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興起的“中國式穿衣哲學”
在重大的國事活動中,中國傳統文化的展示總是令國人無比自豪。在世界矚目的北京奧運會上,世人再一次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素凈、典雅的“青花瓷”禮儀服融入繁復的西式剪裁后,被稱為“會行走的陶瓷”,使青花瓷的美不僅僅存在于收藏家的閣樓,而是穿在了人們身上,伴著時尚優雅的腳步搖曳生姿。事實上,中國結、泥塑、京劇臉譜、皮影、剪紙等,中國古老的文化元素都可成為現代設計的源泉。人類走過幾千年的文明歷程,服飾的形態也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在今天這個崇尚自然、自由、時尚的個性時代,一種關注人內心且具有東方傳統文化氣質的“本體設計”風潮正悄然回歸。一種環保、綠色、品位、健康的全新“中國式穿衣哲學”已開始融入人們的生活。不粉飾、不張揚、不做作、不奢華、簡約而輕松,如躺在靜謐的院中仰望蒼茫的月色,找尋生命的真諦,特立獨行但與心相通。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服裝設計創意的啟發與思考
在具有影響力的服裝設計專業大賽中,以傳統元素為題材的設計作品從不缺席。越來越多的大賽開始關注中國傳統設計元素如以“游‘元’驚夢”為主題的中華內衣元素創新設計大賽、以“時尚黔顏”為主題的2011中國(貴州)民族服裝設計大賽等,神秘的中國元素已成為各大服裝專業賽事的不變主題。盡管時代和生活環境的差異帶來了審美和表達方式的不同,但這并不能阻止傳統文化給現代設計帶來的靈感。發揚傳統文化自然質樸的風格等內在精神,可使服裝的價值不僅滿足于功能性及審美,而更注重對人們生活方式的表達與追求。因為在服裝設計中,只有具有某種共同的東西,才能與人們的內心渴求一致,才會在某些瞬間擊中人們的心靈,產生共鳴。一種吻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創意—環保—時尚”的現代服裝設計理念已孕育而生。
1.無聲而鮮活的表達形式——服飾紋樣的取材
中國傳統服飾紋樣的取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花鳥蟲魚、飛禽走獸,或賦予其某種寓意,或從形式美角度出發,不論是反映官員地位的文官繡禽、武官繡獸,帝制時代服飾上表示等級的“十二章紋”,還是出現在百姓生活中的福祿壽禧、如意紋、魚紋、萬字紋等,都是時代的記錄器,貫穿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發展,凝聚著一個時期的藝術審美觀,演繹著具有中國特色的神奇故事。傳統民間紋樣在今天依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在國際上,很多時尚大品牌的靈感源中都有東方傳統元素的影子,無論是AlexanderMcQueen、JeanPaulGaultier還是Chanel,華麗的織錦刺繡紋樣被大品牌廣泛運用在了晚裝的制作上,亦中亦西,別致有趣。而設計師勞倫斯許極具中國風情的龍圖服,使得原本柔媚性感的禮服顯得恢弘大氣。銷售火爆的現代網絡店商品牌“裂帛”服飾,亦是從傳統語言中提取素材,它的起源可追溯到苗族奶奶的手繡,其充滿獨特民族魅力的紋樣充分表達著人們的生活情趣,挖掘著人們心底的記憶,用服飾延伸著自身的文化。
2.師法自然、大氣隨意的形態——服裝整體及局部造型的設計
中國傳統服飾風格舒展流暢,偏重線的造型,以線韻傳神韻。其遮蓋與忽略人體特征,不以塑造人體體型為主,而是營造一種人體與自然的統一,通過寬衣大袖營造出的空間,將自己融入天地自然。而這正與現代人追求廓形舒適自然、無拘無束的心態相統一,因而現代設計應注重在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取其“形”、寓其“意”、傳其“神”。本土品牌“例外”便是一個典范,崇尚對身體沒有拘束的服裝,對心靈也就沒有拘束。其寬大自由的外形隨意而自在,每件服裝都有一個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讓人們在穿用服裝的同時,也可感受作品與文化。此外,中國文化的“餡”、西式的“殼”已成為了很多大品牌服裝設計師的必勝法寶。在國際時裝界廣為人稱道的品牌“夏姿陳”,就以華夏的新姿態在歐洲市場打開了一片自己的天地。翻開中國服裝史,傳統服飾擅長師法自然,如馬蹄袖、云肩都是古人在服飾上模仿、借鑒自然的產物。大自然給設計師提供了無窮的創造源泉,因而設計師借鑒、模仿自然界的物態特征,運用現代時尚設計手法巧妙地對其進行圖形轉化和處理,在服裝造型設計與自然造物之間尋求一種內在的、合理的藝術結合,以順應備受壓力下疲憊的現代人渴望回歸自然的愿望,如“裂帛”服飾以西式衛衣和中國傳統相結合的虎頭帽衛衣,郭培玫瑰坊的“童夢奇緣”“中國新娘”中的花盆底、馬蹄袖,“龍的故事”中的披領、燈籠袖的運用,都讓人強烈地感受到其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
