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實驗教學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
生物實驗師教師要給新老生上好一節效果佳的生物實驗課,如實驗技術方法、步驟安排不妥,要使每一個學生在40分鐘內觀察到有收益的實驗效果,就必須要常握一套教學生的實驗技能方法。現將本人數十年來摸索、觀察使用有收效的“生物實驗教學五創新”步驟總結出來與國際國內同行交流、驗證。
一、創新指導學生編組編號入坐,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操作實驗。二、創新上實驗課要注重抓好學生分組實組織紀律教學。
三、創新指導學生愛護好教學儀器,避免實驗中突發的事故出現。四、創新指導學生解決操作生物顯微鏡步驟中的難題。
五、創新把學生未觀察到的標本的遺憾轉變成實驗小組達認定標牌。
一、創新指導學生編組編號入坐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操作實驗
多年來各地很多學校都用教室來作各學科實驗教學,教室小,特別是城市學生多(每班60-70人)擁擠,紀律差,不好操作實驗。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驗效果。因此在上實驗課前:1、實驗師、教師要指導各實驗班按人數的多少,生物顯微鏡等教學儀器的多少,可分為1-12組,每組4-5人,實驗場地大,生物教學儀器多,學生可分為1-20組,每組3人左右。2、為了方便學生進入實驗室時尋找各自的實驗小組組號,對號入座。實驗師先在實驗桌上邊沿中央處印上桌號。桌上方用細鉛絲掛有機玻板,或硬紙板作實驗組編號牌(如1-12實驗小組、1-20實驗小組)。這樣學生入坐時間短,課堂紀律好,可節省更多的時間用來搞好實驗。
二、創新上實驗課注重抓好學生分組實驗組織紀律教學
1、要上好實驗課,使學生集中精力認真聽實驗師,教師講解實驗方法,不做別的事,不干擾別的同學聽講,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驗中,教學儀器完好率就高,實驗效益也非常好。學生在繪圖、填寫實驗報告、答題準確率也就高。
2、事與愿違,有的實驗師、教師忽視了學生上實驗課要認真抓好組織紀律教學這一重要環節。不愛生物學科的學生在實驗師、教師講解實驗操作步驟技術時,不認真聽講也不看,還說話打鬧,干擾別的同學聽講,有的還在做別科作業,也有的在看小說、看報、看雜志等五花八門與本堂實驗課無關的內容。待實驗師、教師講完實驗操作方法后,叫學生動手操作實驗進行觀察時,少數學生能達到實驗技術要求,而多數學生便朦朧蠻干,損傷教學儀器率就高,實驗效益就非常低,為了敷衍了事,繪圖、填寫實驗報告等就去抄襲別人的成果,答題考試準確率極低等。所以實驗師、教師在上實驗課或課間一定要注重教育全班學生嚴禁做與本堂實驗無關的事情。指導學生集中精力,掌握實驗操作技術,其結果,學生的動手熟練程度更準確了。用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反復觀察比較,去探索,去發現,去討論,去鑒別,去總結。若遇到難點自己無能力解決的再向實驗師、教師請教。
三、創新引導學生愛護好教學儀器,避免突發的事故在實驗中出現。
1、給學生講明,生物顯微鏡是中小學生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儀器和操作事項,但在實驗中由于很多學生不熟練操作顯微鏡技能,他(她)們要在顯微鏡下用粗細準焦螺旋向上向下調焦距對光,尋找標本,有時因用力過大,超過顯微鏡滑槽的定位卡,這就造成了嚴重的人為損傷,使顯微鏡筒向下滑。(如無配件更換,就只好報費)既影響了實驗教學,又給學校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為了及早防止這些不該發生的事故和經濟損失。上實驗課節與節這間,實驗師要認真仔細地檢查上一個實驗班使用過的儀器,用具的好壞、件數,如實驗儀器出現故障、損傷,應及時維修。每堂實驗課前,實驗師要給學生講解嚴禁在實驗室內打跳,大聲喧嘩,注意實驗安全等。還要向學生交待使用教學儀器的責任,叫每個實驗小組的學生認真清點本堂課要用實驗儀器的件數、用具的好壞,藥品有無,做到學生老師心中都有數。
2、要鼓勵學生按實驗步驟大膽操作實驗,又要互相監督避免有意傷人,損傷教學儀器。
3、實驗完后,實驗師又要及時認真進行驗收,并對實驗做得好,教學儀器完好無損傷,無丟失的實驗小組進行公開表揚。對少數素質低,有意損壞教學儀器的個別實驗小組中的、個別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要求他下次改進,再教他(她)們正規操作,觀察到實驗效果為止。4、在學生愛護教學儀器的配合下,這樣經過本人精心科學管理和科學使用過的生物顯微鏡等儀器,使用壽命現已達20多年,使用人數近5萬人次,而顯微鏡臺臺依然嶄新,完好率達99%,這一項就為國家、學校節省了大量的資金用于別處建設,同時學生的實驗安全率也達到了100%。
四、創新指導學生解決操作顯微鏡步驟中的難題
