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民經濟核算的意義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民經濟核算所提供的這些指標信息,是下一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和制定政策策略的前提基礎材料。根據表1: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投入;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
核算信息對國民經濟收入分配的貢獻作用財富分配狀況直接影響要素投入的回報率,當前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各種生產要素分配想結合的政策,分配狀況和結構調整直接影響著國民積極性狀況。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對促進國民經濟收入分配的增長,改善分配結構,提高國民勞動積極性具有重要的貢獻作用。首先分配增長分析,需要運用國民經濟核算所提供的市場經濟主體的收入指標為基本數據材料,并進一步做動態分析。在收入分配增長動態分析的基礎上,有利于宏觀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進行初次分配,實現收入結構的轉移,調整個人可支配收入結構狀況。
核算信息對國民消費支出的貢獻作用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用來衡量居民消費支出的指標有很多,例如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調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可支配收入使用部門綜合賬戶等賬戶,這三個賬戶中,涉及到最終消費和總儲蓄指標,是進行國民消費支出分析的基本原始數據,居民消費支出分析過程中,必然涉及到物價變動和各類價格變動的指標,通過對各類價格指標的結合,可以分析當前消費變動狀況,實現消費的動態考察。在政府消費支出中,運用國民經濟核算中部門綜合賬戶,通過價格體系,可以分析政府消費支出在整個國民支出的結構和比例,還可以通過政府消費支出結構特點,分析社會消費支出的主要方面,更有利于進行國際消費支出比較。
核算信息對宏觀經濟管理中國民儲蓄和投資的貢獻作用實現我國貨幣供給和需求平衡,促進我國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是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宏觀經濟管理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國民儲蓄和投資的宏觀管理問題。國民經濟核算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土地購置之和與儲蓄總額相比,投資儲蓄率等指標,是進行國民經濟宏觀管理最需要的指標,通過這些相關指標的衡量,能充分了解當前貨幣供給和需求狀況,當前投資形式,對指定投資政策,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參考意義極大,同時通過時間變量的動態分析,可以了解其變化趨勢,為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目標,制定可行的預期政策提供借鑒。
國民經濟核算的投入產出分析價值核算信息對宏觀經濟投入產出分析的貢獻作用很大。國民經濟核算中,具有專門的投入產出表,1974年,中國有關部門編制了第一張投入產出表——實物型投入產出表。80年代初,國家統計局同有關部門合作開始編制MPS體系的價值型投入產出表。先后編制出1981年和1983年全國投入產出表。80年代中期,適應改革開放以后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和制定第三產業發展政策的需要,國家統計局開始研究SNA體系的投入產出表。投入產出表有供給表、使用表、產品部門×產品部門表;供給表又稱產出表,使用表又稱投入表;其主表為產品部門×產品部門表。投入產出表是進行宏觀經濟管理一個十分重要的參考表,投入產出表反應了我國各個經濟部門生產要素投入的總量狀況,投入結構狀況,以及要素投入的經濟效益狀況。通過投入產出表,可以明確國民經濟發展中各部門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形成過程,產品的初次分配方向,分配結構;還可以通過該表了解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情況,這對宏觀經濟管理中,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強產品分配和再分配提供基本管理信息;另外投入產出表不僅僅詳細描述了各個產業之間的發展狀況,他還能反映各個產業之間的間接聯系,通過直接投入系數組合,可以完善可以明確產業之間的間接聯系方式和密切程度;投入產出表還能描述產業部門之間的影響關系,因此,通入投入產出表描述了產業之間的關系,產業之間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的關系,以及總產出與中間投入的關系等等,這對我國進行宏觀經濟調整,制定產業政策,分配政策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國民經濟核算對經濟增長分析的貢獻價值國民經濟核算信息,有利于分析國民經濟增長狀況,實現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增長是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國民經濟核算有利于加強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增長的實現。