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設計性實驗生物化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構建生物化學實驗開放式教學體系減少驗證性實驗
增加綜合性實驗,加入創新性、設計性實驗,除正常安排的課時外,副教授以上教師開設專題性分子生物學實驗選修課,形成了較完整的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為保障實驗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課題組在2010年編撰了“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材,2013年根據實踐要求對教材又進行了重新編撰。
2將實驗教學內容與理論教學同步
改革理論課以“糖尿病”、“肝性腦病”等七大問題為主進行PBL教學,我們在驗證性實驗的教學內容則相應增加了“激素對血糖濃度的影響”,“血清過氧化脂質測定”等內容,同時在創新性、設計性實驗引導學生制訂有關“糖原代謝”、“膽固醇、脂肪測定”等實驗方案,使學生在理論課PBL案例分析中的呈具象化,將抽象的討論內容與臨床實踐、實訓充分結合,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大大增強,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3突出創新性、設計性實驗地位,鼓勵學生提出創新、大膽的實驗設計
3.1設計性實驗的基本流程設計性實驗
又稱探索性實驗或模擬科學研究,是將眾多未知或者未全知的問題采用科學的思維方法,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自主完成的一種開放式教學實驗。它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如何利用已有資源,通過合作交流,完整地系統地解決問題。和其他醫學專業不同的是,我們特別要求全科醫學學生撰寫的實驗方案中加入相關問題社會調查報告。如進行血糖和膽固醇相關實驗時,要求學生對學校所在社區做居民血糖、血脂相關數據搜集并分析。
3.2確定創新性、設計性實驗的題目并設計
實驗方案設計性實驗項目的選擇采取由教師起草、學生討論確定的方法。保證實驗題目緊密聯系生物化學理論知識點,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且使題目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根據實驗設計在現有條件下的可行性,各組學生從其所做的多項實驗設計中分別選擇一項實施。組織學生共同參與溶液配制、試劑分裝、動物飼養、儀器調試等準備工作,并按照實驗設計開展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主要由學生自己動手,老師負責示教,給予現場指導,并協助學生完成一些關鍵步驟和難度較高的操作,實驗完畢由學生自行完成實驗報告。
3.3合理分組,建立互助學習式小組實驗體系
在每個實驗小組(5~7人)的組成上,我們借鑒體育比賽的分組方式,根據上一學期期末成績分為3組,成績較低的一組作為種子選手,他們分別從另外2組中挑選小組成員,避免各組能力不均的情況。各組通過討論確定本小組的最佳實驗方案,選取組長說明實驗方案,通過投票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
4新實驗教學體系下教學效果評估方式
一般的驗證性實驗采用實驗操作考核及實驗報告評閱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對于新實驗教學體系下,評價指標除了上述兩項之外還應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客觀的評價。因此,課題組將實驗成績的評定主要分為三方面:①基本實驗成績,包括考勤、小組討論發言情況和實驗報告的書寫等,占總成績的30%;②實驗操作,包括課程中的操作規范和最后的操作考核,占總成績的50%;③實驗方案設計占總成績的20%,實驗方案設計體現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實驗小組成員的分工合作能力,討論時的口頭表達能力均要在評分中體現。
5構建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新模式出現的問題
5.1相對來說,設計性實驗
需要充足的實驗室、實驗設備、實驗儀器和齊全的藥品、試劑等,還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心血。顯然這類實驗的實施需要加大物力、財力、人力和精力的投入,投入的增多提高了教學成本,因此,許多教師不愿涉足,造成這類實驗的開設工作進展緩慢。
5.2缺乏相關教材
綜觀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指導教材,可謂種類繁多,然而,其內容大同小異,都是以傳統的驗證性實驗項目為主,兼有少量演示性、綜合性實驗項目,設計性實驗項目很少,有針對性全科醫學的教學內容少之又少,如此的現狀也為這類實驗的開設增加了相當的難度,因此我們分別于2010年和2013年編撰了相關實驗教材。
5.3目前,大多數教師習慣采用傳統做法
普遍開展驗證性實驗,輕車熟路,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即可順利完成實驗教學任務。而設計性實驗的開設工作,不但要求教師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構思和安排,并要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多次設計和不同過程的實驗輔導,在許多方面還需要開展創新性的工作,這些問題給實驗教學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作者:張巍羅軍李妍蘆曉靜朱文赫王柳行單位:吉林醫藥學院基礎醫學院生物化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