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森林資源動態思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森林是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加強森林資源監測,掌握過去一定時期森林資源的動態變化,既是對以往林業各項生態工程的投人和森林經營管理水平進行分析評價,也是對調查區生態環境變化進行評估,更是未來編制林業規劃,制定一系列林業方針、政策的重要依據。
1阿爾山林業局自然現狀
阿爾山林業局是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開發最早的林區。位于內蒙古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屬于寒溫帶濕潤區。境內眾多河流,屬于兩大水系,即額爾古納水系和嫩江水系。主要河流有3條,哈拉哈河、伊敏河屬額爾古納河水系;柴河屬嫩江水系。主要土壤類型有寒溫帶條件下形成的棕色針葉林土,中溫帶冷濕條件下形成的灰色森林土,集水低地條件下形成的草甸土、沼澤土和主要受地形部位等影響的地帶性不明顯的石質土等5大土類。地質結構以花崗巖為主,地下礦藏有石灰石、大理石分布。阿爾山林業局森林植被類型屬寒溫帶針闊混交林帶,森林植被主要由西伯利亞植物區系植被構成,并有蒙古植物區系植物成分。
2阿爾山林業局森林資源現狀
總土地面積為483861.Ohm,其中,林地面積483525.3hm。,占總土地面積的99.99/6;非林業用地面積335.7hm2,占總土地面積的0.1。按權屬分為國有和集體。其中,國有面積為482494.3hm,占總土地面積的99.7;集體面積為1031.Ohm。,占總土地面積的0.2。
2.1林地資源現狀
有林地面積380703.2hm,占林地面積的78.7;疏林地面積7227.3hm,占林地面積的1.5;灌木林地面積7373.3hm,占林地面積的1.5%;未成林造林地面積7527.3hm,占林地面積的1.6;苗圃地面積243.4hm,占林地面積的1.5;無立木林地面積9267.Ohm,占林地面積的1.9;宜林地面積10261.Ohm,占林地面積的3.2;輔助生產林地面積60922.8hm。,占林地面積的11.59/6。
2.2森林蓄積現狀
阿爾山林業局活立木蓄積量為28261387.1m3。其中,有林地蓄積量26900430.1m。,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95.2;疏林蓄積量93268.Oma,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0.3;散生木蓄積量1267228.0m3,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4.5;四旁樹蓄積量為461.Om3。
2.3按起源分布
阿爾山林業局天然林面積333417.9hrn2,蓄積量22007323.Om。;人工林面積69413.2hm,蓄積量4986375.1m。。
2.4按森林類別分布
阿爾山林業局國家級公益林面積143646.7hm、蓄積量8608756.5m。,其它公益林面積179708.8hm、蓄積量9322669.1m。,商品林面積160169.8hm、蓄積量1032996l_5m。。
3森林資源動態分析
根據阿爾山林業局1999年和2009年的森林資源規劃調查資料,對比分析阿爾山林業局近10a的森林資源變化情況。阿爾山林業局總土地面積483861.Ohm。,與上期調查面積一致。林地面積483525.3hm。,與上期483861.Ohm相比,減少了335.7hm,減少原因為各類建設及旅游業開發等征占用林地所致。
3.1林地面積變化情況
有林地面積比上期增加358]4.2hm。;疏林地面積比上期增加3533.3hm。;灌木林地面積比上期增加7373.3hm。;未成林造林地面積比上期減少4128.7hm;苗圃地面積比上期增加183.4hm。;無立木林地面積比上期減少2269hm;宜林地面積比上期減少38560hm。;輔助生產林地面積比上期減少2282.2hm,詳見表1。表11999年和2009年阿爾山林業局林地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hmz有林地疏林地苗圃地立主宜林地主1999年344889.03694.011656.060.011536.048821.063205.02009年380703.27227.37373.37527.3243.49267.0]0261.060922.8差值35814.23633.37373.3—4128.7183.4-2269.~38560.2282.2有林地、疏林地面積增加的原因是上經理期的未成林造林地自然生長郁閉成林,部分疏林地由于天然更新達到有林地標準;部分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其它無立木林地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達到有林地標準;部分宜林荒山荒地經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達到有林地標準;由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封山育林措施,天然更新良好的宜林荒山荒地達到有林地標準;部分宜林荒山荒地經天然更新達到疏林地標準。灌木林地面積增加,輔助生產林地面積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兩次調查技術標準不同,新增灌木林地;由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封山育林措施,部分沼澤地、難利用地等輔助生產林地達到灌木林地標準。未成林造林地面積減少的原因,是2007年遭受旱災,部分未成林干旱死亡.未成林地面積減少;部分未成林地經過10a的自然生長,達到了有林地標準。苗圃地面積增加的原因是在蘇呼河林場新增加了1個苗圃,阿爾IlJ林場、伊爾施林場分別對苗圃進行了擴建。無立木林地和宜林地面積減少的原因是部分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經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達到有林地或未成林造林地標準部分宜林地經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或天然更新達到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或無立木林地標準.
3.2森林、林木蓄積變化情況
阿爾lJJ林業局活立木蓄積增加了6762193.1m。,有林地蓄積量比上期增加7043242.1m。;疏林地蓄積比上期增加37804m。;四旁樹蓄積減少42m。;散生木蓄積量比上期減少318811.0m“,詳見表2。表2阿爾山林業局1999年和2oO9年森林、林木蓄積變化情況單位:m0主要原因是由于有林地面積的增加,使得有林地蓄積量增加及有林地自然生長;經過生長使得林分中部分幼樹達到起測直徑,增加了林分蓄積;疏林地蓄積量增加,從而導致活立木蓄積增加。
3.3森林覆蓋率變化
由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更新和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使林業局的森林覆蓋率由1999年的7】.3增加到79.5,增加了8.2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的變化體現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的成效。新增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地,也是森林覆蓋率增加的另一原因。
4今后森林資源經營趨勢及建議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阿爾山林業局近10a的發展趨勢是好的,林業資源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演替的,生態功能在不斷地完善?,F結合阿爾山林業局兩期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數據,對林業局森林資源今后經營趨勢作以簡單的闡述,并對林業局今后森林經營管理工作提出建議,僅供參考。
4.1今后森林資源經營趨勢
①森林資源將穩步增長,繼續保持森林面積和蓄積雙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18年,能夠實現森林覆蓋率持續上升的目標。②隨著各項林業工程建設的實施和對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強,森林經營管理逐步規范化、科學化,工程造林比重將明顯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將達到初步改善。③人J二造林更新將仍是維護森林面積穩定和持續增長的重要保障,人工林面積在森林面積中的比重將逐步增加隨著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分區突破戰略的實施.森林資源的消耗將得到有效控制。④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林業1二作的首要侄務.森林資源中防護林的比重將隨分類區劃的落實和林種結構調整達到明顯提高.然林資源將基本得到恢復。
4.2森林經營建議
①阿爾山林業局有林地面積、蓄積和森林覆蓋率均呈現出增長的局面。林業局要以天然林保護工程及生態功能區為契機,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和當地區位優勢推進生態環境修復和重建,發展與資源環境相適宜的產業結構,深化林權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②近成過熟林資源數量有限,應大力培育后備森林資源。③充分發揮森林生態效益,走林業可持續發展之路。④合理開發利用林下資源,對林下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堅持合理規劃,杜絕開發利用中的短期行為,避免林下資源在開發利用中遭到破壞。在開發中要充分考慮資源的合理采收量與資源更新、繁殖能力,使資源始終處于良性循環利用的最佳狀態。⑤在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原則,正確處理好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關系,避免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