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育產業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八五”期間,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體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體育產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體育產業化為整個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和強勁的活力。回顧“八五”期間體育產業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頭兩年,為起步探索階段;第二階段就是后三年,為快步突破階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后,國家體委提出了體育社會化的方針。1990年10月國家體委在湖南省常德市召開全國體育計劃財務工作座談會。會議要求:“要進一步開闊思路,更新觀念,擴大財路,逐步實現體育經費結構多元化。”會議還提出體育場館要在“以體為主,多種經營”方針指導下,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承包經營責任制,加速從行政管理型向經營管理型過渡。
“八五”期間的頭兩年,體育戰線的經營創收工作,向產業化方向發展開始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1979年至1992年全國體委系統體育經營創收總值達到16億元。在“八五”的頭兩年,一部分經濟發達的省市體育經營創收收入占整個體育事業經費支出的比例能達到10%—30%,上海市超過了50%。全國體育場館中出現了創收1000萬元的大戶。
但是,在這兩年中發展體育產業,還是遵循一種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改革思路,甚至還沒有擺脫和突破“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劑為輔”的傳統理論和觀念的束縛。因此,體育產業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對體育產業的認識,特別是在體育產業化的理論和實踐上都沒有出現突破性的進展。發展體育產業僅只被認為是改變經費來源結構,彌補事業經濟不足的一種手段。因此,體育產業活動大多仍然運用“經營創收”的簡單模式,停留在“體育搭臺,經貿唱戲”的階段。
1993年4月全國體委主任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印發了國家體委《關于培育體育市場,加快體育產業化進程的意見》,提出了體育事業要面向市場、走向市場、以產業化為方向的要求。
1993年6月國家體委在南京召開全國體育產業工作會議。由這兩次會議為始到1995年的3年中,體育產業的發展加快了步伐,進入了突破性階段。歸納起來表現在四個方面:認識上的突破;理論上的突破;體制上的突破;實踐上的突破。
認識上的突破主要表現在各級體委領導和廣大體育工作者、體育產業工作者深刻地認識到體育產業在發展體育事業和建設中國社會主義事業中的戰略意義和價值所在。
認識上的突破還表現在各級體委領導對體育產業工作領導力度的加大。
理論上的突破主要表現:國家體委在1995年全國體委主任會議上正式提出了“本體推進,全面發展”的方針,較之過去“以體為主,多種經營”的提法大大地向前邁進了一步;對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思想和目的,現在的提法是“面向市場,適應市場,走向市場”,形成“具有自我造血功能、自我發展活力的新機制”,較之過去的“加強體育經濟管理,實現體育經費結構多元化,彌補體育事業經費不足”的提法,有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本質內涵的突破;對體育產業的分類,過去爭論不休,現在明確下來,體育產業分主體產業、相關產業、體辦產業三大類,從而在理論指導實踐的操作上有了遵循。
1995年6月,國家體委根據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目標和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制訂并了《體育產業發展綱要》。《綱要》明確了現階段至2010年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重點和發展目標,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要求和對策措施?!毒V要》的制訂,首次較為全面完整地形成了指導體育產業發展的理論體系。
體制上的突破主要表現在體育產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1995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10月1日開始實施?!扼w育法》授權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行使體育產業管理職權。
1994年8月,國家體委設立產業辦公室作為體育產業管理的職能部門。本著轉變職能、政事分開、理順關系、完善機制的原則,國家體委成立了體育彩票管理中心、體育基金籌集中心,體育器材裝備中心等,這對體育主要產業:彩票業、體育用品業的發展,及促進和籌集社會贊助資金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無疑是個大大的加強。
三年多來,以足球改革為突破口,運動項目的管理體制改革邁出了較大步伐。41個全國單項體育協會、56個運動項目轉入實體化管理。一些省市從本地實際出發也邁出了協會實體化的步伐。繼足球實行俱樂部賽制后,籃球、排球、乒乓球也實行或準備實行俱樂部賽制。協會實體化和俱樂部賽制是產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突破。
實踐的突破主要表現在體育產業發展開始出現四個方面的變化。一是產業運作的主體化:過去體委是“搭臺配角”,現在是經營的主體;二是產業市場的本體化:過去是“以體為主,多種經營”,現在是“本體推進,全面發展”;三是產業結構的立體化:過去是簡單的“創收增資”模式,現在是在全方位、多層面展開;四是產業效益的規模化:過去是收入少、效益低,現在效益有了大幅增加。
——1994—1995年度,國家體委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組織和發行10億元體育彩票,收益金達3億元,大部分用在了兩年內舉辦的12項國際和國內大型賽事。96—97年度還要發行12個億。體育彩票發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日臻完善,體育彩票市場已經形成。體育彩票產業已經成為體育的支柱性產業。
——1994—1995年足球俱樂部賽制的運行,把足球業推向了市場,大大地激勵了運動員、教練員的積極性。在提高足球運動水平的同時,積累雄厚的發展資金。中國足協還大膽開辟競賽市場,經營國內外大賽。1995年5—8月100天內舉辦了12場商業性國內外賽事。舉辦經費超過4000萬元,都是通過市場機制解決。
——開發、利用國家無形資產的巨大資源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益。第二十六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稱和標志及相關的名譽特許權的廣告贊助,截止到1995年年底簽約金額已達1000萬元。
——福建省體委大膽引進外資,搞好綜合開發,壯大體育產業。三年引進十個外資項目,合同額達30億元。
——1995年在天津舉辦的全國體育用品博覽會規??涨?,交易額近10億元人民幣,使中國體育用品市場大大邁上一個新臺階。
——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成立后,在1994—1995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里,抓集資活動,抓基金增值,通過明星效應,推動“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的實施。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大力為體育事業籌集資金,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1990年國家體委系統經營實體67個,1995年增至190個,其中100多個是1993—1995年期間注冊登記的。委直屬一級企業的利潤總額1990年1308萬元,1995年3825萬元,增長192%;資產總值1990年13,683萬元,1995年32,533萬元,增長137%;營業收入額1990年9072萬元,1995年40145萬元,增長342.5%。
——長春市體委與有關企業組建長春北方五環實業有限股份公司,以體育產業開發作為經營方向,以股份制形式進行投資,開發建設城市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有力地推動了體育事業的發展。
回顧“八五”體育產業發展成就顯著,但是,問題和困難也不少。主要問題是:體育產業工作管理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產業管理水平需要提高:經營人才需要充實;產業政策研究需要深化;產業法制建設需要完善;產業調控政策和手段需要加強??傊w育產業工作需要堅定地徹底地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兩大根本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