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軌道交通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針對軌道交通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問題,結合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在混凝土原材料選用、質量管理,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生產及澆筑、養護等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本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軌道交通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
1前言
本論文以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為例。軌道交通工程作為徐州市“三重一大”工程之首,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由于軌道交通工程有著關乎民生生活,是重要的、長期的城市居民生活出行的組成部分,也關乎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顯得尤其重要。而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優良的耐久性,同時具有高工作性、高強度、高體積穩定性等,正好滿足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要求。但縱觀全國城市軌道軌道交通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的應用技術不成熟,且無相關的質量控制規范指導。
2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應用存在的問題
高性能混凝土的質量控制貫穿于混凝土設計、生產、施工的全過程。混凝土的成品質量影響因素也較多,如原材料波動、生產過程管理等,使得混凝土的質量控制難度較大。在質量控制過程中通常存在的如下問題:
(1)高性能混凝土應秉承“壽命優先,強度適宜”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思路。
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混凝土主要由商品混凝土公司供應,存在只重視強度,對耐久性考慮不足。對礦物摻合料、外加劑性能認識不足,礦物摻合料摻量選擇僅憑經驗,隨意性較大,不能掌握所摻礦物摻合料種類與摻量對混凝土耐久性性能影響。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及主要管理單位也存在著誤區,混凝土設計過程中只以強度和抗滲性為評判標準,對其余耐久性指標也考慮較少,對相應的試驗重視不夠。
(2)原材料的質量是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我國地域遼闊,而混凝土骨料一直是就地取材,所以不同地域存在著質量參差不齊,使得混凝土質量難于控制。
(3)混凝土勻質性較差。
商品混凝土公司為了提高設備生產效率,往往攪拌時間不足,不能保證混凝土形成勻質的整體,尤其是摻用高性能外加劑時,這種不勻質性對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學性能、耐久性能產生較大影響。
3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比起普通混凝土,它特點是具有很好的耐久性,且在生產過程無需增加特殊的生產和施工工藝,但從選料、配合比設計、生產、施工等環節要求更為嚴格,更為強調質量管理。從目前已有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過程中發現了一些難點:原材料的質量,配合比質量控制,澆筑過程的質量控制,結構實體養護質量控制等。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生產、施工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地域、不同施工工藝、不同施工環境等有著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措施,確保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質量。
3.1高性能原材料選用與管理
3.1.1原材料的選用
水泥選用PO42.5,P.O52.5普通硅酸鹽水泥,為避免混凝土因體積不穩定而產生的變形,要求選擇C3A、C3S含量低,堿含量低(小于0.6%)量穩定的水泥。通過雙摻優質礦物摻合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能,粉煤灰采用F類I級,燒失量不大于5.0%,需水量比不大于95%,礦粉選用S95級,比表面積大于400m2/kg。細骨料采用II區中砂,細度模2.5~3.0,含泥量<3.0%、泥塊含量<0.5%。碎石選用選擇表面粗糙、外形有棱角、針片狀顆粒含量低的硬質石灰巖碎石,碎石粒級包括5-16mm,10-20mm,16-31.5mm,含泥量小于1.0%,泥塊含量小于0.5%,壓碎值小于10%。外加劑選擇與膠凝材料適應性優良的高效、高性能減水劑,根據各外加劑試配結果確定最終產品規格及摻量。
3.1.2原材料的管理
高性能混凝土生產的原材料質量要求更高,而優質的原材只有通過科學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證質量的穩定。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為加強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特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質量管理措施文件,確保原材料從進場到生產全過程中規范的質量控制。(1)規范各原材料進場管理及自檢試驗等程序,確保原材料進場質量;(2)建立軌道交通工程專倉專用制度,不同規格、不同材料必須分倉存放且標識信息明確;(3)根據不同施工季節及施工環境的變化,及時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提出對應的控制措施;(4)混凝土檢查小組不定期進行監督。確保材料管理科學,自檢及時、客觀,確保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生產的材料是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
3.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質量控制
3.2.1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設計主要控制混凝土配制強度、工作性能。而高性能混凝土不但從強度、工作性能提出高標準、高要求,而且更注重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在配合比設計初期,就需要根據工程所處的水文、氣候、地質環境等對混凝土可能造成影響,提出了相對應的耐久性指標要求。對于結構需要自防水部位,提出混凝土抗滲性指標;對主要結構的混凝土,提出電通量、抗碳化、抗裂性能、混凝土總堿量等指標要求;對補償收縮部位,提出混凝土限制膨脹率的指標。3.2.2規范配合比審批流程在混凝土配合比審批流程時,由質量主管部門進行分別審核,并根據設計文件的要求提出對應的指標控制要點,確保混凝土配合比科學性、合理性、經濟性。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由作為質量責任主體的商品混凝土公司編制計算書,由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檢測單位進行復核,修改;然后再進行見證試拌、驗證過程,最終由監理單位進行審批。通過多方的見證、驗證保證試配過程,試配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
3.3高性能混凝土生產質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生產是將優選的原材料材料按照優化的配合比攪拌出成品混凝土的過程,混凝土生產環節直接決定高性能混凝土質量優劣。作為混凝土生產的責任主體,商品混凝土公司應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必須做好各方面的質量控制措施。混凝土生產前,做好各種原材料質量及備料檢查,確保材料經過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及時對砂、石含水率進行測定,并根據含水率確定生產配合比;同時對生產計量設備進行檢查,確保配合比誤差滿足規范要求等。混凝土生產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生產配合比進行生產,并控制每盤材料計量誤差,確保混凝土生產質量。應根據混凝土運輸道路情況以及環境等對混凝土進行質量跟蹤;夏季坍損情況;冬季混凝土入模溫度等;以保證混凝土拌合物質量滿足作業要求。
3.4澆筑及養護質量控制
3.4.1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
施工單位對混凝土澆筑各環節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確保模具安裝正確,表面有沒有進行污漬、油漬、雜物等以免影響混凝土外觀;檢查泵送設備運轉正常,無故障隱患,事前做好應急措施。施工單位、監理人員應逐車檢查到場混凝土工作性能,并做好相關記錄。在澆筑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混凝土振搗質量。嚴禁出現過振、欠振等現象。在季節性混凝土施工時,承包商應及時進行季節性混凝土配合比調整,嚴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夏季混凝土入模溫度不高于35℃,宜在夜間澆筑,冬季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溫度不低于5℃。
3.4.2混凝土養護
對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對養護條件有著較高的要求。根據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控制措施:施工單位應根據各標段的施工工藝、地質情況、結構部位、施工環境條件等,有針對性地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養護方案,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確保結構實體質量。根據徐州當地的冬季溫度統計可以看到,最低溫度可達到-10℃,根據規范及環境,并根據現場的實際條件制定了冬季混凝土施工養護技術要求:混凝土在受凍前,其強度不低于5MPa;當結構實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時,方可以撤除養護措施。混凝土冷卻至5℃,或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外界溫度相差小于20℃時,方可拆模。
4結語
高性能混凝土在未來軌道交通工程中大規模的應用,是必然的趨勢。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高強度、高工作性能等優點,滿足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要求。但其質量應具有一系列地科學、有效的質量控制系統,確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實施質量。
參考文獻:
[1]譚平.高性能混凝土試驗與施工質量控制[J].江蘇建筑,2014(6):68~70.
[2]朱瑤宏.寧波市軌道交通l號線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技術[J].施工技術,2013,42(4):38~40,58.
[3]候德志.淺談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技術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4(17):86~87.
作者:李世豪 單位: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