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業院校思想教導弱化現象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弱化的具體表現:
一是教育認識滯后。部分職業院校重視“授業”,忽略“育人”,一味強調職業技能訓練培養,思想政治教育被視為副課、“附帶品”,教學內容不落實、時間被擠壓挪用、考評監督不力現象較為普遍。
二是師資力量薄弱。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師大多為兼職,專職教師配備嚴重不足,教師業務素質偏低,教學態度被動應付,敬業精神不足,正確的教學價值觀缺乏。
三是教學模式呆板。教學中多采用“一鍋煮”、大班集中授課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當作管理學生的手段或者一項任務,不重視教學手段和內容的改革創新,不注重學生個性和潛能的開發,不能從人本價值的挖掘上開展教學工作。
四是學習興趣淡薄。職業院校學生功利性較強,文化基礎較弱,很多人認為空洞的理論說教無法解決就業等實際問題,只保及格,不求細研,同時考試中不嚴肅、照顧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五是評價體系滯后。評價體系依舊為應試教育模式,考試成績為評價的唯一尺度,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思想政治狀況無法納入到考評體系,造成學生知與行的嚴重脫節。
造成的負面效應:一是理想信念缺失。在社會消極因素影響下,部分學生價值觀念和精神世界出現不同程度地錯位和偏差,“功利化”、“多元化”傾向突出,缺乏遠大志向抱負,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嚴重;二是對黨情國情認識不足。主要是對黨缺乏應有的情感和正確的認同,對各類社會問題缺乏必要的鑒別力判斷力,對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方針政策認識不清,對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系統性、長期性、艱巨性估計不足。三是心理問題突出。過分迷戀于網絡、電玩等虛擬世界,淡化了正常的日常交往和現實社會的規范要求,網絡上癮癥、孤獨癥、自閉癥頻發,暴力犯罪增多;部分獨生子女性格孤僻脆弱,吃苦耐勞和頑強拼搏精神不夠,自理意識差。四是道德意識淡化。部分學生對是非、善惡、美丑、榮辱界限不分,將流行時尚當標準,對不文明行為肆意放任,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喪失,社會責任感不強、團結協作意識較差,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觀念淡薄。
建議及對策:
一是強化首位意識。職業院校要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與歸宿,建立完善教育領導機制,加強和改進課程建設,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主導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全過程。
二是落實教育內容。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切實解決學生中存在的信仰信念危機;要開展好愛國主義、基本道德教育,深入進行民族精神和公民道德培養,創新心理教育手段方法,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三是加強師資建設。根據專任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按照實際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需要,調整師資隊伍結構,配備培養一支具有相當專業知識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職隊伍。
四是創新教育方式方法。要改變傳統的“一言堂”、理論灌輸的教育模式,要從枯燥乏味的說教中走出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采取“走出去”、熱點辨析、影視動漫等多種形式,發揮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要充分利用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獨特優勢,利用網絡開展好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
五是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要讓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任務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進行評價,教育者可根據評價結果發現學生存在的缺點和問題,作出相應對策,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評價體系要與教師的切身利益相掛鉤,與學生的未來發展相結合,使之成為師生遵循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