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索側柏油松種苗和造林技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苗圃地選擇和育苗時間
選在造林地附近或周圍、交通方便且排水良好、地勢平坦、靠近水源的地方作為育苗地。個人育苗還可在房前屋后、路邊等地方。苗圃地要先整成若干小苗床,苗床寬度以不超過1m為最好,長度視地形而定,苗床之間要留出40~50cm便道,便于育苗作業,床面要保持平整,可以略底于地面,將來有利于澆灌。育苗以4月中旬為宜,最遲不要超過5月中旬。
1.2配制營養土
土壤以砂壤土為宜,當地選用生土或大茬作物的耕土,此土病菌少。將土過篩,摻入適量腐熟有機肥、殺蟲殺菌藥物充分攪拌后待用,并用3%~5%的硫酸亞鐵進行消毒。容器育苗禁忌采用馬鈴薯、茄科和十字花科菜地內的土、雜草蟲卵多的耕土作原料,更不能加入未經腐熟的有機肥料。側柏容器苗所需原料要求沒有油松嚴格,但是如果就地取土,整床裝袋,仍需用3%~5%的硫酸亞鐵進行消毒。
1.3裝容器袋
將配制好的營養土運到整好的苗床內進行裝袋,容器袋的規格以8cm×13.5cm為最佳,當地以每人每天裝5000袋為宜。一是裝袋必須裝滿;二是容器排列整齊且靠實,頂部要平,有利于澆灌且出苗齊。
1.4點籽播種
下種有2種方法:一是采用先點播籽再覆蓋草簾子后澆灌,二是采用先澆足底水再點播籽后覆蓋草簾子等。需掌握2個技術關鍵:一是播種穴不能過深,播種量每袋3~4粒,否則種子易于霉爛,影響出苗;二是點籽后覆土不可過厚,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如果點籽深度能掌握好,也可點后不用覆土。1.5育苗期管理出土前管理:催芽的種子約12~16天出齊,出土前的種子處于萌發期,需要充足水分,一定的溫度和空氣,要注意噴水調節土壤溫度,防止地表溫度過高,保證種子順利出土。如水源缺乏,可采用覆蓋的方法,這樣可減少噴水次數,利于保墑。覆蓋物最好用草簾子。出土后管理:幼苗出齊或出苗85%以上時,可以陸續撤除覆蓋物;為防止苗木猝倒病的發生,可以用1%~3%硫酸亞鐵液和五氯硝基苯、多菌靈等殺菌藥交替噴施,間隔期以1周為好,不宜過多或過少。撤除覆蓋物后就可以拔草,第1次一定要拔凈。為減輕雜草危害,針葉類苗木也可以用乙氧氟草醚等在播種后萌芽前均勻噴施進行除草,這樣有利于減少用工量.但噴施前一定要按照使用說明操作(非帶殼或帶種皮出土的播后苗前禁用)。不用除草劑的要在草拔凈后用細竹竿或軟木條做成弓型的架,覆蓋遮陽網,這樣既保持了濕度,又可以防止鳥類啄食籽殼造成危害,遮陽網可以一直用到夏季高溫過后,以后的管理主要是澆灌、拔草、打藥和施肥等。
2造林技術
2.1整地
在砍過灌的地類中,采用穴狀整地方式,穴的排列呈三角形,標準為50cm×40cm×40cm,里低外高,外沿用生土圍成10cm×20cm的土埂,打實、拍光,穴內熟土回填,生土圍埂。
2.2栽植采用植苗造林方法
初植密度根據陜DB《陜西省造林技術標準》,一般為油松111株/667m2、側柏222株/667m2。植苗后,為達到提高地溫和保墑的目的,應根據土壤墑情決定是否鋪膜。鋪膜要求:四周高,中心漏斗形,以利于雨水集中,樹干部位蓄墑,地膜要鋪展,四邊要用土壓實,不漏風。
2.3造林季節
在耀州區一般在春、秋2季均可造林,也可在雨季進行。油松容器苗以2年生苗或3年生苗造林效果好,不建議使用1年或4年生容器苗;側柏容器苗以2年生苗為好,不建議使用1年或3年容器生苗。移植容器苗以1年或2年生苗為好。
2.4造林時應注意的2個問題
(1)起苗前應注意的問題。起苗前一定要澆足水,使容器袋保持濕潤,1天后土壤利于操作時,即可起苗,這是保證苗木成活的關鍵措施,其作用主要有2個方面:一是有利于容器中的水分保持穩定,延長抗御干旱的時間;二是在運送和造林過程中,容器袋內基質不易破碎撒落。
(2)起苗時要注意保護根系、頂芽。起苗時,盡量用鐵锨沿容器下部水平鏟斷,把苗木起出。不能用手直接拔苗,以免拔斷苗木的根系,并盡量避免對苗木頂芽的傷害,造林盡量用健壯的單株容器苗造林,不能選用雙株、多株容器苗或弱苗、病苗上山造林。
作者:李英邱根陽單位:銅川市耀州區國有高爾塬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