生物顯微鏡是中小學生生物實驗教學中的重要精密儀器,用來放大觀察各種標本的細胞結構,是它唯一的專業獨特性。學生在操作顯微鏡某一個步驟中,不準確,不到位,都難于在顯微鏡下找準要觀察到的標本。同時,在操作中每個學生只能用一只左眼從顯微鏡目鏡中去尋找標本,而右眼要用于繪圖等。學生還要用雙手握住顯微鏡粗細準焦螺旋向上向下調準焦距,把視野調整清晰,在玻片上尋找臨時標本或永久標本,直到不模糊,看清標本為止。在操作顯微鏡中機械部份和光學部份還會隨時出現故障,又要及時排出故障。這個步驟對于專業熟練的生物實驗師來說很簡單。(如不了解學生操作顯微鏡的熟練程度)把這個“簡單”用在學生操作顯微鏡排出故障等步驟上就成了重點。(因為各地農村、山區和部份城鎮的學校經費困難,購買顯微鏡臺數不多,上生物實驗課時,實驗師、教師怕學生把顯微鏡弄壞了,就由實驗師、教師調好顯微鏡找準標本后,讓學生輪流去動眼而不動手觀察。當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做生物實驗操作顯微鏡時,由于操作技能不熟練,學生感到束手無策,操作顯微鏡是一個不破之迷)。為了防止這些不該發生的事故,又要及時教學生突破操作顯微鏡之迷的難點,我采取了以下有效步驟:
1、上實驗課之前,叫實驗小組全體學生檢查顯微鏡的好壞。
2、實驗課節與節之間,實驗師又仔細檢查上一個班用過的顯微鏡和實驗用具。3、實驗師指導各實驗小組的學生選出一名組長,從鏡箱中取出顯微鏡(實驗組長先動手示范,其余同學認真看,仔細記,便于自己好操作)放在實驗桌上方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轉換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調好遮光器,調好反光鏡(觀察技術標準是目鏡中亮如白天)。學生舉手請實驗師、教師去檢查,合格后這個實驗小組的學生人人去觀察。
4、實驗小組長雙手握住顯微鏡低倍粗準焦螺旋,(頭向左方向傾斜,雙眼看顯微鏡低倍物鏡,可防止壓爛玻片標本)向下慢慢旋轉,使顯微鏡物鏡頭離物臺1厘米左右時,把玻片標本中的物體端放在顯微鏡載物臺中央的通光孔和顯微鏡物鏡孔中央,(物體偏左、偏右、偏上、偏下,都難于找到所要觀察到的標本)用壓片夾壓上。
5、實驗小組長用左眼從顯微鏡目鏡中往下看,用雙手握住顯微鏡粗準焦螺旋再緩慢向上轉動,調好焦距,尋找到要觀察到的標本。再讓本組同學輪流去觀察(這樣可制止個別個性強的學生占用很多時間,其余學生未動手的弊端),先認識低倍鏡下標本的形態結構。觀察完后,再轉換高倍目、物鏡,再認識高倍鏡下標本的形態結構。(如物體清晰就不再調細準焦螺旋,物體模糊不清可向上向下用細準焦螺旋微調,直到標本清晰為止)。當實驗小組同學把全過程顯微鏡操作觀察完后,又由實驗小組長負責指導本組實驗同學人人去操作顯微鏡,從對光到低、高倍物鏡下調好焦距,尋找到標本觀察,未調好焦距未找到標本的學生,再找同學或實驗師、教師指點。這樣一堂緊張、活潑、有序、有效益的學生操作顯微鏡實驗課就愉快地結束了。
五、創新把學生未觀察到標本的遺憾轉成小組實驗達標認定牌。
多年來,我把指導學生認真負責做好生物實驗、為科學獻身的業務教學、愛國、愛護教學儀器與素質教育緊密相結合。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走上社會后無論干什么工作,都必須要對工作認真負責,做到好中再好,精中再精。因此,當學生在做生物實驗中,由于很多操作技術不熟練,其實驗結果是“五花八門”達不到實驗要觀察到標本規定技術的標準,所以在實驗成績教學中始終是一個遺憾。為了使學生達到實驗最佳效果,當學生做完一個實驗的某一個步驟或全部,由于有的學生分辨不清,需要實驗師、教師幫助鑒定(如在顯微鏡下先用粗準焦螺旋把視野調整清晰,看清植物大蒜或洋蔥根尖有絲分裂細胞排列緊密,呈正方形,有的細胞正在分裂中期、后期、未期等,這就符合理論圖要求,也就達到了實驗成效技術的高標準)。經實驗師、教師檢查認定后就要在實驗室的前面,先給這個實驗達標小組一塊實驗效果達標顯示牌(實驗效果達標顯示牌,可用雙面白色紙板做成,也可用40-60瓦小電燈箱做成,用電子顯示更好。燈箱數與實驗組數相同,并在紙板或燈箱的玻璃紙上編上實驗小組序號,畫上一面小紅旗或科技圖案)。鼓勵學生繼續在“做中學中”去大膽探索,去發現,去創新,去攀登科學新高峰。并號召全班實驗小組同學輪流到這個實驗達標小組去觀察。對照自己做的實驗效果是否一樣,不一樣先總結找出本組在做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并支持學生在“做中學中”盡力去解決問題,實在解決不了的,再在實驗師、教師的技術指導下再做.如做出的實驗效果是與達標實驗小組一樣的,經實驗師、教師認定后,及時給這個實驗效果佳的小組一塊達標顯示牌。由于學生掌握了做實驗的步驟和觀察標本的重要技術要求,接著其它各實驗小組,也爭先恐后的達到了實驗效果佳的技術標準,舉著手,喊著實驗師、教師去認定。經檢查實驗效果確實好后,實驗師、教師又給全實驗班掛上了“實驗效果佳”的達標顯示牌。這樣就顯著的提高和改變了學生原來不愛做生物實驗、下課一哄而散、“五花八門”的實驗效果。通過創新,既有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素質,更有益于實驗師和教師檢查、考核學生實驗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