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青年教師師德建設難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階段.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快速增長和校園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青年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師范教育就直接進入了高校教師隊伍,剛一畢業就走上了講臺,并逐漸成為教育教學的主力.雖然這些以“80后”為主的青年教師具有學歷高、知識新、反應快等特點,但是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一是價值觀念失衡,理想信念下滑.青年教師的價值觀念受到強烈沖擊,部分青年教師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思想嚴重,把個人的利益、家庭生活和待遇放在首位,缺少對事業的使命感和對學生的責任心;二是職業意識淡薄,奉獻精神不足.部分青年教師理想缺乏,教書育人意識淡薄,缺乏愛崗敬業的精神,或者本末倒置,著手搞起“第二職業”,把教書與育人截然割裂開來,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信任和理解;三是嚴謹態度缺乏,創新能力不夠.部分青年教師不能擺正自己的心態,教學工作敷衍了事,缺少對課堂應有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對學生應有的愛心和耐心,科研工作急功近利,沉不下來身子搞科研,違背了科學求實的精神;四是團隊精神淡化,協作意識不強.部分青年教師在物質利益和升遷機會面前損害他人利益,完全忽略與同事間的友好合作,忘記了團隊精神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和創造團隊業績的重要條件,對教學和育人工作造成了損失[3].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問題產生的原因
綜合來看,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青年教師的社會關系越來越復雜,社會活動越來越頻繁,社會面臨轉型、多元價值觀作用、國家政策調控等發揮了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高校歷史傳統、內部體制改革、青年教師自身素質等因素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加之對青年教師的教育培養和考核評價等,都對師德師風建設起到了重要影響.
1當前社會面臨轉型對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帶來嚴峻挑戰
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活躍開放,努力追求利益最大化.高校青年教師經常以經濟效益和眼前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目標和衡量工作的效果,特別是教學和育人等工作,由于費時多、效益低、回報慢,極易被青年教師所忽視,形成了“只顧眼前利益、不管長遠利益”的局面.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高校青年教師,比起前輩們更加重視名利的獲得,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有部分青年教師為了獲取有利的職務、提前評上職稱和申報科研項目等而采取了非常規手段,無視師德師風規定,甚至觸碰道德的底線和法律的準繩,影響了教師的良好形象,對高校的風清氣正氛圍的形成產生了極其嚴重的后果.
2高校內部評價機制對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社會體制的不斷變革,學校福利和分配制度也在發生悄然變化,絕大多數高校的后勤工作都進行了社會化,高校青年教師的社會關系越來越明顯,社會活動越來越多.高校重數量、重經費,輕質量、輕成果的評價機制,要求他們必須得努力加拼命,才能完成規定的各種指標,工作和生活壓力也很大.多年來,高校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一直沿用傳統的模式和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報告會、讀報紙、組織學習等對青年教師進行師德知識硬性灌輸,使青年教師被動地接受教育,缺乏活力,容易心生厭倦和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評價機制,創新活動內容,是當前高校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3青年教師主體的價值觀念和職業認知對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進行一定制約
高校青年教師大多出生在80年代前后,從小就在各種嚴峻的社會競爭和壓力中長大.來自于職場、家庭和生活的各種壓力,使得青年教師為了謀生不得不面對現實,從而降低了思想道德素質的要求和標準.大多數高校青年教師沒接受過系統的師范教育,缺少對教師職業的深刻認知、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簡單地把課堂定義為一種職場、把教師定義為一種職業,疏于對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對自身教育觀念的更新.另外,高校的中老年教師充分享有學校資源,青年教師則在職務職稱、薪金待遇等方面都處于弱勢,造成了一定失衡,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這些都成為影響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不利因素.
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博大而深邃,經過五千年的發展,形成了優秀的師德師風思想,是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為人師表,教學相長”經典的話語口口相傳,指引著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投身人類的教育事業.廣大青年教師不僅要作傳授知識的“經師”,更要作育人的“人師”,因此“,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這一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應成為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內容[4].筆者所在的高校,近期開展了青年教師“文化修身”工程,旨在努力建設“政治過硬、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積極進取”的師德隊伍和文化,開展了“師德師風”專題培訓、“文化修身”讀書討論、“師德典范”交流宣傳、“教書育人”技能提升和“崗位建功”主題實踐等活動,取得了積極效果.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1高校青年教師要注重師德師風的理論與實踐
只有加強師德師風理論的學習和熏陶,培養教師道德的理想人格,才會保證青年教師道德修養方向正確、動力充足.高校教育教學的實踐是落實師德師風理論,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徑,貫穿于青年教師教書育人的全過程[5].因此,青年教師要認真學習師德師風的理論知識,積極參加教學活動、科學研究和育人活動,不斷加強品行修養和道德建設,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投身“立德樹人”的偉大實踐中去,努力做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路人.
2高校青年教師要堅持“慎獨”精神和虛心學習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提高青年教師師德師風水平的有效途徑.在師德師風鍛煉中,青年教師應該積極弘揚“慎獨”精神,以高尚的師德和正派的師風嚴格要求自己,講求原則、規范言行、保持操守、無私無畏.廣大青年教師從教時間短,育人經驗缺乏,要認真學習,腳踏實地,真誠且虛心地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教書育人的經驗,學習他們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學習他們的愛生如子、淡薄名利、無私奉獻、執著追求.
3發揮社會關注引導和學校內部規范管理的雙重作用
發揮輿論導向的積極作用,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社會媒體要通過正面典型的引導和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油助力.高校要重視青年教師成長成才,充分利用報紙、廣播、校園網、微博等媒體宣傳師德師風先進典型和優秀經驗,真正形成教書育人的良好氛圍,為青年教師創造積極條件.做好新進青年教師的崗前培訓,建立青年教師崗位培訓制度和培訓體系,把考核結果寫進檔案,使青年教師樹立“志存高遠,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樂于奉獻”的教師職業理想.
4建立青年教師導師制和健全師德師風評價體系
選取包括教學名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各級勞動模范在內的學校優秀中年教師擔任青年教師的導師,充分發揮導師的示范帶動作用,使青年教師在導師的言傳身教中細細品味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形成教師職業自豪感、榮譽感、成就感和滿足感.健全科學的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和教師道德評價標準,實現學生評價、同事評價和管理部門評價相結合,從而增強青年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青年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校教育事業中來.
5發揮高校優良傳統在培育青年教師的成才中的作用
高校要加強校風、校訓、辦學理念和大學精神的教育,弘揚在多年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師德師風傳統和優秀校園文化,積極宣傳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經驗,彌補青年教師服務意識弱、細節意識淡、關愛意識差、育人經驗少等不足,鼓勵青年教師勇于開拓、繼承創新,在成才成長中努力實現青年教師的人生價值,引導廣大青年教師為實現“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目標而不懈奮斗.
作者:王永航單位:東北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