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有企業股權激勵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國企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數量也顯著增加,但和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在數量增速、質量等方面進程相對緩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先分析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必要性,然后對國有企業股權激勵的現狀進行概述,進而分析了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性地提出建議。
關鍵詞:股權激勵;國有企業;國企混改
引言
根據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來看,股權激勵對于解決委托問題、提高企業經營業績等有著積極作用。借鑒國外經驗,我國自2006年中國證監會頒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等法規后,也踏上了股權激勵的探索之路。現如今,股權激勵在我國已進入了高速增長的階段,如何推動國有企業股權激勵的有效實施也備受關注。本文的意義在于通過分析股權激勵的必要性及問題,以更好地發揮股權激勵作用。
一、國有企業股權激勵的必要性
國有企業改革要求釋放企業發展活力,提高國企經濟效益。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要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工具。股權激勵作為工具之一,能在經營效率提高、競爭力增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國有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有其必要性。
(一)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創新是我國經濟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股權激勵有助于促進企業創新。通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使得股東與管理層的利益更趨于一致,管理者更重視公司的長遠發展,便需要通過創新來使企業獲得持久穩定的競爭力。管理層創新意愿和動力得到了提高,能促進公司新產品的研發和專利申請,提高公司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相較于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僅借助股權激勵制度對企業創新的作用有限,還應引入相關制度保障,以充分發揮股權激勵對于促進創新的作用。
(二)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員工積極性。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它能促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開展。因為公司價值是由人創造的,只有充分激發員工的動力,才能使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工作,從而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通過制定合理的激勵計劃方案,使得員工能夠參與企業分配,提高激勵對象的積極性和忠誠度;優化人才的內部結構,減少人員流失率,使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發展的動力。而且股權激勵能夠緩解企業的薪酬成本,減少現階段的現金流出,從而提高企業的業績。在國企混改的背景下,股權激勵能幫助國有企業培養和留住核心人才,向市場化順利轉型。
(三)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引導限制管理者行為。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能正確引導管理者,限制其做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現代企業由于所有者與經營者目標利益不一致、信息非對稱等因素,兩權分離造成問題的產生。通過實施股權激勵,能起到約束和激勵的雙重效果,使得管理者將個人利益與公司整體利益相結合,重視公司的長遠發展,防止短期行為,抑制其濫用公司資產行為;通過對行權條件的限制,能督促管理者更努力地工作,以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財富縮水等損失。在國有企業中,能緩解管理者因權力過大不合理配置國有資產、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
二、國有企業股權激勵的現狀
(一)國有企業股權激勵實施規模。自2010年以來,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數量一直在高速增長。2019年由于宏觀經濟形勢嚴峻,市場整體持觀望態度,A股股權激勵公告數量十年來首次回落,共337個,同比下跌17.60%,但總體上依然保持上升態勢。越來越多A股上市公司認識到制定長期激勵機制的必要性,股權激勵計劃已成為常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數量也顯著增加,2019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布了49個股權激勵計劃,占比14.54%。隨著國企混改的進程加快,實施股權激勵的國有企業數量在穩步提升,說明股權激勵成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機制。
(二)國有企業股權激勵行業分布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為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中股權激勵計劃數量最多的行業,共221項,占全行業65.58%。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45項激勵計劃占據制造業榜首。屬于制造業的國有上市企業共實施20項股權激勵計劃,占比40.81%。實施股權激勵的企業多為技術和資本密集型、充分競爭的企業。因為一方面該行業本身上市公司體量最大,另一方面因為這類企業對核心人才的需求日益攀升,所以吸引并留住核心人才尤為重要。股權激勵有助于吸引并留住核心人才,所以國有企業股權激勵的行業分布較為合理。
(三)國有企業股權激勵方式選擇我國上市公司傾向于采用限制性股票方式,2019年有198個企業選擇限制性股票,占比58.75%。因為在股票價格下跌時,管理層更有意愿和動力去提升公司的股價,對激勵對象的激勵作用更強。我國國有上市企業股權激勵的方式有限制性股票、期權和員工持股計劃,占比分別為40%、34%和26%。這說明在激勵方式的選擇上我國企業相對保守,并更傾向于建立長期的、更為嚴格的激勵模式。
三、國有企業股權激勵存在的問題
根據國外發達國家上市公司的經驗來看,實施股權激勵對公司的發展是積極且有成效的。然而,在我國由于實踐的時間較短,經驗有限,理論不夠豐富,在上市公司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如在激勵對象的選擇、行權條件的設置上。國有企業由于其特殊的產權性質、體系和管理方式,使得國有企業股權激勵還存在如下問題。
