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龍眼栽培論文:龍眼生長規律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黃鳳珠朱建華彭宏祥李鴻莉李冬波徐寧秦獻泉陸貴鋒作者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結果與分析
1)新根的年生長量
兩年的觀察發現,四季蜜龍眼出現在玻璃觀察面上的新根呈乳白色,隨后漸漸轉為黃白色,至粗根時變為黃褐色。在不同土層中,新根數量和長度均有差異:0~20cm的上層土壤中,新根總數量占全年新根總數的42.0%,總長度占全年新根總長度的41.0%;在20~40cm的土層內,新根總數量占全年新根總數的58.0%,總長度占全年新根總長度的59.0%(表1)。
2)新根年周期生長動態變化
0~20cm和20~40cm的土層中,新根數量和新根長度生長量的變化動態基本相同,新根的生長在年周期中有兩次生長高峰(圖1和圖2)。根系的初始生長期大多集中在1月下旬,但量很少;到2月下旬后,新根生長加快,于3月下旬~4月下旬出現第1次根系生長高峰,新根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層內,新根的總數量占全年新根總數的26.8%,20~40cm土層新根的總數量占全年新根總數的11.2%。第2次生長高峰出現在7月下旬~9月中旬,0~20cm土層內,新根的數量占全年新根總數的35.4%,20~40cm土層新根的數量占全年新根總數的34.9%(表1)。直到12月后,20~40cm土層內根系仍有少量生長。
2新梢年周期生長動態變化
四季蜜龍眼在自然生長條件下一年可進行多次開花結果,每次新梢充分老熟后都可分化為花芽,接著開花、結果。但進行產期調節栽培的四季蜜龍眼的新梢生長動態是不一樣的。調查發現,進行產期調節栽培的四季蜜龍眼在一年中新梢生長出現兩次高峰期,2009年3月上中旬進行短截修剪后,下旬開始萌芽,經7d左右的緩慢生長后,于3月底出現新梢生長高峰;第2次新梢生長高峰出現在5月上旬,從5月上旬持續到5月底,新梢生長迅速,其生長量占全年生長量的43.6%。6月上中旬新梢生長量達到最大,其生長量占全年生長量的48.8%,從5月下旬~6月上旬為新梢緩慢生長期,之后開始轉綠老熟,并逐漸增粗,進入可調控成花的狀態(表2)。
3四季蜜龍眼開花及果實發育狀況
6月上中旬進行成花調控,7月初抽出花穗,7月上中旬開花,7月下旬謝花,7月底~8月初為果實并粒期,9月中旬以后果皮開始轉黃,10月上旬種皮轉淺紅色,10月下旬種皮呈黑色,之后果肉迅速增厚,11月上旬果皮呈黃褐色帶灰色網紋,11月上中旬果實開始成熟。從謝花到果實成熟歷時大約110d。
4根系生長與土壤溫度的關系
根系在1月下旬開始活動,此期地表下25cm土層的平均土溫只有13.1℃,生長緩慢;3月上中旬地溫升高到18℃左右,根系生長加快,3月下旬,根系生長旺盛,新根生長量加大,根系第1次生長高峰出現在3月下旬~4月下旬,此時土溫達到20℃以上;第2次生長高峰出現在7月下旬~9月中旬,此時土壤溫度在28~29℃,適合根系生長。可見,龍眼根系的生長活動與土壤溫度有密切關系,當土溫升高到一定溫度時,根系才開始生長,20℃以上根系生長進入高峰期(圖3)。
5新梢和果實生長與氣溫的關系
氣溫和土壤溫度有著相同的變化趨勢。新梢生長第1次高峰期出現在3月底,平均氣溫22.7℃,最高氣溫28.3℃;新梢第2次生長高峰期出現在5月上旬并持續至5月下旬,平均氣溫在25℃以上,最高氣溫為33.7℃(圖4)。可見,當平均氣溫在25℃以上,最高氣溫為30℃左右時,龍眼新梢生長量最大。
討論
根系是果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調控根系來達到調控植株的地上部生長,根系對于果樹生長發育和果實產量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發現,產期調節栽培條件下的四季蜜龍眼根系生長與地上部生長有著密切關系,其新梢生長、果實生長和根系的生長有交替現象。2月下旬溫度升高后根系生長加快,3月下旬~4月下旬是根系生長的第1次高峰期,此期也是新梢加速生長的第1次高峰期,有一小段時間的交替。5~7月中旬根系生長相對緩慢,此期包括新梢生長的第2次高峰期、新梢轉綠老熟以及開花,需要根系貯存的養分供應其生長。根系生長的第2次高峰期在7月下旬~9月中旬,正是四季蜜龍眼座果初期以及果實膨大的時期,根系生長高峰期的營養物質主要依靠地上部新梢的功能葉供應,而大量發生的根系又能為地上部新梢和果實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礦質營養和激素。新根的第1、2次生長高峰期正值地上部新梢生長、開花結果、果實發育時期,對營養競爭激烈。同時,果實快速增長又主要以葉片同化物質作為營養供應來源。根系生長的第1次高峰期,也是新梢生長的第1次高峰期,期間有一小段時間的交替。根系生長的第2次高峰期7月下旬~9月中旬正是四季蜜龍眼座果初期以及果實膨大的時期,三者之間存在相互促進作用。因此,如能在8月上旬前追肥,將對減緩上述矛盾、提高單果重以及產量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發現,龍眼根系的生長活動與土壤溫度有密切關系,當地溫升高到一定溫度時,根系才開始生長,當土壤溫度達到20℃以上,根系生長進入高峰期。這與宋鋒惠等(2010)研究的紅棗根系生長與地上部生長的相互關系,認為紅棗發根高峰時期,地下20cm土壤溫度為20.8℃的結果一致。眾多學者認為氣溫對龍眼開花、授粉受精和坐果影響較大(李建光等,2000;石堯清和彭成績,2002)。產期調節栽培條件下的四季蜜龍眼7月初抽出花穗,7月上中旬開花,此時平均氣溫為31℃,最高氣溫達35℃,氣溫多處于30~35℃,坐果率仍達到20%以上,也許是夏季高溫條件下生長發育的花穗形成了對高溫的適應能力,也可能是熱帶型龍眼自身的遺傳特性適應于較高的溫度條件(朱建華等,2010)。果實膨大期處于高溫多雨的季節,氣溫大都在35℃左右,適合果實的生長,果肉生長期是在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此時晝夜溫差較大,白天的溫度有時達到25℃以上,適合果肉的生長以及養分的積累。常綠果樹的地下部與地上部存在著相互營養、交替生長、形態對稱、生勢平衡、菌根作用和激素調控等多種關系,在生產實踐中,可以通過綜合的栽培技術來調控其平衡關系,達到果樹早結和豐產優質的目的。
結論
(1)四季蜜龍眼新根生長在一年中有兩次高峰期,新根長度與新根數量的生長動態變化基本相似。(2)新梢加長在一年中也有兩次生長高峰。(3)四季蜜龍眼根系的生長活動與土壤溫度有密切關系。(4)當平均氣溫在25℃以上,最高氣溫在30℃左右時,龍眼新梢的生長量大。(5)產期調節栽培下的四季蜜龍眼的新梢、果實和根系的生長有交替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