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歷史
職業生涯規劃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在本國的教育中推廣和實施。進入80年代,生涯規劃開始發展出多種理論,并成為了現代教育和心理輔導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流行的幾種生涯發展理論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以各自成長成為一套獨立的理論體系,如:強調發展歷程論將人生歷程視為是由一個階段轉向另一個階段;強調決策歷程論則注重于分析職業選擇歷程中的元素與步驟;強調個人特質論著重于心理需求與特質對職業選擇的影響;職業發展論則關注自我概念的發展、職業印象、結構考慮、性別角色、社會地位與個人特質等因素;社會認知職業生涯理論偏向于把職業生涯選擇看過是自我概念和環境中學習經驗交互作用的結果。目前,較為主流的是社會認知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然而在我國,職業規劃這一學科的興起只是近幾年開始的,并未趕上國外的發展速度,許多高校的師生對其還沒有足夠重視,因此,生涯規劃的內容、方法、途徑還沒有被系統深入的了解。可見,生涯規劃是我國高校教育中需要擴展和研究的新課題。
二、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從大一的懵懂,到大四逐漸清晰,在個人探索的道路上,每位學生都會找到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和安排。筆者經過調查發現,大學畢業時學生對人生目標的清晰程度遠遠超過大學入學時期。大部分大學生畢業之后會進入社會投入到工作崗位中,開始其職業生涯。一份良好完整并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他們更精準地評估自己的現實條件與人生目標之間的距離,做出更加實際、更加可行、詳細的計劃,為其接下來的路設置了路燈。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具有重要意義。不難看出,良好科學符合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提高學生的就業力。就業力是指學生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應聘能力及心理素質等等。越早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訓練,學生就能夠越早地尋找并意識到自己的目標,并根據個人優勢劣勢進行評估,制定出合理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從而尋找到切實可行的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方法和路徑。
三、培養高素質的就業指導
教師隊伍每一份規劃需要深入了解一個學生,都是適合于單個學生的獨有的分析。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兩份完全相同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人生閱歷、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大量的社會實踐渠道等綜合素質,是一門及理論性與實踐性與一體的綜合課程,不是學校隨便指派一些教學任務不重的教師兼職開展就可以輕松完成的。教育部于2003年提出學校要將學生學費的1%用于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需按與學生1:500的比例配備專職的就業指導人員。目前許多高校在人員配置上遠遠未達到教育部的要求。學校相關領導需要對這樣的現象引起足夠重視,對相關教師隊伍進行建設,及時彌補當前由于師資力量不足而導致的就業指導工作上的缺憾。大學生是祖國發展的主力軍,其接受了高等教育、進入工作崗位,將會創造出令人驚訝的財富。然而就職的崗位對其實現個人人生目標沒有幫助,在一個崗位或在工作領域很難做出卓越貢獻,對其本人來說也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個體需要盡早找到切合自己人生目標的職業方向,并對其可能擁有的職業生涯進行科學規劃。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高校應注意培養一批高素質、高能力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進行計劃,使其系統的、有安排的進行,幫助學生準確、快速、輕松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努力方向。
作者:徐潔單位:西安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