(一)股權激勵限制條件多。1.業績水平要求高。《管理辦法》中規定,只有在同行業或同市場內,業績水平穩定在均值以上甚至是行業領先地位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才能夠通過激勵計劃的審批。關于業績水平的評價體系,要求必須是多指標、多維度的綜合考評體系。以上兩點對于一些業績狀況不佳,但正在尋求轉型或正在轉型之路上的國有企業來說,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嘗試。2.審批環節復雜。對于民營上市公司來說,執行激勵計劃只需通過股東大會批準即可。而國有企業在滿足業績考核后,還要面臨更為復雜的審批和監管環節。在經過股東大會的批準后,要受到國有控股股東、國資委和政府機關諸多方面的審查和監管。出于對國有資產安全和國企發展的考慮,以上兩個條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為國有企業實施股權激勵設置了較高的門檻,打擊了一些企業的積極性,可考慮在今后逐步發展完善的基礎上,適當放寬限制。
(二)對經營者監督約束機制薄弱。因為我國國有企業公司股權結構中存在股權過于集中的問題,公司治理機制不夠合理,董事會運作不夠規范,監事會監督職權有限,因而對經營者的監督約束機制薄弱,制約了股權激勵計劃實施的有效性,具體表現如下:1.容易引發道德風險限制性股票是我國國有企業最傾向的激勵工具,對于一些監管缺位的國有企業,便容易引發道德風險。在股權激勵計劃的設計和實施環節,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通過盈余管理和利潤操縱干預獲得條件的設計或達到獲得條件;在授予日附近,管理者可以通過利好消息或借助財務手段操縱公司股票市價,以牟取更高的利益。2.出現內部人控制在國有上市企業中,如果董事會、監事會對于經理人的約束不夠可能會出現嚴重“內部人控制”現象,極大地降低了股權激勵的有效性。經理人能通過控制股權激勵的設計和實施環節,如壓低獲得回報的條件或者提高獲得的回報幅度,使得股權激勵變為福利型激勵方案,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三)資本市場有效性低。股權激勵作為一種外部市場化的激勵手段,它的有效性不僅依賴于公司內部業績提升的水平,和外部市場的表現也相關。我國資本市場目前處于弱勢有效市場,具體表現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市場監管力度有限。資本市場有效性不足使得公司價值不能完全體現在股票價格中,則無法真實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經理層的經營積極性,與股票價格密切相關的股票期權對經理層也無法起到激勵作用。
(四)經理人市場競爭不足。競爭性的經理人市場是股權激勵有效實施保障之一。在我國國有企業經理人市場的競爭性缺乏除了資本市場共性原因之外,還與我國國企體制有關。在對經理人功能的認識上,存在“官本位”和行政慣性,未能完全接受契約化、職業化的市場規則;在個人晉升上,不完全和績效掛鉤,還與政治因素有關,績效考核體系不全面;管理層存在隱性“非貨幣福利”和灰色收入,職業穩定性高、市場壓力小,因此完成激勵目標的動力不足,從而制約了股權激勵的有效性。
四、對國有企業股權激勵的建議
(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截至2019年末,我國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已取得積極成效。“雙百企業”中有41.55%在本級層面開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19%實施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在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雙百企業”已率先取得突破。但從進展上看,在覆蓋面和具體細則上仍要下功夫、抓整改。接下來,要繼續深化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在公司治理機制上,要進一步落實董事會重大職權的授予;在經理人的選聘上,減少行政干預,推行契約化、職業化管理;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鼓勵推動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機制的建立,釋放企業發展活力。考慮到國有企業的特殊性質,還要兼顧激勵政策的公平性,更大范圍上調動員工積極性;在改革的過程中要歸納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在更多的國有企業間進行推廣,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圍。
(二)推動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完善監督體系建設。推動國有資本的市場化運作,能提高國有資本的運作效率,以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要以市場化運營為目標,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在授權方式上,減少政府、監管部門的直接管理,注重考核和評價功能。在運營模式上,運營公司以管資本的方式管理企業,行使相應職責;同時在市場化運作過程中,重點要嚴防國有資產的流失,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在內部形成常態化監督,明確監事會對于國有資本的監督職責,發揮監事會作用。設立獨立董事,對管理層進行制衡監督。外部通過紀檢、監管部門、巡視等共同監察國有資本的投資運營動態。公司自身還應及時、主動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接受大眾監督。
(三)培育有效的資本市場,加強外部監管力度。建立有效的資本市場能降低國有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所帶來的風險,為公司提供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而且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能使得公司股價更符合企業的經營情況,提高管理層努力經營的意愿。因此,一方面,我國要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構建場外區域性的資本市場,彌補民間資本配置不足。推進中小板和創業板建設,為科技型高成長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防范和優化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培育有效的資本市場要加強外部監管。在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體系方面要進一步完善,以約束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同時,要強化和明確監管部門職能范圍,加強部門間的協調合作,更好地配合完成監管工作。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中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助于提高企業業績,穩定并激勵人才。為了更好地發揮股權激勵計劃作用,應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完善監督體系建設;培育有效的資本市場,加強外部監管力度。財
參考文獻
[1]田軒,孟清揚.股權激勵計劃能促進企業創新嗎[J].南開管理評論,2018(03):176–190.
[2]張祺.我國國有企業股權激勵機制研究[J].財會研究,2015(09):67–70.
[3]周志偉.國有資產投資中的風險防范[J].現代國企研究,2016(04):35+37.
[4]許召元,張文魁.國企改革對經濟增速的提振效應研究[J].經濟研究,2015(04):122–135.
作者:張辰瑜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