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創新型美術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創新型美術教學是高層次的教學,需要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做到新穎實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考;在教學中要重視創新能力的訓練,也要多用實例來激勵學生的創新熱情。
關鍵詞:創新型;美術教學;設計新穎;方法獨特;創新實例
在美術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之外,美術的創造性思維的啟發是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在創新型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啟發與訓練,有利于提高藝術創造能力。“一般說來,把教學分為基本型、智慧型和創新型對各學科的教學都是可行的,然而,除了滿足一般教學規律之外,不同學科有自身的教學特殊性,也就是說,產生教學三種不同形態所依托的基礎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同學科的知識來源‘知識形態’知識結構不完全一樣,更深層次地看,不同學科所蘊涵的思想方法,文化元素也大相徑庭。”1美術學科尤為對創新能力的培養,探討創新型教學意義尤為明顯。
一、強調新穎實用的教學設計創新型教學
首先要對教學設計有新意,讓學生有一個耳目一新的感受,這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開始,也是在潛移默化中刺激學生的創新細胞。一節、兩節課教學設計的創新不難,難在多節之后還有創新,這就要注意創新的實用性,不能為了教學不同而濫用了創新的手法。面具手工制作課的教學設計,通常程序可能是告訴學生所做面具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以后,教師示范,學生自己練習制作,最后講評。而具有創新特點的教學設計可能給學生多樣的面具參考與啟發,讓學生在選擇中感受到創新的樂趣。有一個老師的設計更加巧妙,在學生練習完成后,請大膽創新的學生帶上自己的面具進行表演,并且配有簡單的樂器,分為不同的角色,如此而來,這樣的教學設計新穎而且實用,學生對教學內容印象更加深刻,體會到創新帶來的成就感。
二、使用激發思考的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是不變的,教學方法是不能不變的。優秀的教師除了有淵博的知識、高超的美術技能,還需要好的教學方法。在創新型教學中,要多使用激發思考的教學方法,這是實現學生美術創作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教師參加的分組討論法就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考的方法,思考是激起創新火花的動力,很多有創新成果的人就是習慣思考的人。教師參與的討論法具備教師的引導條件,提高了討論的效率。教師在討論中可以適當的提問,問答的方法是古老而成功的教學法,“可以從孔子教導學生時算起,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當時教學活動的生動記錄,弟子的疑問通過直接的提問,孔子總能給出富有哲理的回答。近兩千年來,被人們當作人生學習的必讀范本,其中的某些內容被當作成語放到日常生活中直接引用,被奉為‘東方的圣經’”。
三、重視創新能力的訓練重視
創新能力的訓練有直接的訓練,告訴學生幾種創新的方法,并且嘗試不同方法進行有目標的練習。也可以從學習方法上進行創新能力的訓練,“建構主義學習方式和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革命。其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發展的、內在建構的、以社會和文化的方式為中介的。學習者在認知、解釋、理解世界的過程中構建自己的知識,學習者在人際互動中通過社會性的協商進行知識的社會建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各種書本以外的網絡教學資源是學生的重要知識來源。教師有選擇地為學生準備好學習資源,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發揮創新導向,有利于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多講藝術創新的實例
獨創是優秀藝術作品的重要因素,在藝術上取得開創性的成就只是少數大藝術家。也正因為創新具有難度,難度造就了價值,美術教學才十分重視創新意識的培養。歷史上優秀的藝術創新的例子往往可以令人難忘,激起學生對創新者的崇敬,更為重要的是從中學到創新的方法。比如,張旭觀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受其高超舞技的打動與啟發,創造草書的體例,就是一個開創性的藝術創新。理論的學習、經驗的積累、技藝的磨練無疑是枯燥寂寞而漫長的,創新靈感的閃現是最終的回報。藝術創新需要長期的探索總結,比如齊白石畫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畫的蝦極具標志性,用恰好處的筆墨把蝦畫到通體透明,而且有變化無窮的動態之美,宛若在清水中游動。可是有些人也發現,他畫的蝦與真實的蝦有區別,原因是在長期的藝術探索中,他將蝦的形象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精簡了蝦身,夸張了蝦頭、蝦鉗、觸須等。有人問為什么?他的答案就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創新型美術教學是高層次的教學,就像美術創新本身,完全只重視基本知識與技能就會刻板,或者過度重視創新,就會變成胡思亂想。怎樣才算剛好呢?答案還是“似與不似之間”。
作者:蔣秀召 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