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初中地理的教學活動主要以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主渠道,是體現師生主導和主體地位的主戰場。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發展,是廣大地理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談幾點體會。
1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所謂課堂的有效性,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高的產出。也就是在一節課的45分鐘里,對于教師的授課內容達到最好的掌握程度。課堂的有效性不是看教師一節課教授了多少內容,而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2提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通過學生進行體現的,而且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作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那么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才能從根本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2.1激發學生對地理課程的興趣。
初中地理教材的課程內容并不像故事那樣形象生動。如果以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所以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導入所學課程的時候,教師所用的方式一定要新穎,不是簡單的用語言導入,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學生喜歡的歌曲、美景或者名勝古跡,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什么最吸引學生。一開始就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孩子的興趣,那么整堂地理課基本成功了一半。其次是講課過程中的趣味性很重要。教師要告別說教的方式,要把孩子真正的帶到情境中去,仿佛身在其中,讓孩子覺得美不勝收。再次也就是驗收學生本節課學習成果的時候,這個部分很關鍵,孩子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信息是通過這個部分直接反饋給教師的。在檢測這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方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比如最后的“爭霸賽”,可通過提問、搶答、小組間的互相問答等形式來角逐出最后的勝利者,這樣不但全體同學參與其中,而且每個人的腦子里也都在回味本堂課的所學內容,當然最后的勝利者是要有一定的獎勵的。
2.2明確教學目標,教與學和諧統一。
教學目標是引領學習的方向燈,所以教學目標的明確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達到教與學雙贏的目的也是重中之重。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的“教”為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的接受,課堂效率低下。并且傳統課堂一直是教師說教,學生抓不到重點,只是盲目的跟隨教師記課堂筆記,一節課下來,疲憊不堪,教師的“教”確實慷慨激昂,學生的“學”卻是一塌糊涂。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善。首先教學目標不單單是教師要明白的,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題,也要知道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樣孩子就會有方向的去學習,抓住重點。其次要達到“教”與“學”的雙贏,“教”由教師負責,基本沒問題,最關鍵是要達到“學”的目的,也就是要孩子的效率提高到最大值,告別之前被動接受的模式。
2.3規劃有趣、生動的課堂模式。
其實這也就是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多樣化、形象化。傳統的課堂能借助的教學工具基本就是教材,更好一點的就是教師為授課內容準備的圖片。那么在這個信息技術時代,能輔助教師上課的工具是多樣化的。比如,幻燈片、投影儀、課件等等。為了能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教師還可以根據課程的需要設置一些背景音樂,或者將要學習的內容插入一些神話故事等等。這就告別了教學形式的單一化,同時也將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有一個更深刻的體會,教授內容簡單直觀,學生更易于接受。
2.4善于教學總結,對于欠缺進行反思并改善。
完成整堂課的教學之后,通過檢測已經得到了教學成果的反饋。教師應該進行一個總結,以及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不足地方的改善,比如教學模式、孩子的興趣程度、孩子的理解程度以及孩子的掌握程度,是否都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有堅持在教中學,學中完善,課堂的質量才會越來越高才能從根本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3合理安排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當堂完成的一些學習任務或活動,也是課堂教學落實基本知識點、強化重難點的有效方式。教師在安排課堂練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材“活動”模塊
里的題目本身就是很好的課堂練習,是對教材內容的及時補充,教師分置的課堂練習材料應該是在“活動”模塊里的題目順利完成的前提下進行,切忌喧賓奪主。
(二)課堂練習題的設計
從標題到內容,都應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盡量新穎有趣、富于變化而又難度適中。1、在標題用詞方面,將傳統的“填空題”改為“這些知識你記住了嗎?”,“單選題”改為“你能找到正確答案嗎?”,“連線題”改為“找搭檔”,“讀圖題”改為“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嗎?”,僅僅幾個字的變化有時能于無形中激發學生做練習的興趣,并通過練習產生有意義的學習。2、在內容選擇方面,應與教學目標相一致,除了給學生一些知識記憶性的練習外,還可布置一些能夠給學生提供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發揮空間的題目。
(三)先小結后練習:
初中生正處于智力發育成長期,接受知識容量較為有限,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大量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立刻“消化”成自己的知識,更別說靈活運用到題目中。因此,課堂練習前,教師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學生獨立做練習前,教師對作業做適當的解釋并先復習幾個和課堂練習里相關的例子;學生開始做練習后,教師應在小組間來回巡視,及時給那些解題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必要的講解。
4課后反思
課后進行有效反思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助推劑。新課程標準強調了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尤其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的分析與反思。教師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借助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思考與研究,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進行回顧,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追求教學過程的合理性。在教學實踐中,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對教師來說都是財富。課后將這些寶貴的財富及時進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再來指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就可以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增強教學的自覺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教師會在以后的教學中避免出現已經出現過的缺陷,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滲透于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教師應具備深厚的專業素養和在專業實踐歷練中不斷加以鍛造;樹立“開放性”課堂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探究舞臺,用創造性的“教”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切實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作者:王志新 單位:吉林省鎮賚縣第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