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ZnO雜料里Cl的脫除工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王明輝未立清郭天立作者單位:中冶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0引言
鋅氧化物雜料主要指煉鋼煙塵、再生銅(黃銅和青銅)回收煙灰以及其它雜料經煙化富集的煙塵等,這些物料成分復雜,雜質含量高,尤其是含氯較高對后續鋅回收工藝選擇的影響較大,研究其脫除氯的技術對再生鋅回收至關重要。
1國內脫氯工藝技術現狀
國內鋅氧化物雜料中氯的脫除采用火法和濕法工藝的均有,但未見有規模化使用的報道。火法工藝主要是多膛爐法;濕法工藝主要是水洗法、堿洗法。
多膛爐法:多膛爐多數用于處理回轉窯氧化鋅煙塵和煙化爐氧化鋅煙塵,脫氯率一般80%,多膛爐工藝是能耗高的工藝。
水洗法:水洗是基于原料中的氯化鋅和其它氯化物大部分溶于水,而氧化鋅不溶于水的特點,用水洗滌使氯離子進入溶液通過過濾與不溶的氧化鋅分離。水洗除氯,能耗較低,建設投資少,操作簡單,但文獻[1]報道,脫氯率不理想,只有80%~85%。
堿洗法:堿洗是基于原料中的氯化鋅和其它氯化物,與堿或弱堿性碳酸鹽反應生成難溶的氫氧化鋅或堿式碳酸鋅,而氯化物溶入溶液中通過過濾實現氯的脫除。堿洗除氯,受設備防腐限制建設投資高于水洗法,且試劑消耗高致使成本高,脫氯率75%[2]。
2水洗除氯工藝的深入探索
2.1實驗室試驗
2.1.1試驗目的
找出水洗脫除二次鋅物料中氯的影響因素及相應的變化規律。
2.1.2試驗原料
試驗原料為陰極鋅鑄型渣,用40目篩網篩分,篩下部分留做實驗,篩分情況如表1所示,篩下部分鑄型渣的化學成分如表2所示。
2.1.3試驗及結果分析
鑄型渣中的氯,實驗采用水洗的方式除去,按照液固比為1∶6、1∶8、1∶10;溫度為40℃、55℃、70℃;反應時間為0.5h、1.0h、1.5h;攪拌強度低、中、高三檔四個實驗因子安排正交實驗,正交實驗結果分析表列于表3。由正交試驗表分析,影響因素順序為時間、溫度、液固比、攪拌強度,其中最佳條件為:A1B3C3D2,即:固液比1∶10、溫度70℃、時間1.5h、攪拌強度中,此條件下氯的脫除率為84.64%。此反應結果還說明:再加大液固比、提高反應溫度、延長反應時間,脫氯率應該有所提高,但考慮工程化條件,沒有再做條件延伸探索。
2.2擴大試驗
2.2.1試驗原料
為驗證實驗室小試的結論并得到工程化條件下的實際脫氯率,進行了擴大試驗。試驗分別以陰極鋅熔鑄電爐的煙塵、蒸餾煉鋅的焦結煙塵、揮發窯氧化鋅多膛爐除氯的煙塵為原料考察脫氯率。試驗物料的分析結果列于表4中。試驗在容積為3m3的搪瓷襯里的反應器中進行,蒸汽加熱,反應過程中機械攪拌。反應完畢泵入壓濾機壓濾,濕渣計量并取樣測水分、制樣分析。
基本反應條件:液固比10∶1,反應時間90min,溫度80℃,攪拌槳轉速140r/min。
分析及計算結果列于表5中。
2.2.2試驗結果
現場擴大試驗,進一步驗證了實驗室小試結論,水洗法除氯可行,一次洗滌脫氯率可以達到85%~90%,脫氯效果高于文獻報道水平。
2.3試驗結果分析
分析脫氯率不能達到或接近100%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水洗后的液固分離,渣中必然含有的水分溶解著部分氯離子;二是再生鋅物料中含有一定數量不溶于水的氯化物,如Pbcl2和PbFCl[2]等。
從工程化應用的角度看,液固分離渣中溶解夾帶的氯離子,是不可消除的,但通過進一步加大液固比并強化液固分離效果最大限度降低渣含水,進而降低渣中含氯量有一定潛力可挖掘。同樣的理由,對含氯較高的鋅氧化物雜料,采用多次洗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氯的脫除率。物料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氯化物,是水洗法無法脫除的。這部分水不溶氯形成于再生鋅物料的產生過程,其性質與再生鋅物料的形成工藝有關。無論是火法還是水法除氯,都未見脫氯率達到或接近100%的報道,或許都與這一原因有關。
3結論
(1)采用水洗法脫除鋅氧化物雜料中的氯離子,技術可行,流程簡單,一次性投資少。
(2)水洗脫氯最佳條件:液固比10∶1,反應時間90min,溫度70~80℃,攪拌槳轉速140r/min,一次水洗脫氯率可達85%~92%,高于火法煙化工藝,也高于文獻報道的濕法脫氯水平。
(3)鋅氧化物雜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不溶氯,必須采用其它方法深度脫除。
(4)采用水洗法脫除鋅氧化物雜料中的氯離子,與氯離子結合的水溶鋅同樣進入溶液,也必須采取措施回收才能體現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