝土生產前,應提前對料場砂、石骨料進行核查。生產過程中鋼纖維常隨石子進行投放,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應調節皮帶傳輸速率及相關配套參數,避免鋼纖維投料過快造成堆積,同時投料作業應采用震動式分散機進行,避免結團。投料順序為(砂+水泥+礦粉)→(石+鋼纖維)→(水+外加劑),攪拌時間宜較正常混凝土延長60s,并根據出機后鋼纖維實際分散情況進行調整。
1.4性能控制
地坪混凝土坍落度要求(160±20)mm,實際施工過程中宜控制在160~180mm,坍落度過小不利于激光找平與后續提漿作業,并會延長該部分作業時間,進入后續車輛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增大的惡性循環。坍落度過大同樣易出現施工障礙與混凝土結構缺陷。混凝土和易性控制與外加劑用量密切相關,須嚴格加以控制。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內配有緩凝組分,外加劑摻量的大幅變化會引發混凝土凝結時間的顯著改變,從而影響混凝土性能與施工進度。外加劑摻量不足,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易出現人為加水調整工作性現象,導致用水量超出,水泥漿體強度、致密性降低,加大混凝土后續收縮,不利于耐磨材料粘結,從而引發起砂、空鼓、開裂等風險。此外,強度和致密性的降低危害混凝土耐久性,相對疏松的內部結構在表層耐磨材料受到損傷后也會加劇鋼纖維銹蝕。外加劑超量則會造成混凝土勻質性變差,影響鋼纖維垂直分布,摻量過多會發生離析、泌水現象,在產生類似用水量超出影響之外,外加劑過摻極易導致混凝收縮加劇而產生裂縫,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2施工現場質量控制
2.1準備工作
倉儲庫房區域清除雜土進行原位夯實,采用級配碎石進行整平,并澆筑8mm厚混凝土墊層。鋼纖維混凝土采取跳倉澆筑,設置傳力桿。模板安裝過程中,臨墻位置使用10mm厚條狀等混凝土設計高度擠塑泡沫板與混凝土進行分隔,支撐柱位置使用條狀木模做菱形切割,菱形區域內留隔離縫進行二次澆筑。鋼纖維混凝土施工前,預先在墊層面層上鋪設一層具有良好防滲和隔離作用的PE塑料薄膜,薄膜厚度≥0.15mm,薄膜間搭接寬度400mm,該類薄膜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鋼纖維混凝土需在庫房二層梁板與側墻砌磚作業完成后方可進行澆筑,避免陽光直射與過堂風。根據不同季節天氣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本工程為夏季施工,每次澆筑時間約為8h,安排時間段為15:00~23:00,澆注與正常養護前過程錯開氣溫峰值。
2.2過程控制
該工程鋼纖維混凝土采取自卸方式進行卸料,設計混凝土厚度為220mm,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活動卸料溜槽端部距作業面1m,每次卸料控制混凝土流動半徑在2m以內,落點避開模板附近1m內位置。混凝土澆筑與找平作業交叉進行,該地坪表面平整度要求≤3mm,先人工將堆料高度控制在超出預設標高10~20mm,然后使用混凝土激光整平機進行找平(綜合振搗、壓實、整平),同時對超出激光找平機作業范圍混凝土使用鋁合金刮杠進行人工找平。平整度是耐磨地面質量控制的重要指標,除影響混凝土自身外,還影響叉車作業穩定性和使用壽命,耐磨地面施工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并時時監測,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障。待已澆筑鋼纖維混凝土臨近初凝狀態(約3~5h),施工人員踩在上面留有3~5mm腳印,上帶圓盤抹平機對混凝土表層進行提漿作業。提漿與金剛砂撒布作業時間節點必須根據環境與混凝土狀態而定,過早撒布金剛砂易下沉失去目標效果,過晚易與混凝土粘結困難而帶來后期起皮風險。提漿過程中,檢查有無鋼纖維冒頭及其他可視混凝土缺陷,及時修整。混凝土表層出現原漿即可視為提漿作業成型,使用鋁合金刮杠進行刮平并使用靠尺對平整度進行復核。提漿作業完成后,進行金剛砂撒布作業,金剛砂料材通常分兩次進行撒布,首次撒布量宜為總量的1/2~2/3(本工程金剛砂撒布量為5kg/m2,首次撒布量3kg/m2)。金剛砂料材應優先撒布邊角等易失水部位,不得過力拋灑,以免金剛砂混合料材自身分離,同時要確保料材在混凝土表層分布均勻。首次撒布后較短時間內,待混凝土面層水分通過毛細作用浸潤金剛砂料材導致料材表面變暗,使用抹平機進行打磨與提漿。第二次金剛砂撒布不得與首次時間間隔時間過長,以免影響金剛砂粘結,撒布方向宜垂直于首次方向,反復打磨并復核平整度。待混凝土硬化到一定程度,去除抹平機圓盤,使葉片(鏝刀)直接與混凝土接觸對其進行機械拋光,直至面層平整度與光澤度符合工程要求。
2.3養護及其他
拋光工作完成后6~8h,待面層按壓無指印即可涂刷養護劑,涂刷完成后覆蓋PE薄膜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夏季混凝土地坪切縫時間以不造成混凝土結構破壞為限,盡量前移。本工程依據系列同條件試塊強度,參照成熟度法推定混凝土早期抗壓強度,在實際切縫過程中不斷優化,最終選擇拋光作業完成后12~24h進行切縫作業。鋼纖維混凝土坍落度要求較小,產生一定經時損失后無法正常使用,為避免二次調整,應就近選擇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進行供應,不宜遠距離運輸。施工過程中抽測鋼纖維含量,發現有鋼纖維成團現象及時剔除。
3結語
金剛砂耐磨地面質量控制涉及多個環節,主要體現在混凝土質量控制與施工過程控制兩方面。混凝土方面要加強原材料質量與和易性、耐久性控制,施工過程方面主要為各作業時間節點選擇與規范化程度(含設備精準度)。結合實際情況,強化流程管理,量化作業內容,減少人為干擾,對工程質量的提高與施工辦法的推廣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牛龍龍,張士萍,韋有信.鋼纖維摻量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9,275(03):55-58.
[2]林澤文,陳浩,水中和,等.澆注方式對超高性能纖維增強混凝土中纖維取向及分布的影響[J].硅酸鹽通報,2019(7):2010-2015.
[3]陳孫燦.鋼纖維砼耐磨復合地坪施工技術要點研討[J].江西建材,2018(9):57-58.
[4]朱明,王方剛,祝慰,等.C30鋼纖維混凝土在工業地坪中應用試驗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4,41(2):23-27.
作者:王健 張忍 單位: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