國民經濟核算采用平衡表、帳戶、矩陣相結合的方法,能夠全面地、系統地、結構層次分明地反映從生產、分配到交換、消費的全過程,科學地揭示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和國內外經濟往來活動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間的經濟技術關系,是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或社會再生產過程進行計算、測定和描述的宏觀經濟信息系統,是國家宏觀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和宏觀經濟調控的有效工具。國民經濟核算信息,為實現我國經濟的適度和均衡增長提供了有利的分析數據,我國經濟增長過程必須以確保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更要實現產品供給和需求實現平衡發展,產業結構相互協調,產品技術實現不斷進步和更新換代。我國國民經濟的適度增長,就是要求經濟發展要按照客觀經濟發展要求,滿足瓶頸部門經濟增長速度需求;我國國民經濟的均衡增長,就是要求積累和投資規模要是均衡發展,積累和消費之間均衡發展,生產和流通之間實現均衡,經濟的發展滿足生產發展,科技進步,人口發展需要。
國民經濟核算對宏觀經濟效益分析的貢獻價值宏觀經濟效益狀況反映了產業各個部門之間的投入產出狀況,是各行各業普遍關注的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經濟效益的追求是行業不斷競爭的動力所在,國民經濟管理中,宏觀經濟效益分析十分重要,他也是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狀況的一個重要因素。宏觀經濟效益的衡量是一個復雜的統計過程,最基本的是通過產出量與投入量之間的比值來計算的。宏觀經濟發展中,社會總產出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一個國家GDP大小代表國家各個部門產品和服務的增加值的大小。投入量一般用社會總投入來衡量,他是只全社會生產要素的總投入,包括勞動、資本等要素的投入量。利用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對宏觀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可以通過社會勞動生產率、物質消耗系數等來評價。當前國民經濟核算中,越來越注意到,單獨以經濟財富來衡量GDP是存在問題的,例如以犧牲資源和環境來換取物質經濟財富的行為,再核算GDP時,不能反映經濟行為對資源和環境和破壞,因此,這樣衡量的GDP實際上是加大了虛假的社會財富總量,而沒有折算成本,因此當著很多學者提出,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要增加對環境核算的擴充,在國民收入減去對壞境的損害。當前已經有人提出綠色GDP的計算。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也稱資源環境經濟綜合核算,在聯合國文獻中稱為綜合環境經濟核算。它是在現有的國民經濟核算的基礎上融入資源和環境因素的結果。它是人們對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
可見,國民經濟核算反映的是國民經濟運行的全面、總體的狀況,而不是某個方面,某個局部、某一環節的狀況。因此,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具有整體性或全局性。當前宏觀經濟模型只要有三個,分別為經濟計量模型、投入產出模型和最優化模型。根據國民經濟核算框架,可以反映國民經濟核算對宏觀經濟模型構建中的貢獻作用。經濟計量模型是宏觀經濟管理分析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模型分析,經濟計量分析模型,通過利用兩組和兩組以上相互依賴關系的變量,建立他們之間的關系方程和公式,實現對變量的靜態和動態估計和預測。例如乘數原理的建模。國民經濟核算本身體系的復雜和系統性,是宏觀經濟模型構建的基礎,一個完善和統一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反應了各個產業之間部門之間的因果關系。國民經濟核算能反映經濟發展中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等各個環節之間的基本規律,這為宏觀經濟模型構建提供了可能性。投入產出經濟模型是根據社會產品總投入和總產出之間的關系,進行的經濟建模和分析的宏觀經濟模型構建方法,投入和產出模型構建堅持了國民經濟核算中各個產業行業之間的緊密聯系,有效利用了核算指標之間的因果聯系,根據投入產出經濟模型可以計算社會總產出,社會的總支出,固定資產的折舊和類等,同時根據投入產出經濟建模,可以有效的對產業機構進行調整,測算各類價格指數的連鎖效應,觀測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聯系。總之,宏觀經濟管理是建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之上的.國民經濟核算反映國民經濟運行態勢的有效工具。國民經濟,由于其固有的復雜性,不同部門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經濟聯系。要準確無誤地把握這個系統,需借助國民經濟核算這一有效的工具,其通過把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的基本指標組合起來,從而將復雜的國民經濟運行過程“可視化”,從而顯著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國民經濟核算不僅僅提供了進行宏觀經濟分析所需要的原始數據,通過國民經濟核算各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核算過程描繪了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特點,這對充分利用國民核算體系,加強宏觀經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撐作用。
作者:汪正宏卓翔之莊道元單位:淮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