3.找尋離心靈最近的觸感——面料材質的設計
《詩經》中曾記載:“東門之池,可以漚纻。”可見對天然材質的運用可追溯到遠古時期。人們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對苧麻的運用,棉花在中國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中國對絲綢的運用更是世界之最。原生態天然纖維材質可讓人感受到一份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親切感,亦順應了現代人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如,“天意”品牌憑著13年的執著,以瀕臨滅絕的古老材質——莨綢為代表,與最新的流行元素相結合,使這極具東方特色的面料重獲生命,并洋溢著濃濃的中國味道。而在以“天籟”“濡”“和”為主題的時裝會上,設計師梁子更是將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對時裝的敏銳觸覺發揮得淋漓盡致,為其品牌“天人合一“”親近自然”的理念作了極其透徹的演繹。此外,通過在傳統面料上進行再造的工藝手法,亦能豐富服飾語言呈現出的藝術效果。如,“例外”“無用”等品牌中的做舊、褶皺、貼布、編織和紊亂的纏繞等再造手法,以及其質感粗糙布料的運用而呈現出豐富的肌理效果。其自由、舒適的表達,散發出前所未有的迷人魅力,極大地滿足了現代人對自然、對輕松隨意生活的向往。
4.恰到好處的點睛之筆——服飾配件的設計
提起中國式的配飾,首先讓人想到的是設計師萬寶寶的扇子吊墜、亭子戒指,或是昭儀的燈籠耳環、周大福的龍鳳項鏈,均蘊含著濃濃的中國味。綜觀國際時尚舞臺,國外一線設計師正熱衷于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養分:CalvinKlein的千層底布鞋、古色古香的Gucci2013早春竹節手柄穗子包、2009年Chanel巴黎-上海秀場中的穗子大耳環、斗笠、朝珠等中國元素無處不在。而被稱為“鬼才”的本土新銳設計師上官喆,則以綴有虎頭、鬼臉面具布偶配飾的帆布雙肩包等具有濃郁西藏風情的服飾“玩”出了潮流時尚范,在2013SANKUANZ時裝會上被譽為一匹黑馬。在這個熱鬧繽紛、奢華當道的審美環境下,中國傳統元素如一縷清風以它特有的神秘感成為時尚舞臺的寵兒。2008北京奧運會上,盤金繡、玉佩、寓意吉祥的寶相花圖案腰飾等中國傳統元素的點睛運用,讓人驚嘆中國元素的非凡魅力,感嘆越“中國”越時尚。
5.濃墨重彩的裝飾色彩——服裝配色創意設計
由于色彩表情與傳統文化觀念緊密相連,因而常常被作為一種象征手段。中國傳統裝飾多使用正色,從而成就其艷麗濃烈、寓意鮮明的色彩氣象。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紅與青花藍、琉璃黃、國槐綠、水墨黑和玉脂白匯成一道大氣繽紛的傳統色彩風景線。美輪美奐的中國傳統服飾色彩的傳承與運用同樣符合現代審美。寓意吉祥、喜氣熱情的中國紅從來都是濃墨重彩地被大牌設計師采用:BottegaVeneta的紅色立體褶皺大衣、MiuMiu的紅色鱷魚皮錢包、NinaRicci紅色蕾絲連衣裙、SaintLaurent的紅色手包盡顯大氣富貴。此外,ShiatzyChen的絲質綠色刺繡外套遠遠看過去如翡翠之綠,又如若水墨畫般的JustCavali的印花手包、青花瓷般優雅清純的Valentino2013秋裝系列。結語服飾延伸著人類文化。人們通過服飾表達對自然、自由舒適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分享內心生活的感動和期許,這是現代人對自身生活的提煉和持久的熱愛。來一次勇敢的嘗試,有時狂喜、有時安靜,又有時神秘的生活,向內行走,就是回歸本體、覺察本體,展露內心真情的過程。向內,亦是一切的開始,最終成為內心層面的“精神的民族”。從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借鑒到對現代服飾設計的研究,是既傳承傳統又發展創新的一項文化追尋之旅,不用質疑,中國元素原創時尚設計未來必將成為國際時尚界的主力軍。
作者:章建春吳金燕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學院