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不夠深入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學期間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非常有必要,然而事實上,在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上,社會、學校、學生認識不夠。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把社會實踐活動當作一項任務,總是敷衍了事。對于學校來說,很多校領導認為社會實踐活動不如教學實踐重要。基于多種因素,需要社會、學校、學生提高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和重視。
1.2內容比較單調目前,很多高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是脫離實際就是流于形式。一部分學校花費大量經費打著社會實踐的旗子到處游山玩水;還有一些高校是為了完成相關部門的指示,被動地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有些高校在確定社會實踐主題時,時代感很強,然而實際上內容卻風馬不相及。1.3社會實踐缺乏科學的指導在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時,缺少科學專業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由于學生接觸社會機會少,就需要學校和老師的幫助與指導。在學生確定實踐內容或實踐活動主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幫助指導,并與學生一起深入實踐、解決問題。
2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提升的策略
2.1提高活動組織者和參與者的思想認識能否開展好社會實踐活動,首先取決于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只有全面提高組織者與參與者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才能真正發揮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1)提高高校對社會實踐活動的思想認識。摒棄落后思想意識,徹底打破重規模、重宣傳、輕過程、輕實效觀念,要將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作為社會實踐活動的首要目標。統一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組織者和參與者思想意識,明確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目標要求,真正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放在重要地位,視社會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同等重要,以達到高校育人目標,從課程安排、學分設置、經費比例上給予大力支持,確保社會實踐活動符合學生專業要求,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切實滿足社會發展對全面人才的需要。
(2)從大學生本人層面提升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大學社會實踐不能僅僅是大學生與社會的單邊交流,學校也要相應的為學生提供引導,使學生認識到社會實踐的作用,以及當前社會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其自身也要存在一些危機感,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強化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加強動手實踐的能力,用陽光、向上的心態,主動投入到社會的大環境中,在社會中使自己的品質得到磨練,綜合能力得以提升,為適應日后的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2.2不斷深化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和內容當前,隨著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要求日漸提高,企業皆需要全面復合型的高科技人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應緊隨時代步伐,對社會實踐的內容不斷充實,形式不斷創新,構建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機制,以確保社會實踐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型人才。
(1)開拓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在過去,社會實踐的開展形式多為社會調查、文藝演出等,形式較為單一,高校應立足于大學生的專業,將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相結合,將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向科技、文化、環保的方向發展,形成新的社會實踐形式。與此同時,要不斷摸索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有效方法,做到前期調研、中期開展、后期跟蹤的全程服務,在服務時,應全力服務好某個環節,不能全部都抓,卻又不能全部顧及。
(2)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應立足于大學生的專業特點。社會活動應與地方企業所需相適應,并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醫學專業的學生應側重于開展醫療知識普及相關的活動,實施義診等活動。此外,對于臨近畢業的學生可以進行就業實踐等活動,為日后進入社會提前熱身。
2.3要強化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管理高校應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學體系中,從制度層面對社會實踐從目標、內容到考評等進行約束、管理,并加強執行的力度。社會實踐過程中,各部門應互通有無,設立專人進行組織管理,并安排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監督學生社會實踐實施的效果。與此同時,高校應為社會實踐活動提供經費支持,開拓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將社會實踐與地方經濟相關聯,在提升大學生個人能力的同時,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助力。
3結論
綜上所述,根據時代的發展,社會和企業對高校人才輸出的要求日益提高,面對我國建設的長期目標、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同時也迎來了很多機遇。地方高校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應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樹立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能夠快速適應,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
作者:郭音單位:渭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