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課前編寫學案
1.學案內容的層次性
班內學生良莠不齊,知識目標有輕重主次之分,因此學案編寫也得分層次。A級為最基礎的,如字詞、作者及背景信息、文體常識、借助課后注釋疏通并理解文章大意等,所有學生必須掌握;B級:如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理解的重難點:理解作者如何緊扣“獨”字抒情寫懷以及詩中作者的情感。這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能掌握即可;C級為課外拓展性閱讀題目,供有能力的學生做。
2.學案編寫需集體合作、集思廣益
所有問題先由一人擬寫,再經過教研組集體討論,確保每一個問題都三思、三討而后定,學案是教研組集體智慧的結晶。教研是最好的方式。
二、采用多樣化的授課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文言文教學
文言文因時代久遠,疏通困難,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有不少學生甚至害怕文言文。可是文言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很大的比重。那么,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找到文言文中的“趣點”呢?比如《蘭亭集序》,我認為,它的最大價值就在書法成就——“行書第一”。在講解文本時,可以先展示《蘭亭集序》的書法帖圖片,介紹這篇字貼在書法史上的價值,進而引導學生欣賞字貼中的向背、偃仰、牽絲、縈帶以及枯與淡之妙,并讓學生用毛筆試著摹寫,這樣短時間之內就可讓學生對書法產生一些興趣,有了興趣就會有學習文章的渴望了。再如,學《高祖本紀》《項羽本紀》時,可先讓學生看影視作品《鴻門宴》,使其先對其中人物及故事情節有個大致的了解,再引導其讀文本內容,這樣學生學起來就很輕松了。
2.詩歌教學
在學習《再別康橋》《春江花月夜》時,教師可播放配樂配畫面的朗誦,讓其邊欣賞優美的畫面,邊聆聽悅耳的音樂,使其沉醉于詩歌的美好氛圍中。當他們被這種美所吸引時,就會主動走進詩歌,去理解、去剖析、去賞讀。遇到困惑時,或小組合作,或教師引導,幫其解惑。如學習柳永的《雨霖林》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詞中的“借景抒情”,課前可讓學生對比聆聽《離別的車站》(趙薇)和《走西口》民歌,這兩者都是“直抒胸臆”,通過對比,學生很好理解。而且學生跟著唱,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
3.小說戲劇教學
對于小說戲劇教學,可以用表演作為“趣點”,很受學生歡迎。如我們班的短句《鴻門宴》《祝福》《雷雨》《林黛玉進賈府》等,都是在短時間之內完成的,學生很喜歡表演,或許他們不需要老師的指導,我們只需給他們一個鍛煉和展示的平臺。而在一演一評中,故事情節清楚了,人物形象鮮明了,主題點撥一下理解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感興趣。
三、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情緒能改善人的心理狀態,使人思路開闊,擅于創新。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使其參與到整個教育活動中;作為學生,也只有在一種寬松的教學環境中,才能主動地探索、輕松地獲取新知。在新課改的環境下,展示課給學生提供了平臺。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展現自我,在同學心目中留下很好的印象。如若教師能適當地鼓勵、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或者對表現好的小組以小小的物質獎勵,可極大提高參與的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拓寬視野,注重積累
閱讀,對任何人來說,不是必要,而是要養成一種終身的習慣。光讀也不行,還得摘抄,注重積累。中學生,由于快節奏的學習生活的壓力,很少有時間閱讀。但是他們很期望讀自己喜歡的書,在喧囂浮躁的環境中找尋一點屬于自己的靜謐。因此,閱讀課的安排至為重要。慶幸的是,我們學校有全省一流的圖書館,擁有上萬冊的圖書,安排專門的閱讀時間,給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當然,閱讀需要老師適時的引導,督促;學生的摘抄、積累。課余可舉辦一些“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作文評比賽”“主題幻燈片展播”等活動,這樣可檢驗其閱讀成果,更促其閱讀。
作者:郭小鋒單位:山西省呂梁市中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